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0409|回复: 50
收起左侧

约翰福音文字释经证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讲:绪论

一、本书作者

本书中根本没有注明作者,而且写作的人更有意处处早书中隐藏自己的身份。种种证

据表明,本书作者是约翰,他是西庇太的儿子,与雅各(约翰的哥哥)、彼得同为耶稣三个最亲密的门徒。

二、写作时间

一般认为在九十年前后,才开始流传。

三、写作背景

本书写于约翰晚年,那时老一辈的门徒大部分殉道的殉道,安睡的安睡,只留下约翰

一个人。当时,教会除了面临罗马政府的逼迫外,教会中已经有异端流传(参约一4:1-3),强解真理,歪曲耶稣的教训。约翰以最老资格的使徒身份,将他为耶稣福音作的见证写下。由于时间、环境和使命感的紧迫性都与前三福音书不同,因此本书与其他三卷写于较早时期的福音书,在材料编排、内容信息和体裁风格上大大不同。

四、本书特色

本书与其他三本福音书同为讲述耶稣生平的权威记录,但也是最简洁而有深度的一本。

前三卷福音书,写作时期都早于《约翰》,因为三卷书好像从同一观点去看耶稣的生平,故称为“同观福音”,又因为在写作大纲、材料安排的次序都很相似,故又称为“同纲福音”或“符类福音”。

本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材料与其他三福音书相同,其余都是新材料。在材料的取舍中,作者也不是兼容并蓄,而是有目的地作选择;他的重心放在耶稣的神性位格上,传达道成肉身的奥秘,强调信心的重要。

《约翰》的文体,简单纯朴,用字浅显;但思想深邃高远,直接有力,触摸到属灵奥秘的深处,震荡心灵。

本书用了一个特别的字眼“道”,希腊原文是Logos,来强调耶稣的永恒神性。

作者又用了另外一个希腊字semeia,意义是“标记”,指的是耶稣所行的神迹。本书记有这些伟大的神迹七个之多(2:1-11;4:46-54;5:2-9;6:5-13;6:19-21;9:1-7;11:1-44),用以“标记”基督所彰显出的神的荣耀。

本书处处显露耶稣为神子,为弥赛亚,为犹太人及全人类的救主。指出犹太人把他弃绝是愚不可及。

本书又特别记载耶稣自称为“我是……”的教训,例如“我是世界的光”;“我是生命的粮”;“我是羊的门”;“我是葡萄树”;“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等等。旧约时代耶和华和以色列民立约的名字就称为“我是自有永有的(‘自有永有’一语是中文译本加上的,以贯通文意;耶和华原初的宣告,按原文直译就是简单的‘我是!’)”。本书“我是”的记载,见证神子耶稣就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主宰。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基督是神

读经:约1:1-3

内容:

一、经文

1: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1: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1: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二、详细分解

1、道的特点

1: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1: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1)、道的先在性、永存性

太初有道

A、太初

“太初”与“起初”(创1:1)原文同字,但两处的意义却不同;“起初”是指神创造的开始,亦即时间的起头;“太初”是指在未有时间以前(无始之始)就已经存在──自有永有。

“太初”这个概念是基督教的创造。神是永恒存在的,对神而言是没有“开始”和“结束”而言的,是“从亘古到永远”;就像一条直线,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神所创造的宇宙万物有“开始”也有“结束”,圣经说“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3:12);而神自身是没有“开始”和“结束”的。“开始”和“结束”只是时间概念;而时间是从神的创造起才有的(《创世纪》):

1:14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1:15  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 

1:16  于是 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

我们所熟悉的“日”、“月”、“年”,还有四季,是跟神创造的地球、月亮、太阳的自转或者公转分不开的。比如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月亮绕地球一圈是“一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

因此,很多人会问到,神之前是什么?或者说,神又是谁创造的?问这样问题的人是不明白神的永恒性的。神既然是“从亘古到永远”的,既然是没有“开始”和“结束”的,那么就不存在“神之前还有什么”;神既然是创造者,他就不可能被造。

需要指出的是,神的永恒性和神的创造不是我们有限的理性所能完全想明白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时间的起始概念。还是让我们在这个属灵奥秘面前存着敬畏的心而止步吧。

B、

“有”字乃过去未完成时式,表示连续、不受时间限制的存在。

C、

“道”的希腊原文是Logos,中文也有译作“洛格斯”或者“罗格斯”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就用“洛格斯”。 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言语,一个是理性。

因此这短短的四个字就告诉我们“道”是先于世界就存在的,而且是永远存在下去,“从亘古到永远”。

2)、道的位格

道与 神同在  

这句话至少有下列四个意思:

A、表明道与神一样,是有位格的;

B、表明道与神处于同等地位,并不分优劣;

C、表明道与神彼此同时存在,并不分先后;

D、表明道与神彼此面对面,彼此之间心意相交相通,向着对方并无秘密。

3)、道的神性

道就是 神

本句表明道与神二者原为一;并非道是道,神是神,彼此分开。这里暗示神的位格乃是复数却又是一。

 “是”字在原文为过去式,表示这个“是神”并不是后来才逐渐变成的。

本节的“神”字原文无冠词,表示所强调的是这名词的属性;“道”自己并不构成神整个的本体,而是在本质上与神完全相同。“道”乃是三一神的一部分。

4)、重申道的神性

1: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2、道与创造

1: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按原文意指“万物是透过他而成为存在”(创1:3、6、9、11、14、20、22、24、26、28-29);就是说是他“使无变为有”(罗4:17)。万物,包括人类、动物、天上的星宿、天使──一切有形及无形的东西。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绝无例外。

3、写作目的

约翰在本书一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耶稣,而是介绍“道”。“道”的意思是“话语”和“理性”。那么,“话语”或者“理性”怎么可能具有神性呢?更怎么可能是神呢?约翰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对于明白圣经的基督徒而言,知道约翰这里的“道”指的是主耶稣,他与父神同时存在,是与神同等的(腓2:6),并且深知熟悉神的心意;他与父神原为一(参10:30),他就是神;他不但不是被造物,反而是神创造万物的凭借(参西1:16-17;来1:2);离开了他,便没有万物;他是生命的源头,也是光的源头(参诗36:9)。但是,约翰为什么说耶稣是“话语”或者“理性”呢?要知道“话语”或者“理性”是不可能具有神性的,更不可能是神。

1)、对于犹太人

犹太人是很熟悉那满有能力的神之言的。《创世纪》当中,神用“话语”创造了宇宙万物。但是,约翰要告诉自己的同胞,神的“话语”就是耶稣,神就是借着耶稣来创造宇宙万物;耶稣不仅仅是在公元前后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一个犹太人,更是在没有世界之前就已经与神同在,与神同尊、同荣,他就是神。显然,这对犹太人而言无疑就是极大的亵渎;绝大部分的犹太人至今都不承认耶稣是神或者基督,顶多只承认耶稣是先知,或者是伟大的人物而已。因为他们根据旧约的“一神”思想,是绝对不可能承认还有另外一个神存在的。那么,是不是约翰要制造另外一个神?他的思想是不是异端?

 其实神的“三位一体”(详见《马太福音》分享007“耶稣受洗”)是在旧约很多经文就已经“隐藏着”的。比如《创世纪》:

 1:1  起初 神创造天地。 

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1节当中的“神”的希伯来文Elohim为复数。此字虽是多数,但是动词“创造”则为单数。26节神在造人的时候,说话当中的人称代词是“我们”。如果神只有一个位格,那么这些经文就是错误的。

 “三位一体”在新约就有了清楚的启示,比如:

《马太福音》

 3:16  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 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 ,落在他身上。 

3:17  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28: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注: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 

《哥林多后书》

13:14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因此,约翰没有制造另外一个神,只是清楚告诉犹太人,神是“三位一体”的,耶稣是“三位一体”当中的第二位“圣子”;“耶稣”是“圣子”成为肉身所使用的名字。

2)、对于希腊人

约翰写福音书的时候,基督教已进入外邦人的世界。事实上在教会内犹太人不再居于支配的地位;而绝大多数均以外邦人为主。大部分的教友都不是来自犹太的背景,而是来自希腊的背景。因此,基督教需要重新阐释。这不是说基督教的真理有所改变,而是所用的词汇与术语有了改变。只要举一个例子,一个希腊人拿起《马太福音》,他一打开就见到长长的一串家谱。这家谱对于犹太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希腊人,就难以理解了。他若继续读下去,会读到耶稣是大卫的子孙。而大卫是希腊人从未听说过的帝王。一个人成为国家民族理想的象征,这是希腊人所无法了解的。耶稣是弥赛亚,这也是希腊人从未听过的名词。希腊人如果想做基督徒,是否必须将他的思想重新改变为犹太人的形式?他在做基督徒之前,是否必须学习许多犹太人的启示文学(论弥赛亚的再来)?希腊的思想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们是否要放弃自己整个伟大的思想传统,而完全改用犹太的名词和思想形式去思想呢?

约翰公正而大胆地面对这个问题。而且他找到从未进入过人心的最伟大的解答。希腊人有两个伟大的观念: 

A、他们有洛格斯(Logos)的观念。希腊文的洛格斯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言语,一个是理性。希腊人则完全熟悉理性的思想。他们看世界是一个伟大而又可靠的秩序。昼夜永不落空地相继着;一年四季,交替不息;以从不改变的轨迹运行;大自然有它的永恒的法则。这秩序是怎样产生的呢?希腊人会毫不犹疑的回答,是神的洛格斯,神的心思负责世界庄严的秩序。是谁使人类有能力去思想、去推理、去知道呢?是谁使人类成为有理性,有思想的动物呢?希腊人又会毫不犹疑地回答,是神的洛格斯,神的心思在人心中使人成为有思想,会推理的动物。    

因此约翰就把握住这一点,而用这种思想方法来谈论耶稣。他对希腊人说:“神统领一切、掌管一切的伟大心思吸引住他们的一生。现在神的心思已藉着耶稣这个人来到世间。只要看看他,你们就见到了神的心思意念。”约翰发现了一个新的范畴,有助于希腊人去思想,耶稣就是神以人的样式行动。

B、他们有两个世界观。希腊人常常认为有两个世界。一个就是我们活在其中的世界。它本身虽有其美好之处,但它是一个影子、复印本、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另一个是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伟大而实际存在的事物要存到永远。柏拉图曾将这些观念整理成为他的思想体系。他认定在那个不可见的世界中有每一件事物的完美样式,而这个世界的事物,只不过是这些永恒样式的影子般的复印本。简单说,柏拉图认为真实世界里某处有一张桌子的完美样式,我们这世界所有的桌子都是不完美的复制品;某处有善与美的完整样式,所有世间的善与美都不过是不完整的复制品。而那伟大的实在,那最高的思想;一切格式的格式,一切样本的样本就是神。问题是,怎样方能进入那真实的世界?怎样才可以摆脱这世界的影子而进入永恒的真实?

