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332|回复: 5
收起左侧

圣经人物以利亚和施洗约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6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上冰 于 2023-12-6 06:19 编辑


以利亚概述以利亚的主题和意义(王上17-19;21;王下1-2)——以利亚的角色、活动以及与以色列国王和巴力先知的冲突。

以利亚的职分和权威
在王上17:1的希伯来文本中,以利亚被称为“提斯比人”(הַתִּשְׁבִּי, hattishbiy)和“基列的寄居者”(מִתֹּשָׁבֵי גִלְעָד, mittoshaveygil'ad;并参见王上21:17,28;王下1:3,8,9:36)。我们对于他的家乡所知甚少;圣经希腊文版本中的提斯比位于基列约旦河外的区域(ἐκ Θεσβων τῆς Γαλααδ, ek Thesbōn tēs Galaad)。
以利亚有两个职分,这表明他是雅威(耶和华)的发言人,也是一个有权势的人:

  1.      “先知”(נָבִיא,navi';参见王上18:22,36;19:16;并参见玛3:18;代下21:12)
  2.      “神人”(אִישׁ אֶלֹהִים, ishelohim;列王纪上17:24;列王纪下1:10)

这两个职分描述了他角色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即他是宣称雅威话语的先知,也是与神有着密切接触的有权能的人。在申命历史中,以利亚代表着先知工作的方式;先知的权威囊括了皇权政治、军事事务、自然灾害(例如干旱)、宗教习俗和敬拜。例如,在列王纪中,以利亚突然出现,向亚哈王传达神会不降雨的预言(王上17:1)。

以利亚是摩西的继承者
以利亚中一个关键主题就是先知的继承。在迦密山上,当以利亚宣扬雅威话语的时候,他几乎是摩西的翻版(王上18:19-40),而且他在何烈山上遇见雅威,就像摩西在西奈山遇见神一样(王上19:9-18)。就这样,以利亚代表了申命记中先知的权柄从摩西继承而来的思想(Carroll, “The Elijah-Elisha Sagas,” 408–14)。以利亚对百姓悔改的呼召,与他之前所有先知发出的同样的呼召相呼应。同样,以利亚所面临的拒绝和迫害也代表了与他一起继承摩西的先知们受到的拒绝和迫害。

以利亚与早期预言
在旧约的先知传统中,可以对写书的先知和不写书的先知进行基本的区分。虽然不写书的先知与写书的先知,如阿摩司、以赛亚、弥迦或耶利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摩西五经或申命记中的先知代表了古代以色列和犹大预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利亚在《列王纪》中的描写既包括他的预言,也包括他的神迹行动。
在有些地方,以利亚的预言很像写书的先知,即用“雅威的话临到以利亚身上”这样标准的开场白来传达预言(王上21:28-29)。在某种程度上,以利亚的行为和事迹比这些预言更重要,这些行为和事迹不一定与传达具体的话语有关,如他治好一个孩子(王上17:8-24),或在迦密山呼唤降火(王上18:36-40)。这些行为是先知能力的展示,也真实地表明他与雅威的关系。旧约中许多早期先知的故事都是这样,将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一同呈现。虽然先知会继续行神迹奇事,但对于写书的先知,传达预言更为重要。

以利亚,巴力和亚设拉
以利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与巴力和巴力崇拜之间的冲突(Beck, Eliaund die Monolatrie, 189–237)。旧约通常将迦南神都称作巴力,它代表了被一神教所拒绝的各种宗教崇拜(Day, Yahwehand the Gods and Goddesses of Canaan, 70)。经证实,古代腓尼基和迦南都存在巴力崇拜,最着名的是在拉斯夏姆拉(RasShamra)发现的古乌加里特(Ugarit)石板。因为希伯来文中,巴力只有“主,主人”(בַּעַל, ba'al)的意思,因此该词本身就具有歧义。通常,旧约将非雅威崇拜、迦南崇拜或不被认可的宗教仪式统称为巴力崇拜。亚舍拉也类似,古乌加里特石板写到过这位女性神明,但古代以色列是否有亚舍拉的宗教和礼仪则是有争议的(Wyatt, “Asherah”, 99–105)。
王上18章中,以利亚与巴力和亚舍拉先知的冲突关于是哪位神掌管自然环境:是巴力,驾云而行的风暴之神,还是雅威,掌管闪电、风雨、雷鸣的神(参见出19:9,16;摩4:7;鸿1:3;诗18:14-15;77:18-19)。该段的叙述清楚地表明雅威至高无上,巴力毫无能力,并例证了申命记和先知拒绝任何迦南宗教对敬拜雅威的亵渎。

