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870|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撒下3:1-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撒母耳记下:
3:1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
3:2 大卫在希伯仑得了几个儿子:长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亚希暖所生的;
3:3 次子基利押(注:历代志上3章1节作“但以利”),是作过迦密人拿八的妻亚比该所生的;三子押沙龙,是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所生的;
3:4 四子亚多尼雅,是哈及所生的;五子示法提雅,是亚比她所生的;
3:5 六子以特念,是大卫的妻以格拉所生的。大卫这六个儿子,都是在希伯仑生的。
3:6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的时候,押尼珥在扫罗家大有权势。
3:7 扫罗有一妃嫔,名叫利斯巴,是爱亚的女儿。一日,伊施波设对押尼珥说:“你为什么与我父的妃嫔同房呢?”
3:8 押尼珥因伊施波设的话,就甚发怒说:“我岂是犹大的狗头呢?我恩待你父扫罗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将你交在大卫手里,今日你竟为这妇人责备我吗?
3:9-10 我若不照着耶和华起誓应许大卫的话行,废去扫罗的位,建立大卫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3:11 伊施波设惧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
3:12 押尼珥打发人去见大卫,替他说:“这国归谁呢?”又说:“你与我立约,我必帮助你,使以色列人都归服你。”
3:13 大卫说:“好!我与你立约。但有一件,你来见我面的时候,若不将扫罗的女儿米甲带来,必不得见我的面。”
3:14 大卫就打发人去见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说:“你要将我的妻米甲归还我,她是我从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所聘定的。”
3:15 伊施波设就打发人去,将米甲从拉亿的儿子,她丈夫帕铁那里接回来。
3:16 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户琳。押尼珥说:“你回去吧!”帕铁就回去了。
3:17 押尼珥对以色列长老说:“从前你们愿意大卫作王治理你们,
3:18 现在你们可以照心愿而行。因为耶和华曾论到大卫说:‘我必藉我仆人大卫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和众仇敌的手。’”
3:19 押尼珥也用这话说给便雅悯人听。又到希伯仑,将以色列人和便雅悯全家一切所喜悦的事说给大卫听。
3:20 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大卫就为押尼珥和他带来的人设摆筵席。
3:21 押尼珥对大卫说:“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众人来见我主我王,与你立约,你就可以照着心愿作王。”于是,大卫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撒母耳记下:
3:1 拥护扫罗家族的军队跟大卫的军队争战许久。大卫一天比一天强盛,扫罗家却一天比一天衰弱。
3:2 大卫在希伯仑生了六个儿子。按照出生的次序,他们是这样排行:暗嫩——耶斯列人亚希暖所生;
3:3 基利押——迦密人拿霸的遗孀爱比该所生;押沙龙——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所生;
3:4 亚多尼雅——哈及所生;示法提雅——亚比她所生;
3:5 以特念——以格拉所生。这六个儿子都是在希伯仑出生的。
3:6 大卫的军队跟拥护扫罗家族的人不断地争战;在扫罗的部属中,押尼珥元帅的势力越来越大。
3:7 扫罗有一个妃子叫利斯巴,是爱亚的女儿。有一天,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问押尼珥:“你为什么跟我父亲的妃子睡觉呢?”
3:8 这使押尼珥非常气愤;他说:“你想我会出卖扫罗吗?你真的以为我在为犹大效劳吗?从开始我就忠于你父亲扫罗和他的兄弟、他的朋友;我也帮着你,没让大卫把你打垮。今天,你竟为了一个女人的缘故责备我。
3:9 上主曾应许大卫要从扫罗和他后代手中夺去国权,使大卫作以色列和犹大的王,从最北边的但一直到最南边的别是巴。现在,要是我不促成这件事,愿上帝击杀我!”
3:10 (并于上节)
3:11 伊施波设非常怕押尼珥,不敢说一句话。
3:12 押尼珥派使者到大卫那里,说:“谁想统治这国呢?如果你跟我立盟约,我就帮你统一以色列全国。”
3:13 大卫说:“好吧,我跟你立盟约;但是有一个要求:你来见我的时候,要带扫罗的女儿米甲一起来。
3:14 大卫也派使者去见伊施波设,说:“把我的妻子米甲还给我吧!她是我用一百个非利士人的包皮换来的。”
3:15 伊施波设就派人从米甲的丈夫——拉亿的儿子帕铁那里把米甲带走。
3:16 帕铁跟着米甲一面走一面哭,一直跟到巴户琳。押尼珥对他说:“你回家去吧!”帕铁只好回去了。
3:17 押尼珥到以色列的长老们那里,对他们说:“好久以来,你们一直希望大卫作你们的王,
3:18 现在,你们的机会来了。你们一定记得上主曾经说过:‘我要用我的仆人大卫来救我的子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和一切仇敌的手。’”
3:19 押尼珥也对便雅悯支族的人说了同样的话,然后到希伯仑去,把便雅悯人和以色列人所同意的事向大卫报告。
3:20 当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到希伯仑见大卫的时候,大卫为他们摆设筵席。
3:21 押尼珥对大卫说:“现在,我要为陛下去号召全以色列来拥戴你为王,好跟你立盟约,使你得偿心愿,统治全境。”大卫保证押尼珥的安全,然后送他上路。

