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8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战胜亚摩利王和巴珊王
战胜亚摩利王和巴珊王
昨天我们读到,由于以东人不肯借路,以色列人只得绕过以东地,继续在旷野行进。快到迦南时要经过一个国家,就是亚摩利人的地,他们的王叫做西宏。亚摩利人是迦南民族之一,散居在约但河东部和西部的山岭中。他们的人数和势力很大,在摩西时代,他们管辖了约但河东部大部分的地土,吞占了摩押人在亚嫩河以北的地土(26节)。
前面我们说过,以色列人有超过两百万人,此外还有相当多的牛羊,他们经过任何一个地方,恐怕都会造成那地方的牧草、水井受影响。在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波斯军队曾经有一次远征希腊,他们经过一个地方后,那地方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好像蝗虫过境一样,把东西都吃光了。
因此当以色列这么多人要经过人家的国土时,亚摩利王西宏当然就不安。不过摩西很有礼貌,先派人去打招呼,说拜托让我们走这条路,我们保证“不偏入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直到过了你的境界”(22节)。
不要忘记当时一切的资源都非常匮乏,所以摩西必须给人家这样的保证。事实上即使给了保证,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到,因为那是两百多万人啊,摩西很难控制这些人每个人都乖乖听话。在教会里做过领队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基督徒也不是每个人的素质都那么高,通常即使再怎么小心翼翼,但恐怕不一定能做到秋毫不犯。
亚摩利王西宏不同意摩西的请求,或许他已经听过以色列人的名声,听过他们出埃及的故事,现在以色列两百万人以及无数的牛羊浩浩荡荡来到,一旦经过他们的土地,很可能他们的牧草及农作物都会被吃得一干而净,所以他当然不答应以色列人的要求。
亚摩利王不但不同意,还自恃强大,派兵去跟以色列人作战。圣经一直强调一件事——攻击神的百姓是一种自灭的行为!因此战争的结果当然是以色列人胜利了,亚摩利王的国土、京城全落在以色列人手中。
我们也觉得亚摩利王西宏是太小气了些,人家并不是一定要来侵犯你,何况就算人家因为太饿太渴用了你一点东西,也没有太大关系。从人来看,以色列人已经先打招呼了,西宏的不安也可能有些合理,但从神对以色列百姓的眷顾来看,西宏就应该接待他们。
今天我们基督徒是神的儿女,当神让我们对陌生人、或比较艰难的环境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候,求神让我们有个慈爱宽广的心。这界限怎么样定是因人而异,但求主让我们有一个大方的心。
这场战争因为是亚摩利王主动攻击,所以他们就失败了。根据摩西的记载,特别提到整个亚摩利人的地都被以色列人夺去:“以色列人用刀杀了他,得了他的地,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亚扪人的境界,因为亚扪人的境界多有坚垒。”(24节)以色列人赢得这次战斗,并且打开了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的通道。
以色列人能胜过亚摩利人的王,不是靠刀枪,完全是依靠神的大能。按圣经的记载,是神打发黄蜂飞在他们面前,将亚摩利人的二王从他们面前撵出去(书24:12),这次战争的胜利显然是神的祝福。
然后二十七至三十节又讲到摩押人,这首诗歌描写西宏对摩押人的胜利。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要提一段摩押人曾经被打败的历史,这首著名诗歌的引述,大概要证明那地已完全为亚摩利王西宏所拥有,以色列现在所夺取的是亚摩利人的土地,不再是摩押人的领土。这事实必须确立,因为以色列人被禁止从任何摩押地经过(申2:9)。
亚摩利王、摩押人、亚扪人,这些都是不认识神、远离神的人,所以在他们不肯悔改的状况下是要被毁灭的。不过好像也有不同的层次,在这里特别讲到摩押人的失败,他们败在西宏的手下,西宏又败在以色列人的手下,难怪摩押人这么害怕以色列人,因为觉得他们非常强大。圣经这样记载同时也是为下一章巴兰的事件作个伏笔,因为巴兰的出现是在以色列人战胜亚摩利王之后引发的。整个历史背景就简单讲到这里。
三十三节讲到以色列人战胜了亚摩利王西宏之后,就转回向巴珊去。巴珊位于加利利海东北,是约但河东肥沃的草原,以产牛驰名(诗22:12)。巴珊王噩和众民就出来与以色列人争战,当时的巴珊王为噩是一个强力的敌人,耶和华对摩西说:“不要怕他,因我已将他和他的众民并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从前待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一般。”(34节)
神为什么要鼓励摩西和会众,不要怕巴珊王他们?因巴珊王的名“噩”是巨人的意思,他是利乏音人的后裔,他的床是铁的,长约有四米,宽两米,可见他实在是巨人。他的国很强大,国内有坚固城六十座,都有高大的城墙(申3:4-5)。当摩西打发使者去侦察迦南地的时候,他们看见亚纳族的巨人和高大的城墙,就胆怯惧怕。所以神鼓励以色列民不要怕他们,争战的胜败不在乎人的力量,全在乎耶和华。
当然耶和华祝福了以色列人,使他们争战得胜,得到了巴珊那块地;神的应许是可靠的,神说不要怕他们就不用怕。打败了巴珊王噩以后,除了少数地方暂时没有立刻被占领以外,整个约旦河以东地区都被以色列人占领了。从三十五节我们看到,以色列人杀了巴珊王噩和他的众子并他的众民,没有留下一个,可见这战争是很残酷的,但也是照着当时的规矩去做。
这里有一个问题,以色列人怎么可以侵略别人的土地,神怎能把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中?我们必须明白,地和其上的一切都属耶和华,神要赐给谁就赐给谁。神曾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但那时“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亚摩利人代表整个迦南地的土著居民;神是公义的,必要刑罚人的罪孽,但神也是恩慈的,他容忍等待他们悔改已有几百年,直至他们的罪孽满盈,才对不肯悔改的人施行审判。
对于战争带来的道德的问题,我承认我没法解释得让每个人都满意,我只能说求主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见神所做的一切都是公义的。虽然这些仇敌未必为了要敌挡神而拦阻以色列人,但他们不友善的行动就已经是一种反抗神的表现,因此神藉着以色列人铲除了他们。从某个角度来说,以色列人就是耶和华用来审判他们的工具。
另外从以色列人的需要来看,以色列人在约旦河东所遭遇的战争,是为应付约旦河西的战争而作的准备。以色列人战胜亚摩利二王的事在后来的诗篇135、136篇,尼希米记、约书亚记里都有提到,足见这两次战役的重要性。
对基督徒而言也是一样,人生当中所有艰难的经历都是为我们的灵性作储备,目前经历的困难为的是要引进将来的祝福。所以弟兄姊妹,如果此刻你在逆境中,求主给你甘心顺服的心,欣然接受那由神而来的一切逆境!