以利亚的文学重要性
以利亚一直被认为是列王纪的一个独特叙事部分。叙事在王上17:1明显地中止,以介绍以利亚和他的事件周期。本节的叙事结构中有几个主题是独特的,包括以利亚对亚哈的预言性评论、亚哈支持迦南人的敬拜形式和亚哈与亚兰的战争。然而,可以将对亚哈本人的批判视为这些主题中最基本的主题,特别是因为王下9章对耶户政变的描述与以利亚在王上21:17-29中对亚哈死亡的预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Lehnart和McKenzie等人已就其他有关以利亚的材料排列的方式进行了讨论(Lehnart, Prophet und König im NordreichIsrael, 177–89; 327–57; McKenzie, The Trouble with Kings, 81–100)。更广义来讲,有大量的文献关注整个申命记历史的来源、组成和编辑过程(综述参见Römer, The So-Called DeuteronomisticHistory)。如果不考虑整个列王纪的结构,就很难对以利亚的文本完整性或文学性发展做出结论(更进一步的讨论,参见Gunkel, Alt, Noth, and Cross)。然而,Kissling和Begerau表示这并不妨碍当代学者将以利亚作为一个完整的叙述来分析(Kissling, Reliable Characters in thePrimary History, 96–148; Begerau, Elia vom Krit zum Jordan)。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供进一步研习的精选资料

  Alt, Albrecht. “Die literarische Herkunft von I Reg. xix, 19–21.”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2 (1912): 123–25.

  ———. “Das Gottesurteil auf dem Karmel“. Pages 1–18 in Festschrift Georg Beer zum 70. Geburtstage. Edited by Artur Weiser. Stuttgart: Kohlhammer, 1935.

  Beck, M. Elia und die Monolatrie. Ein Beitrag zur religionsgeschichtlichen Rückfrage nach dem vorschriftprophetischen Jahwe-Glauben.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281.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9.

  Begerau, G. Elia vom Krit zum Jordan. Eine Untersuchung zur literarischen Makrostruktur und theologischen Intention der Elia-Ahab-Erzählung (1 Kön 16,29 bis 2 Kön 2,25). Europäische Hochschulschriften 23, no. 884.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8.

  Blum, E. “Der Prophet und das Verderben Israels. Eine ganzheitliche, historisch-kritische Lektüre von 1 Regum XVII-XIX.” Vetus Testamentum 47 (1997): 277–92

  ———. “Die Nabotüberlieferungen und die Kompositionsgeschichte der Vorderen Propheten.” Pages 111–28 in Schriftauslegung in der Schrift. Festschrift für Odil Hannes Steck zu seinem 65. Geburtstag. Edited by R. G. Kratz, T. Krüger and K. Schmid.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00.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0.

  Carroll, Robert P. “The Elijah-Elisha Sagas: Some Remarks on Prophetic Succession in Ancient Israel.” Vetus Testamentum 19 (1969): 400–15.

  Collins, Terence. The Mantle of Elijah: The Redaction Criticism of the Prophetical Books. Biblical Seminar 20. Sheffield:JSOTPress, 1993.

  Coote, Robert B., ed. Elijah and Elisha in Socioliterary Perspective. Semeia.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2.

  Cross, Frank Moore. Canaanite Myth and Hebrew Epic: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igion of Israel.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Crüsemann, Frank. Elia—die Entdeckung der Einheit Gottes. Eine Lektüre der Erzählungen über Elia und seine Zeit (1Kön 17–2Kön 2). Kaiser Taschenbücher 154. Gütersloh: Kaiser, 1997.

