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6-2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贰.保罗勉励信徒为耶路撒冷圣徒捐献(八-九)
一.慷慨捐献的好榜样(八1-9)
八1 保罗盼望信徒知道神以不寻常的方法,向马其顿(希腊北部)众教会的基督徒显出他的恩惠。腓立比和帖撒罗尼迦是建立了教会的两个城市。这些马其顿人显出他们已得到神的恩惠的独特方式就是慷慨捐献。
八2 这些基督徒正在患难中受大试炼。一般来说,人这样受试炼时会尽量把金钱储蓄起来,以备将来之用。若他们并不富有,象马其顿人那样,就更是如此。他们一点也不富有,然而他们在基督里有满足的快乐,以致听闻耶路撒冷的圣徒有需要时,便一反正常的态度,慷慨地捐献出来。他们能够把患难、快乐、极穷和乐捐合并起来。
八3 他们的乐捐还有其它独有的特征。他们的捐献不但是按着力量,而且更过了力量。他们也是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即他们是自发地捐助,绝不需要压迫或诱哄。
八4 他们对此事十分迫切,以致恳求保罗容许他们分担救济耶路撒冷圣徒的责任。也许保罗对于接受他们的好意与否也感到犹豫不决,因为知道他们自己当时也极之穷困。但他们不会接受推辞的回应,他们希望保罗容许他们捐献。
八5 大概保罗只期望或想望他们象其它人一样,起初是勉勉强强地捐;其后压力愈来愈大,献金便随之增加。但马其顿人却不是这样,这些亲爱的基督徒先献上最大的礼物——他们自己。然后,他们轻松地献出金钱。保罗说他们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意思只是说首先他们把生命完全献给基督,然后自愿地把自己献给保罗,即盼望参与为耶路撒冷的捐献。实际上,他们是对保罗说:「我们现在已把自己献给主,我们把自己交托给你,以你为主的管理人,请你告诉我们怎样行,因为你是我们主基督的使徒。」
摩根说:“只有那些把自己交给神的人,他们为主的工作出的贡献才有价值。”
八6 使徒保罗对马其顿信徒的榜样极感高兴,以致他在此希望哥林多信徒学效他们,因此他说他劝提多去办他那在哥林多开始了的工作。换句话说,提多初次探访哥林多时,已提出整个捐献的事,现在他要再回去,保罗便指示他察看那事情是否已付诸行动。
八7 由于哥林多信徒在许多方面的表现都十分出众(他们确实如此),保罗希望他们在慈惠的事上也表现得超卓。他称赞他们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他的爱心上,都表现得丰富满足。保罗在前书曾称赞他们的知识和口才,他在此再多加几样优点,那无疑是提多探访他们后的观察所得。
信心可形容在神里面坚强的信心,信心的捐献,或与信徒交往时的忠诚。口才无疑指他们精通各种方言,这题目在前书中有大篇幅的讨论。知识可指属灵的恩赐,或他们能广泛地掌握圣经真理。热心指他们对神的事情的热忱和迫切。最后,保罗说他们对他的爱心也是值得赞许的。现在保罗欲多加一样,就是「慷慨地捐献」。
邓尼警告那些人说:“在属灵事情上满有热诚、有热心、肯祷告、有爱心、在教会中能言善辩、但却不肯放下金钱的人,需要悔改!”
八8 保罗并不是用一个严厉律法式的态度吩咐他们作这事,相反他是要试验他们爱心是否实在,尤其看见马其顿的信徒在这事上热心的时候,保罗说他不是吩咐他们,不表示这劝勉并非出于神的默示,他的意思是捐献必须出于一个愿意的心,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
八9 使徒保罗在此说出这封伟大的书信中最伟大的经文。在这个谈及马其顿和哥林多的生活琐事的背景里,保罗画出了世上最慷慨的人物一幅美丽的画象。恩典一词在新约中有多种用法,但这里的意思必然是指慷慨而言。主耶稣怎样显出他的慷慨?他慷慨地为我们付上他所有的,叫我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永远地成为富足。
莫尔赫评论说:“他充足地拥有财产、权力、全民的尊敬、交往、快乐,却在身份、环境、与人的关系上,变得贫穷。圣经劝勉我们付出少许金钱、衣服、食物,他却献上了他自己。”
本节指出主耶稣的先存性,他何时富足?显然不是他降生在伯利恒作婴孩的时候,也显然不是他「在自己亲手创造的世界上作为无栖身之所的客旅」的三十三年间,他在过去的永恒里是富足的,那时他在天上的院宇与父神同在。但他成了贫穷,这不但指着伯利恒,也指着拿撒勒、客西马尼、厄巴大(铺华石处)和各各他。那全是为了我们,叫我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若那是真确的——那确实是真确的——那么我们向他献上自己和献上所有,便是我们最大的喜乐。在保罗论到基督徒的捐献上,没有别的论点比这个更强更有力的了。
二.完成收集捐献的忠告(八10-11)
八10 使徒保罗再向哥林多信徒说话。他们在马其顿信徒收集捐献之前,已想过为贫穷的圣徒捐献。事实上,早于马其顿信徒集捐之前,哥林多信徒已开始这样做。为了言行一致,他们应完成那一年前已开始的计划,那是为了他们的好处,因为这样能证明他们的诚意。
