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7-1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伍.警告信徒防备假师傅(三1~3)
三1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并不表示保罗要结束本信。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至于那未尽的话……」。四章8节也用了相同的字眼。
他劝勉他们要靠主喜乐。基督徒常可在主里有真正的喜乐,无论他们的景况如何。「基督徒歌唱的源头远在高天之上。」没有事情能真正影响他的喜乐,除非先把救主从他身上抢去,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的快乐会受痛苦、悲伤、疾病、穷困和惨事所影响。但基督徒的喜乐凌驾于所有生活的波折之上。保罗在狱中也能这样劝勉信徒,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确实可以听取一个象他这样的人的劝告!
他一再向腓立比信徒重复他自己的话,并不觉得厌烦,因为他知道那是为了他们的安全。但他怎样重复自己的话呢?这是否指他先前谈到他们要靠主喜乐呢?还是随后他吩咐他们防备犹太派人的警告?我们相信他所指的是后者。他在第2节三次提到防备一词。这样的重复,于他并不为难,于信徒则是一个真正安全的措施。
三2 他们要防备犬类……作恶的和妄自行割的。这三种表达大概都是指同一群人──假师傅,他们意图把基督徒规限在犹太律法之下,并说公义要藉着守律法和礼仪得到。
首先,他们是犬类。在圣经中,犬类是不洁的动物。犹太人用这词来形容外邦人!在东方国家,犬只是无家可归的,它们在街头流浪觅食。保罗在此反过来用犬类形容犹太的假师傅,他们意图败坏教会。他们真是在教会以外的,他们努力要靠着礼仪而存在。他们「选择拾取桌子下的零碎而不去坐席」。
第二,他们是作恶的。他们声称是真信徒,争取进入基督徒相交中间,为要传播他们虚假的教训。他们作工的结果只会是恶的。
保罗跟着称他们为妄自行割的。这是针对他们守割礼的观点而作出的讽刺描述。毫无疑问,他们坚持人要得救必须先行割礼。但他们只是取了割礼的物质和字面意义,完全不考虑其属灵意义。割礼的含意是向肉体死,意思是人不可听从肉体的意愿而行。他们坚持人必须行割礼,但却任由肉体为所欲为。他们没有真心承认肉体已钉在十字架上死了。保罗是说他们只是自割妄行的人,不晓得分辨仪式和仪式里深藏的含意。
三3 保罗指出,与此大大不同的是我们(真信徒)是真受割礼的──不是指那些生于犹太家庭,或实际上已经受了割礼的,而是那些知道肉体不能带来任何益处,并且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赢取神认可的一笑。保罗跟着指出那些真受割礼之人的三个特征:
1. 他们以神的灵敬拜。那就是说,他们的敬拜是真正属灵的敬拜,并非只是仪式而已。在真正的敬拜,人凭着信进入神的同在,并倾出他的爱、赞美、崇敬。另一方面,魂的敬拜则只被宏伟的建筑、精美的摆设、细致的礼仪、巧织的祭袍和投合人感官的东西所吸引。
2. 真受割礼的人在基督耶稣里夸囗(或作喜乐)。只有他是他们夸囗的根据。他们不因个人的成就、文化背景,或谨守圣礼而骄傲。
3. 他们不靠着肉体。他们不认为他们可以先凭着肉体的努力得救,然后靠自己的力量得蒙保守。他们不期望他们亚当的本质能带来什么好东西,因而一无所有也不会失望!
