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922|回复: 5
收起左侧

(转)我们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浅谈如何向80后、90后、95后传福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12年开始,美国基督使者协会就开始积极研究新世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变迁,以及向他们传福音的可行策略,在这里将我们初步的研究成果和各位分享,但我们本身仍在继续不断的学习中,有不正确的地方,请读者来函指导。



80后——寻找亲密、真诚与和解的一代


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巨大变迁,同时塑造了50后父母代与80后子女代两代人的性格特质,彼此对立又相互依赖,造就了80后子女对父母代“又爱又恨”的矛盾性格。和一个80后建立深入的关系,经常意味着要深入认识原生家庭对他/她的性格的种种影响。谈到原生家庭(或是母亲,或是父亲,或是曾经在成长过程中扮演父母角色的某个亲人),也就谈到80后的私房心事。


80后与90后过半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社会,同时也都是拥有理想的一代。80后的原生家庭经历过政治动荡,对社会缺少安全感,也将这种不安全感传递给80后的子女,虽然是为了保护他们,但有时显得过于操控、武断,或依赖子女。有些子女长期与父母对抗,发展出“父母皆祸害”的敌对心态。


80后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与天才钢琴家郎朗类似的成长经验,生命性格深受原生家庭的塑造与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像郎朗那样可以将伤痕转变成出人头地的动力。受到父母负面性格伤害的80后,情绪深受原生家庭的一举一动所牵绊,正显出他们内心对于原生家庭的高度依赖。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与父母代之间重新和解,一起走出不愉快的成长记忆。


80后相较于90后,显得心事重重,对于家庭、社会与周遭的人际关系,有许多爱恨纠结的细腻情绪;在彼此无法充分信任的社会环境中,80后不容易分享心中的感受,有时也学起长辈们进退应对的那一套,但内心深处却强烈渴望真诚、坦然、彼此不设防的亲密感。如果是独生子女,对于纯洁的友谊有更强烈的渴望。许多80后对父母代失败的家庭经验记忆犹深,自己到了结婚嫁娶的年龄,却对亲密关系感到莫名的恐惧。


80后的人生选择深受原生家庭与朋友的影响。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难免为了别人而妥协自己的理想;正如韩寒的《后会无期》所勾勒出的气氛,这一群人的成长经验是忧郁多过快乐,不但没有认识自己,反而又不知不觉遗失了曾经拥有的纯真,为了现实戴上了自己不认识的面具。80后一方面想保存童年硕果仅存的一些清纯时光,一方面又想告别自我中不愉快的过去,情绪上更显得闷骚、欲言又止。就像五月天的歌《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经常为了这世界强颜欢笑,将自己的伤痕深藏在心底。


80后本身的成长记忆中较少经历政治动荡,然而许多80后的家庭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中调适不良,使得他们对于政治制度与社会现状,抱持着比较批判的态度。传统的儒家价值在他们心中仍然保存着肤浅的印象,但已经失去实质的指导意义,这使得80后一代对于新的价值观念,比起上一代抱持着更为开放的态度,也更具独立思考的精神。


过去教会与中国知识分子谈福音,经常强调的是基督教与科学不相违悖,圣经中的婚姻伦理,以及个人灵命进深方面的教导。对于80后一代,科学仍然是知识分子接受信仰的一种障碍,却不再是核心问题。80后更关注的是,信仰能否为自己与身边的人重新建造信任、亲密、有意义的人际关系。除了伦理上的对错,80后更期待深入探讨婚姻中如何化解冲突、建立亲密的关系。


向80后谈福音,良好的切入点,不再是创造与进化这一类的护教性题目,而是如何与父母和解、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面对自我、如何建造友谊、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这一类辅导性的题目。80后更愿意露骨地谈论罪与挣扎,享受自然互动的团契生活,而不只是追求个人的、表面的、可以被人看见的好品行。


福音神学中关于十字架的代赎,特别是无条件的、没有操控的、牺牲的爱,使人与神和好,也使罪人与罪人之间可以和好、彼此饶恕、重建亲密而真实的关系,对于80后这一代,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此外,在基督里就是新造的人,这信息对于80后走出伤痕、建立以基督为中心的自我形象也非常重要,必须经常强调。


80后愿意聆听传统的一对多、大讲堂式的演说法,但他们也越来越喜爱多对多、团契小组式的分享法,那样更容易唤起80后的生命共鸣。好的讲员除了充分准备信息,最好还要准备小组讨论的提纲,让参加的人可以听完信息之后,有充分的时间在小组中互动与分享。