  Day, John. Yahweh and the Gods and Goddesses of Canaan.JSOTSupplement Series 265.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2000.

  Eissfeldt, Otto. Der Gott Karmel. Sitzungsberichte der deut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 Klasse für Sprachen, Literatur und Kunst 1953, no. 1.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53.

  Gunkel, Hermann. Elias, Jahve und Baal. Religionsgeschichtliche Volksbücher für die deutsche christliche Gegenwart 2, no. 8. Tübingen: Mohr-Siebeck, 1906.

  Herrmann, Wolfgang. “Baal.” Pages 132–139 in Dictionary of Deities and Demons in the Bible. 2nd rev. ed. Edited by Karel van der Toorn, Bob Becking, and Pieter W. van der Horst. Grand Rapids, Mich.: Eerdmans, 1999.

  Houtmann, Cornelis. “Elijah.” Pages 282–285 in Dictionary of Deities and Demons in the Bible. 2nd rev. ed. Edited by Karel van der Toorn, Bob Becking, and Pieter W. van der Horst. Grand Rapids, Mich.: Eerdmans, 1999.

  Hutton, Jeremy M. The Transjordanian Palimpsest: The Overwritten Texts of Personal Exil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96.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09.

  Keinänen, Jyrki. Traditions in Collision: A Literary and Redaction-Critical Study on the Elijah Narratives 1 Kings 17–19. Publications of the Finnish Exegetical Society 80. Helsinki: Finnish Exegetical Society, 2001.

  Kissling, Paul J. Reliable Characters in the Primary History: Profiles of Moses, Joshua, Elijah and Elisha.JSOTSupplement Series 224.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6.

  Köckert, Matthias. “Elia. Literarische und religionsgeschichtliche Probleme in 1Kön 17–18.” Pages 111–144 in Der eine Gott und die Götter: Polytheismus und Monotheismus im antiken Israel. Edited by Manfred Oeming and Konrad Schmid. Abhandlungen zur Theologie des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s 82. Zürich: Theologischer Verlag, 2003.

  Lehnart, Bernhard. Prophet und König im Nordreich Israel. Studien zur sogenannten vorklassischen Prophetie im Nordreich Israel anhand der Samuel-, Elija—und Elischa-Überlieferungen. Supplements to Vetus Testamentum 96. Leiden: Brill, 2003.

  McKenzie, Steven L. The Trouble with King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ook of Kings in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Supplements to Vetus Testamentum 42. Leiden: Brill, 1991.

  Noth, Martin. Überlieferungsgeschichtliche Studien. Die sammelnden und bearbeitenden Geschichtswerke im Alten Testament. 3rd ed.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57.

  Olley, John. “Yhwh and His Zealous Prophet: The Presentation of Elijah in 1 and 2 Kings.”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80 (1998): 25–51.

  Otto, Susan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lijah-Elisha Stories and 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Old Testament 27 (2003): 487–508.

  Römer, Thomas. The So-Called Deuteronomistic History: A Sociological,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Introduction. London: T & T Clark, 2005.

  Stökl, Jonathan. Prophecy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A Phil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Comparison.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56. Leiden: Brill, 2012.

  Stipp, Hermann-Josef. Elischa—Propheten—Gottesmänner. Die Kompositionsgeschichte des Elischazyklus und verwandter Texte, rekonstruiert auf der Basis von Text—und Literarkritik zu 1 Kön 20.22 und 2 Kön 2–7. Arbeiten zu Text und Sprache im Alten Testament 24. St. Ottilien: EOS, 1987.

  White, Marsha C. The Elijah Legends and Jehu’s Coup. Brown Judaic Studies 311. 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7.

  Wyatt, Nicholas. “Asherah“. Pages 99–105 in Dictionary of Deities and Demons in the Bible. 2nd rev. ed. Edited by Karel van der Toorn, Bob Becking, and Pieter W. van der Horst. Grand Rapids, Mich.: Eerdmans, 1999.