约翰宣称说:这正是耶稣使我们能够做到的事。耶稣就是来到世间的实在。耶稣是真正的光(9);耶稣是真正的粮(6:32);耶稣是真正的葡萄树(15:1);耶稣的审判是真正的审判(8:16)。在我们这个如影子的、不完美的世界中,唯有耶稣才是真正的实在。

这样,约翰告诉希腊人,耶稣就是他们所推崇的没有位格、属于抽象概念的“理性”;耶稣就是真正的实在。这对于希腊人而言是难以置信的。

神就是神,他不会因为犹太人和希腊人的难以接受就迁就、妥协。相反,对神的启示的态度,恰恰决定着最终的归宿。

3)、对于异端

约翰这样的开篇还有其他的用意,就是揭露异端、捍卫真理。

本书写作时,正是主后七十年的一段时间。这时,有形式,有组织的教会已经建立起来。神学思想已形成,信条教义亦已制定。无可避免地,有些人的思想走上歧途,而由此产生异端。

在本书成书之时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异端。它通称灵智派(Gnosticism)。如果不认识这异端,就难以领会约翰的伟大及他的写作目的。灵智派的基本教义就是,物质根本上是邪恶的,灵性根本上是善良的。灵智派者根据这一点,推论神是不能接触物质的,因此神并没有创造世界。神所做的就是放出一连串的发射体(emanations),每一个发射体愈来愈远离他,直至最后,有一个发射体是如此远离他,以至它能够接触到物质。那个发射体才是世界的创造者。

这观念本身已够坏,但它因附加的一些东西而变得更坏。灵智派者认为这些发射体一个比一个认识神更少,直至有些发射体对神一无所知,而且更是敌对神的。因此灵智派的结论就是,创造万物的神不但不是真正的神,而且对真正的神一无所知,更进而与之为敌。克林妥(Cerinthus),灵智派的领袖之一说:“世界不是神创造的,却是由远离神的一种力量所创造,它远离那超乎一切以上的力量,它不认识那高于一切的神。”

灵智派对基督教的影响是破坏性的:

A、有些灵智派者认为耶稣是神的发射体之一,虽由神而来,但没有真正的神性。他只是半神性的,是神与世界之间一连串较小的物体之一,或多或少地远离真正的神。

B、有些灵智派者认定耶稣没有真正的身体。身体是物质,而神不可能接触物质;因此他们认定耶稣是一种幽灵,没有真正的血和肉。例如,他们认为耶稣踏在地上,而不会留下足迹,因为他的身体既无重量又无物质。他们永远不会说:“道成肉身”(14)。奥古斯丁告诉我们他如何读了许多与他同时的哲学家的作品,他发现许多与新约相似的地方,但他说:“我却没有读到‘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就是为什么约翰在他的第一封信中要坚持说耶稣以肉身来到世间。他声言凡是否认这事实的人都受了敌基督者的灵所动摇(约一4:3)。这种异端名为“幻影说”(Docetism)。“幻影说”来自一个希腊字dokein,它的意义就是“似乎”。这异端之得名,是因为它认为耶稣只是外表上似乎是一个人。

C、另有些灵智派的人,持有许多不同的异端见解。他们认为耶稣是一个人,在受洗的时候神的灵降临在他身上,然后这圣灵一直与他同在,直至末了;但因为神的灵不能受苦,也不能死,所以这圣灵在耶稣被钉之前就离开了他。他们认为耶稣在十架上的呼叫是:“我的力量,我的力量,为什么你离开我?”在他们的书中还记载着当人体的耶稣在十架上死去之时,有些人在橄榄山上和一个十足似耶稣的形像谈话。

因此灵智派的异端,就以两种信念中的任何一种出现。他们相信,耶稣并非具有真正的神性,只不过是神一连串发射体中的一个;他也不具有人性,只是带有人形的幽灵。灵智派因而同时破坏了耶稣的真正神性与真正人性。

灵智派认定神与创造世界无关。这就是为什么约翰一开始就大声疾呼“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3)。这也就是为什么约翰要坚称“神爱世人”(3:16)(按:英文版圣经均译为God so loved the world.)。面对着灵智派者这样错误地把神属灵化,以致他没有可能与世界发生任何关系,约翰介绍了基督教的神观,说神是创造世界的神,他的临在充满了他所创造的世界。

三、反省反思

1、“道”是什么意思?“道”代表的是谁?具有哪些特征?

2、约翰一开篇强调“道”的先在性、永存性、神性,用意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讲:耶稣是真光

读经:约1:4-5,9-13

内容:

一、经文

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1: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1:10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1: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二、详细分解

4节紧承1-3节的内容,继续介绍“道”,就是圣子,主耶稣基督。

1、耶稣是生命的源头

1:4上  生命在他里头

生命在他里头,这里的“生命”,不是指人的生命,而是指神的生命。这里告诉我们生命在主耶稣里头,主耶稣是生命的源头。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命都是神的创造。神借耶稣创造生命,也赋予耶稣管理生命的权柄,正如《约翰福音》记载他自己所宣称的:

10: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 

10: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11:25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11:26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14:6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神的生命是永生,那么永生是否就简单的等于“永远活着”吗?它和永死、今生的生命有什么异同呢?

项目\类型

今生

永生

永死

身体软弱(干渴、劳累,老化,死亡,担心,惧怕等)

没有

有一部分,比如干渴、疼痛(路16:19-31)

灵里软弱(被罪捆绑,常常犯罪)

没有

永远存在

不是

永远的痛苦

没有

没有

有,地狱永远的火烤、虫咬(赛66:24)

属天的平安、喜乐、满足

没有信耶稣的,没有;

真信耶稣的,有

有,直到永远,在天堂与神在一起

没有

2、耶稣是真光

1:4下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1: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圣经告诉我们神就是光(约一1:5);耶稣也宣称自己是世界的光,跟从他的就不在黑暗里面行走(8:12)。9节更强调耶稣是真光,可以照亮一切在世上的人。这样的强调还有3:19-21;9:5;11:9;12:35-36,46。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耶稣是真光”呢(参考《马太福音》025“登山宝训——论财富”)?

 讲到光,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发光体,比如太阳、月亮、星星,或者是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电灯、电棒。我们会想到,光可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可以驱走寒冷、带来温暖;可以驱走病魔、带来健康;有了阳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制造食物……因此光很重要,是我们生存的必需(当然,光也有害处,比如紫外线能灼伤眼睛和皮肤)。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上面讲到的光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光。光可以保证我们正常、健康的活着,但却不能保证我们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更不能帮助我们战胜肉体的死亡和灵魂的灭亡。能保证我们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是神,他是我们的造物主,是他赋予我们价值和意义。因此,他是真光,或者说是灵性层面的光。

 本来,他是按照他的形象和样式创造我们,叫我们活出“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5:22-23)——这就是他赋予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本来,只要顺服他,他就会帮助我们活出这样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始祖违背了神的诫命犯了罪。从此,罪人远离了真光,活在黑暗当中,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为原则;只看到今生,只把这个世界当作活着的目标。不但今生活在罪的捆绑当中,还要承受肉体的死亡和灵魂的灭亡。

 耶稣来了,他可以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因着他的代死,所有信靠他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就是说本来生活在黑暗当中的罪人可以又重新回到真光面前。因着耶稣的光照、开启,罪人可以看到自己满身的污秽、败坏,是应当灭亡的;可以知道耶稣是为他死,为他钉十字架;他只有认罪悔改,接受耶稣所成就的救恩,才能罪得赦免、因信称义、与神和好。正如圣经对耶稣的描述:

《马太福音》

4:14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 

4:15  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旦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4:16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路加福音》

1:78  因我们 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1:79  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耶稣来了,他可以驱走寒冷、带来温暖。他可以安慰受伤的心灵,可以体恤罪人的痛苦,他可以带来属天的平安、喜乐、满足、释放,他温柔的向罪人发出呼召:“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因为他说过他的使命:“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

耶稣来了,他可以驱走病魔、带来健康。他只用一句话,瞎子就可以看见,聋子就可以听见,哑巴就可以说话,瘫子就可以行走,死人就可以复活。

…………

不过,这样的真光是绝对没有害处的。

3、光暗之争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字有“光不断地照亮”的意思。光照在黑暗里的目的,是要显出人在黑暗中邪恶丑陋的光景,催促罪人离开黑暗,来到真光面前。

黑暗是“光”的反面,光既是指神,指耶稣基督;则黑暗应是指反对神的权势,就是撒旦的权势,“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弗6:12);并在其权势之下的人和体制。

接受 (comprehend),可以指用心思去掌握,也可以指用武力去制服;本句可能含有此两面的意思,表示黑暗既未能理解光,也未能胜过光。撒旦及其跟随者虽然很有能力,但是他们对神的心意是一无所知,他们一直在做着敌对神、破坏神的事工的事情;但是他们是在神许可的范围活动。

光和黑暗的斗争,既是《约翰福音》要表达的主题,也是撒旦和始祖犯罪之后的历史事实。但是,最终的结局是以神的完胜而结束,正如《启示录》所描述的:

