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 15:55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15:56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15:57 感谢 神,使我们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清晨起来,就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年仅41岁的一代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因直升机失事而陨落,其13岁的女儿也在事故中遇难。消息传开后,全球各大媒体纷纷发文哀悼;科比的猝然离世,令整个NBA,甚至整个体坛都陷入悲痛当中,有网友表示“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从除夕到今天大年初三,朋友圈里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先是疫情加重各地封村断路;然后是滞留在外地的湖北人找不到能够收留他们的落脚之处,鄂字牌照车辆成为过街老鼠被无情嫌弃;再到今天篮球巨星科比因飞机失事忽然离世,死亡的“无常”不分贵贱地临到所有人,让人本能地感到恐慌和害怕。
不可否认,我们活在一个到处都可能发生致命意外或致命疾病的时代,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何时会遇见死亡,。我们除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死亡之外,我们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死亡。有些人在医院中遇到它、有些人在家中遇到它;有些人在床上、有人在飞机上遇到它;有些人在水底下、有些人在轮胎底下遇到它。
面对新型肺炎带给我们的死亡阴影,很多人都害怕到了草木皆兵的状态。戴上口罩就能阻挡死亡么?拿着大刀守在村口就能阻挡死亡么?远离湖北人就能阻挡死亡么?为什么我们会对死亡感到如此惧怕?那是因为我们根本搞不清楚人会死的“终极原因”是什么,因此才恐慌。事实上,感染病毒仅仅是死亡的“方式”之一,而不是死亡的真正原因。
圣经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死的根本原因是人有罪,而“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因着人犯了罪,所以死就临到众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不过今天我不讲这个,今天我要讲的是“为什么有人死的早,有人死的晚?”对于这个问题,圣经给出的答案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传3:1-2)。
换句话说,人不是死于疾病,也不是死于意外事故,人会死的原因是——神给这个人的时间到了。人的生死祸福都掌握在神的手中,不是病毒太可怕了人会死,而是神给这个人定的时间到了,因此他死了。即便他不死于病毒,也会以其他方式离开世界。反过来说,时间没有到,想死还死不成呢!你没看新闻么?有人自杀被救了,而救他的人却因此死了。
既然知道是神在掌管生死,也知道神已经给每个人定了死亡的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坦然面对当前的疫情了。虽然目前这个新型肺炎的传染性很强,但是重症发生率并不高;倘若真的感染了也不必惊慌,因为它是可以治疗的,治愈也不算困难,现在全国各地的治愈病例都出来了。那些没治好死掉的,实际上并不是死于病毒,而是他们的时间到了。
神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来结束我们在地上的生命,这是神的主权,我们应当给予尊重并坦然接受。过去,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只是悲伤、无助与恐惧。但在坟墓里死而复活的耶稣对“死”作了全新的诠释,原来“死”并不是结局,也不是终点,死亡不过是人类永恒生命中一个必然的过程。基督的死改变了死亡的性质。
“死”对我们而言曾经是最大的祸患,但基督却把它变作我们最大的益处。因着耶稣基督的受死与代赎,从此死亡不再变得可怕,我们能怀着永生的盼望来面对死亡。基督救恩的伟大之处,就是“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5);在基督里,死的毒钩已经被废去,虽然死亡还保留着从前吓人的样子,但死亡已经无法再伤害我们了。
在《天路历程》这本书里有一段故事,讲到有一个基督徒行走天路,走到一个地方,远远看见路旁蹲了两头狮子,就非常惊惶,不敢再继续向前走。正当他在进退两难之间不敢向前走时,他忽然想到传道人的话嘱咐他说:“以后不论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应该跪下来祷告,祈求神来解决问题。”于是他就跪下来向神祷告。
祷告后他的心开始平静下来,忽然间他听到内心有个微小的声音说:“不要害怕!前面两个狮子是不会伤害你的,你只管前进,它们是用两条铁链捆绑着,只要你行在中间不偏左右,它们是无法来伤害你的。”于是这位基督徒就有胆量和勇气往前行。当他走到两头狮子前,果然没有危险,因为狮子是用铁链绑着,他就这样安然度过这个难关了。
我引用这个故事,就是希望弟兄姊妹不要因目前的疫情而恐慌,像那些没有神的人一样。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那我们就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当然,即使我们在理性上知道不再需要害怕死亡,我们仍然会对死亡感到不自在,想要回避死亡。因此,我们平时就必须操练自己的灵性,使自己在死亡来临之际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
具体要怎样操练呢?首先,我们要操练以耶稣基督并他同在的荣耀为至宝。使徒保罗就是持着这样的心态,所以他能看万事如同“粪土”(腓3:9),他认为离世与基督同在乃是“好得无比”的(腓1:23)。死的好处在哪里?好处就是获得比他在世上与主更亲密的关系。如果我们看重基督超过世上的万事,那么我们就不会对这世界有那么多依恋和不舍了。
其次,作为基督徒我们每一天活着,都必须抱着一种态度,就是以这一天为我们在世上的最后一天。要是一个人常常这样操练自己,他一定不会认为死有什么艰难的,因为他早已经练习过无数次了,死亡的来到只不过是让他再示范一次而已。两千年前耶稣作为先锋,亲自为我们尝了死味,为的就是让我们今天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的威胁。
今天有个同工跟我谈到现今国内教会停止聚会的事情,我说:“初期教会头三百年都在罗马帝国的逼迫当中,当时候被发现是基督徒就要面临被抓和被杀死的后果。那时候坚持信耶稣、坚持聚会,就等于宣告说‘我已做好迎接死亡的准备’。所以,如果你们教会的信徒还没有做好‘死就死吧’的心理准备,那还是暂停聚会比较好。”
对于头三百年的教会领袖来说,考虑到信徒的生命安全,应该宣布停止聚会才对,因为到处都在抓基督徒。大家都做一个“隐藏的基督徒”,就不会有被抓和被杀死的危险了,可他们并没有如此选择,导致了不少基督徒因此殉道。然而,正如教父特土良说,殉道者的血是孕育出教会的种子,信徒血流之处,便是教会发芽生长的地方。
最后我说:“我这边已经表明了立场,我无权关闭教会的大门,谁来我都欢迎。来一个人就一个人聚会,来两个人就两个人聚会。我自己已经做好迎接死亡的心理准备,不怕死的就来参加聚会。”到底我们的信仰只是“生活中的点缀品”,还是“我生命的全部”,是时候该检验一下了。倘若到最后,我真的染上病毒而死,那又怎样呢?
虽然在我死亡的过程中没有“上帝保佑”的见证,我却活出了“信靠基督”的盼望。生命固然美好,然而有一件事比我的生命更好,那就是神的慈爱:“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诗63:3)。耶稣基督如此的爱我,他为我经历了死亡,并为我预备了一个更美的家,在那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眼泪,也没有分离;只有神的慈爱环绕着我们。
既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既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倘若神让我活着,我就继续为主作工;倘若神让我离世与他同在,那是好得无比的。无论哪一个结果,对我而言都是好的,作基督徒最幸福的地方就在这里了。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感谢神,在基督里我们已经得胜了!(林前15:55-57)
回应:亲爱的主耶稣,谢谢你为我经历了死亡,救我脱离了死亡的权势。虽然眼前病毒肆虐,生死难料,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临到我身上,但我知道你已救了我。求你帮助我,让我能勇敢坚强,淡看危机,淡看生死,只要行完你为我命定的路程。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祷读:希伯来书十一章16节:“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