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5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因为爱,所以我要管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持人:黄国伦 & 许力今 伉俪(家庭婚姻与儿童心理治疗师) 孙葆媛 (资深媒体人) 来宾:朱翠璟(亚迦贝全人发展中心主任)   现在教育孩子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以前是「棍子纪律」,现在流行「爱的教育」,但是好像愈爱,孩子愈有问题,台湾的父母似乎一直踩在管与不管的模糊地带。管教孩子,真的很难吗?   孙葆媛(以下简称孙):台湾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青少年的犯罪率节节升高,显示台湾家庭的亲子关系,出了很大的问题。孩子与双亲,存在着一个看不见,又难以跨越的鸿沟。教养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对现今的父母而言,无疑是艰难的挑战。孩子是上帝交付我们的产业,要如何教养孩童,是需要学习的课题! ◆ 管教要有清楚的蓝图   黄国伦(以下简称黄):对父母亲而言,很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要有一个清楚的蓝图」。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从小开始,父亲就很严格要求他练大提琴。由此可见,马友友父亲的蓝图,是希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大提琴家。所以我们有什么期望,会影响我们对孩子一生的教养方式。   许力今(以下简称许):身为三个孩子的妈,我发现老大运动细胞很不错,老二喜欢念文学,至于老三的兴趣在画图。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向,但我们对他们人生的蓝图,不是只是要把他们养大,将来成家立业,而是希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人」。   黄:很多父母的教养蓝图,是培养孩子念书,取得高学历后,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是中国传统的观念。但是真正能影响孩子一生,能帮助他们的,其实是品格教育。很多成功的伟人,身上有成功的特质,例如坚忍、诚实、负责任,这些品格不是念书可以学到的。   孙:很多有问题的青少年,学历都不错,读书很行,但做人处事却一窍不通。一个人的成功其实不在于会读书,而是在于正确的品格教育。但是,我们要如何让孩子有正确的品格培养呢?   朱翠瑾(以下简称朱):坊间很多教养孩童的书籍,比较着墨于教养步骤及技巧,但却很少提到教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教育孩子应该要有全方位的考量,也就是「全人教育」。现在的父母只重视三件事:第一个是「知识性」,花很多时间让孩子学习,或订大量的百科全书让他们阅读;其次是「才艺」,例如像学钢琴、学舞蹈,它原本是一种「情意的培养」,但现今父母亲往往引导成为技能上的培养,所以到后来花了很多钱,训练出来的是「很会弹钢琴的小朋友」,而不是一位「有素养的钢琴家」。 ◆ 培养爱人的情怀   通常孩子闯了祸,父母最常说的是:「我的孩子平常很乖,他怎么会去砍人?」这些孩子都是人格特质不完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人格的培养。孩子在六岁以前是最黏父母的,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对他日后人格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教导的,第一是爱人的情怀,例如说耶稣爱世人,是非常大我的情怀,但那是教不来的,他必须要从小对人对物有感情,才会懂得去爱。 ◆ 谨慎处理孩子情绪   第二个是正视孩子的「行为偏差」,它是从孩子心里表现出来的情绪困扰问题,以前我们碰到孩子有这种情形,通常的处理方式就是「打」,权威式的「斯巴达」教育,使得孩子不再跟父母说话,表达自我情绪,在这种管教下的孩子,我们如何期待他的心理能成长多好? ◆ 道德教育很重要   第三个部分就是「道德教育」,例如最近的SARS疫情,有人需要被采取隔离措施时,他会认为被关家里是限制自由,剥夺人权。如果他能够有好的道德观,他会知道要服从规定,保护社会。   黄:道德教育在台湾学校中的比重极少,反倒是从小在教会长大的小孩,比较容易耳濡目染。例如圣经说:「跟人相处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是人际关系的教导。其它如诚实、喜乐等美德,会让孩子有较强的责任感。   许:与孩子相处最久,最能影响孩子价值观的人就是父母,但今天为人父母都会有一个共同心声,就是即使我能在公司呼风唤雨,在商场上叱咤风云,但一回到家,碰到孩子却是灰头土脸,不知所措。以前的观念是孩子不乖就用「铁的纪律」;近几年来流行的又是「爱的教育」,讲求不要干预孩子,放任他自由的去发展。每个方式都是所谓「专家」提出的,做父母真的很辛苦,连教导孩子,好像也要跟流行,要用不同的方式呢。 ◆ 高压导致孩子心灵扭曲   孙:曾经有位军人出身的父亲,用管理军队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导致他的孩子非常怕他,严重到产生退化症跟恐惧症。有一次他的女儿做错了事,他一声大吼,女儿就从茶几一直退到客厅餐桌旁边,不断的发抖,甚至站在煮饭的电饭锅旁,两脚都烫伤了,她仍站着,动都不敢动。   这件事情带给这位父亲很深的印象,后来他立刻调整自己对女儿的态度。