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大支派的产业(上)
犹大支派的产业(上)
经过七年的争战,以色列终于如愿以偿,分得应许之地。第十四章讲到约书亚按照神的吩咐,以拈阄的方法,将地业分给还未得地的九个半支派。但第十四章只是一个概括性的绪言,第十五章至十九章,才正式讲到各支派分得地业的疆界。
有人会问了,约书亚分配约旦河西之地给九个半支派跟我们基督徒有什么关系?严格来讲,的确跟我们没有关系,所以就算我们不查考这几章经文,我想大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当然,有些喜欢灵意解经的人不会同意这个说法,他们说既然这是神的话语,就必然有属灵的意义,所以一定要发掘隐藏在里头的“宝藏”。不过,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如此牵强地来解经。
简单地说,十五章至十九章是约书亚和九个半支派签订的地契,跟我们基督徒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我不会把每一个支派所分得的地方,如地界、城邑,大小……逐一地解释。大家只要看看十二支派分地的地图,大概知道九个半支派所分配到的地方就足够了。
“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到以东的交界,向南直到寻的旷野。”(1节)
在众支派中,犹大支派获得首份产业,这表示他们从神领受了特别的恩典。抽签的结果完全应验了雅各的预言,犹大支派是最大的支派,所以他的地比其他支派大。
犹大领受了一个很大的领土作产业,部分的理由正如先前提到的,是因为这个支派庞大的人口。根据民数记二十六章二十二节的统计,犹大的人口,从二十岁以上的,共有七万六千五百名。
犹大的南界从以东区域内(以东人就是以扫的后裔),死海的西南角开始。边界转向西南,到达“向南直到寻的旷野”,延伸向南方包括了加低斯巴尼亚。
“寻的旷野”准确位置现在很难确定;事实上,它的位置和巴兰旷野有重叠的情况。寻的旷野似乎在西边地区从埃及河开始,向南走直至加低斯巴尼亚,及转到东面的蝎子峡。
“他们的南界,是从盐海的尽边,就是从朝南的海汊起,通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上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过希斯仑,上到亚达珥,绕到甲加,接连到押们,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他们的南界。”(2-4节)
“盐海”就是现今的死海。“亚克拉滨”这名字原义是蝎子径的意思,此地为古代营运交通必经路口,在死海南端,寻的旷野附近。
“希斯仑”原义是圈定的意思;在第二十五节又称为加略希斯仑,或叫夏琐,但这里的夏琐并不是加利利上面的那个夏琐。
“亚达珥”原义是高地或闪耀的意思;又名哈萨亚达(民34:4)。
“甲加”原义是小谷或地面的意思;仍属寻的旷野境内。
“押们”原义是坚垒或大能者的意思;在加低斯巴尼亚西北,附近埃及小河处。
“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这里的海是指地中海。“埃及小河”并非尼罗河,乃指在西奈半岛北端,近棕树城处流入地中海的小河。这条河成为当地的一条分界线:东面的地可以耕种,南面的地则是沙漠。
简单地说,犹大南界是由死海南端南下,进入寻的旷野之极南端,绕过加低斯巴尼亚之南面后北上,以埃及小河为界而通到地中海。
“东界是从盐海南边到约旦河口。北界是从约旦河口的海汊起,上到伯曷拉,过伯亚拉巴的北边,上到吕便之子波罕的磐石。”(5-6节)
犹大的东界是死海的整个西边,直至约旦河流入死海的地方。边界从死海起再向北伸展到达伯曷拉;再转向西,到达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在创世记四十九章里雅各祝福犹大的预言中,指出犹大是狮子,将来弥赛亚是要从这一族而出,犹大的后裔会在耶路撒冷做王。
“伯曷拉”原义是喜鹊之家的意思;在犹大与便雅悯接壤处,耶利哥西南约九公里的地方。伯曷拉在边界上,属于便雅悯支派。
“伯亚拉巴”原义是旷野之家或沙漠之家的意思;有时称它属犹大,有时称它属便雅悯。不过也有解经家说有两个伯亚拉巴,一个属犹大,一个属便雅悯。
“上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这块磐石为什么以流便儿子的名字来命名不得而知。因为以色列的家谱中,在流便族谱上查不到有波罕的名字,并且流便支派的领土是在河的另一边。
因此这名字有三个可能:第一,在圣经里“子”的原义不一定是相隔一代,可以是相隔好几代之后的子孙。或许曾有属流便支派的人名为波罕的,在这磐石附近住过,所以有此地名。
第二个可能,波罕是大拇指的意思。在这边有块磐石像大拇指,而流便是利亚生子之后,神气地向拉结竖起大拇指示威:“有子呀!(这是流便这名字的原义)”所以这自然界的石头,就给人作为地界的指示标了。
第三个可能,波罕可能属于那些过河来帮助其他支派夺取土地的流便后人,建立了功勋,死后埋葬于此,立石碑作纪念,被称为波罕的盘石。
“从亚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亚都冥坡对面的吉甲。又接连到隐示麦泉,直到隐罗结,上到欣嫩子谷,贴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边的山顶,就是在利乏音谷极北的边界。”(7-8节)
“亚割谷”我就不解释了,大家可以参看前面第七章亚干的事件。另外这里的“底壁”不是书第十章三十八节中的底壁,而是位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中途的托格里特底比。
