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准备好了吗?
当满大街的人都戴上了口罩,人们开始抢购食品,而有关“非典”的email和短信不断传来的时候,我隐隐觉得人们有意无意间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其实威胁我们的并不是“非典”,而是死亡。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好象没有死亡这回事,至少它离我们像是无限遥远。但突然之间,我们意识到它是这样地真实与不可防备。或早或晚,死亡总会以“非典”或其它某种形式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在《圣经》中,约伯曾言:“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我们可以尽一切所能来防治“非典”,但我们能又做些什么来面对死亡?面对这必死的生命?
我想,正是如此迫近的死亡,才把我们的思绪从日常的琐事中拉出来,迫使我们去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朋友回答我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现在的幸福。然而,在死亡的威胁下,我们如何去把握、又怎能有平安呢?
在这个时候,我一再想起的是不久前看的一本书中的一句话: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离开?
那本书是一位母亲写的,她的女儿凯西在数年前震惊全美的科伦拜中学(Columbi High School)枪击事件中因为坚持自己对基督的信仰而被枪杀。她在书中这样写道:
“当死亡的撞击离我们如此之近的时候,你几乎不能不改变对生命的看法而继续活着。毫无疑问,我们都知道明天我们可能就会死,或死于车祸,或死于心脏病突发,或死于别的什么。可是,除非这种可能性真的出现在眼前,否则我们大概不会停下来想一想它意味着什么。也许这就是当他的妻子被癌症夺去性命后,C.S.路易斯所说的‘没有任何东西能以任何程度动摇像我这样一个人…… 他只有在被重击倒下之后,才能有所知觉。’如果说科伦拜的悲剧对我有什么影响的话,我相信它至少让我有所醒悟了。仿佛一个大震撼打断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程序,它迫使我们去查看其中种种琐碎的细节。
“我想这样的死应该震憾我们,使我们清醒过来。也应该使我们问一问,‘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凯西那天在图书馆预习下一堂的功课,她受的教育使她将来有一天能找到一份工作,这是否是重点呢?我以为不是。重要的是她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离开。”
“死亡大概是对人类自信的最大挑战。然而,[对神的]信心带来的确据能够胜过死亡对平安的威胁,正如保罗所说,爱能战胜惧怕。”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 一旦征服死亡的恐惧,你就是自由的了。”如今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圣经》中说:“[基督]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
这位母亲还说:“如果你继续像从前一样生活,那便是糟蹋已经给你的礼物,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机会。我认为在失去一个心爱的人以后,继续像从前那样活着是对死者的不尊重。那等于拒绝死亡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发出的信息,拒绝面对永恒的真实。”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来面对这个“永恒的真实”?—— 不仅是死亡,还有对永生的盼望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求?让我以《圣经》“诗篇”中的一句话来与你共勉:“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诗篇23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