陆.保罗为基督抛弃世袭的权利和个人的成就(三4~14)
三4 保罗想到这些人怎样因他们属肉体的优点和成就夸囗,他必定是露出一丝微笑。他们若可以自吹自擂,他更可以!在其后两节,他指出人通常夸囗的东西,他凭着与生俱来的资产,就比他们更超卓。「他似乎拥有各种尊贵,就是那些刺激人去梦想,燃点人的热望的。」
关乎这两节经文,晏诺慈曾说:「一个自义的法利赛人惯用的手段都盘存在这里了。他乐于展示污秽的废物,并公然示众。」
你会注意到保罗谈到祖宗(5节上)、信仰正统(5节下)、活动(6节上)、道德(6节下)各方面的骄傲之处。
三5 这里就是保罗列出他在天赋和肉体上的优点:
第八天受割礼──他生来就是犹太人,不是以实玛利人,也不是进犹太教的人。
是以色列族──是神在地上的选民。
属便雅悯支派──一个被看为贵族领袖的支派(士五14),第一位以色列王也由此支派而出。
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他属于以色列民族中的那一小撮人,他们仍持守着原来的语言、风俗和习惯。
就律法说,是法利赛人──法利赛人仍持守正统信仰,而撒都该人则已摒弃了复活的教义。
三6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保罗意图扫除基督徒这个「党派」时,他真的以为自己在事奉神。他看见基督徒已成为他自己宗教的威胁,因而感到必须铲除他们。
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这不可能是说保罗已守了全律法。他在罗马书七章9至10节承认他并没有守全律法。他说自己是无可指摘,而不是无罪的。我们只可结论说,保罗违犯律法的任何部分时,他会着意地献上当献的祭。换句话说,他从前是按字义谨守犹太教律例的人。
因此,按出生、血统、宗教正统、热心、个人的义来说,大数的保罗是一个很杰出的人。
三7 但保罗现在要全然放弃这一切。他在这里列出他自己的「损益表」。在一边,他列出了上述各项,那些先前他以为有益的。另一边,他只写了基督这名字。他把先前看为有益的跟他在基督里得着的相比,先前的就算不得什么,他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金尔说:「所有在金钱上、物质上、身体上、知识上、道德上、宗教上的益处,要跟那最大的益处相比时,全都不算得是益处了。」
只要他仍信靠这些东西,他就仍未得救。他一旦得救了,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都不再有意义,因为他已见过主的荣光,其它荣光相比之下似乎都不是荣光。
三8 保罗到基督面前来领受救恩时,他已抛弃万事,因为与认识主基督耶稣这至宝相比,万事都是没有价值的。以认识……为至宝是一种希伯来人的表达法,意思是「那卓越的知识」或「这知识的无可比拟的价值」。
世系、国籍、文化、地位、教育、宗教、个人成就──使徒保罗不再以这些来夸耀。他已视这些为粪土或废物,为的是要得着基督。
虽然保罗在本节和下一节用了现在时态,但他主要是回顾他悔改归主的时候。为要得着基督,他要丢弃从前以为宝贵的事。若要得着基督,他便要跟母亲的宗教、父亲的世系和他自己的个人成就「话别」。
他确实已这样做!他已完全切断了以犹太教为得救盼望的关系。他这样做的时候,亲人与他断绝关系,从前的朋友否认与他有关,本国的人也要逼迫他。他成为基督徒的时候,实实在在是丢弃了万事。
由于本节用了现在时态,看来好象保罗仍在寻求要得着基督。事实上,他第一次承认基督是主和救主时,已经得着了基督。然而,现在时态指出这仍是他的态度──若把万事与认识主耶稣来比较,他仍以万事为粪土。他心里极大的盼望是「基督是我的至宝」。不是金,不是银,不是宗教上的荣誉,而是基督。
三9 并且得以在他里面。这看来又好象保罗仍然寻求得以在基督里面。实际上是他在回顾自己得救前所面对的重大决定。他是否愿意放弃一切赚取救恩的努力,单单信靠基督呢?他已作了抉择。他已抛弃万事,为要得以在基督里面。相信主耶稣的那一刻,他在神面前已经有一个新的位置。他不再被看为有罪之亚当的儿子,现在他被看为在基督里,享有主耶稣在神面前享有的恩宠。
