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236|回复: 0
收起左侧

<诗88-89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30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88-89篇」“(可拉后裔的诗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调用麻哈拉利暗俄。)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我昼夜在祢面前呼吁……。”诗篇第八十八篇是“可拉后裔的诗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训诲诗”。“以斯拉人希幔”是哥辖族诗班的领袖(代上6:33)。这首诗的“调用麻哈拉利暗俄”,是一种低沉悲哀的音调,因这篇诗是希幔在极度痛苦中写的,可以说是诗篇中最悲苦的一篇诗篇。希幔在痛苦的深处首先向神呼求:“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我昼夜在祢面前呼吁。愿我的祷告达到祢面前;求祢侧耳听我的呼求!”希幔虽然生活在死亡的边缘,但他仍然坚信神是“拯救我的神”,所以他“昼夜”在神面前呼吁,也求神侧耳听他的呼求。接着诗人把他的实况向神诉说:“因为我心里满了患难;我的性命临近阴间。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同无力(或译:没有帮助)的人一样。我被丢在死人中,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他们是祢不再记念的,与祢隔绝了。”诗人说到他正身处死亡的边沿,“患难”已占据他的心。他的性命来到死亡的边缘。“无力的人”,指像死人一般。“与祢隔绝了”,意思是与神的“眷顾”隔绝了。“祢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在黑暗地方,在深处。祢的忿怒重压我身;祢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细拉)祢把我所认识的隔在远处,使我为他们所憎恶;我被拘困,不得出来。我的眼睛因困苦而干瘪。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祢,向祢举手。”诗人在这里说是神把这患难加给了他,神把他放在极深的坑里,神的忿怒像波浪困住他,神又借着他的苦难使他与“所认识的”人隔离。诗人虽在几乎要绝望时,但他仍“天天求告”神,由此可以看到他坚定的信心。“祢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难道阴魂还能起来称赞祢吗?(细拉)岂能在坟墓里述说祢的慈爱吗?岂能在灭亡中述说祢的信实吗?祢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祢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因诗人所遭受的患难如此痛苦,根本看不到出路,所以他问神:“祢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祢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祢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诗人一连几个“岂能”是要告诉神,人死了,神一切的作为,一切的美善,死人无法在坟墓里称赞祂的“慈爱”、“信实”和“奇事”、“公义”。

因此他向神呼求:“耶和华啊,我呼求祢;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祢面前。耶和华啊,祢为何丢弃我?为何掩面不顾我?我自幼受苦,几乎死亡;我受祢的惊恐,甚至慌张。祢的烈怒漫过我身;祢的惊吓把我剪除。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一齐都来围困我。祢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诗人在神面前迫切祷告,不断倾诉自己的痛苦和困惑。他的痛苦是如此之深,“终日如水环绕”,以致他觉得神“丢弃我、掩面不顾我”,所以让自己遭受长期的痛苦、惊恐和困惑。最后诗人的希望或转机都没有出现,但即使在看不到安慰和出路的时候,诗人仍然抓紧神,因为他在难处背后看到神管理的手,是“祢的烈怒”、“祢的惊吓”、是“祢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既然知道是神掌管一切,他就情词迫切地向神呼求。本篇是诗篇中最“黑暗”的一篇,也以“黑暗”结束。在诗篇中诗人反复提到死亡,呼求一声比一声强烈,但却得不到回应、听不到解释,除了“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没有一点亮光。而神让希幔的诗放在圣经里,就是要让“心里满了患难”的人看到:圣经里还有人会遭遇绝境,甚至被神“放在极深的坑里,在黑暗地方,在深处”。我们所当做的,就是像诗人一样在神面前倾述,也要昼夜祷告神,并要坚定的信靠我们所求告的神。虽然在诗歌中我们没有看到诗人被神解救,但是,对于坚定不移地仰望神、不住向神祈祷的人来说,纵然遭遇再多的苦难,也不要畏惧,因为慈爱的神必然照着祂信实的应许,救拔我们脱离一切的苦难。祂必然垂听我们的祷告,悦纳我们的呼求,让仰望祂的不至落空,等候他的不至羞愧!