这位父亲用高压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造成孩子极度的紧张惧怕心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管教的两种极端:一种是极严格的管教,像在军队里头一样,一个命令一个动作,这样的家庭,亲子关系通常是冷冰冰没有温暖的。   另一个极端是家里面什么都包容,一点原则都没有。放任孩子的结果是他不知所措,他不晓得生命是需要有规范,做事是要负责的,以致于这个孩子出了社会,往往造成社会问题。 ◆ 圣经要我们管教   黄:圣经中提到教养孩童的经文其实很多,箴言13章24节「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我们一般的观念,是疼孩子的话,就不要「铁的纪律」,但圣经是说你疼他的话,就要随时管教。另外在箴言22章6节「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呢,他也不偏离。」   根据心理学家表示,孩子的塑造年龄是在七岁以前,但从圣经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在孩子很小时,就要教导他。他们在孩子两、三岁时教的规矩,他们就能一直保持着。也就是说,孩子从小就能够被教导,被指引,当观念形成后,他长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孩子小时候不乖,长大后就懂事了。反而是他小时候不听管教,长大也不会接受约束的!   许:另外很重要的是,箴言29章15节「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圣经应许我们管教儿子,就使我们得安息,心里喜乐,我有一个朋友说,他小时候很不乖,妈妈常打他,但是打完他后,就会翻一段圣经给他看,告诉他原因。他认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并不会觉得妈妈不爱他,反而认为妈妈的管教是有必要的。 ◆ 给孩子清楚的价值观   所以教导孩童时,用圣经当原则是很好的,因为它让孩子有依据。很多孩子认为父母不公平,因为他认为父母随便管教他,昨天心情好,管教松一些;今天不高兴,就毫无理由管一顿。所以我们用圣经来管教,让孩子有清楚的价值观。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管教孩子轻省很多,并且照着上帝的应许,让父母得着安息。 ◆ 因为爱所以我要管你   孙:如果要成功的教育孩子,就要以爱的管教来出发,常常在言语、肢体上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知道「因为我爱你,所以管教你,我希望你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既然我们都知道要管教,但是我们在管教上,常常拿不住标准,我们要如何做呢? ◆ 赢得孩子的尊重   黄:管教的原则之一,是要「赢得孩子的尊重」。当我们很看重一个人时,自然会想听他的话,父母亲要孩子尊重,同样也要尊重孩子,不要轻看孩子小,就不尊重他。圣经说「随时管教」,意思是当孩子做错事时,就要管教他,让小孩清楚知道规范。 相对的,若我们管教孩子,是依照自己情绪好坏的话,孩子便没有依据,我们责罚他,他会觉得不被尊重,自然也不会服从你的管教,所以管教的定义,是「让孩子知道管教的范围」,当你执行处罚时,他能清楚知道做错在那里。   「处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以后更少被处罚」。确定定义后,就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如果孩子是会尿床的年纪,去规范他不准尿床就不切实际,因为他无法控制。有很多日常生活规范,包括饭前不准吃零食、跟父母讲话要有礼貌、叫你的时候要有响应等,但都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慢慢陪伴他,直到他做到为止。   孙:很多父母亲常说,「小朋友看到喜欢的玩具或糖果,父母不买给他,就哭闹个不停,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有时在公众场合,实在不想在外人面前上演亲子大战,只好买给他。」对父母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吗? ◆ 做个有原则父母   许:如果我们常向孩子说「不可以」,但孩子知道,只要用哭闹的方式,他就有糖吃,其实我们反而是变相鼓励孩子造反。他学会的是「我想要的东西,只要用哭用闹的方式,你一定会把东西给我。」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管教方式。父母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向孩子说「不」,让孩子知道无理取闹是没有用的。   黄:上帝把小孩交在我们手里,祂也同时赋予我们权柄教养孩子,让我们能教育孩子,替孩子作决定。我们真是要求上帝,给我们合乎中道的智慧管教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父母是负责掌控方向盘的人,如果因着爱孩子,让他还不懂事时,就去驾驶车子,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我相信「因为爱,我们更要管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懂得遵守规范,尊重别人。管教是一段漫长的路,但只我们按着圣经的方式来带我们的孩子,他们必会成为个性成熟独立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4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