20:9  他们上来遍满了全地,围住圣徒的营与蒙爱的城,就有火从天降下,烧灭了他们。 

20:10  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 

20:11  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 

20:12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20:13  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 

20:14  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 

20:15  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 

21:1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21:2  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 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 

21:3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 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 神。 

21:4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4、对光的两种态度

1)、拒绝

1:10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世界在约翰的著作中具有独特的意思,指混乱、堕落的世界;不认识乃是不能分辨,

蒙昧无知。

    自己的地方,含有“自己的家”之意,广义泛指全世界,狭义特指犹太地方(巴勒斯坦)。

自己的人,广义泛指全体世人,狭义特指犹太人(神的选民)。

这两节经文其实是对5节经文最好的注脚。无论是自命神的选民的犹太人,还是不认识神的外邦人,他们大多拒绝耶稣,抗拒真光,宁可抱着财富、地位、权势下地狱!他们亲手把自己的救主钉死在十字架上!正如圣经所说(《哥林多后书》):

4:3  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4:4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 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

2)、接待

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1: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代表整个人(参摩5:8,27;赛48:9;诗113:1;约15:21;17:26;徒4:12),

所以“信他名”意指接受耶稣基督。

权柄在此指特别的恩典;含有确据、可倚托、靠得住之意。

作神的儿女,就是人有了神的生命和性情。人并非生来就是神的儿女,惟有借着接待

基督,才能获得作神的儿女的权利。

    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这里的“血气、情欲、人意”三者的原文几乎是同义字,指男欢女爱的性的结合。

从 神生的。就是指“重生”(3:3,5-6)

这两节经文讲的是另一种态度,就是接待耶稣、相信耶稣。就是在圣灵的光照下看见

自己的本相;愿意顺服圣灵的感动,接受耶稣成就的救恩,把自己的人生交给耶稣来管理。这样的人就是“从神生的”、“从上头生的”。已经重生得救的人与没有得救的人有了本质的区别:

项目\类型

没有得救的人

得救的人

掌权者

罪、旧人

神,神的生命进入,圣灵内住

对待犯罪

喜欢犯罪、以犯罪为乐

对罪开始敏感;一旦犯罪,内住的圣灵就会责备,并且催促认罪对付

生命的更新、改变

没有

在圣灵带领下,旧人不断死,新生命不断成长、成熟

人生观

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为原则、以世界为目标

以神为中心,以讨神喜悦为原则和目标

价值观

人不利己、天诛地灭

以认识耶稣为至宝,以顺服神为唯一的价值

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活在空虚、迷惘当中,人生像没有方向的航船

满有属天的平安、喜乐、满足、释放

归宿感

人生的尽头是死亡和坟墓,还有恐惧和黑暗

确定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被耶稣接去,在乐园里与主在一起;耶稣二次再来的时候,灵魂穿上属天的形体,进入天堂

三、反省反思

1、  如何理解“耶稣是生命的源头”?永生又是怎样的光景?

2、  如何理解“耶稣是真光”?

3、  对光有哪两种态度?没有得救的人与得救的人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道成肉身

读经:约1:14-18

内容:

一、经文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

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1: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

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1:17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1:18  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二、详细分解

1、道成肉身

1:14上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1)、难以置信的事实

道成了肉身,指神的话成了肉身,就是神穿上了人的生命和性情。“道”原来是抽象、

难以捉摸、看不见、触不着的,如今在肉身里成为具体、实在、可见、可摸的。神子成为一个肉身可以朽坏的人。他不是旧约时代在会幕和圣殿里高高在上、隐藏的神(出25:8;民35:34),而是人肉眼可见,暂时要住在人中间有真性情的人(来2:14)。这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提前3:16)的意思。

    住在我们中间字原文作“支搭帐幕”;基督作为神的帐幕,是神在地上人间的居所;

他无论到那里,神也就到那里。这一位道成肉身的基督,乃是带着神住在人中间,所以他的名为“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参太1:23)。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道就是神”,对于犹太人是亵渎,对于希腊人是谬论,都是难以置信的。这里更进一步告诉犹太人和希腊人,“道”还取了肉身,就是圣子,因着圣灵感孕,在公元前6-公元前4年借着童贞女马利亚降生在伯利恒,成为犹太人,名字叫耶稣。

对于犹太人来说,“道成肉身”更是难以置信、无法接受的,因此当耶稣自称为神的儿子的时候,他们觉得是僭妄和亵渎,认定耶稣是假先知,要用石头打死他(10:31-33)。

我们对犹太人的态度只能感到震惊:神不是在旧约也曾经以人的形象显现吗(创18章)?神既然可以以人的形象显现,又怎么不可以借着童贞女成为肉身呢?既然相信神可以以人的形象显现,就也应当相信神可以借着童贞女成为肉身。

我们已经说过,因着他们错误的神观,就是对神位格错误的认识,使得他们无法接受“道成肉身”的事实。

就具体的原因来说,犹太人当中的法利赛人死守口授律法,耶稣却不断违背它们,而且纵容门徒破坏它们;撒都该人和希律党人只注重今生的享受,而耶稣极大的威胁着他们的权力和利益;奋锐党一直通过暴力来对抗罗马政府,而耶稣的言行在很多地方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比如耶稣主张的爱仇敌、纳税给该撒等等都是他们极为反感的。

约翰记载道成肉身的事实,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否定灵智派异端的谬论。灵智派的基本教义就是,物质根本上是邪恶的,灵性根本上是善良的。灵智派者根据这一点,推论神是不能接触物质的,因此神并没有创造世界。圣洁的神根本不可能和邪恶的肉体联合。多西特派(Docetists)根据智慧派的学说,否认基督是在肉体里来的。

约翰清楚的告诉当时的门徒,不要听信异端的谬论,神不但创造世界,而且差遣圣子取了肉身,为的是为罪人代死、成就救恩。保罗也强调这样的信息:“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1:15)。约翰还在书信当中强调是否承认耶稣道成肉身,是分别真假先知、圣灵邪灵的重要标志(约一4:1-3)。

2)、满有恩典和真理

充充满满地有恩典。可以指耶稣对门徒谆谆教诲天国的福音,可以指耶稣对病人施行的神迹医治,可以指所有信靠耶稣的人不断享受的属天的福乐和灵命的长进。而耶稣的到来本身就是神给罪人的恩典,他以无罪的生命背负世人的罪孽,使所有信靠他的人罪得赦免、因信称义、得到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

有真理。“真理”,是个很常见的字眼,比如“真理越辩越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应该说这样讲的“真理”仅仅是指对神所创造的规律的认识和总结;而且常常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这样的认识不一定准确,昨天是“真理”,今天就可能成为昨日黄花。所以,准确说这样的“真理”是对真理本身的误用。

耶稣告诉我们他就是真理(14:6)。或者说耶稣是真理的本体。古今中外,很多的思想家、哲人都在宣称寻找真理。他们既然宣称在寻找真理,就表明他们自身不是真理;也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自称,因为他们毕竟是人;只有耶稣敢这样自称,因为他是神的儿子。耶稣清楚的告诉世界:“你们要寻找的真理,就是我,我就是真理的本体”。

在主里,我们认识真神的存在,认识真神的本质和性情,认识他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目的,认识他掌管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的进程,认识人类的堕落和神的拯救,认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终极归宿。

所有对真理的认识和寻找都应当回到真理的本体里面,这样的认识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只能是徒劳无益。

2、三重见证

1)、门徒的见证

1:14下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荣光是用于描述神的临在(参出24:16;40:34-35)。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是指基

督在山上变化形像(参太17:1-2,5;路9:32;彼后1:16-18)。‘

 父独生子原文尚有para一字未能翻译出来,该字的意思是“从”和“在旁”。故“父独

生子”有二意:这位独生子是从父而来;他仍旧与父同在。

虽然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被称为神的儿女,耶稣被称为他们的长兄;但是不等于说得救的信徒就成了“小基督”,他们与耶稣有本质的区别:

项目\类型

蒙拣选信徒的重生

耶稣的受生

源头

出生时间

今生,预定的时间

永恒(西1:15;诗2:7)

性质

罪不再掌权,里面有了神的生命,圣灵内住

与神同尊、同荣、同本质

本质

被造之物,被神领养为神的儿子,不会变成小基督

造物主,神的独生子,罪人的救主

复活在天家的情形

灵魂穿上属天的形体,仍然是被造之物,不会变成神

带着已经变化的被钉十字架的形体,仍然是神的儿子,仍然是造物主

当然,耶稣在永恒里被神生,是属灵的奥秘。

这里约翰以自己和众门徒的耳闻目睹来证明道成肉身的真实可信。他也是犹太人,他也有犹太人的神观,他也对耶稣的自称为神的儿子感到惊讶;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那次重要的测试当中,他也没有敢说耶稣是神的儿子,只有彼得这样说了(太16:13-16),要知道他和彼得都是耶稣最爱的门徒。

可以说,自从见了神迹跟从耶稣之后(路5:1-11;太4:18-22),他每天都活在不断的惊讶当中,无论是耶稣所行的神迹,还是耶稣传扬的福音、对旧约圣经的诠释,都是令他耳目一新的;或者说他不断的被耶稣改变着。特别是在耶稣登山变像和死而复活,让他确实知道,耶稣真的是神的儿子;并不是在旧约圣经(那个时候他们还只有旧约,新约是以耶稣为中心的)所讲的神之外多出了一位神,而是神本身就是三位一体的,只不过没有清楚启示出来而已。

2)、施洗约翰的见证

1: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

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这里约翰提出了第二重见证,是来自施洗约翰的,这个内容会在本章下面详细记载(19-34)。这节当中“约翰”没有像其他福音书那样在前面加上“施洗”,是因为本书当中一直没有提及作者使徒约翰。

施洗约翰因着被神差遣(6-8),来呼召背道的以色列悔改归向神,为神的儿子预备人心;并且见证神儿子的到来,就是耶稣;他是那“旷野人声”(19-23,赛40:3);他凭着神给的记号,在蜂拥而至认罪悔改、接受他洗礼的犹太人面前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32-34)。