好像苏打绿的歌《小时候》,许多80后盼望能够与父母重建亲密的关系,好好地说说心底话。许多80后信主之后,找到了面对原生家庭的勇气,不但与上一代和解,还成为带领全家信主的福音使者。当他们重新整理了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矛盾纠结的关系之后,他们人生中许多其他的重大抉择,如婚姻、事业、人生观、人生目标,也可能会跟着一起迎刃而解。


生于1985与1990之间的世代(又称为“85后”),介于80后与90后之间,好像由红转黄、两种颜色相互重迭的世代,有时候可以用80后的文化现象来解释,有时候可以用90后的文化现象来解释,还是要看个人实际的情形而定。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后——寻找自我、快乐与正能量的一代


90后不论在家中还是在社会,都是受到关注的一代。中国的物质文明进步之后,精神文明仍然匮乏,社会将精神的寄托安置于身为90后的下一代。然而在众人的关注下成长的90后,在许多上一代人的眼中,却是一群任性、情绪不稳定又自我中心的一代。事实确实如此吗?


90后看重自我,并不等于自私。90后内心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要实现自我,因为那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所有关注他们的人。在90后的内心深处,他们并非单为自己活着,也深深地为着关注他们的人而活着,那并不是自私,而是利他,因为他们身上正背负着中国上一代人的期望。尽管有许多90后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但受到家人关爱的90后,也深深地爱着他们的父母。


90后比80后有更多是独生子女,来自父母与祖父母的各种关爱,一方面非常温暖,另一方面也是看不见的沉重压力。为了回馈家人的期待,他们对自我的要求更高,遇到挫折时显得更加地忧郁,有内心挣扎时也更难以开口请求家人或他人的协助,变得容易受困于自己的情绪里而不可自拔。


90后的家庭教育普遍缺乏人文价值与宗教信仰的传承,许多家长认为爱子女就是保障子女物质基础的稳定,以及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子女追求社会主流价值所认定的成功。90后对自我的要求比上一代更高,内心的信仰资源却比上一代更少,自然显得脆弱、抗压力不足。


90后非常看重友谊,愿意为朋友付出极大的代价。和一小群熟识的朋友一起消费享乐,变成许多90后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90后感觉大学里人人都在求名求利,不容易得到真诚又清纯的友谊,特别珍惜高中时代的知心好友,大家各奔西东以后也经常保持联络。高中时代使用“人人网”作为社群通讯的媒体,进入大学以后也不轻易放弃。


90后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一个相互鼓励以实现个人梦想的社会,也许就像郭敬明的《小时代》里四个高中时代结交的好朋友,一起勇闯这个纸醉金迷的物质世界。甚至,寻找自我对于90后可以变成一种人生使命与社群精神。他们只关注个人的自我实现,因此也关注其他人实现自我。他们会在欣赏《中国好声音》时,为了其他小人物的成功而鼓掌流泪,他们也会为彼此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相互打气加油。


9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成长起飞、各种制度也逐渐改善并与国际接轨的时代。他们不认识社会曾经经历过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看见的却是“中国崛起”的黄金时代,对于社会进展的观感比80后来得更为正面,其中充满爱国精神的人也不少。相较于80后,他们对于社会负面观点的报道显得较为冷漠,更多喜欢听见国家重大建设、社会持续进步、带给人积极信念的“主旋律”与“正能量”。


相较于80后,90后的言行更为率性、洒脱与执着,不矫情做作,也厌恶虚伪与双重标准。因为90后的父母给予子女非常多的保护,以至于许多90后不知世事,谈论理想的时候,有时显得不切实际。然而正因为90后尚未接受社会大染缸的洗礼,许多人保存着赤子般的是非之心,显得更加真诚、善良与知廉耻,成为社会良心的保存者与维护者。


许多90后认为,只要再给中国一点时间,中国就会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大国,他们对西方价值抱持较为中立的态度,不认为西方一定比中国更强。他们喜欢称中国为“大天朝”,当国际社会不接纳中国、不给予中国足够的尊重与发展空间时,就变得忿忿不平。90后相较于80后,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者,却也可能因为对于社会现状不满,演变成激进的愤青或狭窄的民族主义者。


相较于80后,90后也更渴望持续地受到他人关注、被呵护鼓励,当90后的理想主义受到现实打击时较容易消沉,或产生负面情绪。90后追求快乐,不能只看成是纵情享乐,而是在寻找保持自己情绪高昂、积极进取的正能量。但追求快乐本身并不带来快乐,追求比自我更高的人生价值才能带来快乐,这是许多90后不一定明白的道理。有些人变成耽溺于物质享乐,放纵情欲,或是对朋友过度依赖,感到人生十分虚空。


90后和80后的内心挣扎都经常涉及原生家庭,但性质略有不同。80后不知道如何改变家人,90后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90后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世界,但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像流行乐天王周杰伦这样不屈从体制、不跟随传统、勇于实现个人风格、带给人群正能量又赢得父母代的尊重的角色,正是90后心目中的英雄。


