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034|回复: 1
收起左侧

耶利米书——第十七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耶利米书第十七章:
17:1  犹大的罪,是用铁笔、用金钢钻记录的,铭刻在他们的心版上和坛角上。
17:2  他们的儿女,记念他们高冈上、青翠树旁的坛和木偶。
17:3  我田野的山哪,我必因你在四境之内所犯的罪,把你的货物、财宝,并邱坛当掠物交给仇敌。
17:4  并且你因自己的罪,必失去我所赐给你的产业;我也必使你在你所不认识的地上,服事你的仇敌。因为你使我怒中起火,直烧到永远。”
17:5  耶和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
17:6  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住旷野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硷地。
17:7  倚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17:8  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
17:9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17:10  “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
17:11  那不按正道得财的,好像鹧鸪抱不是自己下的蛋;到了中年,那财都必离开他,他终久成为愚顽人。
17:12  我们的圣所是荣耀的宝座,从太初安置在高处。
17:13  耶和华以色列的盼望啊,凡离弃你的必至蒙羞。耶和华说:“离开我的,他们的名字必写在土里,因为他们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
17:14  耶和华啊,求你医治我,我便痊愈;拯救我,我便得救;因你是我所赞美的。
17:15  他们对我说:“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叫这话应验吧!”
17:16  至于我,那跟从你作牧人的职分,我并没有急忙离弃,也没有想那灾殃的日子,这是你知道的。我口中所出的言语都在你面前。
17:17  不要使我因你惊恐;当灾祸的日子,你是我的避难所。
17:18  愿那些逼迫我的蒙羞,却不要使我蒙羞;使他们惊惶,却不要使我惊惶;使灾祸的日子临到他们,以加倍的毁坏毁坏他们。
17:19  耶和华对我如此说:“你去站在平民的门口,就是犹大君王出入的门,又站在耶路撒冷的各门口,
17:20  对他们说:‘你们这犹大君王和犹大众人,并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凡从这些门进入的,都当听耶和华的话。
17:21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在安息日担什么担子进入耶路撒冷的各门;
17:22  也不要在安息日从家中担出担子去。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只要以安息日为圣日,正如我所吩咐你们列祖的。’
17:23  他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竟硬着颈项不听,不受教训。”
17:24  耶和华说:“你们若留意听从我,在安息日不担什么担子进入这城的各门,只以安息日为圣日,在那日无论何工都不做,
17:25  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与犹大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存到永远。
17:26  也必有人从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四围的各处,从便雅悯地、高原、山地并南地而来,都带燔祭、平安祭、素祭和乳香并感谢祭,到耶和华的殿去。
17:27  你们若不听从我,不以安息日为圣日,仍在安息日担担子进入耶路撒冷的各门,我必在各门中点火,这火也必烧毁耶路撒冷的宫殿,不能熄灭。”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利米书——第十七章(续)

  一七1~11 犹大的罪是铭刻在百姓的心版上、良心上、思想上,像用铁器或金钢钻头在岩石面上铭刻的碑文,那是无法擦去或忽视的。他们犯罪的情形是多么地清楚,是赖不掉的。因为在可以看得到的有绿荫的地方,就有他们所敬拜的偶像神明。我们要注意第一节最后一句“坛角上”,这原本是用来作为上帝赦免他们所犯过错用的(参考利未记三1-10、四25、30,十六18-19),如今却变成了上帝惩罚他们明显的记号,以及因为他们犯罪所留下来的痕迹。

  犹大的罪主要于在敬奉异教,并且深深陷在其中,不可自拔,以致她的罪孽无法涂抹,这罪亦使她被人掳掠。犹大举国的背道已经病入膏肓。百姓惟有真正悔改才能赎罪,但是败坏的人心拦阻了这样的悔悟,也阻挠了神的饶恕。故而,犹大必须担负她长久以来悖逆神的后果。

