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井中蛙 于 2021-6-28 11:34 编辑
继“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开展和“祝融”号火星车的成功着陆,在2021年6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航天飞船又发射成功了,并自主与“天和号”核心舱实现对接,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再次取得了一大进步,是载人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同时这也意味着“天宫”空间站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投入运营。
大家要留意上文中“载人”这个词。
因为这次有3名宇航员进驻到空间站的核心舱,他们将在空间站停留3个月,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你是否好奇,空间站里面的宇航员是怎样生活的?
他们在舱里面工作生活时是否需要穿着厚重的宇航服?
宇航员在那里生活安全吗?大家不用担心,空间站里面有一整套空气控制与环境保障系统,它能够给宇航员提供一个舒适生活和开展科学研究的环境。
人类生存必需的三项条件是空气、水和食物。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这次我们只看看空间站是如何给宇航员提供一个舒适的舱内大气,以及为什么它昭示着创造。
空间站内尖端的空气控制和保障系统
我们知道在地球的干燥大气中,氮气和氧气含量百分比分别是78%和21%。在空间站,也要维持舱内的大气压力、氧气比例与地面大气相近。
由于宇航员要呼吸,需要随时要向舱内的大气补充氧气。
一般情况下,氮气是不需要补充的。
只有当航天器离开时,空间站通常要减压,发生气体丢失后,才需要补充氮气。
获得氧气的方法有两个:
一、将地面气体装在气罐中送到空间站。从地面补给来的气体或储存在气闸舱外的高压储气罐中备用,或直接排入舱内。
二、在轨制造。
运输氧气到空间站的成本很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轨制氧才是更好的选择。
空间站都配备有电解水制氧装置。
你还记得在初中化学课本中的这个实验吗,其过程是利用电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除氧气和氮气之外,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会使航天员的精神敏锐性降低。
所以,空间站上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保持在0.03%。
假如浓度超出这个值时,宇航员可能会出现头痛,呼吸频率加快、工作效率下降、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受到抑制。
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是空间站大气保障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保持舱内空气洁净也是这套系统的功能之一(称为:微量污染物控制),它可以基本去除空间站中可能存在的200多种污染物。 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要让宇航员拥有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不仅氧、氮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比例要恰到好处,而且空间站上的多余的热量也需要被带走,发挥类似空调系统那种空气循环、制冷和除湿的作用。
整个过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空气被风机吸入,然后通过空气颗粒物高效过滤器去除污染物,再经过热交换器进行温度调节。
当空气通过低温回路水冷的金属层时,其中的水分就会在冷板上凝结,然后被吸入小孔,从而与大气分离。
被除去湿气的较冷空气最后经通风口回到舱内。
如果宇航员想调节舱内温度,可以通过调节风机管道内的风门来实现。
如果有人告诉你,空间站里面这一整套空气控制与环境保障系统是经过几百万年随机进化而来,你会相信吗?根本不可能!
如此复杂精妙的系统只能是来自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智慧设计和制造。
精妙的地球大气系统
但是你知道吗,相比空间站上的空气控制和环境保障系统,地球的大气系统更加复杂和奇妙。
首先,地球必须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这样既能享受太阳的光照和能量,又不会过热或过冷。
什么是宜居带?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
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
你不要以为任何行星都这样幸运。
比如靠近太阳的水星,其白天温度是接近800摄氏度的高温,连铅都能熔化,而晚上的温度跌到零下一百多度,这样“冰火两重天”的环境根本不适合生物生存。
其次,地球的大小也要恰到好处。
倘若质量较低,其引力无法拉住大气,气体就逃逸到太空,无法形成大气层,就像月球那样。
如果行星的质量过大,强大的引力会把大气分子全部吸入地表的土壤,也无法出现大气层。
可以说,地球被创造时,其质量是经过精心准确计算的,否则我们这个氮氧大气层根本不可能存在。
行星的引力不仅对大气层的存在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对地表上的动植物也有重大影响。
比如在质量大引力过高的行星,植物无法生长,因为在高引力的行星,水分过重,无法从根系向上输送到植物的茎叶。
还有,大气的压力和密度也必须恰到好处。
先说大气密度。
或许我们对大气密度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长期生活在平原或低海拔地区的人某天忽然去到高原地区,就很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
原因大家都懂,这是高原反应。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含量低。
据统计,海拔高度每提升10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就减少10%,进而影响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和血氧浓度,造成人体供氧不足,也就是缺氧了。
你不要以为其它行星上也有一层厚度适中的大气。
例如上个月我国“天问一号”到访的火星就是一个“小气”的星球,其地表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
这是什么概念呢?