William L. Kelly, 《以利亚》, 莱克姆圣经辞典 (Bellingham, WA: 莱克姆出版社, 2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乱码是希伯来语字符。例如נָבִיא 是先知,发音navi这一个希伯来语的字母。网站编码设置不能显示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施洗约翰撒迦利亚和伊利沙伯的儿子。耶稣基督 的亲戚。为认罪悔改的人 施洗。在希律王的继女/侄女的请求,被 希律王安提帕 斩首。

引言
最早关于施洗约翰的记载是嵌入在四福音书的大叙事中。即使是最早的福音书创作日期,在历史上的约翰 (约 公元前 6年至 公元 36年) 与传统上最早的马可福音创作日期之间仍有相当大的时间差距: 公元 64–65年 (Irenaeus, Adversus Haereses 3.1.1)。
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诸如苏菲派这样的伊斯兰神秘主义形式)和巴哈教派都每年举行活动来纪念约翰,并且在整个新教徒传统中都对他进行了丰富的艺术描写。约翰还是世界许多地方的守护神。在伊拉克和伊朗部分地区,有一个名为曼达安的小团体声称自己是施洗约翰发起的原始运动的后裔。
施洗约翰最重要的方面,既可以从他的历史背景中看到,也可以从他与拿撒勒人耶稣的关系中看到。

资料来源
四本福音书,使徒行传 18:24–19:6,以及约瑟夫的 犹太古史记 18.5.2 中都有明确提到施洗约翰。后来出现在各种文献的记载中,其中一些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包括:伪克莱门汀著作 I.60,拿撒勒人福音书 (根据教父的引语重建而成),希伯来福音书,以及雅各原始福音书。一些基督教作家也提到了施洗约翰:殉道者游斯丁,特土良,希波吕图斯以及 俄利根。爱比法也声称,在现已失传的 伊便尼福音书 中有提到约翰。

词源学
“施洗者” 或 “施洗人” 是因约翰的行为而给他的姓。在希腊文新约中,这个词跟有四种主要的用法:
(1)βάπτισμα(baptisma), “洗礼”。水礼是为了更新或建立于神的关系。
(2)βαπτισμός(baptismos),“洗涤,洗礼” 。这也可以指在仪式净化过程中,将物品浸入或浸没的一般行为。
(3)βαπτιστὴς(baptistēs), “施洗者”。给约翰的姓。
(4)βάπτω(baptō), “将某物浸入液体/水里” (比较 BDAG 在早期犹太人和基督教资料中的详细参考清单)。
在福音书中,我们给约翰起了不同的名字:

  •      马可福音 1:4—Ἰωάννης ὁ βαπτίζων(Iōannēs ho baptizōn), “施洗约翰”,其分词形式为βάπτω(baptō).
  •      太 3:1—Ἰωάννης ὁ βαπτιστὴς(Iōannēs ho baptistēs), “施洗约翰” 姓氏。
  •      路 3:2—Ἰωάννην τὸν Ζαχαρίου υἱὸν(Iōannēn ton Zachariou huion), “撒迦利亚的儿子。”
  •      约翰福音 1:19—只是指 “约翰所作的见证。”

虽然在教会中有一个关于洗礼所描述的洗礼类型的历史性辩论,洗礼的意义清楚地指出了水的使用和一种象征性的转变或过渡之间的联系。新约中使用的术语突破了单纯沉浸或浸入的语义界限。每一种语境都清楚地赋予了这个术语不同的色彩。“洗礼” 可以指以色列从埃及地 出埃及 的经历,也可作为被 钉十字架 的象征 (林前 10:2;比较 路加福音 12:50)。这个词通常与约翰的洗礼、基督追随者早期实践或上述的隐喻用法有关。
在 七十士译本中,动词βάπτω(baptō) 通常翻译希伯来文 טָבַל (taval), “浸”,指的是仪式上的净化 (友弟德博 12:7)。另外,动词βαπτίζω(baptizō) 出现了四次,其中有细微差别。在 以赛亚书 21:4 它被用来比喻毁灭,但在 王下 5:14它被用于中间的声音 (即希腊语动词语系的一个方面) 来描述乃缦在约旦河的洗礼。“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这个例子中,没有暗示乃缦的毁灭。使用βαπτίζω(baptizō) 在乃缦的故事中,可能对其后来在中间的使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象征着为洁净而进行的仪式沐浴” (Ysebaert, Greek Baptismal Terminology)。
在新约中,动词βαπτίζω(baptizō), “施洗” 既可以指饭前的洁净礼,也可以指罪得赦免 (路 11:38)。太 15:2 和 路 11:38 的平行部分改变了βαπτίζω(baptizō) 为νίπτω(niptō),这是希腊语中 “洗手” 的意思