读经指引:

1、试分析押尼珥对伊施波设的态度,你对上司或长辈的态度又如何呢?

2、押尼珥亲口承认说,他知道耶和华已经膏立了大卫,为何前面他却又擅自立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你是否也会为着个人利益而与神的旨意相违?

3、押尼珥原是伊施波设的属下,现在却归顺大卫,并处处讨好大卫。他的动机是什么?你认为他这样做会得到神的悦纳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施波设王朝败落
伊施波设王朝败落

  撒母耳记下第二章讲到,扫罗死后,大卫在希伯伦受膏成为了犹大支派的王。另一方面,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也在玛哈念登基,作了以色列其余十一个支派的王。接下来的第三章让我们看见伊施波设王朝逐渐走向败落,以及当时政治上的重重黑幕,叫人唏嘘感慨,更叫人得着提醒。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1节)

  撒母耳记下第三章一开始就说到一件事:“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虽然在希伯仑再度受膏,但他的王权仍只限于犹大这一个支派而已,因为扫罗家仍据以色列顽抗,因此争战拖延了七年半的时间。扫罗家和大卫家长期的争战,预表了基督徒的属灵争战,耶稣基督虽然已经把我们的肉体和他一同钉在十字架上,但肉体对我们的影响力并未立即消踪灭迹,相反地却力图作最后的挣扎。

  扫罗家是已经被神废去的家族,大卫家是神所拣选的家族,所以这节经文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被神废弃的和被神选立的争战许久,被神选立的日见强盛,被神废弃的日见衰弱。”扫罗家预表肉体的生命,大卫家预表属灵的生命,扫罗家和大卫家持续的争战,预表了在我们身上的属灵争战。我们生命里的旧本性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对身体的掌控权,它一直在跟属灵的新生命争战。就如罗马书第七章那里讲的,当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我们在读罗马书第七章的时候,看到保罗在那里有很深的叹息:“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为什么保罗那么苦?因为里面的属灵争战太厉害了,我们这个人夹在两股力量的当中,被两股力量拉扯着,你说苦不苦?当时大卫家和扫罗家的争战,就是这样进行着。感谢主!争战的日子虽然长久,但“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

  从土地的面积和人口的数字来看,扫罗家都是占优势的,不但土地面积大,人口也多。但是这个“大”和“多”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所站的位置错了,他们并不是站在神这一边。位置站错了,再大再多也没有用。大卫家虽然土地面积小,人口也少,但大卫家是站在神的这一边。因此,在持续不断、艰苦卓绝的争战中,大卫家日见强盛,而扫罗家则日间衰弱。

  感谢神,虽然还得经过许多争战,但神的旨意必要成功。所以弟兄姊妹,如果我们立志站在神的这一边,在每一次的抉择中拣选神的旨意,虽然过程有点苦,但结果我们的属灵生命一定是日见强盛,并且按着神的旨意得胜。因为神所应许的一切必要应验!