3)、门徒的灵性经历

1: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约翰继续提出了第三重见证,就是所有信靠耶稣的门徒的灵性经历。他们自从接触耶稣

之后,里面的愚蒙、无知不断被光照、开启,直到看见自己污秽败坏的本相,认罪悔改信耶稣;他们的人生从此被神点亮,继续不断经历神的恩典,被神的恩典充满,真是“恩上加恩”。

    这样的三重见证,足以证明道成肉身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3、耶稣基督与摩西

1:17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这里约翰简单对比了律法与耶稣、摩西与耶稣:

1)、律法与耶稣

项目\类型

律法

耶稣

性质

影儿(西2:17)

实体(西2:17)

使命

彰显神的恩典和真理,预表见证耶稣;揭露罪人本相和不能自救,催促罪人认罪悔改归向神

神的恩典与真理的实体,为罪人代死,满足神的公义,成就救恩,成全律法

2)、摩西与耶稣

项目\类型

摩西

耶稣

身份

伟大的先知

神的儿子,罪人的救主

使命

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将律法传递给以色列民,预言耶稣的到来(申18:15;徒3:22;7:37)

为罪人成就救恩,成全律法,带领蒙拣选的罪人脱离罪的捆绑,引领他们认识神、顺服神

律法也好,摩西也好,都是被犹太人所尊崇的;而约翰要清楚告诉自己同胞的是,相比

之下,耶稣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应当从死守口授律法的错误当中出来,从靠人的行为称义的错误当中出来,信靠这位道成肉身、成就救恩、成全律法的神的儿子,就是耶稣;他就是神为所有的罪人预备的基督。

4、耶稣基督与神

1:18  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从来没有人用肉眼看见过神的本体;从来没有

人真正的认识神。

熟悉圣经的信徒会说,不对吧,旧约有些人是亲眼见到神的,比如雅各、摩西与神“面对面”(创32:10;出33:11;申34:10),还有以赛亚、以西结(赛6:1;结1:26-28)。

圣经告诉我们,罪人是不能见神的本体的,罪人无法承受神本体的荣耀,罪人见神的面必定死亡(出33:18-23)。因此,这些人所见到的都是神有限的荣耀,并不是神的本体。

在父怀里原文直译“进入父怀里”;“怀”是希伯来习惯用语,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

系。表明他是最接近父神,具有无比独尊的地位。

 将他表明出来。简单说,就是看见了耶稣,就看见了神;不是说神具有耶稣肉身的形体,

而是说神的性情、品格、旨意、对待罪恶的态度、对罪人的怜悯等等都通过耶稣表明出来。正如约翰后面的记载:

    14:8  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 

14:9  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  

14:10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后世的信徒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耶稣,但是可以通过圣经的记载认识耶稣,可以在圣灵的引导下亲身经历耶稣的怜悯、开启、拯救、释放、内住、引导。就是说在信心里面看见耶稣。

罪人不能见神,但罪人可以见到道成肉身的神的儿子,这是罪人莫大的福分,也是神给罪人莫大的恩典;不仅仅是见到神的儿子,更是被神的儿子拯救,这样的恩典是何等的长阔高深!

蒙恩的罪人唯有感恩和赞美。

三、反省反思

1、  如何理解“道成肉身”?为什么“道”要成为肉身?“道成肉身”有哪三重见证?

2、  如何理解“耶稣就是恩典和真理的本体”?

3、  如何理解耶稣是神的“独生子”?耶稣的受生与信徒的重生有什么异同?

4、  律法、摩西与耶稣分别有什么联系?

5、  如何理解“从来没有人看见神”?耶稣是怎样将神表明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讲: 施洗约翰的见证

读经:约1:6-8;19-34

内容:

一、经文

1:6  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1: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1: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1:19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

说:“你是谁?” 

1:20  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 

1:21  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

吗?”他回答说:“不是。” 

1:22  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覆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1: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

的。” 

1:24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注: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  

1:25  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 

1:26  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1: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1:28  这是在约旦河外伯大尼(注: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注:或作

“背负”)世人罪孽的。 

1:30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31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1: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1:33  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

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1:34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 

二、详细分解

1、使命的来源

1:6  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字含有“使者受差遣,肩负特别使命”之意。

这节清楚指明,施洗约翰的使命是神授予的。结合下文和其他福音书,施洗约翰的出

生本身就是神的怜悯,神借着天使和他父母的口预言了他的使命(路1:13-17,41-45,76-77);他也清楚他的被差遣和使命(23,33)。

2、使命与目的

1: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这节指明了施洗约翰的使命,就是为神的儿子作见证,目的是叫来到他面前接受悔改

洗礼的犹太人可以因着他的见证而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这些内容会在下文详细记载,这里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3、区别与联系

1: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这里特别把施洗约翰与神的儿子耶稣作了郑重的区分,然后再次指出施洗约翰的使命。这样的区分在本卷福音书出现很多次。为什么屡次要作这样的区分呢?

原来当时有些基督徒,特别是犹太籍的基督徒,他们过于重视施洗约翰的地位。约翰继承先知的传统,又以先知的声音说话。他确实具有使犹太人无法不倾慕的地方。我们确知较后的一段时间,施洗约翰的那一派亦为正统的犹太信仰所接纳。《使徒行传》19:1-7说十二个人,他们还没有正式加入教会之前,只是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

本书屡次以温和但坚决的态度使施洗约翰回复到他应有的位置。施洗约翰自己也一再否认他曾声称或占有那最高的位置,他反而觉得不配,并将这位置让给耶稣(3:28-31)。在其它几本福音书中我们已经见到,耶稣一直到了约翰被囚禁以后才开始传道,而在本书,耶稣的传道与约翰同一时期。本书作者很技巧地说明施洗约翰与耶稣的会面,而施洗约翰如何通过他与耶稣的见面去承认,并促使别人也承认耶稣的最高权威。

本书很小心地指出施洗约翰不是那光(1:8;5:35),并且多次否认把一切属于弥赛亚的尊称归于他(1:20;3:28;4:1;10:41),甚至不容许人们把他作为最大的见证(5:36)。

本书并没有非难施洗约翰,但对那些把应该属于耶稣的位置给与施洗约翰的人,却有所责备。

4、详细的见证

1)、回答质询

A、是否基督

1:19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

说:“你是谁?” 

1:20  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

这是来自宗教界上层的质询。施洗约翰在旷野的传道施洗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没有他们的授权,甚至也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就擅自传道施洗,他们不能不关注;况且施洗约翰的声望日增(太3:5-6;路3:10-14)。

首先咨询的问题是施洗约翰是否是基督,这也是犹太人一直期盼和极为关注的问题;而且施洗约翰的言行举止和声望很像那要来的基督。他的回答也很明确,他不是基督。

B、是否以利亚或那先知

1:21  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

吗?”他回答说:“不是。”

接下来的问题是问施洗约翰是不是《玛拉基书》4:5-6节预言的“以利亚”和摩西预言的“先知”(申18:15)。施洗约翰也都明确的给予否定。他清楚他有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路1:17),也就是《玛拉基书》4:5-6节所表达的意思;耶稣后来也作了这样的肯定(太11:13-14;17:10-13);但不是犹太人的拉比所解释的以利亚亲自的再来。

结合前面犹太人对神的位格认识上面的错误,以及对摩西律法人的细化、繁琐化,我们看到错误的解经是多么可怕!犹太人的错误解经,使得他们拒绝了神的儿子耶稣和他的先锋官施洗约翰,并且最终将他们的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

奉劝那些不肯在神的话语上面下功夫,一味排斥神学,一味强调“单纯爱主”、“好好爱主”,热衷于发表属灵“高见”,热衷于分享彼此的“亮光”或者“看见”的信徒,你们要小心啊!因为你们常常行在错误当中,还以为是按照圣经的教导去行;其实是按照你们对圣经错误的理解去行了!你们所强调的“亮光”或者“看见”基本上是你们自己私意的解释或者牵强附会!你们的说法、做法恰恰是异端和撒旦所欢迎的!异端和撒旦才希望你们永远糊涂下去!——你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于你们自己,已经被异端掳去!当记得圣经的提醒:

《以弗所书》

5:17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彼得后书》

1:20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1:21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 神的话来

《提摩太后书》

2:15  你当竭力在 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C、自诉身份

1:22  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1: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

的。” 

质询的人本来带着很明确的一些问题来质问,但都被一一否定;只好让被质询的人自我介绍。施洗约翰清楚告诉他们:他是以赛亚先知预言的“旷野人声”(赛40:3)。

D、因何受洗

1:24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注: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

1:25  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 

1:26  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1: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1:28  这是在约旦河外伯大尼(注: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这里是质询施洗约翰的权柄来源,就是说谁赋予他传道施洗的权力。但他明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是答非所问的告诉他们,在他之后要出现一个无论是施洗方式还是属灵地位都与他迥然不同的人物出现(太3:11-12;可1:7-8;路3:15-17);他与这位要来的地位悬殊,如果把这位要来的比作主人,他连作奴隶的资格也没有。

显然,施洗约翰此时并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他所知道的是这人是神的儿子,在这人受洗的时候将有圣灵降下,这是神给他辨认神儿子的标记(32-34)。

2)、见证基督

A、见证基督

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注:或作

“背负”)世人罪孽的。 

1:30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31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主角终于登场了,就是耶稣。施洗约翰短短的见证当中包含了很多信息:

甲、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

乙、预言耶稣的使命是成为神为世人预备的羔羊,要背负世人的罪孽

丙、耶稣就是他一再预言的那位

丁、虽然耶稣的出现在他后面,但是地位远远高于他: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戊、他清楚耶稣是神的儿子,是造物主;而他是被造之物(3:31):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己、他清楚自己的使命是通过水洗的方式显明耶稣

庚、他以前并不了解耶稣,虽然他们之间有亲戚关系,也可能很熟悉(路1:36)

辛、通过耶稣受洗的时候圣灵降下,他才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

B、说明原因

1: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1:33  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

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1:34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

施洗约翰这次的见证,就清楚的告诉来到他面前的犹太人他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是亲戚关系,不是因为他们很熟悉,而是因为神在差遣的时候给他辨认的记号;来到他面前悔改受洗的人很多,他也一直在小心的辨认、耐心的等待;直到耶稣来了,受洗的时候圣灵降下了(太3:16-17;可1:10-11;路3:22)!他很兴奋,也很激动,原来神的儿子就是耶稣,耶稣就是神的儿子!这是神赋予他的使命,他怎么能不向众人见证耶稣呢!