同样地,他已抛弃他那自义──寻求以守律法得胜──的污秽,选择了神的义,那是神赐给每一个接受救主的人的。这里谈到义好象一件袍子。要站在神面前蒙悦纳,人必须有义。但人不能制造义。因此,神在恩典中,把义赐给那些接受他儿子为主和救主的人。「神使那无罪的(基督)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五21)
我们要再次强调第8节和本节并不是说保罗仍未接受神的义。相反,当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得着重生时,义已成为他所拥有的。这里的现在时态只显示那重要事件的结果延续至今,保罗仍认为基督比他所丢弃的任何东西有价值得多。
三10 阅读本节时,我们看见使徒保罗生命中最高超的情操。迈耳称之为「心灵对基督的追寻」。
这段经文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灵意化」,意思是受苦、死和复活不要按字面去解释,而以为是某些属灵经历的描述,如精神上的痛苦,向己死,活出复活的生命等。然而我们认为本节应按字面意义来理解。保罗说他盼望能跟基督昔日在地上生活那样生活。耶稣曾受苦吗?保罗也想受苦。耶稣曾死去吗?保罗也希望在服侍基督时,能为主殉道。耶稣曾经从死人中复活吗?保罗也希望能这样。他知道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因而决意在基督的受苦、死和复活上跟随他。他不是说所有人必须有这种观念,但对他来说,他并没有别的道路。
使我认识基督。认识基督意思是每一天更多与主亲近,以致使徒保罗自己能更象基督。他盼望自己能活出基督的生命。
晓得他复活的大能。那叫主从死人中复活的大能,圣经描述为宇宙间可见的力量最尽至的展示(弗一19、20),似乎所有恶者都决意要把基督的身体留在坟墓里。神在第三天叫主耶稣从死人里活过来,击败了这凶恶的大军。这大能是所有信徒凭信可自由取用的(弗一19)。保罗是在指出他切望在生命和见证中经历这大能。
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要为基督受苦,我们需有属神的能力。这是保罗把他复活的大能放在和他一同受苦之前的原因。
在主的生命中,受苦是在荣耀之前。因此在保罗的生命中也必须如此。他必须分担基督的受苦。他知道自己的受苦不象基督一样有赎罪的价值,但他也知道,主既被人拒绝、鞭打、钉十字架,他若活得奢华舒适,似乎显得并不合宜。朱伟慈评论说:「他并不满足于分享橄榄山上的胜利;他希望感受一下客西马尼园的苦痛、失意和孤寂。」
效法他的死。如上文已提到,本节往往被解释为保罗希望活出钉十架的生命,向罪、向自我、向世界死。但我们感到这解释使这段经文失却其震撼力。意思确实存在,但却不止于此。保罗热切忠心地跟随那死在各各他山之十字架上的那一位。而且,当基督教会第一位殉道者殉道时,他是在场的;事实上,他是杀死这位殉道者的同谋!我们相信保罗事实上是切望能以同样的方式倾出他的生命。若保罗往天家的路比殉道更舒适,他在天家遇见司提反时,也许会感到尴尬。朱伟慈同意这看法,他说:
许多基督徒不厌恶付出,只要不用「流血」。他们付出那些容易拨出来的。他们献上的礼物是跟他们没有切身关系的东西,他们的降服是不需流血的。只要不涉及性命,他们愿意牺牲;若主要求人付上生命,他们便不见了。在每一次胜利的进城,他们都站在显眼的位置,他们也愿意为鲜艳的装饰──横额或棕树枝──付出一点金钱;但当欢呼声变成似有不祥之兆的私语和胁迫,而各各他山也在望时,他们便悄悄地离去,逃往安全的幽僻之地。
然而这里有一位使徒,他快乐地期待这最终的、危险的要求。他几乎按捺不住,要在天国的事奉中让他血的力量淌滴!若有倾倒生命的需要,他极之乐意去做!
在一个相似的脉络上,戴德生写道:
为要得着世人的生命,我们有必要付上自己……要结果子就要背十字架。「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我们知道主耶稣怎样多结果子──不单是背起他的十字架,更是死在十字架上。我们是否从这事知道更多怎样与主相交?我们并没有两个基督──一个为悠闲之基督徒而设悠闲的基督,一个为特别的基督徒而设辛劳受苦的基督。我们只有一位基督。我们是否愿意住在他里面,并且多结果子呢?