  “大卫在希伯仑得了几个儿子:长子暗嫩,是耶斯列人亚希暖所生的;次子基利押(注:历代志上三章一节作“但以利”),是作过迦密人拿八的妻亚比该所生的;三子押沙龙,是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所生的;四子亚多尼雅,是哈及所生的;五子示法提雅,是亚比她所生的;六子以特念,是大卫的妻以格拉所生的。大卫这六个儿子,都是在希伯仑生的。”(2-5节)

  从第二节起,圣经没有再交代内战的详情,而是提到了大卫的妻妾和儿子,表明大卫在希伯伦作王之后,已在犹大安定下来了,开始建立家室。并且他的声势日大,日见强盛。可惜,大卫也受当时的潮流影响,多娶妻妾。大卫初到希伯仑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妻子——亚希暖和亚比该;但他仍然违反神的旨意,再多娶了四个妻子——玛迦、哈及、亚比他和以格拉。也许妻子儿女众多,在当时是强大的一种表示吧。

  这里记载了大卫的六个妻妾和她们所生的六个儿子,这里没有提及所罗门,因为他是后来在耶路撒冷出生的。在撒母耳记下第五章十三至十六节那里,我们看到大卫离开希伯伦之后,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并且又生了几个儿女。在大卫众多儿女当中,长子暗嫩、三子押沙龙、四子亚多尼雅、女儿她玛、以及他和拔示巴生的所罗门,将会在以后发生的事件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们对大卫大多数的妻妾所知甚少;在大卫众多的妻妾中,我们只知道玛迦是当时基述王的女儿。基述乃是亚兰国的一个省,位于伊施波设王国的北部,国境很小,东南两面与玛拿西支派为邻,北面是玛迦国,是一个属于亚兰人所统治独立的小王国,早自亚摩利人的王噩占领巴珊之前就已存在,经约书亚时代直到大卫王年间,都能保持独立。当押沙龙杀了他哥哥暗嫩之后,就是逃到基述这城市(撒下13:37);日后大卫也是派约押到基述接他回来(撒下14:23)。大卫跟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结婚的目的何在?有圣经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外交手段,用基述来牵制扫罗的以色列各支派,帮助他削弱对手的力量。

  虽然当时的社会习俗容许君王多妻,但神早就有明令禁止(申17:14-17)。不明白大卫一生经历的人,也许会羡慕他的多妻多子之福。但这些儿女因为同父不同母,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日后就显露出来,其中暗嫩、押沙龙,及亚多尼雅更是使大卫深受痛苦与祸害。大卫拥有六个妻子及六个儿子,表面上兴盛蓬勃,内里却潜伏着极大的隐忧。大卫因妻妾众多,困扰不休;大卫众妻妾所生的众儿女,也令他吃尽苦头。可见,无论谁在婚姻上违反了神的心意,到头来一定出问题,使家庭招祸,基督徒千万不要尝试!

  大卫这六个儿子后来半数死于非命,且都是因犯大罪而死于刀下。有时候我们禁不住会想,为何这些败家之子竟会出自敬畏神的大卫,真是令人百思不解!大卫为此所经历的痛楚,谁能体会呢?但我们的主耶稣已经很清楚地说了:“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约3:6)。人若不从圣灵生,仍然是肉身,属灵生命是没法遗传的。

  举一个例子,在犹大列王中,亚哈斯不像他的祖先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却效法以色列诸王,行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他在急难中越发得罪神,甚至毁坏圣殿中的器皿,封锁殿门,擅自更改祭坛和祭祀。可是他却生了一个很好的儿子——希西家,希西家是大卫之后最敬畏神的君王。

  如果按人的想法,希西家这么好的一位王,理当得着一个治国兴邦的好儿子,接替他坐犹大的宝座。事实却不然!希西家所生的儿子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神发怒,超过以前的列王。因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竟然使得神定意要藉巴比伦来毁灭犹大(王下24:1-4)。可见世上的遗传律,不能应用在属灵的事上。

  当然,一切作父母的,心里都愿意本着主的教训养育儿女,但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事情并不见得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我只能说,父母在家中当为儿女树立榜样,并且切切为他们代祷,这是我们的本分。至于儿女们能否蒙恩,那是在乎神的旨意,因为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的时候,押尼珥在扫罗家大有权势。扫罗有一妃嫔,名叫利斯巴,是爱亚的女儿。一日,伊施波设对押尼珥说:‘你为什么与我父的妃嫔同房呢?’押尼珥因伊施波设的话,就甚发怒说:‘我岂是犹大的狗头呢?我恩待你父扫罗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将你交在大卫手里,今日你竟为这妇人责备我吗?我若不照着耶和华起誓应许大卫的话行,废去扫罗的位,建立大卫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伊施波设惧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6-11节)