八11 无论他们为了什么原因把计划延缓,保罗告诉他们说他们应该不再理会那原因,要去办成那愿作的事。他们应按当时的能力去做,而不是等他们将来富足了才按所愿的去做。
三.慷慨捐献的三个原则(八12-15)
八12 似乎哥林多信徒延迟是了为耶路撒冷穷困的圣徒捐献,因为他们希望可以捐出更多。然而保罗在此提醒他们,那完全不是献出多少的问题,他们心里若真的愿意参与这事,无论所献是多少,神也必接受。神所数算的是人内心的态度。
八13 保罗并非要把哥林多信徒放在财政困境之下,他不是要耶路撒冷教会轻省,哥林多教会受累或变得贫困。
八14 本节描述神在主耶稣基督的教会中救济贫乏的计划。主的计划是每当某个地区的信徒有缺乏,别的地区便要筹集捐献送往有缺乏的教会。金钱这样不断流转,世界各地的教会就能达致均平了。因此,保罗写这信的时候,哥林多、马其顿和其它地区的教会都将要把现款送往耶路撒冷。但也许到了日后,耶路撒冷的圣徒得到好的照顾,哥林多教会却有所不足,这样金钱便要回流了。这个就是保罗在本节的意思。现在是耶路撒冷教会有缺乏,但将来可以是哥林多教会有缺乏,这样其它教会便会帮助他们。
八15 保罗引述了出埃及记十六章18节来加强这均平的原则。以色列人出去收取吗哪的时候,有些人取得比别人多,但没有问题,因为分配吗哪的时候,每个人得到的分量都相等——一俄梅珥(约为英制的五品脱)。因此,「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若有人把吗哪贮藏起来,吗哪便会生虫、变臭。
均平的现象不会借神迹产生,而是由于那些有余的与缺乏的分享。何治说出埃及记和保罗的教导是说,在神的子民中,一个人的有余应该用来补其它人的不足,人若违抗这命令,结果只是羞辱与损失。财产就象吗哪一样,不可以积蓄贮存。
一个不知名的论者谈到这题目时也说,神盼望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生命中的美好东西。然而有些人得着较多,有些较少得着,较多的人应与得着较少的人分享。神容许财物不平均的分配,并不是要使富者自私地享用,而是要与穷者分享。
四.收集捐献的三位好弟兄(八16-24)
八16 在跟着的两节中,保罗称赞提多在这事上的殷勤。首先他多谢神感动提多有殷勤待哥林多信徒的心,保罗在同工身上看见了与他类似的心灵,他发现提多对哥林多信徒有象他一样的负担。
八17 保罗曾劝提多带这信往哥林多去,不过,这劝勉并不需要,因为提多自己情愿前往。往你们那里去意思是「准备往你们那里去」。原文的动词是过去时态,那是一种书信用的过去时,即保罗不是按他写信的时间来态叙述那行动,而是按哥林多信徒读信的时候。提多无疑是把这信带往哥林多的信徒那里去。他在保罗写完这信之前并未有起程往哥林多去。
八18 由本节至22节谈到另外两位与提多同行的弟兄。本节至21节描述第一位,第22节描述第二位,两位都没有记名。经文显出了使徒保罗在处理金钱时格外留神,恐怕有人以金钱处理不当为把柄来攻击他。第一位兄弟因参与福音工作而得到称赞,至于这里所说的是谁,学者众说纷纭,有说是路加,有说是西拉,或特罗非摩。但忙着猜测,我们也许会忽略这段经文的精意。作者岂不是有意不记下他的名字吗?真正的门徒往往是无名的,蒙主大大使用去医治长大麻风的乃缦的小女子就是这样,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把自己的食物交给主耶稣的小男孩也是这样。
八19 这位没有记名的弟兄被众教会挑选,因要运送捐款而上路。换句话说,他是被委派作运送这捐款的其中一位使者,使徒保罗看自己和其它人为这慈惠工作的仆人或代办人,他们是为了荣耀主而作的,他们又愿意表明乐意服侍耶路撒冷中穷困之圣徒的热心。
八20 使徒保罗有智慧,不会单独处理这笔金钱,也不会交给另一个人去处理,他坚持这笔款项要由两三个人,或更多人看管。他在本节里就有这个意思,为免产生误解或闹出丑闻,他确保这很多的捐银要这样处理,以致没有人可挑剔他们的不是。
八21 留心行光明的事指确保凡事诚实而行,保罗渴望他的行为不但在主面前显为诚实,就是在人面前也无可指摘。摩根说:“基督徒群体要留心作事,以致世人没有理由怀疑教会事务中有不义的地方。”附带一提,本节跟七十士译本的箴言三章3至4节几乎一样。
八22 本节中有另一位没有记名的兄弟,保罗委派他帮助处理这重要的事。他曾在许多事情上热心,现在他对此特别的差事更显热心。因为他深信哥林多信徒。新英王钦定本在此作:「因为我们深信你们」。「我们」一语是附加的,但许多人认为这里应作「他深信」。保罗委托他,这样就不但由于他过去的忠心,也因为他基于对哥林多信徒的深信,而对此事有特别的兴趣。
八23 因此,保罗说,论到这三个人,哥林多信徒会说提多是保罗的同伴,与保罗一同为哥林多信徒劳碌的。而另外两位兄弟,则是众教会的使者,是基督的荣耀。用基督的荣耀无疑是要高举这两个人,由于他们是众教会的代办人,因此保罗这样介绍他们,他们使主的工作照亮在别人眼前,他们是主的光荣,并反映着主的荣耀。
八24 于上述各点,哥林多信徒应好好接待他们,并且应该把给借耶路撒冷圣徒的捐款交给他们,以显明保罗给他们的夸奖是不差的。这是给众教会的凭据,证明了他们的基督徒爱心。费廉思(JBP)把本节译作:「所以让他们和众教会,看见你们的爱心何等真实,也证明我们为你们说的好话是正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