最后,高斯说:
认识在荣耀中的基督是保罗最高的愿望,而保罗若不是热切期待于基督所在的地方接触他,他就不会存有这个愿望。这样,那渴慕他的心本能地转向那路径,就是他到达荣耀之地的路径,并热切期望走上他所踏过的路,在那地接触他。心里问:「他是怎样得到那荣耀的?是否透过复活?受苦和受死不是必须在复活之前吗?」然后心又说:「透过引他往那里的路,接触那在复活之荣耀里的他;没有比这更能使我快乐的。」这是殉道者的精神。保罗盼望作一个殉道者,踏上受苦和受死的路,沿着那得着他的心者所走过的路得到复活与荣耀。
三11 我们又再遇到一个注释上的难题。我们要按字面意义来理解,还是要取其灵意呢?解经家提出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如下:
1. 保罗不确定他会否从死里复活,因此他尽全力确保他在复活中有分。这观点是没有可能的!保罗常常说复活是靠着恩典,不是靠着人的行为。此外,他曾表示他有确实的信心,相信他会在复活中有分(林后五1~8)。
2. 保罗并不是谈到肉身的复活,而是指他愿意在世上活出复活的生命。也许多半解经家都持这观点。
3. 保罗是谈论肉身的复活,但他并不是担心自己在复活中是否有分。他谈到他不在乎通往复活之路上可能要面对的受苦。他愿意忍受试炼和逼迫,若那是在现今与复活之间要发生的事。「或者我也……」不一定是表达他的疑惑(参看徒二七12;罗一10,一一14),而是表达他那不计代价的强烈盼望。
我们同意第三个解释。使徒保罗希望与基督相似。基督曾受苦、死亡,并从死里复活,保罗也希望能够这样,过于想望别的事情。我们恐怕自己贪图舒适、奢华、安定的欲望,常使我们剔除这些经文里尖锐的地方。我们要按其面值──字面意义──来理解,除非那意义按圣经其余的经文来看是不可能的。这不是较安全的做法吗?
离开本节之前,我们应注意保罗是说从死里复活。这不是所有已死之人的复活,而是有些人会复活,其余的则留在坟墓里的那次复活。从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3至18节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1至57节,我们知道信徒在基督来临时将要复活(有些在教会被提时,有些则在大灾难的末了),但其余已死的人,在基督结束地上作王一千年之前,并不会复活;比较启示录二十章5节。
三12 使徒保罗并不以为他已经完全了。完全了并不指前一节的复活,而是指活象基督整个主题。他不认为人可以到达一个无罪的境界,或生命可以到达一个不能再前进的状况,他知道「满足是前进的坟墓」。
因此,他仍努力向前,好叫主耶稣拯救他的目的可以在他里面达成。使徒保罗在前往大马色的路上被基督耶稣遇上了。这重大的约会有何目的?目的是由那时起,保罗要成为圣徒的模范,神可以藉着他,显出基督在人类生命中可以做到的事。他仍未完全与基督相似。这过程仍然继续,保罗深深地关注神这恩典的工作能否继续和深化。
三13 保罗这个人学会了在物质上凡事知足(四11),但在属灵的成就上却永不满足。他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如今天我们所说的。那么他怎样做?
我只有一件事。他是一个只有单一目标的人。他有一个目标和切望。在这方面,他与大卫很相似,大卫曾说:「我有一件事要求主。」
忘记背后的意思不单指他的罪和失败,也指他先前提到的权利、成就、成功,甚至包括他属灵的胜利。
努力面前的:那就是基督徒生命中的权利和责任,无论是敬拜、服事,或基督徒品格方面的个人发展。
三14 保罗视自己为比赛中的赛跑选手,他说自己要尽全力向着标竿直跑,为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他来得的奖赏。
标竿是跑道末端的终点线。奖赏是颁赐给胜利者的奖品。这里标竿可指生命赛道的终点,或更特别指基督的审判台。奖赏可能是义者的冠冕,保罗在别处描述为那跑得好的人要得的奖赏(提后四8)。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包括神拯救我们时心中想着的所有目的。这包括救恩、活象基督、与他同作后嗣、天上的家乡,和无数其它属灵的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