到这里,主角已经出现,配角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属于主角的时间!正如配角自己说的(《约翰福音》):

3:28  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 

3:29  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 

3:30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三、反省反思

1、  本书为什么要一再严格区分施洗约翰与耶稣呢?

2、  错误解经为什么可怕?谁最喜欢信徒一直糊涂下去?

3、  施洗约翰是通过什么来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耶稣初召门徒

读经:约1:35-51

内容:

一、经文

1:35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1:36  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 

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拉

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 

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

正了。 

1: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1:41  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

“基督”)!”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注:“约翰”马太

16章17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1:43  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 

1:44  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 

1:45  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

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1:46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

诈的。” 

1: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

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1: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1:50  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

大的事。” 

1:51  又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

子身上。”

二、详细分解

1、  施洗约翰推荐

A、老师推荐

1:35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1:36  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

前面,施洗约翰已经郑重公开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神为世人预备的赎罪羔羊。这里

记载的是耶稣受洗后的第二天,他再次向他的门徒郑重见证耶稣;而且根据下文(37)内容,明显他是推荐他的门徒跟从耶稣。

    要知道,当时施洗约翰已经在民间很有影响,可谓如日中天,而耶稣才初出茅庐。从此,我们看到施洗约翰博大的胸襟和清醒的角色认识。这样的虚怀若谷我们在后面还会看到(3:30)。

B、另投老师

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拉

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 

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

正了。 

    申正按犹太计时法(从上午六时计起),是下午四时;但若按罗马计时法(从午夜零时计起),则为上午十时。

本书作者虽为犹太人,但因受书的对象是外邦人,故很可能在写本书时采用罗马计时法。例如,主耶稣是在“巳初”(第三时),即上午九时被钉十字架(参可15:25),但本书却记载在“午正”即第六时,他仍未被判钉十字架(参19:14),由此可见,约翰至少在第十九章是采用罗马计时法。

两个门徒在老师的推荐下,转而跟从了耶稣。耶稣问他们有什么需要,他们却问耶稣住在哪里,似乎答非所问;又似乎这两个门徒只关心衣食住行这些肉体的需要。

应当说,这两个门徒之所以问及住宿的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对耶稣很感兴趣,希望更多认识他。因为他们在耶稣受洗的时候亲眼看见圣灵的降下,亲耳聆听神的见证(太3:16-17);而且自己的老师也再三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是基督。

如果按照罗马计时法,“申正”是上午十时,那么就表明这两个最早跟随耶稣的门徒这一天和耶稣在一起。

C、向哥哥推荐

1: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1:41  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

“基督”)!”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注:“约翰”马太

16章17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矶法,石头(亚兰文);彼得,石头(希腊文)。

这里介绍最早跟从耶稣的两个门徒的详细情况,但是只介绍了一个安德烈,另一个没有提名。很可能就是本书作者约翰。39节详记发生此事的时间,可以看出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约翰在本书中完全没有提过自己的名字,他愿意隐藏自己(21:24)。

安德烈就是一个愿意见证耶稣的人。他在跟从耶稣之后,就去寻找自己的哥哥西门,告诉他他们已经预见基督了,就是耶稣。哥俩见到耶稣之后,耶稣直接就指出西门的姓名和父亲姓名(当然或许是安德烈已经告诉了他);并且给西门改名为彼得。

当时受希腊文化的冲击影响,犹太人都喜欢取个希腊名字;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取个外国名字一样,是很时髦的事情。我们在以前已经讲过,无论耶稣自己的名字,还是这里给西门改名,还有日后扫罗的改名(徒7:60;13:9。“扫罗”是希伯来文,“保罗”是希腊文,名字意思一样),都不是赶时髦,而是为了传播福音的方便。我们知道,后来彼得成为向同胞犹太人传福音的中坚力量;保罗被拣选为外邦人的使徒,将福音种子撒遍当时的罗马帝国。

2、  呼召腓力

1:43  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 

1:44  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 

按照上面的时间,这是耶稣受洗后第三天;当然也可能是许多天之后。耶稣想返回加

利利。其他福音书都是记载耶稣受洗之后在旷野受试探,试探结束之后听见施洗约翰下监,然后返回加利利。途中遇见腓力,就呼召腓力;明显腓力就跟从了耶稣,并且已经知道耶稣是基督(45)。

这里还介绍了他和安德烈他们都是伯赛大人,都属于加利利一带的人。而且,他在耶稣初召的门徒当中是唯一被耶稣直接呼召的。

3、  向朋友推荐

A、向朋友推荐

1:45  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

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1:46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腓力找着拿但业,前三卷福音书中,常将腓力和巴多罗买的名字连在一起(参太10:

3;可3:18;路6:14),因此许多解经家认为拿但业就是巴多罗买。

腓力和安德烈一样,急于把好消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他把自己遇见基督的事情告诉自己的朋友拿但业,目的是向他推荐耶稣。但是拿但业很不以为然,反诘了腓力一句:“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

我们以前介绍过拿撒勒,一个偏僻的渔村,也是一座被犹太人轻视的小城,明显拿但业也是带上了有色眼镜。腓力没有跟他争执,只是提醒他还是看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B、耶稣亲自呼召

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

诈的。” 

1: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

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1: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还好,拿但业没有一味拒绝自己信赖的朋友;因着对朋友的信赖,他还是跟随腓力来

见耶稣。没有想到的是,耶稣虽然没有见过他,却对他了如指掌。耶稣指出他是真正的以色列人,里面没有诡诈。明显,耶稣不是恭维,不是为了要拿但业跟从他而说谄媚的话;因为耶稣是神的儿子,他是无所不知的,他可以监察我们的心肠肺腑;我们所有的人在神的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拿但业很是诧异,但是本能立即提醒他,他虽然不了解耶稣,但耶稣可能早就了解他,比如通过腓力的介绍,或者其他途径,因此他随即就反问耶稣是怎么了解他的。耶稣的回答告诉他,腓力去找他的时候,他当时正在无花果树下,耶稣就已经知道他——就是说耶稣似乎有“千里眼”,他虽然没有跟随腓力同行,但是他已经知道腓力要做的事情;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拿但业,但是他已经了解拿但业这个人;并且在腓力寻找拿但业的时候,他知道拿但业身在何方。

在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实面前,拿但业摘得了“有色眼镜”,发自内心的佩服耶稣:“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这是耶稣神性的又一见证。本卷福音书记载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证明耶稣是神。耶稣看见无花果树下的拿但业,只是其中一件,其他显明他是神的事迹见2:23;4:17-19,29;6:61,64,71;11:11-13;13:1,11,17,28;16:19,30;18:4;21:17。

C、预言更多神迹

1:50  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

大的事。” 

1:51  又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

子身上。”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原文是“我阿门阿门的告诉你们”。

神的使者就是天使;天使是服役的灵,奉神的差遣来为信徒效力(来1:14)。天使的

主要服事,就是在神与信徒之间负责传达信息,保持交通往来。

耶稣似乎对拿但业因着他彰显神性的一件小事就相信他而感到诧异,并且进一步提醒拿但业还会看到更多更大的神迹。

耶稣借用雅各在梦中看见天梯一事(参创28:12),来说明基督是沟通神与人之间的桥梁,也是那中保(提前2:5),是和以色列祖先雅各立约的那位神。神从前站在“梯子”之上和雅各立约;今天,道成肉身的“人子”也要成就神对全人类的救赎计划。

天开了,是比喻说法,指出信基督的人可以借着耶稣和神恢复交通(约一1:5-7)。当然,

圣经也记载司提反在殉道之前说的话(《使徒行传》):

    7:55  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 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 

7:56  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 神的右边!”

应当说这是神特别的怜悯,司提反的眼睛被神开启,可以看见灵界的事物,就是神的荣耀和耶稣。旧约也有类似的记载(《列王纪下》):

6:17  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

我们里面的眼睛若被神开启,可以看见自己满身的污秽,可以看见耶稣的救恩,可以看见神的心意,可以从神的眼光看一切,可以从凡事当中看见神的美意。

我们看见约翰对耶稣的呼召与其他三福音的呼召明显不同,而且其他三福音的记载似

乎都表明没有发生过约翰这里记载的呼召(对比路5:4-5与本章的41节)。以前我们已经说过,约翰这里记载的呼召是要门徒信靠耶稣,其他三卷书是侍奉的呼召。具体情形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我们见耶稣的时候就明白这一切的疑难了。

三、反省反思

1、  施洗约翰已经如日中天,为什么还将自己的门徒拱手送给初出茅庐的耶稣?

2、  选择跟从耶稣的施洗约翰的门徒为什么问耶稣住在哪里?

3、  安德烈、腓力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4、  耶稣为什么给西门改名?

5、《约翰福音》的哪些记载彰显了耶稣的神性?

