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chthys 于 2016-9-25 07:29 编辑
(5) 要仔细观察:箴言与箴言式谚语虽然是很普遍的形式,却很少具有绝对的普遍性。 如果对待箴言像对待法规或判例法那样,必然会出现解释上与牧养上重大错误。
比较耶稣所说的这两句话:(a)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太十二30);(b) 「⋯⋯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可九40;参:路九50)。 正如人们经常指出的,如果第一句格言是针对那些冷漠的人群说的,而第二句格言是在教导门徒,有些人的热心超过他们的知识,那么这两个格言并不矛盾。 但若不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将每句格言绝对化,就很难调和这两句话。 又比如箴言二十六章中两句紧接在一起的箴言,(a)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二十六4);(b)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二十六5)。 若这些是判例法中的法规或例证,就会导致不可避免的矛盾。 另一方面,每一句箴言的后半段都让我们瞥见早就应该看见的道理:箴言不是法规,它们是智能的结晶,常常以一针见血、格言式的方式来促使人反思,或者描述社会大体上的状况(虽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或者促使人思考「如何」或「何时」去应用它们。
让我们再次列出这两节箴言,这次包括每一节的后半句:(a)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b)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能。 」将这两节箴言并列来看,它们要求我们反思:我们何时应当审慎,避免回答愚昧人,免得我们降低成跟他们一样的水平;也知道何时回答才是有智能的,亦即用尖锐、「愚妄的」反驳,来刺痛愚昧人的自负。 经文没有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但若谨记应对这两种情况的缘由,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坚实的分辨原则。 所以,当一个著名的跨教会组织反复引用这句话:「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好像把它作为判例法一样,我们该怎么看待? 我们绝非要剥夺这句箴言的力量:这是一个强劲的助力,鼓励人以负责任并敬畏神的态度来教养儿童。 然而,它只是一句箴言,而不是圣约的应许,它也没有明确指出孩童会在何时走到正确的路上。 当然,许多基督徒家庭中的孩童走偏了,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确实犯了愚蠢的、不合乎圣经的错误,甚至确实犯了严重的罪。 但是,我们许多人也亲眼目睹了许多极其敬虔的父母背负着不必有的罪恶感,或羞辱的重担;因为他们已经成人的儿女(比如四十岁左右)显然还未得救。 若这样应用这节箴言,以致产生或强化这样的罪恶感,那不单是牧养上的不称职,而且是解经上的谬误:它强解圣经,得出一个立场是与根据圣经稳妥推断的结果不同的。 因为格言与箴言所给我们的一些真知灼见,可以洞察文化如何在神的旨意下运作,关系如何互动,应该有哪些优先次序。 它们却无法详尽地告诉我们是否存在个别的例外,这些例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等等。
(6) 必须特别小心处理一些题材与主题的应用,不但是因为它们内在的复杂性,而且因为从圣经的时代到我们的时代,在社会架构上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 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罗十三1∼2)。 有些基督徒从这段经文推断,我们始终应当顺服掌权者的治理,除非关系到在神面前的良心(徒四19)。 即便遇到那种情况,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我们仍需忍耐承受掌权者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负担,藉此「顺服」权柄。 而其他基督徒却从这段经文推断:因为保罗接着提到统治者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义(罗十三3∼4),所以,如果统治者不再维护正义,在适当时候,公义之人应当奋起抵抗。 如有必要,甚至应该推翻统治者。 这些问题极其复杂,改教家作了深入而详细的思考。 [1 9 9 6年版本结束在此,底下为2003年增补。 ]
但是,当我们从极权统治、寡头政治、继承性君主制有关的政权体系,移往某种形式的民主政体,那么在讨论中当然就要加入新的考虑因素。这倒不是将民主政治抬举到不合理的高度,而是因为民主让人可以不用武力或流血来「推翻」政府(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是如此的)。 如果连正义的力量都做不到这些,那就表示整个国家已经下滑到一个沼泽之中,缺乏意志力、勇气或愿景来成就它本有力量可以做、但却选择不做的事(不论是甚么理由)。 在这样的情况下(姑且不论你认为罗马书十三章在上下文中的意义为何),基督徒的责任到底是甚么呢? 换言之,当新的、超过保罗想象的社会架构出现后,虽然它们不能推翻他所说的,却迫使我们看到:我们若要正确并合理地应用,就必须在讨论中顾及一些保罗从未预见的考虑。而有一件事给我们极大的安慰,那就是:神实实在在已经预见到这些情况。 从认识论上看到这点是极其重要的,尽管这并不削减我们在解经方面的责任。
(7) 不僅要確定象徵,習俗,隱喻和典範在經文中的功用,而且要確定它們和其它哪些內容有關聯。
我们也许已经同意上述有关麻布和灰、以及圣洁亲嘴问安的结论。 然而,在加州的一个教会里带领一群年轻人用可乐和洋芋片来庆祝圣餐,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吗?或者在巴布亚新畿内亚用红薯与山羊奶来庆祝圣餐呢?
