基督徒应该“做自己”吗?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op_psychology/S_Be-myself.htm 张逸萍 有一位姐妹对我说﹕她父母希望她将来当医生,也希望她早点结婚,但是她说﹕我要做我自己。 是的,当今世代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口号,例如﹕“做自己”、“要真实”、“活出真我”、“不戴面具”、 “跟着感觉走”等等。 什么是“做自己”?我谷歌搜寻一下,AI这样回答﹕“做自己”意味着根据自身的需求做选择,不被他人的评判标准左右,同时保持自我诚实、勇敢接纳,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做自己”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爱自己”的实践过程,需要持续地自我了解、接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内心真实意愿的行动。 谁的教导? 谁带来这样的想法?非常明显,这些口号有两个来源﹕ 1。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 罗杰斯教导重点之一是”真实”( to be real ),就是说以自己的真面目和别人来往,不必觉得自己是担任一个角色,不必装假罗杰斯的。 ”真实”原则还附带一点,就是他的”无条件的自我敬重”( unconditional self-regard )。于是人就能变成自己的估价的标准、最终权威、和所有经历的评论员。[1]他之后的心理学家,无是否“人本主义派”的,绝大部分都支持自信、自爱、自我接纳。 2。新纪元运动—— 新纪元运动的灵媒们和所交上的鬼灵都大谈自爱和自我接纳,也就是“做自己”的另一个说法。灵媒James Van Praagh说,作为灵媒的十大品质之一,就是“做自己”。[2] 灵媒Judith Millar也教导说﹕”做自己,不要试图融入,欣然受真实的自我”。[3] 鬼灵Ramtha 有一语录﹕”除了活着并让自己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之外,没有其他的命运,……”[4] 也在教会里 不仅世俗人士和灵媒这样提倡,在教会里我们也常听见。 例如,刘晓亭牧师在一个youtube里说﹕家应该让我们都“舒服做自己”,身高体重外型都不重要。没有好,没有坏。我们能否快乐地做我自我?在心理上很重要。我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的了。我们要慢慢认识自己的心,然后“做自己”。刘牧师引用「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4:23 )证明“心”的重要。据他解释,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心”,才能舒服做自己。[5]是不是说﹕「呀,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按照我心所想的,去要做自己。」?[a] 某教会网站上有这样的一篇文章﹕「上帝创造了你的个性并允许你做你自己。 ……我(偶尔)曾经觉得,要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基督徒或牧师,我必须变得“超级属灵”。别误会……问题是……我曾经给自己压力,要求自己成为某种样子,这样我才能“看起来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作者也说﹕「当我说“做你自己”时,我指的是成为上帝希望你成为的“属灵的自我”。所以,你不能当个混蛋,到处说“你就是这样的”。 」[6]这段教导有一些含糊的地方﹕“属灵的自己”是什么?就是上帝喜欢的样子吗?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属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