90后也有属于他们世代的痛苦。虽然说不虚伪矫情、看重是非对错、重视自我实现可以是一种优点,但进入感情的世界,情感上过于依赖。双方对于感情的期望都很高,要追求理想的爱情,又重视自我的感觉,而不容易为对方改变,感情越深,互相的折磨越深,痛苦也越深。


90后所处的世界每天都在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除了重视自我实现与个人风格这些共通点之外,90后同世代的人之间的共通点正在逐渐减少,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与相互理解。人海虽大,却不容易找到可以谈心的朋友,孤独感也油然而生。具有感染力、能够接纳形形色色不同人格的社团,变成90后社交环境下的新宠。


向90后分享福音最好的方式,不是从讲道理开始,而是从介绍团契的生活开始。他们会从观察“我们这一群人”开始,来认识基督信仰,而不容易直接从抽象的福音真理认识信仰。进入团契时,他们首先评估的是:“我可以在这种团体里找到归属感吗?”团契里是否有多元的角色性格,是否有活泼的互动气氛,人与人之间是否彼此信任并拥有真诚、接纳而相爱的关系,经常成为90后决定自己是否进一步考虑基督信仰的关键理由。


和90后分享福音,必须一面建造关系,一面传递知识。当一个信任与爱的关系被建立之后,90后通常对于信仰知识的态度相当开放,他们的兴趣广泛,很多事都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甚至,曾经心灵空虚的90后,一旦踏入信仰的殿堂之后,就火热地想掌握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体系。90后新世代基督徒对于神学的热诚,的确是超过了上个世代,本科毕业就迫切地想念神学院的90后,人数也不少。


带领90后区分“信心”或“信仰”、“理想”或“梦想”两者之间的差别,将有助于燃起他们对于信仰的热情。90后多半是有理想的,但很容易和现实生活发生冲突而灰心丧志,因为他们的理想是从自我实现的立足点出发。但信仰是不会因为和现实生活发生冲突就轻易灰心的,因为信仰是从神的主权与神的旨意出发,来看待自己存在的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此外也可以多和90后分享福音神学中有关“新生命”的观念。耶稣是真葡萄树,他赐新生命给我们,而我们必须和他联合在一起,才能够拥有这样的生命,不是倚靠自己。90后既然不喜欢矫情,又常和自己内心的软弱挣扎,就必须追求真实的、超然的生命能力来达到生命的改变。但如今我们在基督里,我们正拥有基督所赐的新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95后——保持简单、清纯与主控的“微”世代


不少教会因为未能倾听80后、90后新世代的需要,造成年轻世代大规模出走,教会凋零老化。愿意接触年轻人的人,又会感觉到世界改变的速度实在太快。许多人还没有学会怎样与90后相处,没想到95后已经来了。95后与90后有显著的文化差异,在教会作布道、门训与牧养工作的人,不可不注意!


95后成长于中国经济最快速成长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改革之后迎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并且,是中国出生率大幅降低、人均GDP大幅提高的时代。很多95后诞生于城市,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管儿女,绝大多数人在电视机、动漫、网络、社交网站所建构的虚拟世界中成长。


95后的父母亲用物质的供应来表达爱,又用各种保护的手段使他们绝缘于社会的现实,以至于他们一方面显得很单纯、不知世事,另一方面过度倚赖虚拟世界来获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


2005至2010年之间,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期,那正是95后一代处于青春期、心理结构成形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互联网上寻找归属感与存在感,所以虚拟世界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比现实生活还要来得切身与真实。当他们必须回归到现实世界时,许多人显得缺乏社交技巧、被动、木讷、焦虑、紧张,宛如社交恐惧症般地退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其他人眼中的95后,经常是“宅”在家里,出门不爱说话,低头一直滑手机,不喜欢参加大型公众集会,在群体中不爱与人互动的一群。但进入95后的世界,他们比90后更孤独——父母更少在家、更多是独生子女、因“少子化”的缘故周围同伴更少。


都市生活原本就倾向疏离,他们诞生于城市中,更难以学习如何和别人互动相处。95后的社交圈极小,用“宅”不是最佳的形容词,用“微”来形容更好,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待在家里,但大部分人的社交圈都非常小。


95后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人文素养与宗教文明更为匮乏,却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新文明时代。95后的次文化与东西方的传统文明几乎是割裂的,却在日系动漫的启发下,在虚拟世界(又称“二次元”)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世代的新文化,拥有属于自己群体熟悉的角色、用语、沟通模式、软件、风格,并且和外面的世界几乎没有太多的联系。