  神的子民虽有律法的指引、先知的警戒和充满神迹的历史作为鉴戒,但仍然不断犯罪。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明知犯罪必招来永久的苦果,却仍然沉溺罪中呢?耶利米说人心是诡诈的,而犹大人的罪更是“刻在他们的心版上”的。鉴于犹大人不信靠耶和华,反而倚赖偶像和军事联盟,时而依附巴比伦,时而投靠埃及,因此将变得如沙漠和旷野一样荒凉。神所赐给的,必都被取走,他们将一无所有。

  耶利米用极为明显的对比方式作教训;他以一个人若是倚靠上帝,和倚靠人所得的结果作比喻,说明人和上帝之间是不一样的。耶利米提到一个信靠上帝的人,就像栽种在溪水旁的树一样,但是那些倚靠人的人,必定会像栽种在干旱土地上的树一样,很快就枯干死去。先知耶利米用这样的比喻,说明在犹大国的以色列人,上至国王,下至人民,如果只知道倚靠埃及、亚述,其结果都将如同栽种在干旱土地上的树一样,很快就会枯干而死。只有回来倚靠上帝,这位曾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耶和华上帝,才会有生命的迹象,才会永远存活下去,如同栽种在溪水旁的树一般,树叶常青。

  耶和华是鉴察者,在神面前,人无法隐藏什么。神知道人心的诡诈,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们,他会惩罚那些行骗赚得财富的人。以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它就像一般民间传说中的鹧鸪鸟一样,总是在孵不是自己的蛋,到时候这些出壳的鸟都会飞走,离开它的母鸟和巢。耶利米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不能永远拥有没有上帝祝福的东西(包括财富、智慧等)。当不按正道得财的人,正想倚靠这些财富过安适的日子时,财富都必消失。

  先知耶利米用这句话在形容当时的国王约雅敬,指出约雅敬王日后被掳的命运,因为他“只知贪图自己的利益;流无辜者的血”(耶利米书廿二17),虽然累积了许多的财富,其结果乃是等于零。我们知道后来亡国时,这些所有的财富都是敌人搜刮的对象,且被搜刮殆尽。经文以可怜的鸟来比喻愚顽人,连自己的蛋都无法保护,王也是如此自身难保。

  第9节说出人心肠的本质,这说法是不受欢迎的(却千真万确)。“坏到极处(绝望)”一语有译作“病入膏肓”,夏理森对这用语作出解释说:“没有神的恩典,未重生之人的本性极之邪恶、已到了绝望的地步。”

  在第9节形容为病入膏肓(修订标准本为“极之绝望”,新英语圣经为“病得无可救药”)。比较第十五章18节和第三十章12节,那里解作无法医治。每个世代都需要靠着圣灵和神的恩典,灵魂才得以重生(比较约三5及下;多三5)。

  有些人或会觉得这种对他们内心的控诉太严厉了,我们且引述马太亨利的阐释,这是额外详述的,却是有这样的需要:“我们内心的确这么诡诈,只是我们自己也不曾留意,也从不察觉。不过,人们常常错以为自己为人很好,至少内心是好的,谁知都高估了自己的本质。人心,即人的良知,在腐败堕落的光景中,比万物都诡诈。它是狡猾而虚假的;它有取代的倾向(看这字眼已知一二);雅各的名字是取代者,就是这个意思。它称恶为善,称善为恶,把事物蒙上虚假的色彩,对不平安的说平安了。人的内心说(被内心蒙骗说),没有神,或他看不见,或他不需要,或即使他们继续这样行也必得平安;因此我们可以有成千上万个类似的例子,足证人心是诡诈的。它欺骗人,让人陷入自己的败环里;而且情形不断恶化,结果变成自欺欺人,自我毁灭。这里说人心是极其诡诈的;那是要命的,是不可能改善的。良知原用来指出人心在各方面的错谬,谁知良知自己也装假,是欺骗的元凶,这真令人感慨莫名,情况确实是坏极了。良知原是主的蜡烛,但竟在人心里发放虚假的亮光;良知原在心灵中作神的代表,受托去使人行神所喜悦的事,现在竟出卖神。这样,人变成怎么样呢?这种欺诈的心肠使我们不禁说:‘谁能识透呢?’谁能形容人心是怎样败坏。”