诗篇第八百十九篇是:“(以斯拉人以探的训诲诗。)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祢的信实传与万代……。”诗篇第八十九篇是“以斯拉人以探的训诲诗”,“以探”是大卫所立与希幔、 亚萨同作管理歌唱者(代上15:19)。这是诗篇第三卷的最后一篇,也是一篇弥赛亚诗。本篇的背景是犹大国灭亡后(王下24:8-17)在巴比伦被掳的时期。那时他们没有了国家,沦为巴比伦的俘虏,此时诗人就求神纪念与大卫所立的约。本诗中诗人首先歌颂神的慈爱与信实:“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祢的信实传与万代。因我曾说:祢的慈悲必建立到永远;祢的信实必坚立在天上。”那时神的百姓黑暗到极点,神的慈爱好像停止了,而此时诗人要歌唱神的慈爱“直到永远”,将神的信实“传与万代”,这需要何等的信心和属灵的看见!神的“慈爱”,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圣约的“不变的爱”。神的“信实”是神的百姓在黑暗中盼望的依据。“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万代。(细拉)”这是神自己发言,重申祂与大卫所立的约(撒下7:8-16)。大卫肉身的后裔失败了,但神的约永远不变,最终将成就在大卫的后裔主耶稣基督身上。“耶和华啊,诸天要称赞祢的奇事;在圣者的会中,要称赞祢的信实。在天空谁能比耶和华呢?神的众子中,谁能像耶和华呢?…我们的盾牌属耶和华;我们的王属以色列的圣者。”这里诗人超越了所面临的环境和难处,仰望高天,因神的威严、主权和性情而欢呼。神的百姓能够认识这样一位神,并且归属于祂,是何等大的恩典!“当时,祢在异象中晓谕祢的圣民,说:我已把救助之力加在那有能者的身上;我高举那从民中所拣选的。我寻得我的仆人大卫,用我的圣膏膏他…我要为他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他立的约必要坚定。我也要使他的后裔存到永远,使他的宝座如天之久。”这里诗人回顾神与大卫所立的大卫之约,并宣告神的应许,“世上最高的君王”、“宝座如天之久”,这最终将应验在弥赛亚身上。“倘若他的子孙离弃我的律法,不照我的典章行,背弃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诫命,我就要用杖责罚他们的过犯,用鞭责罚他们的罪孽。”这里宣告神的公义。一旦大卫的子孙犯罪,神“就要用杖责罚他们的过犯,用鞭责罚他们的罪孽”。

“只是我必不将我的慈爱全然收回,也必不叫我的信实废弃。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如天上确实的见证。(细拉)”这里宣告神的信实。即使神管教大卫的子孙,也不会废弃大卫之约。因为大卫之约是无条件的永恒之约,人虽然会失败、失信,但神却不会失败、失信。“但祢恼怒祢的受膏者,就丢掉弃绝他…祢减少他青年的日子,又使他蒙羞。(细拉)”这是描述当时犹大王的处境。“受膏者”可能指在“青年的日子”被掳的犹大王约雅斤(王下24:8)。神既然应许永不废弃大卫之约,但现实却正好相反,神竟然“将他的宝座推倒于地”,似乎“厌恶了与仆人所立的约”,这让诗人很难理解。因此他问神:“耶和华啊,这要到几时呢?祢要将自己隐藏到永远吗?祢的忿怒如火焚烧要到几时呢?…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细拉)…主啊,祢记念仆人们所受的羞辱,记念我怎样将一切强盛民的羞辱存在我怀里。耶和华啊,祢的仇敌用这羞辱羞辱了祢的仆人,羞辱了祢受膏者的脚踪。”虽然诗人陷在痛苦的矛盾中,但在神面前的态度却不是埋怨,而是谦卑寻求:“这要到几时呢?”这里“一切强盛民的羞辱”,是指外邦人加给选民的羞辱。虽然那时诗人的问题还没有得着答案,一直到新约的第一章,圣经就用“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太1:1)回答了这个问题。但那时却没有影响诗人的信心,因此他最后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阿们!”本节是荣耀颂,既是本篇的结尾,也是诗篇第三卷七十三至八十九篇的结束。在诗篇里,“阿们!阿们”的重复只出现在荣耀颂里。“阿们”的意思是“真正地、确实地”,连续两个“阿们”,用以加强语气。虽然在周围的一切好像都看不到希望,诗人也不知道神将如何重新坚立大卫之约,但他却坚定地赞美神,坚信“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知道神的“慈爱”和“信实”是永远不变的,因此他相信神的应许必要应验。在二千多年前,那位大卫的子孙永远的王弥赛亚,耶稣基督,就像神所应许的那样降临了,神所应许的实现了!因为神是全然可靠的,为此,愿我们也要与诗人一同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阿们!”阿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15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