当我们走入95后的世界,例如走入A站B站或ACG的网上动漫论坛,有时会有一种彷佛走入外星人的文明世界的感觉,几乎完全难以沟通。不善与外界相处的95后,却有很多人喜欢与猫相处,善于养猫的“喵星人”为数者众。“猫”成为和95后开启话题的有趣切入点。


生活处处依赖互联网的95后,智能手机是生活必需品,最惧怕手机收不到讯号,没有办法充电,或是停电的时刻来到。在互联网上生活,最基本的事是秀“脸”。95后疯自拍,已经是大家都留意到的事,也有人沉迷自拍到了耽误学业的地步。


然而和95后沟通并非是不可能的任务。95后习惯了在虚拟的世界寻找存在感,并且在动漫的世界中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漫的作品互动,就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在想象的国度中相遇。正如保罗的榜样,他向着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参林前9:20)。


好像鲁益师写作《纳尼亚传奇》,也是用想象出来的传奇故事,和读者们分享基督的福音故事。和95后传福音,也要多采用讲超现实的故事手法,搭配戏剧、多媒体、交互式游戏与社交网络的媒介。


95后倾向喜爱简单的信息、小清新的照片、没有摩擦力的图画风格,总之和现实生活中那种烦躁、复杂、充满难解问题的情境完全脱离,没有任何负能量的讯息,好像T F BOYS唱的《魔法城堡》。


外来的影响如果让生活变得复杂,对95后来说就是一种不友善的压力。当他们对于你还不认识与信任,你所带给他们的任何新的信念,对于他们简单而微小的世界来说,都可能构成一种威胁。


和95后传福音,不宜一次塞太多沉重的信息,也不要太快拿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来威胁他们考虑严肃的人生抉择,他们不一定能认真思考你诚恳的智慧之言,反而可能感到压力而排斥你的劝诫。更好的方法是,和他们建立亲切的、一对一的个人关系之后,一次分享一个重点,好像奶水般地一点一滴地喂养他们慢慢成长。


95后在虚拟的世界中习惯了主控,并且拥有完全的自由去创造自己的形象与角色。和95后互动,可以积极地介绍你想和他一起从事的活动,一起学习的观念,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要留给他自己。太积极地邀请一个95后来参加教会的活动,恐怕只会让他离得更远,或坐在教会里低头滑手机。不如和他亲切地介绍教会的活动之后,留下微信或QQ空间的联络方式,让他自己上网来找我们。


95后还是必须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当他遇见实际的困难,我们可以用爱心、耐心去陪伴他,花时间帮助他一起解决困难。有了在一起解决困难的经验,就有了和95后建立信任的个人关系的基础,然后我们才更容易在那个基础上和他们分享耶稣基督的福音。先有实际的、爱的行动,才有愿意去听神的话语的羊。


和95后谈福音,需要从福音的根基开始,也就是神的创造。首先,神丰富无穷的创造力本身,是能够与想象力丰富的95后产生联系的。神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想想神如何创造日月星辰,神如何创造叶子树木,神如何创造山川大地,神如何创造了人,而人又如何破坏了神创造的、那完美的作品,由此谈到罪。可以设计各种互动性的游戏去辅助信息的传达。


第二,95后的世代大部分价值观的体系都崩坏了,惟有先回归神的创造,才能讲述神的律法、罪的问题、审判的必要,也才能帮助95后理解十字架的代赎。一切必须从原点开始。这固然是时代的悲哀,但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极度空虚的一代,重新建造一个全然合乎圣经的世界观。




作者简介:


陆尊恩,70后传道人,目前在费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攻读新约博士,也担任基督使者协会特约传道,专注于在北美地区训练校园传道人。与妻育有三子。








《教会》2014年11月总第50期(https://www.churchchina.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90后分享福音最好的方式,不是从讲道理开始,而是从介绍团契的生活开始。他们会从观察“我们这一群人”开始,来认识基督信仰,而不容易直接从抽象的福音真理认识信仰。进入团契时,他们首先评估的是:“我可以在这种团体里找到归属感吗?”团契里是否有多元的角色性格,是否有活泼的互动气氛,人与人之间是否彼此信任并拥有真诚、接纳而相爱的关系,经常成为90后决定自己是否进一步考虑基督信仰的关键理由。


和90后分享福音,必须一面建造关系,一面传递知识。当一个信任与爱的关系被建立之后,90后通常对于信仰知识的态度相当开放,他们的兴趣广泛,很多事都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甚至,曾经心灵空虚的90后,一旦踏入信仰的殿堂之后,就火热地想掌握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体系。90后新世代基督徒对于神学的热诚,的确是超过了上个世代,本科毕业就迫切地想念神学院的90后,人数也不少。


~> 认同.... 我是90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拯救我们自己吧,还传福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0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2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