如果在后面那种情况下我们用饼与酒,我们岂不正在微妙地坚持,只有白种外国人的食物才是神所接纳的? 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教会,也关乎语言学理论:圣经翻译者继续不断在面对它。 我们怎样用风俗习惯用语来翻译「饼」与「酒」? 或者考虑一段经文,如以赛亚书一章18节——「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 」假设你是为住在热带雨林并且从未见过雪的人翻译圣经,换一个明喻是否更好呢? 假设他们唯一见过的「羊毛」是乡村山羊身上又脏又暗的那种,这样一来,「忠实」的圣经翻译岂不在误导人? 相反地,那种与原文字句有些出入却适当反映文化的翻译,岂不正好成功传递了神透过以赛亚所要表达的重点?
还有很多例子可以用来左证这类翻译上的灵活性。当然,在「雪白」这个例子上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你可能要查考圣经另外七处提到「白如雪」的经文,从而确保你没有无意识地制造一些难堪的冲突或者其他矛盾。但是在圣餐所用饼与酒的例子上,情况却复杂得多。 这是因为这两个因素与圣经里其它的绳索拧在一起,几乎不可能把它们彼此解开。为避免文化侵略,把「饼」的翻译改成了红薯之后,我们怎么处理圣餐和逾越节之间的联系呢? 逾越节只能吃「无酵饼」:我们能翻译成「无酵红薯」吗? 饼和吗哪之间的联系,更进一步地说,饼/吗哪和耶稣(约六章)之间的联系又如何呢? 现在,耶稣(我很尊敬地这么说)变成神的红薯吗? 我甚至还没有开始尽力考究与此有关的复杂问题哩!
这样,初衷本来是为了考虑跨文化沟通的善意努力,却逐渐导致严重的释经问题。 此外,圣经译本存留的期限远比原译者想象的长。 五十年后,一旦那个部落变得更熟悉他们自己丛林以外的文化,最好似乎还是回到更忠实于原文字句的翻译,试着把「红薯」改回「饼」,看看会产生什么神学争论。 雨林地带居民所使用的「钦定本」,就是翻译成红薯的⋯⋯。
所有这类问题,都与一个事实息息相关,即神没有给我们一个放诸各文化而皆准的启示。 祂借着文字所启示的是与具体地点和文化紧密相关的。 任何其他文化之下的人都必须做一些工作,才能明白神在某一时间地点、使用某种特殊语言、以当时当地的惯用说法所讲的某一句话的意思。在一些表达中,最好的翻译方式可能是用类似的惯用说法;在另外一些表达中,尤其是那些与圣经历史其它因素紧密相关的那些表达,最好尽量照着字面翻译,同时可能要加一点解释性的脚注。 在此例中,这样讲可能比较明智——「饼」是当时人们的主食,就像红薯是我们现在的主食一样。 当介绍酵时,就需要一个稍微不同的脚注。
这里几乎没有任何东西是支持加州年轻人用洋芋片和可乐守圣餐的作法的(恐怕这不是一个假想的例子)。 与雨林地带居民不同,他们甚至不能以没有听说过饼为借口,也不能说洋芋片和可乐是他们的主食(虽然他们当中一些人毫无疑问正在朝此方向发展)。 这只是代表了他们刻意标新立异、喜爱批评信仰传统、忸怩作态的灵命——与主的话语和两千年的教会历史均无关联。
(8) 通过观察邻近与较广的上下文,谨慎限制使用比较和模拟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在耶稣基督成为肉身的日子里,祂终究从未拒绝医治那些来到祂面前的人,并且祂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既然如此,祂今日也必定会医治那些来到祂面前寻求医治的人。 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论调。 当然,同样地,希伯来书十三章8节也可用来证明:既然祂在十字架前是难免一死的,祂今日也必然仍是难免一死的;或者,既然祂曾被罗马兵丁钉在十字架上,并且祂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所以祂今日必然还正在被罗马兵丁钉在十字架上。
事实上,这些比较和模拟,总是有某方面的自我限制。 否则,你就不是在处理比较和模拟,而是在处理两个或更多的同一体。 能使比较或模拟成为可能的,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在某些具体方面有相似之处。 找出它们互相对比平行的平面所在——这个平面通常在上下文中清楚显现出来——并且避免进一步的普遍化,总是很重要的。
学生该效法老师,我们该效法保罗,像保罗效法基督一样。 从哪些方面效法? 我们该在水面行走吗? 我们该拿鞭子清理圣殿吗? 我们该毫无例外地医治那些生病而求助于我们的人吗? 我们该用一个小男孩的午餐施行神迹为数千人提供食物吗? 我们该被钉在十字架上吗? 这种问题不能统一以一个简单的「该」或「不该」来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福音书里吩咐人跟随耶稣、或作祂所作之事的命令,绝大多数都与祂的舍己有关:譬如,世人恨祂,所以我们该预备被世人所恨(约十五18);祂取了奴仆的形像洗门徒的脚,所以我们也当彼此洗脚(约十三章);祂走上十字架,所以我们也当背着我们的十字架跟从祂(太十38,十六24;路十四27)。这样,「我们该被钉在十字架上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该」和「不该」:不该,不该照着字面意义;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说,但这不表示我们有权逃脱背着我们的十字架跟从祂的命令。所以此例的答案是「该」,但不该照着字面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