  一七12~18 虽然耶利米有仇敌藐视他,讥笑他,攻击他;但耶利米指出:我是在圣所中,你们不能攻击我。耶利米欢呼说,犹大的圣所是神荣耀的宝座,安置在高处。接着他说出,信靠其它人是愚蠢的;他向以色列的盼望,是为百姓祈求医治和拯救。然而在耶路撒冷,除了自信和安全的心情日益增长以外,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无怪乎百姓嘲笑地对他说:“耶和华的话在哪里呢?叫这话应验吧!”(第15节)

  这对耶利米是极为侮辱的嘲弄,因为他所宣告的毁灭信息尚未实现。许多人可能已断定耶利米是假先知的一个典型例子。我们怎样认出一个假先知呢?在申命记提出的一种测验说:“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所说的若不成就,也无效验,这就是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说的,你不要怕他”(申十八22)。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百姓如何看待耶利米——“从前那散布骇人听闻谣言,已名誉扫地的人,现在又来啦”——这无疑是对耶利米继续传讲之信息的普遍反应。

  讥嘲是难以忍受的。因此耶利米转过来向耶和华诉苦。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冲击甚大。他抗议,说他并非苦毒地希望灾祸临到他的同胞,他并不想耶路撒冷有被毁灾殃的日子。他所作的一切乃是忠于上帝所赐给他的信息。他非常期盼他的同胞能赶快悔改过来,但是他却一再受到他的同胞对他的侮辱。他努力要使他的同胞得到上帝的怜悯、宽恕,但是他的同胞却不领他的情,甚至还讥笑他。他常常在众人嘲笑中,内心深感孤独、恐惧。

  虽然如此,耶利米并未因遭到逼迫,而打算放弃他先知的职分,他没有尝试逃避作神的牧人。相反地,他还求神赐予恩典,使他面对迫害能站立得住,直到真相大白的时候。届时大家都将知道,他一直忠心宣告的是神的话语,而非他自己的。耶利米求神为他雪冤,因为他为神的缘故受了凌辱。现在他求神阻止那逼迫的人,惩罚那些嘲笑神话语的人,不使他蒙羞。

六·耶利米在安息日的信息(一七19~27)

  犹大君王和犹大众人并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都蒙劝诫要以安息日为圣,应该在安息日休息记念神,但他们仍然拼命工作,因他们认为赚钱比守神的诫命更重要。神再次对他们强调,如果他们遵守安息日为圣,神便应许大卫王朝的君王能继续下去,殿里的敬拜也持续不断。但如果他们不遵守安息日为圣,便要遭受惩戒(耶路撒冷被毁)。守安息日为什么那样重要?守安息日乃是在表示人的心中有上帝!因为一个以上帝为中心的人,他一定会记得上帝的教训是什么,他一定会时刻记得上帝给予他的恩典是什么。

  詹逊解释为什么守安息日对以色列是这么重要,他说:“要真正测试人心与神的关系,就看他是否遵守神的话语。以色列的律法之一是在守安息日的那天不可工作(一七21~22)。人人在生活上经常承受物质主义的压力,神的子民也不例外,令他们难以持守这诫命,所以,这十诫之一的诫命成了真正的试金石,测试人心要先拣选短暂的事,还是永恒的事。守安息日这条律法对犹大真的那么重要吗?看看耶利米的象征性行动和他所说的明确话,便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在全世界各民族中,被诫命严厉要求信徒遵守安息日的,是只有以色列这个民族而已。以色列民族会有这个诫命当然是有各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与上帝的创造有关,另一是与出埃及的经验有绝对的关系。在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的记载,守安息日的诫命,是因为上帝在创造时,在第七天就休息了,并且设定这一天为圣日。因此,要求所有的以色列民族代代子孙都必须遵守这安息日,因为这是上帝赐福的日子(出埃及记二十8-11,创世记二2-3)。