6、如何理解“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 变水为酒

读经:约2:1-11

内容:

一、经文

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2:4  耶稣说:“母亲(注: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2: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

的便叫新郎来, 

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

徒就信他了。 

2: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二、详细分解

1、  应邀赴宴

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第三日,就是礼拜二。这个日子被犹太人视为“双好日”。因为在《创世纪》当中的第

三日的创造当中,有两次叙述“神看着是好的”(创1:10,12)。直至今日,犹太人结婚多选在这一天举行。因此“第三日”在犹太人听来就知道下面是讲结婚的宴会了。

故事叙述一个乡村的婚筵,在巴勒斯坦婚礼是个很重要的场合。婚礼不只一日。在筵

席后很晚的时间才举行。婚礼之后年青的年妇就被带回新居。这时已经天黑,他们在火炬照明之下,用华盖遮头穿过乡村的街道;他们尽可能走一条长路,好让更多的人给他们祝福。但新婚夫妇并不去度蜜月,他们留在家中,开放达一星期之久,让亲友前来祝贺。他们戴冠冕,穿礼服,俨然皇帝和王后,人们尊他们的话如法律。在一个经常穷困和需要辛劳工作的生活中,这一周的节目和欢乐达到最高潮。

从下文(12)可以知道这次参加宴会的,不仅是耶稣、他的母亲、他的五个门徒,还

有他的弟弟们。约翰只记载主耶稣的母亲和弟兄,或许约瑟此时业已去世(参可6:3,那里未提到约瑟),而妹妹们则已出嫁(参太13:56)。

2、  出现困境

2:3酒用尽了,

在犹太宴会里,酒是很重要的。拉比们说:“没有酒就没有欢乐。”在东方酒很重要,

但人们不是要饮醉,醉酒是很不礼貌的。他们所饮的实在是两份酒与三份水的混合饮品,在任何时候供应短缺都是一个问题,因为厚待嘉宾在东方是项神圣的义务,在婚筵中供应短缺是新郎新娘的莫大耻辱。

现在,就出现了这样尴尬的情况,没有酒了。从下文看,这个情况只有有限的人知道,比如耶稣的母亲(3),管理酒的用人(5,9);管筵席的,就是负责接待客人、安排酒席事宜的人;新郎新娘;耶稣的门徒等并不知道(9)。

或者,新郎是知道的,正一筹莫展;而耶稣的母亲可能是新郎的亲戚,正好知道了这个情况;她就劝慰新郎不要着急,她自有办法,就是找她的长子耶稣。

3、  马利亚求援

2:3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2:4   耶稣说:“母亲(注: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2: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马利亚就径直找耶稣,把耶稣叫到外面安静的地方,告诉他出现的困境。马利亚为什

么就径直找耶稣呢?显然,她知道她这个儿子不一般,无论是出生之前和出生之时的天使的预言,还是日后耶稣的成长,都清楚表明他是神的儿子;显然马利亚知道耶稣会行神迹,否则,她不会自作聪明的。

    而耶稣似乎对母亲很不孝顺,径直就喊她为“妇人”。当然这是按照中文字面来理解了。

母亲,原文是“妇人”(参19:26;20:13),并无不敬的意味,反倒是表示尊敬、亲密的称呼。

但是耶稣确实是不太高兴的:“我与你有什么相干?”原文是“这与我、与你有什么相干?”乃犹太人的惯用成语,其意思须视上下文而定;此处应系耶稣拒绝她以主肉身母亲的地位,来越权指挥神子的行动。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让我来作决定呢?”耶稣行动的唯一中心和动机就是父神的喜悦(路2:49);他从来不讨人喜悦,哪怕是他的母亲、弟兄(可3:20-21;31-35)!

我的时候还没有到,“我的时候”在本福音书里特指主耶稣藉死得荣耀的时刻(参7:

30;8:20;12:23,27;13:1;17:1)。我们知道,到了预定受难的时刻,耶稣毅然奔赴耶城赴难,甘心束手就擒、任人摆布;但是这个时刻现在还没有到,任何人,包括他的母亲、弟兄,都不能凌驾于神的儿子之上(7:1-10)! 

    马利亚从耶稣的态度当中看出来他的不悦,但是也知道他没有拒绝;毕竟他不反对人间的欢乐,他能在百忙之中带着门徒赴宴就已经清楚表明这一点了。因此,马利亚只是吩咐用人,按照耶稣的吩咐去做。 

4、  挑水送水

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洁净的规矩指犹太宗教礼仪上的条例(参3:25;可7:3-4)。按摩西律法的规定,祭

司进圣所供职前必须洗手洗脚(参出30:19)。而历代著名律法教师对摩西律法作了补充的诠释和引伸,将旧约对祭司的吩咐扩大范围至一般百姓的生活细节,惟恐人们可能在无意中摸过不洁的东西(如死人、死畜、不洁的动物),所以规定在进食以前必须用水洁净。

约翰既为希腊人写这福音书,他便解释这些缸是犹太人为洁净礼仪盛水之用的。水有两种用途,其一是用来给人入屋时洗脚。那时的路面是没有铺过的,凉鞋只是一块用带缚在脚上的鞋底,在干燥的日子脚会铺满灰尘,在雨天就沾满泥泞,故此水是用来洗脚的。其二,它用来洗手。严谨的犹太人不但在饭前洗手,而且在每一道菜之间洗手。首先是手向上,水倒在手上流到手腕;然后手向下,水倒在手上由手腕流至指尖,这样依次洗涤每只手,而每只手掌须用另只手的拳头去洗擦。犹太的礼仪律法规定这样,否则就算是不洁。这些大缸里的水就是为洗手洗脚用的。

耶稣就吩咐用人挑水,装满六口石缸;然后又叫他们把水送给管筵席的。用人都一一照办。他们清楚送的是水,不是酒。

5、  诧异不已

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

的便叫新郎来, 

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管筵席的尝了用人送来的水,竟然非常惊讶;叫用人赶紧把新郎叫来。新郎被叫了出

来,想必他还很焦急,毕竟没有酒了,又不知道马利亚能不能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令他想象不到的是,管筵席的竟然是半带夸奖半带批评的数落了他:“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好酒放在前面给客人喝;等客人的味觉有些迟钝之后,再上次一点的酒。一方面感觉不出来了,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开支。

我们不知道新郎面对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反应,相信他在高兴之余,对马利亚这个“及时雨”是非常的感激;肯定去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而马利亚会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新郎,帮他脱离困境不是她,而是她的儿子——耶稣!

6、  结语

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

徒就信他了。 

约翰告诉我们,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件神迹,从中彰显出他的神性;门徒事后得知这样的情况,就更加相信耶稣了。

7、  深入思考

1)、彰显神性

从前面未见拿但业就已经对他了如指掌,到这里在迦拿的变水为酒,约翰这样的记载

主要目的就是彰显耶稣的神性:他可以无所不知、监察人的心肠肺腑;他可以变水为酒,而且没有任何的动作和语言。

2)、解危纾困

在这个大喜的日子,竟然出现了酒用尽的尴尬局面!但是因着耶稣的怜悯,使得形势发生逆转!

耶稣来,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困境或者疾病的折磨;他来更是为了解决生命的困境,他要寻找、拯救所有犯罪离开神的失丧的人,就是所有的罪人(路19:10);他愿意以他无罪的生命来背负我们的罪孽,他愿意为我们付上罪的赎价,为的是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捆绑,脱离死亡和灭亡的枷锁;“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3:16)

没有了酒,仅仅带来的是尴尬和耻辱;没有了耶稣,带来的却是永远的灭亡,后者更可怕!

3)、与人同乐

四福音有多次耶稣参加宴会的记载,宴请他的不仅仅是属于友好的阵营,也包括与他敌对的阵营,比如法利赛人。耶稣似乎是来者不拒,因此落得个“贪食好酒”的名声(太11:19)。我们以前已经讲过,这样的评价是不公正的。耶稣虽然经常赴宴,但是不是“贪食好酒”,而是抓住一切机会传扬天国的福音,引领罪人悔改;同时也表明,他“与喜乐的人同乐”(罗12:15);况且并没有证据显示他和罪人沆瀣一气,或者常常醉酒——只要有一次醉酒的记载,就表明耶稣不是神的儿子,因为也会犯罪。

我们的神并不是异教所呈现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凶神恶煞,令人望而生畏——这些本不是神,只是撒旦的假冒!我们的神并不反对人间的欢乐,相反在圣经当中教导“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12:15)。他只是告诉我们,这些肉体的快乐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是罪中之乐!真正的快乐在他那里,所有信靠耶稣的人,都会经历到属天的喜乐、平安、满足、释放;而且随着生命的成长、成熟,会“在地如天终日欢呼”——这些快乐才是永恒的,有价值的;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的,也是任何的物质都不能换来的。

4)、信心的成长

我们看到11节的“他的门徒就信他了”,似乎告诉我们这节事情之前,门徒还没有信他。

但是,明显这样的理解不合理,因为他们已经清楚耶稣是基督了(1:35-36,41,45,49)。圣经告诉我们,信心有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从知之甚少到更多知道,从怀疑、小信到坚定仰望,正如《罗马书》1:17节所说“因为神的义……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

5)、一些争议

A、喝酒问题

主耶稣竟然变水为酒给人喝,而且似乎主不但不反对人喝酒,他自己甚至也喝酒(参

太11:19)。当今的很多教会教导信徒“喝酒就是犯罪”;或者虽然没有明说,但总是一再作这样的暗示。如果这样教导或者暗示是对的,那么耶稣也在其中,就是说他们所信靠的不是圣经当中的耶稣,他们要的是“滴酒不沾”的耶稣!

那么,基督徒究竟可不可以喝酒?这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谈过。我们这里看看新约圣经有关喝酒的教训:

《以弗所书》

5: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

《提摩太前书》

3:8  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

5:23  因你胃口不清,屡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点酒。 

    明显,圣经只是反对酗酒、醉酒,并没有禁止喝酒;而且酒在耶稣时代是可以作为药来使用。同时,我们也讲过巴勒斯坦地区的日常饮用水因为水质不好,引用的时候里面也会掺少量的酒,为的是消毒。

通常我们的教导是,对于有嗜酒酗酒恶习的信徒,最好不要喝酒。在教会侍奉的人员,

最好滴酒不沾,不是圣经有这样的规定,而是为了免于引起争议,甚至绊倒信心软弱的信徒。

B、用人的信心和顺服

相信很多信徒早就憋不住了,说到现在,为什么还不提及用人的信心和顺服呢?要知道这是许多讲台、讲章、牧者大书特书、大讲特讲的信息!