  扫罗家和大卫家的争战大约进行到了尾声的时候,在扫罗家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押尼珥与前王扫罗的一个名叫利斯巴的妃嫔同寝。这押尼珥是谁呢?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并且是扫罗军队的元帅,大有权势。这事情给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听到了,伊施波设是现任以色列十一个支派的王,第二章讲到是押尼珥把他捧到王位上去的。押尼珥立伊施波设继扫罗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忠于前王,又厚待了前王之子伊施波设。但若分析他的动机,他只是利用前王之子来建立自己的权势。因此他在扫罗家“大有权势”,为所欲为。

  伊施波设作王有名无实,事实上大权落在押尼珥手上。押尼珥自恃功高权重,就放纵情欲,竟染指前王的妃嫔。伊施波设听到押尼珥和扫罗妃嫔同房的事之后,就把押尼珥找来,为这事情责备了押尼珥,说“你为什么与我父的妃嫔同房呢?”因为按当时的风俗,前王遗下的后妃会转给其继位人,押尼珥亲近扫罗的妃嫔,这不单是道德上的问题,更含有篡夺君权的意思。在当时的社会,臣仆与君王的妻妾同寝,是宣告得到宝座的一种方法,所以伊施波设才会这样责问他。

  押尼珥受了责备,他的反应是怎样的呢?面对伊施波设这个软弱的国王,手执军权的押尼珥当然不把他放在眼里。押尼珥根本就瞧不起伊施波设,所以他才敢和扫罗的妃子同房。押尼珥受不了这气,就当着伊施波设的面说了一些很严厉的话。他怎么说的呢?第八节让我们看见:“押尼珥因伊施波设的话,就甚发怒说:我岂是犹大的狗头呢!”古代近东地区轻视狗,并以狗为不洁的动物,押尼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岂是卑贱不洁、任你作践的狗么?我是以色列是元帅!言下之意,他亲近扫罗的妃嫔是小事,而他为扫罗家所立的功劳则是大事,伊施波设不应与他斤斤计较。

  押尼珥继续口出狂言:“我恩待你的父家,没有把你交在大卫的手里,为了这个原因,也不住地跟大卫争战。我为你父家这样卖力,你还为了这样一件小事情来跟我过不去!你给我等着,你看我怎样让大卫来得着以色列家的王位。”在此以前,押尼珥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控制那位他所辅助的年轻国王,现在既然伊施波设不愿当魁儡,胆敢公开指责他,他就决定不再支持伊施波设,转去投奔大卫,将以色列国交给大卫。

  伊施波设在这种情形底下,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回答一句。因为伊施波设只是一个傀儡国王,押尼珥才是手握实权的人。军队是效忠押尼珥的,押尼珥一旦变节,扫罗家的政权就会瓦解,所以伊施波设被吓得不敢作声了。押尼珥既立伊施波设为王,却又不忠诚顺服,在受责备之时,竟出言恫吓,要废去伊施波设的王位。押尼珥的狂妄骄傲,行事毫无原则,在这一件事中都显露出来了。

  扫罗家王宫丑闻事件最后演变成变节。在这里我们看到,押尼珥这个人打仗很厉害,也很有政治手腕,他既然能当上扫罗军队的元帅,能持续与大卫家争战多年,可见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但是,他在行事为人上的表现,就大有问题了。我们看第十节他怎么说:“我若不照着耶和华起誓应许大卫的话行,废去扫罗的位,建立大卫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犹大,从但直到别是巴,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押尼珥他知不知道神要做什么呢?他知道,他完全知道,他知道神要废弃扫罗家,神要建立大卫家,神要把以色列的国位赐给大卫,这些押尼珥完全知道。但是知道了又怎么样呢?他并没有接受。弟兄姊妹,这就是押尼珥的本性,也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明明是知道神的旨意,但是却不准备去接受。七年来,立伊施波设接替扫罗王位的是他,持续与大卫争战的也是他。他所“做”的和他所“知道”的,并不一致。

