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成功、健康、如意 https://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S_prosperity.htm 张逸萍 中国近年经济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人民生活水准提升,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成功、健康、如意。故此,出现了一些“成功专家”,还有好几个中文网站都叫“什么什么成功网”,所推销的书籍、光盘、潜意识录音带、学习班等等,都非常相似,都宣称它们能帮助人开发潜能,以至心想事成,要什么有什么。(下面的资料,全部取自这些成功网。) 这些成功网上的资料中,有相当大的部分不过是普通常理。例如世界闻名的潜能开发大师,也是一位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身心语言程序学)专家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表示,有一个“终极成功处方”,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采取行动、对所得到的反应敏感、改变你的行为,直至成功。[1]他又说,成功人士有一些特质,就是:激情、相信、战略、清晰的价值观、活力、和别人团结的能力、掌握沟通技术。[2] 这样的建议,虽然未必完全符合圣经的价值观,却也无可厚非。可惜这只不过是外衣,还有很长的下文。
心理准备 经验告诉我们:光是常理,不足叫人心想事成。所以这些成功资料也向人推销一些诀窍,在推销之先,他们必先为你打下心理基础: 1、自信“我有资格” 首先,你必须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成功和富有。神圣科学会(Church of Divine Science)牧者、玄学家约瑟夫•摩菲(Joseph Murphy)的书《想有钱就有钱》(Think Yourself Rich)里面第一句就说:“富有,是上帝赐予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贫穷不是美德,是一种精神疾病,理应从地面上被废除。”[3]同样地,你若希望学业成功、身体健康、婚姻美满,你也必须先认为自己“有资格,配得到”。 相信绝大部分的基督徒对这一点已经有疑惑了。主耶稣“本有神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死在十字架上”(腓2:6-8),当他在世上时,“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约伯也没有坚持自己应该成功富有、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他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1:21) 我们哪来“上帝赐予的、与生俱来的”成功富有的权利呢? 2、自信“我能成功” 这些成功指南都强调自信。因为流行心理学的影响,今天人们都认为自信是一种美德,是成功之母。所以,成功网上有大量鼓励自信的资料。例如,圣约翰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艾登•泰勒(Eldon Taylor)出版了一套潜意识光盘,叫做《全脑开发大师》[4],其中标题为“我是天才”的光盘,目标为提升自信,所含信息包括:“我的学习速度很快”、“我的思考很锐利”、“我的学习能力很强”等等。 可是,自尊、自信(Self-esteem)是已经被推翻的心理学!近年的新研究都指出:自尊和不良行为没有直接关系;自尊高是学业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自尊高的人自视甚高,但客观的测量显示他们不见得比其他人优胜;且有证据显示,自尊高和暴力行为有关。[5] 虽然人不可能完全没有半点自信,但圣经从来没有鼓励人自信,却规劝我们要相信神、依靠神,不是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圣经说:“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28:26)“自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6] 3、决心“我一定要” 在相信自己配得财富、又自信有成功的能力之后,还须有决心,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成功专家、领先NLP研究者、激发心灵潜能的名人陈安之,在他的《我一定要!》一书的介绍文中说:“一个人不是‘一定要’的时候,连小石头都可挡住他的去路;只有‘一定要’的人,再大的障碍都挡不住他想要的结果!……记住,在你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之后,告诉自己:‘我一定要!’”[7] 你的经验是否告诉你,决心定然带来成功?记得还做学生时,决心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一定要”就成功?不见得,是吗? 圣经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127:1)“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传9:11)诚然,我们可以有一个计划,但应该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因为“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雅4:15)“一定要”的人不明白上帝的主权。 4、鼓舞心灵的演讲 既然自信和决心是成功的不二法门,所以成功大师们都是魅力十足的励志演讲家。 当罗宾出场时,听众大叫大喊、摇动手臂、拍手、举起大拇指。[8]有参加者表示,整个事件有如催眠过程,有大量的刺激、刺耳的响亮音乐。罗宾邀请听众随便跟着音乐唱,有的听众跳跃、高喊尖叫:“东尼、东尼、东尼……”有人解释说:这是为了将听众带进出神恍惚的状态。也有人将罗宾的集会比诸于希特勒的心灵控制式演讲。[9] 陈安之一上台就是热情的舞蹈,跳得有点像迈克尔•杰克逊。现场所有人都惊叫起来,至于讲什么内容都已经不重要了。跳完舞,他就开始演讲。他的声音特别好听,让人听得很舒服。当陈安之要退场时,所有的人都涌向讲台,纷纷要签名和合影,其他很多人高喊:“陈老师,我爱你!”全场都“疯”起来了。[10] 这些演讲会的成效如何?泰勒博士表示,“90%的参加者都不成功。”[11]那又何必去“疯”呢? 基督徒不要容易让人煽动,要保持心平气静,“要凡事察验”(帖5:21),因为“通达人步步谨慎”(箴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