我们无意与主流的看法唱反调,但是我们必须回到圣经,回到耶稣所在的时代。那个时候还是奴隶制度;奴隶是花钱买来的“会说话的工具”,他们的职责就是对主人绝对的服从;不管主人的决定是对还是错,不管主人本身是善还是恶,他们无权过问这些。主人对他们有生杀大权。这些内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马利亚也好,耶稣也好,虽然不是这家用人的主人,但是是主人的客人,更可能是亲友,和主人是平等的。就是说对用人来说,他们也是主人。

我们再回到事情当中。当马利亚吩咐用人按照耶稣要求去做的时候,当耶稣吩咐他们挑水、送水的时候,用人只有服从。尽管他们知道耶稣要解决的是酒的问题,尽管他们知道,他们挑的、倒的、送的是水,而不是酒;尽管他们明知耶稣的做法很荒唐;尽管他们知道等着他们的可能是一通训斥,顶多会告诉主人这是一个叫耶稣的人这样吩咐他们的。他们只有顺服,这是他们的本分。

不错,用人无条件的顺服耶稣,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不要人为拔高用人。如果他们可以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力,他们这样做就确实可以体现极大的信心和顺服;但问题是他们根本无权过问。上面我们说到,他们对主人只有无条件的顺从,这个方面并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是无条件的顺服人;我们只能无条件的顺服神。

C、天主教的错谬

很多天主教的信徒说,他们之所以向马利亚祷告,就是因为在这件事上马利亚为主人解决困难而向耶稣提出请求;既然在地上马利亚可以这样做,那么她现在在天上也可以同样为我们代求。

似乎天主教这样的认识合情合理,他们因此向马利亚祷告,念玫瑰经,但是他们已经明显把马利亚高举为神。我们知道神和人之间唯一的中保是耶稣(提前2:5),天主教在这个唯一中保之外又多了一个中保,就是马利亚;而且,天主教的神观也不是三位一体,而是四位一体了:圣父、圣子、圣灵、圣母。这是极大的亵渎。他们关于马利亚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说马利亚无原罪,说马利亚死后升天。本质上是为了掩盖一个错误而产生更多的错误。

三、反省反思

1、耶稣是个不懂得尊重母亲的人吗?如何理解他说的“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2、耶稣行这个神迹的目的是什么?

3、如何看待耶稣赴宴的问题?对于酒,应当有怎样的认识?

4、我们应当向用人学习什么?为什么说不应当人为拔高他们?

5、为什么说天主教对这段经文的应用是错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讲:圣殿之争

读经:约2:12-25

内容:

一、经文

2: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2: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2:15  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2: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2:17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2:18  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做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 

2:19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2:20  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 

2: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2:22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2:23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2: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2:25  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二、详细分解

1、第一次洁净圣殿

2: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2: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2:15  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2: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2:17  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

这事以后,根据上文知道,是耶稣在迦拿变水为酒之后;都下迦百农去,“下”字是因迦拿(1节)的地势较迦百农为高;迦百农乃主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根据地(参太4:13)。

逾越节,约翰先后记载了耶稣三次参与逾越节的事情,可以看出他传道时间大约是三年(6:4;11:55)。

他的门徒就想起,本书通常以“想起”这词形容门徒在主耶稣复活以后,对他生平事迹的回想与领会(参22节;12:16;14:26)。

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引自《诗篇》六十九篇九节。

约翰一开头就记载了耶稣洁净圣殿。一般认为耶稣洁净圣殿有两次,这次是第一次,是在他初出来传道的时候;第二次是在他快离世的时候,那次是其他三福音都记载的。

2、拆毁与建造

1)、质问

2:18  因此犹太人问他说:“你既做这些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 

从耶稣说话的口吻“我父的殿”,犹太人已经听出他是以神的儿子自居,或者说是以基督自居;他的举动使他们可能想起了《玛拉基书》3:1“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这里的犹太人应当是指掌管圣殿祭祀大权的祭司长等人(21:23),耶稣的行动等于是对他们利用向罗马人买得的对圣殿祭祀的控制权而牟取暴利的劣迹的审判,他们岂能善罢甘休?因此他们质问耶稣,还能用什么神迹来证明他是弥赛亚。

2)、回答

2:19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这殿,是指所罗巴伯所重建的圣殿(参拉3:8)被毁之后,约在主前二十年,大希律为讨好犹太人,再次重建圣殿,当主耶稣开始事奉神时,已经费了“四十六年(20),惟仍未完工。从这个数字推断,耶稣说这话的时间为主后26年。耶稣若在主前4年出生,此时当为30岁(路3:23)。根据犹太历史家约瑟夫的记述,整个圣殿是在主后六十四年完工的。这殿建筑宏伟,堂皇壮丽,建殿的大理石,有的甚至长达十公尺以上,另有巨型金饰,真是金碧辉煌,光辉耀目。

耶稣的回答让犹太人和他的门徒都莫名其妙(22)。圣殿当时还在修缮当中,而且已经修建了四十六年,何来被他们拆毁之说呢?既然没有被拆毁,耶稣说他再修建起来又从何说起呢?而且口气是多么狂妄:已经用了四十六年修建的宏伟圣殿,就算被拆毁了,他怎么可能三天之内就建立起来呢?

耶稣这里的话后来也成了对他的控词(太26:61),用俗话说真是“祸从口出”。

3)、再质问

2:20  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 

显然,犹太人抓住了耶稣的狂妄继续质问耶稣。耶稣怎么回答的,约翰没有记载;或许耶稣没有进行解释。

4)、真实的意思

2: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2:22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约翰没有记载耶稣的解释,倒自行替他作出了解释。这样,耶稣的话是打比方性质的,就是说犹太人已经把敬拜神的圣殿变质为营私舞弊的贼窝(太21:13),本质上相当于拆毁了圣殿。也可以说犹太人拒绝了耶稣,把他钉上十字架;他本来就是圣殿敬拜的对象,把他钉死就相当于拆毁圣殿。而他三日之内再建立起来,明显是指的他三天之后的复活。正如下文他与撒玛利亚妇人的对话,是对他这里对犹太人讲的话最好注脚:

4: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4: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4:21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4: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4:23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4:24  神是个灵(注: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教会成立之初,虽然使徒们还沿袭去圣殿祷告的习惯(徒2:46;3:1-2),但是不久因着大逼迫(徒8:1),门徒四散,敬拜神就变成了随时随地的事情。就是说基督徒可以随时随地敬拜神,因为耶稣已经用他的身体为他们开通一条直接敬拜神的道路(14:6;太27:51;来10:15-23),他们可以奉耶稣的名随时随地的祷告亲近神;再也不必到圣殿去借助祭司来敬拜神了。

门徒在耶稣死而复活之后,想起他曾经说的这句话,才明白了他要表达的意思。

3、不依赖人

1)、影响日增

2:23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约翰记载了耶稣逾越节耶路撒冷之行产生影响。但是,这次他在耶路撒冷行了哪些神迹,约翰却没有记载。

2)、反常的主

2: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2:25  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交托,相信,信任。

通常,我们都很期望得到尽可能多人的拥护,我们羡慕那些大布道家、传道人,我们也想有朝一日一呼百应、万人空巷;或者在我们很受欢迎、功成名就的时候,我们很享鲜花和掌声,还有不停闪烁的镁光灯。耶稣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他无所不知、监察人的心肠肺腑,他知道来到他面前的众人的动机;他知道很多因着他行的神迹而相信他的人,他们的动机是为了病得医治、吃饼得饱,就像今天教会的情形一样。

这样的“神迹性的信心”在神迹出现的时候异常活跃;但一旦神迹消失,这样的信心也很快荡然无存。今日是热烈拥护,将来也激情高呼:“钉他十字架”!

耶稣侍奉的唯一动机是父神的喜悦;这是他唯一在意的,也是他侍奉的中心。他完全仰赖神的判断,他不将自己的侍奉建立在容易变化的人的反应之上;他说过“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5:41)。

三、反省反思

1、圣殿也可以变成贼窝,给我们什么教训?

2、如何理解耶稣说的“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这句话后来成为对他的控词,真的是“祸从口出”吗?

3、耶稣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侍奉建立在人的反应之上呢?给我们什么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讲:律法主义与重生

读经:约3:1-15

内容:

一、经文

3:1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3:2  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

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 

3:3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 

3:4  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3: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 

3:6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3:7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3:8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

也是如此。” 

3:9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3:10  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3:1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

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3:12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3: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3: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3: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注: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二、详细分解

1、屈尊造访

3:1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3:2  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 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

行的神迹,若没有 神同在,无人能行。” 

通过前三福音的分享,我们知道法利赛人与耶稣之间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耶稣既不遵

守他们奉为瑰宝的口授律法,比如常常在安息日治病,纵容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又经常与法利赛人眼中的罪人为伍,比如税吏、娼妓;同时还经常严厉批评法利赛人的虚伪。因而,耶稣是法利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也最终被他们与撒都该人联手送上了十字架。

这里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有一个法利赛人,而且又是很有身份、地位的官长,深夜来造访耶稣。这让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法利赛人都对耶稣恨之入骨,他们当中也有开明分子,像这里的尼哥底母,还有外邦人的使徒保罗(徒23:6;腓3:5);尽管可能为数极少。从后来的事情看,尼哥底母也暗中作了也是的门徒(7:50-51;19:39)。

尼哥底母为犹太公会的议员,也是宗教领袖。他知道自己的教派与耶稣的不睦,又顾忌到自己的身份,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选择了在夜色掩护下来造访耶稣。

他对耶稣说的话表明了他造访耶稣的原因。明显他是了解了耶稣所行的许多神迹之后(2:23),认定耶稣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就是说他承认主耶稣作人师傅,与一般经由人的训练而获取资格的师傅有所区别。

他这样的看法是与他所在的教派,以及所在的上流社会的对耶稣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要知道法利赛人是认为耶稣靠鬼王赶鬼的(太9:34;12:24)。因此虽然或许尼哥底母的话语当中有着恭维的成分,但是他与他的教派截然相反的看法还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说他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人。

2、毫不客气

3:3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

面对这样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而且是来自敌对阵营中的,又难得这样

的开明,竟然屈尊造访一个偏僻乡村拿撒勒来的乡巴佬,一个没有接受过神学造就的半调子拉比;按照常理,耶稣应当受宠若惊、涕泪横流,应当赶紧上前紧紧相拥,应当赶紧招呼门徒热情接待。可是,耶稣似乎没有丝毫的激动,似乎是无动于衷,反而迎头就给尼哥底母撂下一句冷冰冰的话:“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唉,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耶稣当时只有30岁)!这个目空一切的年轻人!真的需要我们当中很多富有人生经验和阅历的那些属灵人物好好开导开导!