  早先他明明知道神的旨意,却不去行。现在他被伊施波设责问之后,竟然恶语相向,以“我要行神的旨意了”为要挟,要废去伊施波设的王位。遵行神的旨意当然是好事,不过为什么他之前不想到要遵行神的旨意,等到别人指责他的时候,才说要遵行神的旨意?可见他所谓的“遵行神的旨意”,动机是不纯的,事实上,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他自己。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也常常落在同样的光景里。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不是不明白,而是不肯。有时候即便我们做了神要求我们做的事,也是动机不纯的,因为我们的动机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神。这就是押尼珥,这就是人的肉体。你不要以为肉体都是反对神的,其实罗马书第七章那里讲到,肉体也想要“遵行神的旨意”。然而,当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神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罪,包括我们所谓的“事奉”也是一种罪!

  “押尼珥打发人去见大卫,替他说:‘这国归谁呢?’又说:‘你与我立约,我必帮助你,使以色列人都归服你。’”(12节)

  押尼珥已经看出,扫罗家难以阻挡大卫作以色列的王。现在他既对伊施波设发怒,就定计要将以色列国交给大卫。于是,押尼珥打发人去找大卫,和大卫谈判,答应帮助大卫,将以色列的王位从伊施波设那里夺过来,使以色列人归服大卫。押尼珥的狂傲,在他的话语中可见一斑。他对大卫说:“这国归谁呢?”意思是要告诉大卫,北方各支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是他押尼珥,而不是伊施波设。

  在押尼珥看来,以色列国是属于他的,是他手中的玩物,所以他拿以色列国作条件,和大卫作交易。押尼珥与大卫“立约”的目的,是要大卫保证对他既往不咎,并给予重谢。换句话说,他想在大卫军中要担任高位要职,正如从前在扫罗手下一样,甚至他还想得超过约押的权柄。由此看来,押尼珥是个很有野心和计谋的人,他现在不再忠于扫罗家,前来投奔大卫,只是想站在胜利一方,因为他知道,大卫将来必定会成为以色列的王。

  只是他却没料到,他计算别人,自己的性命也被人算计!押尼珥贪恋虚荣,玩弄权柄,终至死与约押刀下,可谓咎由自取。愿我们都牢记圣经的话:“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

  “大卫说:‘好!我与你立约。但有一件,你来见我面的时候,若不将扫罗的女儿米甲带来,必不得见我的面。’大卫就打发人去见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说:‘你要将我的妻米甲归还我,她是我从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所聘定的。’伊施波设就打发人去,将米甲从拉亿的儿子,她丈夫帕铁那里接回来。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户琳。押尼珥说:‘你回去吧!’帕铁就回去了。”(13-16节)

  大卫在答应押尼珥的提议之前,要求押尼珥先要把扫罗的女儿米甲归还他。米甲是大卫的第一位妻子,是扫罗的女儿。米甲是在她父扫罗嫉恨大卫的时候钟情与他,她虽然知道父亲不喜欢大卫,也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姐姐米拉婚事无理粗暴的对待,她仍然奋不顾身地爱上了大卫,并在大卫遭到扫罗的敌视与苦害之时,肯不惜拂逆父亲的意思,帮大卫逃走,这爱情弥见珍贵。

  大卫爱米甲也非此寻常,大卫为了得到她,冒着生命危险上了前线,杀了两百个非利士人,完成了在扫罗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赢得娶米甲为妻的机会。从大卫对押尼珥所说的“你若不将米甲带来,断不得见我”这句话,可以看出大卫对米甲的一往情深。