背景与互文性
福音作家围绕施洗约翰,对经文进行了创造性的类型学的运用来构建他们的叙述。下面将简要地讨论这些问题,因为它们有助于阐明约翰的身份和功能:对预言性经文的类型使用(包括以利亚对 王上 17–22;王下 1–2;玛 3:1;4:5–6;Sirach 48; 撒上 1–2; 赛 40:3 的叙述);以及约翰与 昆兰社区 的关系 (有些人认为与 艾赛尼人 有关系)。

先知书的使用
正如福音书所表明的那样,约翰的身份令人困惑,经常被耶稣或以利亚联系在一起 (对比 路 9:7–9; 太 11:1–19; 16:13–14)。这些记载本身彼此之间相互矛盾。耶稣在马太福音中称施洗约翰为以利亚,但在约翰福音中,施洗约翰否认他是先知 (太 17:11–13; 约 1:19–22)。
尽管约翰否认自己是先知 以利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四个福音叙述将他们彼此联系在一起。新约作者有时会重用旧约传统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那些死亡很神秘的人物。摩西 的葬礼“至今仍未知” (申 34:6),以利亚乘旋风升天 (王下 2:11)。这两个是在耶稣 变像 时一同出现的人物 (可 9:2–13; 太 17:1–13; 路 9:28–36)。
对施洗约翰的描述清楚地将他置于以利亚的传统中。约翰作为一个 苦修者 出现在约旦河附近的犹太旷野,穿着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马可福音 1:6;对比 王下 1:8)。与约翰和耶稣相似,以利亚也有一个“呼召”的门徒 (王上 19:19–21)。在以利亚升天之前,为了回忆 以利沙 恳求留在他身边的请求,我们读到 “以利亚对以利沙说 “耶和华差遣我往约旦河去,你可以在这里等候” (王下 2:6)。
约翰在耶路撒冷对面的约旦河东面受洗 (约 1:28)。以利亚的许多预言活动都发生在约旦的东边,他也是从那里升天的 (王上 17:5)。巴比伦流亡者返回耶路撒冷后可能来到约旦河的东岸(Webb)。约翰的洗礼可以像征性地表示“流亡而归”或“新的出埃及”,因为进入水里 (通过洗礼来象征),因此土地被设定在以色列以前的渡口的范式主题中,而不仅仅是以色列人途经“芦苇海”离开埃及,而是穿越约书亚记中的约旦河 (Stegemann, Webb)。福音书中描述的对施洗约翰最可行的理解,是对即将到来的以利亚的期待的直接预言的连续性。 “约翰的出现同时也是以利亚应许的回归” (Stegemann, 217)。