正常人安静时候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大概是16次。
如果在火星表面也要每分钟吸入呼出等量的空气,那么你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要提高到1600次!
先别说人体的肺部和呼吸系统根本承受不了这样高的呼吸频率,单是你呼吸了十几口火星大气后就会晕倒昏迷,很快就因缺氧窒息死亡,因为火星大气中99%是二氧化碳!
那“大气”一点的行星能解决问题吗?
这里要引入大气压的概念。
我们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或许对高气压环境没有什么体会。你用过高压锅烹饪吗?
高压锅工作时,其内胆气压可以达到2.5个大气压。
在高温高压的密封环境下,锅里的肉很快就被煮烂。
你千万不要以为别的星球上也有像地球一样怡人的大气压。
如果你抱怨火星的空气过于稀薄,气压过低,那么我们另一个邻居——金星就是另一个极端。
金星拥有一层非常浓密的大气,但它的大气压是地球的92倍(92个地球大气压),其地表温度超过460摄氏度!
能把肉煮烂的压力锅(2.5个地球大气压)在金星的大气层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而且,金星上也特别“浪漫”。
能看流星雨吗?不是,是下硫酸雨!
被这样一层超高压高温且腐蚀性的大气包裹,说金星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可见,只有地球的大气才是为人类居住而专门设计的。
此外,大气层中各样气体的比例也非常讲究。
文章开头说到,在地球的干燥大气中氮气和氧气的百分比分别是78%和21%,其它气体占比不到1%,而二氧化碳只有0.03%。
有人也许会问:这些比例能否改动一点点?
或者替换其它种类的气体呢?答案是不可以。
例如,倘若氧气含量降低一点,人体因无法吸入足量的氧气而造成缺氧。升高一点可以吗?也不行。
科学研究表明,若大气中氧气比例稍微提高,全球森林大火的发生率就会成倍增加。
只占0.03%的二氧化碳同样重要。
这种气体不仅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它还能吸收(来自太阳和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若其比例略微升高,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不利于人类生存。
若其比例下降,全球气温下降,人类生存环境也会随之恶化。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氮气的占比达到78%?
一定要用这种气体来填充大气吗?
比如用氢气不行吗?
回答是必须用氮气这种对人体无害,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惰性气体。若地球是被一个氢氧混合的大气层包裹,那么你野炊时划火柴生火都会使全球大气层发生爆炸,想一想都觉得很刺激!
你见过婴幼儿奶粉罐上的营养成分表吗?
这种配方奶粉是营养专家精心制作,里面各种营养成分比例是为婴幼儿健康成长而专门调配的。
同样,我们每天自由呼吸的空气何尝不是那位深爱世人的创造主精心设计的呢?
否则,我们如何解释大气层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是如此恰到好处呢?
最后,地球还得拥有保护大气层的能力——地磁场。
太阳虽然给我们提供光和热,但它还发射出大量的高能射线(各种带电粒子),俗称太阳风。
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一个地磁场,把径直冲向地球的有害射线偏转,大气层才得以存留,不会被太阳风吹散。
其实,一层适合人类呼吸和生存的大气之所以能够形成,其依赖的条件还有很多。
诸如地球的自转倾角、地月距离还有太阳稳定的能量输出等都是重要因素。
但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将其一一细数。
宇航员在太空站生活工作需要一整套大气控制与环境保障系统,这套系统是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杰出作品。
相比之下,地球的大气层在功能和深度细节上要复杂得多,它只可能来自高度的智慧设计和大能的创造,同时也体现这位超然的创造主对世人无比的慈爱和呵护。
曾经有无神论者说:相信神的存在是不科学的。
其实,把这句话稍微改动一下才合理:相信神不存在才是不科学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证据,一个诚实的人根本无法否定这个世界是存在一位创造主。
正如罗马书1:20所言:“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7&lang=zh_CN#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