  诗人歌德说过一句话: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大卫与米甲,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公主,又两情相悦,实乃人间美事,美得像是一个童话。如果这是一个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那么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当然,最好再加上这么一句:从此以后,英雄大卫与公主米甲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那毕竟是童话,现实总是残酷的,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总是无法长久。因为对大卫的爱,米甲甘愿违抗父亲的命令。从那一天起,这对鸳鸯被迫分离,大卫开始了他一生中颠簸流离的日子。而对大卫如此深爱的米甲,终于在扫罗的安排下,重蹈了她姐姐米拉的覆辙——改嫁!米拉嫁给了亚得列,而米甲则嫁给了帕铁。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十几年,米甲失去了父亲、兄长,失去往日作为公主的荣耀。可是,在帕铁的家中,她有了新的生活,米甲在帕铁的怀抱里,似乎也找到了温暖。当扫罗家势微弱,大卫在希伯伦作王之后,大卫要求押尼珥将米甲从帕铁家中带来。而此刻,米甲面对往昔的爱人,此情还在否?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从头到尾,没有人关心过米甲的感受,也没有人征求她的意见,包括大卫。大卫并没有询问米甲的意见,问她肯不肯重新回到自己的怀抱,大卫更多是把她当作一件物品,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要拿回来。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身为扫罗女儿的米甲对于试图承袭扫罗王国的大卫而言,能够代表一定程度的正统性,让大卫可以名正言顺地承继扫罗家在以色列的地盘。并且大卫索回他的妻子米甲,表明他与扫罗家并无怨恨,使以色列人更信任他和接纳他。如果米甲现在还是单身的,那么大卫这么做是完全正确的。但大卫在逃亡的时候,扫罗就把米甲嫁给了另外一个叫帕铁的人。人家已经有一个家庭,也有儿女了。但现在大卫硬要把米甲要回来,就等于拆散了另一个家庭。

  大卫派使者去见伊施波设而不是去见押尼珥,可能是因为当时押尼珥与大卫的谈判是秘密进行的。另一方面,也应该是由伊施波设作为国王发令归还米甲。没有了押尼珥的支持,伊施波设无法拒绝大卫的要求,只好把米甲从她丈夫那里接回来,将她送往大卫家。这使得米甲的丈夫帕铁十分伤心,但帕铁不敢违抗国王的命令,只能哭哭啼啼地跟着,一直跟到不能再跟的地步,才不得不回去。

  这段记载让我们看见伊施波设与大卫有很戏剧化的对比:正当大卫建立后宫、日渐强大时,伊施波设却不能保护他宫廷里的公主——自己的姐姐米甲。弟兄姊妹,米甲已经嫁人了,大卫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这事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我们只能说:也对,也不对。

  说他对,是因为按照古代的法律,例如汉摩拉比、埃施嫩纳、以及亚述的法律规定,被武力逐离家门的人,归回时可以收回妻子。即使在妻子改嫁生育之后,他依然保有这权利。所以从人的角度来说,大卫这么做是没有错的,在法律上他有依据,在感情上他对米甲还是有感情的,于情于理,大卫都没有做错。

  但问题不是在感情上,问题是大卫在这种光景底下,他拆散别人的一个家庭,到底合不合神的心意?我们看申命记第二十四章开头那四节经文,你就看到在摩西的律法里有一个规定:人娶了妻子,如果发觉她做错了什么事,不喜悦她,可以给她休书,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和她离婚。那个女人离婚以后,她可以再嫁人,但是如果她再婚以后,她的第二位丈夫又觉得她不好,又把她休了,又或者第二位丈夫死掉了,在这样的情形底下,当然这个女人还是可以再嫁人,但是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绝对不能再娶她了。

  按照申命记二十四章第一到第四节上面所提到的律法规定,米甲的确是作过大卫的妻子,虽然大卫没有和她离婚,那是扫罗逼着她去改嫁的,但不管她改嫁的原因是怎么样,她总归是已经嫁了第二个人,并且她的第二位丈夫对她非常好,也许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分别的时候恋恋不舍。现在大卫拿这个作条件,拆散了另一个家庭,大卫的行为就不对了。大卫的私人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纠缠不清,蒙上更多阴影。

  大卫自己已经有那么多妻妾了,为什么还不满足,不惜拆散别人的家庭,也要把米甲要回来?这个我们很难说。可能因为米甲是他的第一个妻子,也是在他最年轻时候的爱情,而且米甲曾经救过他,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可能仍旧有起初的感情在。但从米甲回来之后,大卫对她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卫特意要将米甲夺回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感情,更多是把她当成一个继承王位的工具,以及维护帝王的尊严。让人不禁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圣经在这里记录一句让人读了于心不忍的细节:“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到押尼珥出面喝止,将她丈夫赶回家去。在这里圣经并没有记载米甲的眼泪,在经文中我们也没有看到米甲的反应,我们只能想象,米甲和她现在的丈夫帕铁之间这生离死别的情景,是如何的让米甲心碎。又或者,可能米甲心里仍然爱着大卫,所以她愿意回来。这些圣经没有讲,我们只能猜测。