约翰与早期犹太教的背景
许多人认为在施洗约翰和昆兰社区之间存在联系,后者撰写并复制了 死海古卷。虽然一种关系是由源头上的连续性来证明的,但尚不清楚这是一种依赖还是简单的共享文化关系。
施洗约翰与昆兰之间共有互文背景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证据可能是使 用 赛 40:3: “有人声喊着说, ‘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 (可 1:3; 太 3:3; 路 3:4; 约 1:23)。
这段文字以类似的方式对昆兰社区起作用,证实了他们在瓦迪·基尔贝特·昆兰约旦附近荒野中的存在。The Rule of the Community—1QS—记载,
“当这些人来到以色列,遵从这些教义时,他们将与邪恶的人分开前往旷野,在那里预备真理的道路,正如经上所写的,“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修平我们神的道” 。这就是说,阐述神藉着摩西所定的叫人顺服的律法,就是因历代的启示和众先知藉着圣灵所启示的所玷污” (WAC translation)。
不仅昆兰社区和施洗约翰声称要为神预备道路 (都使用了同一节经文),而且他们还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水清洗仪式上。然而,当更仔细地研究时,约翰的事奉和洗礼的目的可以说与昆兰社区的目的根本不同,以至有一位学者说,“无论在地理上还是精神上,浸礼将昆兰置于另一个世界” (Stegemann, 225)。这一点在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昆兰社区没有从事宣教活动,主要关注以色列土地,而约翰的活动几乎完全限于约旦以东的土地。此外,斯特格曼(Stegemann)认为施洗约翰和艾赛尼人实际上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双方都声称⋯⋯只有它才能保护以色列在即将到来的最后审判中免遭灭亡,通过进入他们的联盟,约翰通过他的洗礼。每一条通往救赎的道路都排除了对方” (Stegemann, 222)。总而言之,共识假说认为 “施洗约翰很可能与昆兰社区和艾赛尼人有过一些接触⋯⋯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随后与他们保持了距离” (Vanderkam and Flint, 332)。
当把约翰的活动与早期犹太教的更广泛的背景联系起来观察时,上述对约翰的洗礼作为象征性的新(属灵的)出埃及的解释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信任。约瑟夫叙述了一位被声称为先知的丢大 (Theudas) 的活动,他领导了一场模仿出埃及前往约旦河的运动 (约瑟夫,犹太古史记 20.5.1) 另一位犹太先知领导了一场攻占耶路撒冷的运动,试图模仿耶利哥城墙倒塌 (约瑟夫,犹太古史记, 20.8.6; 犹太战史 2.13.5)。其他 第一世纪 的先知通过审判的神谕来传递他们的信息。在耶路撒冷被提多王于公元 70年 毁灭的前夕,一位先知经常喊道,“有声音从东方来,有声音从西方来,有声音从四方来;有反对百姓的声音” (犹太战史 6.5.3)。因此,虽然约翰的事奉具有独特的形成轨迹,特别是在他与耶稣的关系上,但是在 第一世纪 期间,通常先知的预言活动是很正常的。

第二圣殿犹太人的洁净礼仪
“洗礼”一词是新约著作中的新术语。然而,考古学和文献提供了广泛的水洁净实践的重要证据。在施洗约翰之前,用水洁净主要与仪式净化相关,而与道德或道德问题不同。尽管有许多仪式上的净化,包括浸入整个身体,但“……直到约翰的出现,无论是在犹太教中还是在周围的世界,都没有任何人为他人施洗” (Stegemann, 218)。此外,“洁净” 与 “不洁净” 的人或物的地位 (Lev 10–15) 与礼仪有关,与属灵或道德状态无关 (Klawans, Impurity and Sin in Ancient Judaism)。
然而,在新约中显然可以看到,“纯净”和“不纯净”一词是用来指除宗教仪式上有精神或道德“缺陷”的个人。这种术语的转变,描绘了从具体仪式到抽象属灵状态的运动。用水进行仪式洁净成为一种象征性地产生道德或属灵洁净的行为,带来对罪的悔改和宽恕。礼仪术语与伦理现实的融合在昆兰的许多文献中也很明显 (比较 CD col. 6, 10, 11, 12; 1QHa8:30, 12:38; 4Q257 3; 4Q370; 11Q5 19, 11Q19 51:14; 11Q20:151QS 3:4–9 “他不能在所有的水或河流中得洁净……”)。
关于洗礼仪式本身,我们从后来的犹太资料中发现,是归信犹太教 “敬畏神”的人所必需的。在 m. Pesahim 8.8 中,拉比学派的希勒(Hillel)和煞买(Shammai)就归信者用水洁净和 逾越节 饮食的问题进行了辩论。浸泡代表了仪式地位的改变,确保被洁净的人不会把不洁净强加给别人 (对比 b. Yevamot 46a)。
毕斯利-默里(Beasley-Murray)指出,“在基督教时代初期,归信犹太教的外邦人必须接受割礼,进行洗礼和献祭… 在评估归信者洗礼的重要性时,必须注意犹太人对割礼的重视。在 Yeb. 2:29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归信的人,就像是一个新生的孩子” (Soncino Talmud ed. 22a),应该与 Pesahim 91b 中的话相比较,“一个脱离未受割礼的人,就像是脱离坟墓的人” (Beasley-Murray, Baptism in the New Testament)。
施洗约翰和他的门徒在犹太人的早期洁净仪式和教会的圣礼圣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徒行传显示约翰的门徒与耶稣的跟随者融合 (使徒行传 18:24–19:7)。 保罗 向约翰的门徒询问他们所受的洗礼,他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使徒行传 19:2–4)。
如果耶稣和他的门徒所行的洗礼是“被圣灵充满的”,而约翰的门徒不知道有圣灵,那么约翰的洗礼很可能是更接近仪式或宗教的洗礼。后来被早期基督的追随者采用为进入仪式,因为变得充满了更大的“属灵”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音叙述的文学背景