“直到河南亚都冥坡对面的吉甲”,这里的河并非约旦河,而是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一涧。“亚都冥”的原义是升起或红点的意思,这坡是由耶路撒冷往耶利哥去之山涧旁的一地。
“接到连隐示麦泉,直通到隐罗结”这里的“隐示麦泉”原义是太阳泉的意思,在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的路上,具体位置不详。
“隐罗结”的原义是漂布泉或旅客泉的意思,这是耶路撒冷城外的一个水泉或水井,在基纯谷和欣嫩谷的交汇处。
“欣嫩子谷”又叫“欣嫩谷”,这地的原义是悲哀或倦睡的意思;为耶路撒冷南边一个深谷。这个地方在圣经中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地方,因为人们在这里献祭给摩洛,包括献儿童,因此这个地方俗称“地狱谷”。
约西亚王废除了欣嫩谷的偶像,污秽了邱坛以后,那谷成了耶路撒冷的垃圾场和大家咒诅的地方。那里一直有火在焚烧各种污秽之物,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耶布斯的南界”意思是“耶布斯的肩头”,可能指耶布斯城所坐落的高原或山脊。由于边界从耶路撒冷城的南边绕过去,这城就留在便雅悯支派的境内了。
“利乏音谷”乃在耶路撒冷往伯利恒去的一个山谷。这个地区非常富饶,为攻打耶路撒冷的敌人所觊觎。这也是两次打败非利士人的地方(撒下5:18-22;23:13)。
“又从山顶延到尼弗多亚的水源,通到以弗仑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又从巴拉往西绕到西珥山,接连到耶琳山的北边(耶琳就是基撒仑)。又下到伯示麦过亭纳,通到以革伦北边,延到施基仑,接连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聂,直通到海为止。”(9-11节)
“尼弗多亚的水源”这地名的原义是开口的意思,在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公里处。
“以弗仑山”这地名的原义是小种鹿的意思,为犹大与便雅悯交界之山。
“巴拉”又名基列耶琳,显然是古代迦南人崇拜巴力的邱坛。基列耶琳是约柜从非利士地运回后存放了二十年的地方。
“西珥山”是一条从基列耶琳开始西南走向的山脉。
“耶琳山”是附近基列耶琳的一山,山名的原义是树林的意思。
“基撒仑”原义是自信或肥沃的意思,该地原来似乎是森林覆盖的,在耶路撒冷之西约十五公里处。
“伯示麦”原义是太阳之家的意思,在耶路撒冷西南二十四公里处,在通往亚实突和大海的路上,就是今天的卢梅拉山。在撒母耳的时代,这里有许多人因观看约柜而被击杀(撒上6:19)。
“亭纳”原义是约束的意思,在耶路撒冷西南约二十三公里,又翻为亭拿,也叫亭拿他。
“通到以革伦北边”意思是通到以革伦北边的山上。以革伦是五座非利士城市中最北的一座,位于犹大山地到大海的中途。犹大边界从城北不远处穿过,因此以革伦属于犹大支派(后来转属但支派)。
“斯基伦”这名字无法在地理或历史中查考到,可能是犹大北部边界的一座小城。
“接连到巴拉山”这山的名字亦无从考察。
“雅比聂”原义是神的建筑物的意思,在约帕南边将近二十公里,离地中海约六公里之处。
“直通到海为止”这海又是地中海。
由第五节到第十一节,说到犹大的北界,是从约旦河和死海接口处起,沿便雅悯边界向西,到耶琳山北边向下,经伯示麦而沿非利士边境,到雅比聂而达地中海岸。
“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这是犹大人按着宗族所得之地四围的交界。”(12节)
这里的“大海”就是地中海,地中海的海岸线是犹大的西界。
根据圣经的记载,分地是有三个原则的:第一、按拈阄的方式。第二、按支派人数的多寡。第三、按支派的地位高低。
其中原则一和原则二,不用讲大家都知道了。原则三是什么意思呢?雅各的十二个孩子按大小来排列是: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以萨迦、西布伦、约瑟、便雅悯。
利未支派被神拣选做祭司,所以没有分得产业。由于雅各祝福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儿子,在地位上代替了流便和西缅。
流便是因为污秽了父亲床,和他的妾辟拉同寝(创35:22),失去了长子的名分。长子的名分就归给约瑟,也就是他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其中次子以法莲又比长子玛拿西的地位高(创48:20)。
西缅则因为妹妹底拿在示剑受辱,动刀剑,暴烈残忍而被咒诅,也失去了次子的地位(创49:5-7)。
犹大虽没有长子的地位,君王却是从他而出。所以,在分地的时候,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半支派首先获得分地权,然后才轮到其他的七个支派。
前面说过,分地是分成两个部分:一次是在吉甲(书14:6),分地给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半支派;一次是在示罗(书18:1),分地给其他七个支派。
在地名上,由于迦南的许多城邑早已毁灭,没有留下遗迹可以辨认。但也有许多城市保留了古代的名称和可以辨认的特征。这就有助于比较准确地确定各个支派的疆域。考古学家不断发现更多的城市,更准确地找到古代地名的位置,从而越来越精确地了解巴勒斯坦的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