  但是不论怎么样,这件事情神并不喜欢。在这场政治权力的纠缠中,没有人询问过米甲自己的意愿,米甲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她从头到尾都没有能力主张自己的婚姻,她只是这场政治游戏中的抵押品,注定是以悲剧告终。大卫是一个合神心意的人,并不表示大卫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大卫在很多事情上并不讨神的喜悦,这也是事实。这是我们在读大卫故事的时候要注意的,不要把大卫给偶像化了,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会做错事。

  其实不管是米甲,还是帕铁,甚至包括大卫,都是扫罗的受害者。扫罗是一个任意而行的人,他做事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即便这人是他的亲生女儿和女婿。所以大卫、米甲、帕铁他们三人的感情纠葛,我们外人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谁对谁错,但这总归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心疼帕铁,心疼米甲,也心疼大卫……。

  “押尼珥对以色列长老说:‘从前你们愿意大卫作王治理你们,现在你们可以照心愿而行。因为耶和华曾论到大卫说:我必藉我仆人大卫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和众仇敌的手。’押尼珥也用这话说给便雅悯人听。又到希伯仑,将以色列人和便雅悯全家一切所喜悦的事说给大卫听。押尼珥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大卫就为押尼珥和他带来的人设摆筵席。押尼珥对大卫说:‘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众人来见我主我王,与你立约,你就可以照着心愿作王。’于是,大卫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17-21节)

  第十七节显示,扫罗死后,以色列的长老们曾一度向押尼珥表示,他们不满伊施波设的治理。但当时押尼珥坚决支持伊施波设,所以大家也只好跟着支持伊施波设,但事实上以色列其他支派已开始萌生叛离的心。押尼珥此时俨然成了大卫王国的代表。他不但自己变节,更游说以色列各支派的长老,一起归向大卫。由于当时支派性的决定是由长老们作出的,于是他特地亲自拜访便雅悯支派的长老,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是便雅悯支派的首要领袖,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扫罗出自便雅悯支派,因此便雅悯支派最是忠于扫罗及其子孙的。

  押尼珥为了说服便雅悯支派,以及以色列的其他支派,搬出了耶和华这一张大旗:“因为耶和华曾论到大卫说:我必借我仆人大卫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和众仇敌的手。”押尼珥向以色列众长老们鼓吹大卫的好处,把大卫说成是以色列摆脱非利士人欺侮的希望。押尼珥告诉他们说:大卫是神应许赐给他们的人,要拯救他们脱离非利士人的压制,他要以色列长老们接受大卫为王。

  我们在撒母耳记上看不到这句耶和华论大卫的话,不过撒母耳记上九章十六节将这句话用在扫罗身上。现在扫罗死了,责任就自然地落在大卫身上了。伊施波设的软弱已经众所周知,以色列很多很有影响力的人都清楚知道,只有一个人可以带领以色列人成功地对抗非利士人,这个人就是大卫。从大卫的角度来看,押尼珥这么游说当然是件好事,因为扫罗家的势力会变得更薄弱,大卫变得更强大。然而从气节方面来看,却是押尼珥另一大错特错的事,他不讲气节,不讲忠诚,只看利益,只看时势,所作所为叫人心寒!

  押尼珥巧舌如簧,以色列的众长老都被他说服了。押尼珥就带着二十个人来到希伯仑见大卫,要与大卫立约。这二十个人是什么人呢?可能是以色列的众长老。可见押尼珥是决心要带领以色列其他支派归服大卫,但他要怎样处理伊施波设,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押尼珥对大卫说:“我要起身去招聚以色列众人来见我主我王,与你立约,你就可以照着心愿作王。”条款既已商定,盟约就开始生效,押尼珥准备执行合约,把以色列众人聚集,效忠于大卫。

  眼看大卫就要登上全以色列的宝座了,但接着却发生一件大事,就是押尼珥见了大卫以后,他就被约押杀掉了。为什么押尼珥早不被杀掉,晚不被杀掉,偏偏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被杀掉了呢?是不是因为押尼珥杀了约押的弟弟亚撒黑,所以约押就要把他杀掉呢?其实亚撒黑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神不允许大卫用这种方法坐上以色列的宝座。关于这一点我们明天再讲,今天我们的读经就先停在这里。

  求主帮助我们,每一天在他的话语中有所成长。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6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