  在申命记第五章则认为守安息日是为了要纪念出埃及的日子(申命记五15),这跟创世记描述因上帝的创造而守安息日之意义不同。以色列人将出埃及的经验看成是整个民族生存最为重要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大事,如果没有出埃及的恩典,对他们来说安息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他们原本在埃及长久过着奴隶的生活,安息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因为奴隶是没有假期的,每天都要工作。他们甚至早已经将祖先与上帝之间所立的约也给忘了,且有的人已经埃及化,跟埃及人一起在敬拜埃及的神明了。

  因此,上帝带领他们出埃及为的就是重建他们原本的信仰,是一次信仰的大洗涤,说得更白些,就是一次宗教大改革。而要分别出以色列人民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区别,其中最为明显且在宗教信仰上不同的地方,就是遵守安息日,用来提醒以色列人民,绝对不可以忘记他们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并且用诚心诚意的态度敬拜上帝,这是为了帮助人民重新建立以耶和华上帝为他们生命的主的信仰。

  对以色列人民来说,守安息日是在表示他们心中愿意尊上帝为大,以及怀着对上帝感恩的心。因此,当先知耶利米在这里又多次呼吁人民要记得遵守安息日的时候,其实是在告诉以色列人民,他们已经忘了他们生命的主——带领他们出埃及的耶和华上帝。他们已经忘了上帝伟大的创造,也忘了上帝在他们祖先身上所行的伟大奇迹,这是在证明他们心中已经没有耶和华上帝的存在,因为他们已经去崇拜其他偶像神明了。

  先知耶利米希望他们能重新记得拯救的主耶和华上帝,而认识这位拯救的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态度,就是从遵守安息日开始。先知耶利米提醒有关守安息日的重要性,其主要目的乃是告诉以色列人民,回到上帝的救恩里来。因为创造的上帝,乃是他们生命的最好保障;别忘了上帝是从无有的当中创造万有的。因此,即使在巴比伦这样强大帝国武力的威胁下,只要记得敬拜耶和华上帝,以耶和华上帝为救主,上帝也会从他的话语中,用强大的天军来保护以色列人民的安全;上帝既然有办法从埃及这个强大帝国的法老王手中带他们平安出来,也会在巴比伦强大的军队威胁下,带他们平安走出来。但是,如果他们的心中没有上帝,如果他们已经不记得上帝了,无论如何都将是死路一条,没有希望和拯救的来临。

  同样的原则可应用于基督徒守主日这件事上。这也是为了更新我们的灵性和身体,记念我们的救主和我们的救赎,敬拜神,记念我们的主在一星期的头一天复活的胜利。可悲的是,基督徒的主日,那个纪念耶稣复活得胜的日子,在一些基督徒圈子里,已遭受到同样的曲解。表扬上帝大能作为的特征,已消失于令人难受之消极的虔敬中,这种虔诚正是耶利米极常痛心谴责的。

  先知耶利米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基督徒实在很重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参加礼拜了;虽然其中有许多理由跟今天的教会有关系,因为今天的教会在礼拜方式上让年轻人觉得很乏味,缺少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天作父母的基督徒,关心孩子的课业远比关心孩子的信仰还重要,总是认为信仰并不能帮助孩子上大学,先上了大学再说。求主藉着耶利米的话提醒我们,参加主日礼拜,实在是件很重要的大事,因为这是在表示一个信徒心中的谦卑,知道自己的有限和有罪。愿意来与别人一起学习认罪,也愿意一起来与同样信仰的兄弟姊妹分担苦难、分享喜悦。至少参加礼拜是在表明对上帝的感恩,除非那个人觉得上帝在他身上没有任何恩典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0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