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利米书——第三十六章(续)
3.约雅敬王焚烧耶利米的书卷(三六)
三六1~10 约雅敬王第四年(约主前六O四年),耶和华命耶利米将所有他曾说过的一切预言都写下来,然后交给巴录,一年后在殿中公开念出来。这里没有任何解释为何不让耶利米自己去宣读,可能是当时耶利米被禁止“进耶和华的殿”,所以就召来巴录担任先知的秘书,并发布耶利米所获得的上帝启示。
第六节“禁食的日子”,通常是在国家遇到极大的危机时,国王会宣布举国人民都要禁食(参考约珥书二15、历代志下二十3)。现在这里提到“禁食的日子”,指的很可能是因为主前六O五年,巴比伦帝国进攻耶路撒冷城的事件(但以理书一1)。
“禁食的日子”并不是人民就没有事做,而是必须聚集到圣殿去祈祷,祈求上帝的带领,使国家能够得到保佑、平安度过危难的时期,使社会的动乱因此能平息。因此,出入圣殿的人必定很多,巴录要在这样的时刻公开向民众宣读上帝的话语,因为先知耶利米已经被禁止公开传达上帝的话语。这里我们也看到先知耶利米的用心,他还是存着一丝的盼望,期盼他的同胞因为听到他传达出来上帝的信息而知道悔改。
“第五年九月”,也就是主前六O五年十二月。第十节的“新门”,很可能就是指“便雅悯”高门,是朝北的院门,用来区隔男、女院的。由于院内只有男人才可以进入,因此站在这里不但男人可以听得到,连女人也可以听得到。换句话说,所有到圣殿来参与祭祀的以色列人民,无论男女都可以听到先知耶利米透过秘书巴录所宣读的上帝信息。
三六11~19 当米该亚听见这些预言,他便立时向首领们汇报。他们随即召见巴录,吩咐他念那些预言给他们听。他们接着吩咐巴录和耶利米应藏起来,不要让人知道他们在那里。
从这段经文我们看到有些犹大的官员还是会听先知耶利米的话语,他们一听到巴录所宣读上帝透过先知耶利米传出来的信息,就急着想要知道更详细些,并且决定将这些巴录所抄写在书卷上的记录带去呈上给国王约雅敬看。从第十九节也可看到这些官员对先知耶利米和巴录的安危相当重视,想保护他们。从第十一至十三节,可以知道当时听到巴录宣读书卷内容的是米该亚,引起当时宫廷的官员重视,遂要人去请巴录来再宣读一次。
第十五节是巴录在高层官员的面前念出先知耶利米所传讲上帝的信息。信息的内容就是第七节所说的,要他们离弃邪恶的道路,回到上帝的面前。显然官员们知道犹大的社会,尤其是耶路撒冷人民堕落的情况相当严重,否则他们不会在听到巴录所念的内容时,大家的表情是“惊慌得面面相觑”。同时也认为这书卷的内容有必要让国王约雅敬知道。
第十八节巴录说是先知耶利米口授,他用“笔墨”记录,“笔墨”这个字是旧约圣经惟一提到的。古代的“墨水”是用煤灰或烟油,和阿拉伯的树胶、油混合搅拌而成。有时用来涂在瓦片上作防水之用。
为什么这些官员要巴录和耶利米先躲藏起来呢?如果我们看第廿六章二十至廿三节,就会知道犹大约雅敬王曾杀害一位说预言的先知乌利亚,虽然乌利亚曾逃到埃及去,约雅敬还是派人到埃及去将他逮捕回来,亲自将他处死。在那次的事件中,先知耶利米因为得到沙番的儿子亚希甘的保护,才免于受难。可见约雅敬并不是一位会听谏言的王,而且还是会杀害先知的国王。
三六20~26 当首领们在院内向王(约雅敬)汇报整件事时,他打发人去拿这书卷。犹底念给王听时,王竟把书卷(神的话)割破,扔在火里。这幅景象正正显示,直到今日,自由派和理性主义者都是这样对待神的话语。虽然有三位首领恳求王不要烧书,但王不听,全卷书卷慢慢地烧尽了。我们看到约雅敬王不但不认为上帝已经在生气,反而是将巴录所抄写的书卷用刀子割破,且丢进火炉里烧掉,这种态度所显示出来的是:心中根本就没有上帝。或是说将上帝的话视之如废物一般。
请注意第廿三节特别提起,说国王是:听“三、四行,王就用文士的刀将书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直到全卷在火中烧尽了”,这就清楚地看到约雅敬王根本听不进先知耶利米传达出来的上帝信息。只听“三、四行”就受不了了,就把书卷整个都烧掉,虽然有大臣们劝阻,国王约雅敬根本就不理会。这种态度是相当傲慢的,和诗篇的作者所描述一样:“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诗篇十四1)用这句话来形容约雅敬和他身边的幕僚人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我们知道这次读给约雅敬王听,那是这书卷第三次公开宣读;第一次是在圣殿的“新门”入口处,读给一般人民听。巴录第二次是在宫廷的书记以利沙玛处读给一些官员听的。第三次是由国王的贴身臣仆犹底念的。在这三次中,人民的反应如何,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在第二次有些官员听到了,且有所警惕,才会建议将书卷里所记载的上帝话语转达给国王约雅敬,非常可惜的是,约雅敬王不但不悔改,且是将书卷割破烧毁。这是多么的可惜,他错过了一次拯救国家、民族的机会。
王要捉拿巴录和耶利米,但耶和华却将他们隐藏起来。先知耶利米先前已经有了乌利亚事件的经验,当然更知道怎样躲藏。
三六27~32 王烧了书卷以后,耶利米重写预言,还添上有关约雅敬可怕的灾祸!上帝的话不会因为人的烧毁就失去,上帝的话会流传下来,是因为上帝自有他传达话语的方式,或是他的仆人必定会继续将这传达话语的使命流传下来。我们在这段经文中看到先知耶利米并没有因为原有的书卷被烧毁就害怕,他不但没有害怕,相反的,他是将上帝传给他的话语又再记录一次,并且添上了预言约雅敬王即将遇到的灾难。
虽然列王纪和历代志的作者都说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斤继承了他的王位,从这事看,第30节上的咒诅好象不曾应验。一般都解释说,约雅斤登基只有三个月,因而没有重要性。然而耶利米书三十六30的重点,乃是指出约雅敬之后再没有王朝了。这个咒诅确实应验了,约雅敬死于主前五九七年,而其子在耶路撒冷作工仅仅三个月,尼布甲尼撒王就兵临城下了。耶路撒冷受围困之际,约雅斤可能未有机会接受官方的加冕仪式。约雅斤没有继续坐在王位上,因为迦勒底人立其叔父西底家作王,成为迦勒底人的傀儡。至于约雅斤,则被掳往巴比伦,至死亦没有机会返回巴勒斯坦。
在这一段经文中,我们看到先知耶利米是直接就说出国王约雅敬不但“没有人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且“他的尸首必被抛弃,白日受炎热,黑夜受寒霜”(本章三十节),这样的话,即使是在今天这样开明的社会,恐怕也难被接受,何况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封闭、极权的社会,要接受这样的话的确更困难。可以想像得到,先知耶利米因为对国王约雅敬说这些所谓“不礼貌”、“有损国王尊严”的话,结果导致受难、被监禁等苦刑。从这一章开始到第三十八章,在这三章中除了记载先知耶利米所传出上帝的话语外,也记载他如何被捕入“苦井”之狱。我们一方面看到先知的受难,另方面也明白先知们能传出这样的信息,并不是他们勇敢与否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角色和使命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