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480|回复: 0
收起左侧

<美名胜过大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名胜过大财>
读经「箴22: 1-16」“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在箴言第二十二章的这段经文中,所罗门的箴言首先说:“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这里所罗门将美名与钱财进行了对比,因合神心意的“美名”,是真智慧的外在表现,所以“胜过大财”。而蒙神悦纳的“恩宠”,是“美名”所结出的果子,所以“强如金银”,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3:14)。金银早晚都会用完,智慧却是源源不绝的财富源泉。因此人所当追求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好让自己能明智地选择合神心意的“美名”,长久地活在神的“恩宠”之中。“富户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富户和穷人,在人看来财富不同,地位不同,但在神面前的地位却是平等的,“都为耶和华所造”。因此富人应当记得,“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14:31)。而穷人也应当谨记,不可嫉妒仇恨、也不可谄媚奉承富人。故此富户和穷人都应当彼此尊重。“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通达人”就是精明机警的人,他见到危险来临就会赶紧藏躲,免受其害。而愚蒙人则不同,在危险临到时却不在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到大祸临头而受害时,后悔已来不及。所以智愚在危险来临之际,即可清楚分辨出来。“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人的责任是“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神的主权使他“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不但赏赐“富有”,而且赏赐“尊荣、生命”。 ”这里的“富有”包括物质和属灵的丰富,“尊荣”是指在人前受尊重,“生命”是指属灵的、永远的生命。这就是说,当我们敬畏神,心存谦卑,忠心地做神要我们做的事,这样神所应许的富有、尊荣、生命的赏赐都会得着!相反我们若不敬畏耶和华,心存骄傲,就会得贫穷、羞辱、死亡为结果。

由此可知,敬畏神心存谦卑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敬畏神呢?敬畏神的人必须先蒙神赦罪,诗人清楚意识到自己的罪过,于是向神呼吁:“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因此我们若还未重生,就不可能存敬畏神的心。我们若已重生得救,就有罪过得以赦免的真实经历,必定使我们晓得敬畏神。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心存谦卑呢?就是不看自己,专注在主的身上,并要谨守遵行神的话语,更要恨恶邪恶。然而“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看似容易,做到却不容易。因此我们都要求主施恩于我们,帮助我们,使我们成为一个“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得着神美好的应许!“乖僻人的路上,有荆棘和网罗,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远离”。“乖僻人”就是弯曲、邪恶的人,所以他们的“路上有荆棘和网罗”,暗藏生命的危机。因此人要“保守自己生命”、远离“乖僻人的路”,方法就是“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教养”并不是道德说教,也不是培养能力,更不是模仿那些我们不可能雷同的人,而是训练孩子“使他走当行的道”。这并不是给孩子立下条条框框,也不是帮助孩子选择理想、职业或爱好,因为这“当行的道”只有一条,就是“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作父母若要使儿女“走当行的道”,自己就应当亲自领着他们走,不但要让孩子知道走哪条路,还要让孩子看自己怎样行走。父母若口头“敬畏耶和华”,生活中却没有“心存谦卑”,只会让孩子学会虚伪或逆反,不但不“走当行的道”,反而更想尝试不让他走的“乖僻人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就是始终远离死亡之路。因此真正敬畏神的孩子,绝不会出了家门就离开神、头发花白才回头,而是始终不离开“当行的道”。可是今天有许多父母只有养,而没有教。孩子是神赐的产业,若不悉心用神的话语从小教养他们,现在你所赚的会远不及将来你要付出的。所以要“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富户管辖穷人,欠债的是债主的仆人」。这是指穷人若借贷不能偿还,结果就要卖身作债主的奴隶(利25:48)。这也是提醒人要量入为出,尽量躲避借债,以确保自由之身。一旦建立了债务,很容易导致亲友失和,因债务引起纠纷。借时容易还时难,欠债必被债束缚。就如今日信用卡刷爆成为卡奴,借高利贷的被黑道追讨,走投无路,这都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撒罪孽的,必收灾祸,他逞怒的杖,也必废掉”。“撒罪孽的,必收灾祸”,因为恶人种什么,也要收什么。“逞怒的杖”,指欺压他人的势力,恶人的势力必为神所废除。“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眼目慈善的”就是心存良善、慷慨好施的,他关心穷人,乐意赒济,他的善行必蒙神纪念报答。因为“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19:17)。“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喜爱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与他为友”。这里智者论到两种不同的人,首先提到的是亵慢人,那什么叫做亵慢人?箴21:24说:“新骄气傲的人,名叫亵慢,他行事狂妄,都出于骄傲。”可见亵慢人就是心骄气傲,行事狂妄,他目中无神也无人。所以亵慢人一出现就引发争端。因此对待亵慢人方法就是,将他赶出去,这样“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接着箴言提到:“喜爱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与他为友“。这与亵慢人成为鲜明的对比。喜爱清心的人柔和谦卑,他不妄发议论,口里所说的是使人受益的恩言。这样的人,连王也必与他为友。王或有臣仆千万,也不一定是朋友,王要找到一个朋友实在不容易,但是,“喜爱清心,嘴唇有恩言的,王必与他为友”。

「耶和华的眼目眷顾聪明人,却倾败奸诈人的言语」。因聪明人心中有智慧,能分辨是非,凭知识行事,神的眼目必眷顾他。而神必败坏奸诈人的言论,因为奸诈为神所憎恶。因此我们都要学习做“聪明人”、不要做“奸诈人”。“懒惰人说,外头有狮子,我在街上就必被杀”。懒惰的人竟然说出这样夸张的借口。狮子是很少出现在城中的,懒惰人却说因怕狮子而不出去干活,实在是啼笑皆非的借口。懒惰人的特点就是,既好吃懒作,又要为自己狡辩。“淫妇的口为深坑,耶和华所憎恶的,必陷在其中”。这里形容淫妇勾引人的话语有如“深坑”,是可怕的陷阱。但神却没有填平这个深坑,而是让人自己承担行淫的后果,因为“耶和华所憎恶的,必陷在其中”。“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因“愚蒙迷住孩童的心”,所以不管孩子的天性、爱好如何,一律需要被管教。而最有效的管教方法就是:“用管教的杖”赶除孩子心中的“愚蒙”,让他熟悉那条通往地狱的道路,并且条件反射地远离它。因人天性里的“愚蒙”会污染一切学到的知识,以致学问越多、作恶的能力越大,最终是“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29:15)。可是现代人却主张不可用杖打孩子,但对“愚蒙的孩童”,只有管教的杖最为有效,因为“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欺压贫穷为要利己的,并送礼与富户的,都必缺乏”。为个人利益而“欺压贫穷的”,以及“送礼”,即贿赂富户的人,最终“都必缺乏”。但“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眼目慈善的”就是心存良善。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心存良善、慷慨好施的,“将食物分给穷人”,这样我们的善行必蒙神纪念报答!阿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14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