对我们来说,施洗约翰的主要视窗是福音书中对他的描述。为什么耶稣需要受洗?根据马可的说法,这是一次“为罪得赦而悔改的洗礼”。如果马可是先写的,很明显马太和路加在描述约翰的洗礼时稍微改变了他们的语言,而约翰福音并没有描述这一事件。这个例子只是强调了四个福音书记载中所包含的众多动态之一。下面简要讨论每本福音书的一些显着特征。



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一开始就引用了 玛 3:1 和 以赛亚书 40:3,随后在马可福音1:4 中提供纲领性陈述,为约翰提供了解释的框架。尽管马可福音的序言非常简短紧凑,但其中概念的深度和密度却令人惊讶。

施洗约翰在 马可福音 1:14 时已经被捕,这表明该运动也具有政治意义。在 马可福音 6:14中,希律王 关心耶稣的身份,说:“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了”。约翰的斩首叙述是在这句话之后。约翰对希律的批评以及他与希律希罗底的非法关系与以利亚对 亚哈 和耶洗别的批评相似。这两段叙述中的女人都以阴谋杀死先知作出回应。最后,我们在 马可福音 11:32 中发现,所有人都将约翰视为先知。



马太福音

第一次提到约翰是在 太 3:1,在耶稣的家谱和出生故事之后。

约翰的 末世论 是马太福音的一个显着特征,他的洗礼要求人们要么悔改,要么面对“即将来临的审判”。在 马太福音 3:14 中,约翰试图阻止耶稣受洗,但耶稣回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约翰被捕,在 马太福音 11:3 中,我们发现他对耶稣是弥赛亚的身份并不确定。他把门徒从监狱派到耶稣那里,问他,

“那将要来的是你吗?” 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太 11:5)。

耶稣就众人去见约翰的意图提出疑问: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时要看什么呢?” (太 11:7)。这个问题隐含着一种肯定,即约翰提供了以色列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约翰在 太 14:10 被砍头。



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将耶稣和施洗约翰平行呈现,从出生的故事,到早年的生活,到他们各自的事奉。高潮与市集上儿童的比喻平行,反映了对耶稣和约翰的接待情况。

路加福音的作者将施洗者约翰的出生故事与带来神圣祝福的不孕联系在一起。随后是诗意的赞美,比较母系叙事撒拉、利百加、拉结,哈拿和米甲。这一文学特征使伊利沙伯和她的儿子处于神的恩典和救赎计划的历史洪流中。

路加福音还通过约翰母亲伊利沙伯 (亚伦的后代) 和他的父亲撒迦利亚 (在亚比雅班里) 证明了约翰的祭司血统。昆兰预言了两个弥赛亚:一个是祭司,一个是属大卫的 (CD 12.23; 14.19; 19.10–11; 20.1; 1QS 9.11; 同见 T. Levi 18; T. Reu. 6:8)。在 路 11:1–2,主祷文是对耶稣门徒要求教导他们如何祷告的回应,就像约翰教导门徒一样。