这两场不可思议的胜利之后,就造成了一个大危机,这大危机说起来是对摩押王,但其实还是对以色列人。我们都知道,以色列人是一群游牧民族,从埃及出来,他们没有军队,平常也没有什么训练,但就在这两场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叫他们周围的国家很紧张。就如中国强大之后,周围很多国家都感到紧张。
其实摩押人不需要紧张的,因为神已经在申命记第二章那里跟以色列人说过,不要去碰摩押人的地,因为那地神已经给了罗得的子孙。所以摩押人看到以色列人来有种防范的心是过虑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好像又不是过度担忧。
记得耶稣说过,在末后的世代,“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24:12)其实耶稣并不是一定要责备什么,这句话只是在说一个现象,不一定在说好或坏。我们今天不也是这样?如果今天有个残疾人来到教堂门口希望你捐一点钱,倘若你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大概会很乐意给他钱。但如果后来知道是被骗,下一次再有人来乞讨的时候,可能就不太愿意给了。
救灾也是一样,看到灾区有很多灾民很可怜,所以很乐意捐钱给他们。但因为“不法的事增多”,我们听到很多欺骗的伎俩,就会变得比较小心,可能态度也会比较不友善一点,什么事都要问个清楚,无形中就把对方当作骗子来对待。
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我们很难做到最恰当的作法;有的人确实是真的可怜,我们会不会因为有一个骗钱的人,就对一个真正可怜的人不太同情?如果有九个骗钱的,有一个真正需要的,我们是不是就不给了?
当然最好的答案是我们能分辨就好了,但问题是我们常常无法分辨。我只能说求主怜悯,让我们在“不法的事增多”时,爱心不会慢慢冷淡。但我们也不希望我们的善良好像方便了人家的作恶或欺骗,求主让我们在这件事上也能“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
今天的经文让我们看了觉得很悲哀,不管是亚摩利王西宏,还是巴珊王噩,还是摩押人,在他们看到以色列这么多人接近的时候,立即有个很负面的想法,就是去打;而不是说来了一群陌生人,我们要接待。
当然这也是罪恶世界的特点,大家都很穷乏,所以人家来一定是来抢的。听说在游牧民族里,尤其在沙漠中,环境真的是太苦了,没有水又没有食物,所以“敌人”的意义就是“不认识的人”,一看到不认识的人,第一件事不是想到有人需要帮助,而是要把他消灭。
弟兄姊妹,在末后的世代,这种事会越来越多。不要说别的,假如现在有个流浪汉,满口酒气地走进教会,我们可能会表现出“耶稣爱你”的友善;但假如是在公车上,有个比较恐怖型的人(或陌生人)走向你,或坐在你旁边,相信我们基本上都会觉得不大喜欢。在这罪恶世界里,我们的警觉性常常都过高,求主帮助。
摩押王就是有过高的警觉性,当他听到以色列这么一群没有什么军队的游牧民族居然能打败两个很强大的国家,而且有如此彻底的胜利,他就非常担心,以致于他要主动要攻击以色列人,这是不应该的。虽然我们能理解很多时候是要先下手为强,免得坏人来攻击你。
摩押王觉得以色列对他们是威胁,于是就找了巴兰来,要消除这威胁。结果到最后摩押王、巴兰、以色列人都受到了亏损,害人害己。弟兄姊妹,太多的担心,本来不一定是坏事,但在这罪恶世界,防备、小心,甚至很柔和的爱,通通有可以被魔鬼利用。
求主帮助我们,在每件事上倚靠神,不要太过于倚靠自己的“感觉”,因为我们的感觉通常是会出错的。我们需要多求主来引导我们,凡事寻求神的心意,以免错误的决定给别人带来伤害、给自己造成亏损。我知道这很不容易做到,我只能说求主怜悯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