约翰福音

施洗约翰在约翰福音的开头就被以高度象征性的语言被提及 (约翰福音 1:6–8)。

耶稣和约翰的事工是在同一地区进行的。在约翰入狱之前,他和耶稣在同一地点为他们的跟随者施洗(约 3:22–24)。

约翰被捕和被处决的细节可能被有意省略了,因为优先考虑的是约翰的洗礼与耶稣事工的神学意义。



政治层面

约翰显然对当前的权威构成了威胁,因为有很多人去受他的洗。耶稣关于约翰的言论带有政治色彩 (太 11:12–13; 路 16:16)。

此外,约瑟夫写道,“希律担心约翰对百姓的巨大影响会使他有能力和倾向于发动叛乱 (因为他们似乎会做任何他所建议的事情),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将他处死,以防止他可能造成的任何危害” (犹太古史记 18.5.2)。

根据马可福音的“罪得赦免”,对约翰的洗礼的传统理解一定提供了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仪式洁净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理论上,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然而,罪得赦免与耶路撒冷圣殿息息相关。约翰的洗礼是对圣殿建立的论战。施洗约翰与圣殿建立者之间的对抗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为约翰来自一个祭司家族,并在旷野而不是在圣殿中进行仪式 (对比 Sibylline Oracles 4.8, 27–30; 4.162–170)。



结论

约翰是新约著作与旧约和第二圣圣殿犹太教预表在文学上联系的核心和关键人物,叙述了神在人类历史上工作的历史轨迹。他在福音传统中具有神秘性、功能性和重要性。在这些故事中,约翰被描述为施洗者,真正圣洁的祭司,旷野的苦修者,希律王所惧怕的人,先知以利亚 再现,不只是一位先知、囚犯、皇室批评家、拉比和一盏点燃的灯。



相关文章

关于约翰淡酒浓酒都不喝的信息 (路 1:15),参见文章: Zechariah, Father of John the Baptist。



进一步研习的精选资源

  Allison, D. C. “Elijah Must Come First.”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03 (1984): 256–58.

  Brooke, George. The Dead Sea Scrolls and the New Testament. Minneapolis: Fortress, 2005.

  Dunn, James. Jesus Remember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3.

  Freed, Edwin D. The Stories of Jesus’ Birth: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Continuum, 2001.

  Klawans, Jonathan. Impurity and Sin in Ancient Juda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awrence, Jonathan D. Washing in Water: Trajectories of Ritual Bathing in the Hebrew Bible and Second Temple Literature.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6.

  Murphy, Catherine M. John the Baptist: Prophet of Purity for a New Age.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2003.

  Powell, Mark A. Jesus As a Figure in History: How Modern Historians View the Man from Galilee.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8.

  Stegemann, Hartmut. The Library of Qumran: On the Essenes, Qumran, John the Baptist, and Jesus.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Taylor, Joan E. The Immerser: John the Baptist within Second Temple Judaism.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7.

  Vanderkam, J. and Flint, P. The Meaning of the Dead Sea Scrolls: Their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Bible, Judaism, Jesus, and Christianity. San Francisco: HarperCollins, 2002.

  Wise, Michael. “John the Baptist.” Dictionary of Jesus and the Gospels. Edited by Joel Green, Scott McKnight, et al.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92.

  Webb, Robert L. John the Baptizer and Prophet: A Socio-Historical Study. Eugene, Oreg.: Wipf & Stock, 2006.

  ———. “John the Baptist.” Dictionary of Early Judaism. Edited by John J. Collins and Daniel Harlow.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0.

  Ysebaert, J. Greek Baptismal Terminology: Its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 Nijmegen: Dekker & van de Vegt. 1962.

Anthony R. Meyer, 《施洗约翰》, 莱克姆圣经辞典 (Bellingham, WA: 莱克姆出版社, 2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个问题:

使徒行传中,哪些章节,地点和时间段,出现过施洗约翰的门徒,以及这些人面对教会传讲的是怎样回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3 1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