耶稣要告诉尼哥底母什么呢?他的意思是说:“尼哥底母,你能够不随波逐流,能够放下你的学问、身份、地位,放下你这个教派非常看重的传统,来向我虚心求教,这些都难能可贵!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企图靠亚伯拉罕的功德来保证你们进天国,这是迷信;企图靠你们死守口授律法,同样也不能进天国,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完全遵守律法——况且你们所死守的只是人为的规条,并不是神的律法;我必须郑重的告诉你(“实实在在”原文是“阿门阿门”):罪人要想进天国,必须先重生!”

耶稣没有因为尼哥底母的学问、身份、地位和姿态而予以迁就,因为他没有血气的虚荣和客套;他只求神喜悦,他只求造就人。他很喜爱尼哥底母,因此他要把尼哥底母从律法主义的泥沼当中拉出来!

3、非常纳闷

3:4  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

耶稣的话让尼哥底母莫名其妙:重生?是再进母腹生一次吗?怎么可能呢?

从尼哥底母的话语当中,或许告诉我们他已经是个老人:“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

呢?”

4、严正声明

1)、作出阐释

3: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 

3:6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 

耶稣再一次使用“实实在在”,这段经文当中是第二次使用。他知道尼哥底母没有明白

他的意思,也不能明白(10),正像《哥林多前书》那里描述的:

    2:12  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 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 

2:13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注:或作“将属灵的事讲与属灵的人”)。 

2:14  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 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 

2:15  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 

耶稣知道尼哥底母仅仅是从理性的眼光来思考他的教导,因此他再次郑重的告诉他,他所讲的“重生”不是尼哥底母所理解的肉体的再生,而是“从水和圣灵生”。他告诉尼哥底母:就算人可以再进母腹生一次,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仍然是罪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性(原罪),后天会有罪行(本罪),还是会承受肉体的死亡和灵魂的灭亡;要想进天国,就必须舍弃这样的路,要从水和圣灵生,因为从灵生的,就是灵,这样才可以解决罪的问题和罪的刑罚。

显然,尼哥底母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然,就不会有下文的反问了(9)。

2)、描述特征

3:7  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3:8  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

也是如此。” 

明显,尼哥底母既不明白耶稣讲什么,也对从来没有听过的道理很是稀奇。耶稣批评

了他,又继续讲一些让他更加糊涂的事情。

    耶稣讲到了风,目的是来描述重生的特征。风,看不见,摸不着;虽然可以听见风的响声,看见被风吹过的事物发生的变化。他的意思是,凡从圣灵生的,也是这样难以把握,既不能预先知道,也不能进行控制,又不能抗拒。

5、还是糊涂

3:9  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留给尼哥底母的,只能是越发的糊涂。用现在的网络用词就是一个字:晕!是啊,“从

圣灵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旧约圣经当中从来没有这样的意思啊,顶多是这样的预言(《以西结书》):

36:25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

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 

36:26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

赐给你们肉心。 

36:27  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

这样的预言对犹太人来说,一直是莫名其妙的:到底预言的内容是比喻性的,还是事

实,他们无从知晓;人也不能理解。就难怪虽然是以色列人先生的尼哥底母,仍然是晕头转向!

6、严厉批评

1)、继续批评

3:10  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耶稣对尼哥底母“不依不饶”,指出他是以色列人的先生,是很有学问的,可以说是精

通旧约律法的,竟然不能理解他所讲的重生。

2)、更加莫名其妙

3:1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

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3:12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3: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3: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3: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注: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接下来的教导,更加让尼哥底母如坠云雾之中!耶稣第三次使用了“实实在在”,明显

是很郑重很严肃的的。估计尼哥底母这次的造访,脑细胞死了很多;但是尽管绞尽脑汁,还是稀里糊涂。

7、重生真义

相信很多信徒对耶稣这段的教导也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就算已经经历重生得救的信徒,也不见得完全明白,因此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解释开来,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1)、含义

重生,原文的字义含有“从上面生”的意思,就是《约翰福音》1:12-13节所讲的“从神生”,“接待耶稣”。

2)、重要性

耶稣已经讲的非常清楚:“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

3)、原因

为什么人不重生就不能进天国呢?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圣经其他地方教导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林前15:50)。

4)、方法

我们这个具有与生俱来的罪性和习惯犯罪、以犯罪为乐的生命,结局只能是肉体的死亡和灵魂的灭亡;靠这个生命的努力来试图改变自己,就像教导猪改变在泥巴里面滚的天性一样,是注定徒劳无功的——这就是很多信徒失败的原因,因为他们一直想靠自己的努力来做个好信徒,但总是做不到圣经的教导;这也是其他宗教的本质特征,是撒旦精心布下的陷阱。

要想得救,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罪的问题,就是原罪与本罪;一是犯罪的问题,就是喜欢犯罪的本性。

A、罪的问题

我们已经在以前的分享当中讲到,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耶稣的代死,这也是耶稣对尼哥底母教导的内容:

3:14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3:15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注: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

耶稣引用了《民数记》21:1-9节的事例。以色列民因为路途的难行,再次习惯性的抱怨;神就命火蛇刑罚他们。百姓认罪悔改,摩西祷告神,神叫摩西造了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被蛇咬的,凡愿意仰望这个铜蛇的,就等于接受神的救法,就立刻得救。

耶稣引用这个事例告诉尼哥底母,他也会像铜蛇一样,被举起来,就是钉在十字架上。神就是这样解决罪的问题的:他差遣圣子道成肉身,并且以无罪的生命来背负所有的罪人一生的罪;因为必须有一个人(耶稣成为天使不行,因为天使不是人),而且是无罪的人(罪人必须承受自己犯罪带来的刑罚,就像其他宗教的教主,已经自身难保,又怎么有资格拯救其他罪人呢!)而且必须是神(只有神才能背负所有人一生的罪),才能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正如施洗约翰一再见证的“看哪,神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1:29,36)。耶稣为罪人钉死在十字架,使所有信靠他的人罪得到赦免,因信称义。

“称义”,原文意思是“得直”,是法庭用语,就是法官宣布被告无罪释放。因着耶稣的代死满足了神这个“大法官”的公义,因而所有信靠耶稣的人就被神宣布不再有罪,或者无罪释放;不仅仅是这样,因着信,神把自己的义白白赐给蒙恩的罪人,就好比把一件义袍披在了罪人身上。这就是《罗马书》3:20-24教导的内容:

3:20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3:21  但如今,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 

3:22  就是 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 

3:23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 

3:24  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B、犯罪的问题

解决了罪的问题,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罪人还会不断犯罪;因此,要想根治犯罪的问题,必须改变犯罪的本性。神采取的办法是重生。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信靠的神是有计划的神,对于每一个蒙拣选的人,他的走入教会、明白圣经、看见自己、认罪悔改、重生得救、成圣等等都在神的预定当中。在神预定的时间,圣灵会特别光照他,让他看见自己满身的污秽,让他知道他是应当下地狱的,让他知道他无法自救,让他知道耶稣是为他钉死在十字架,让他知道只有接受耶稣的救恩才能罪得赦免;圣灵催促他认罪对付;他愿意顺服圣灵的催促,认罪悔改,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并且把自己人生从此交给耶稣来管理;他作了这样信心的回应之后,他立刻会体验到属天的释放、平安、喜乐,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很多蒙恩的人这个时刻会不由自主的痛哭,是释放和喜乐的痛哭。

在这一刻,他所有的罪因着耶稣的代赎而被神赦免;在这一刻,神开始在他生命当中掌权;在这一刻,神的生命,就是永生,进入到他里面;在这一刻,圣灵内住在他里面,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的灵魂得到拯救,脱离了灭亡;他的身体虽然还会死,但耶稣二次再来的时候,会发生变化,变成天上的形体。这个过程就是重生,圣经叫“圣灵的洗”,正如施洗约翰对耶稣的预言(《马太福音》):

3:11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3:12  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这一刻,他已经变成新人,圣经的很多经文描述这样的过程:

《哥林多后书》

5:17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以弗所书》

4:20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 

4:21  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 

4:22  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 

4:23  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 

4:24  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歌罗西书》

3:8  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注: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 

3:9  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 

3:10  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从此,他在圣灵的引导下,不断认识神,不断明白圣经,不断看见自己的败坏,靠着圣灵不断胜过自己的旧人,新的生命不断成长,这就是成圣。神就是这样不断改变着罪人的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讲(续)

C、从水和圣灵生的

神这样的救法,耶稣在本段的教导当中已经揭示出来:“从水和圣灵生的”。“从圣灵生”,就是上面的重生,圣灵的洗;“从水生”,对于“水”的解释有很多种,比如:

甲、代表的是洗礼(结36:25-27;弗5:26)

乙、代表的圣灵(3:5)

丙、代表的是神的道(弗5:26)

后两种解释是根据圣经的语源学,把两处经文当中“和”,“藉着”解释为“就是”。那

么,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单从字面上看,解释为洗礼是最好的;但是,还不是最准确,我们不妨看这两处的经文:

《以西结书》

36:25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 

36:26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 

36:27  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

《以弗所书》

5:26  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我们知道,清水可以除去身体的污秽,但不能除去灵魂的污秽;能除去灵魂污秽的只有耶稣的代死、耶稣的宝血。因此,“从水生”里面的“水”准确的解释是用水来比喻耶稣的宝血。就是说,就像水可以洁净身体一样,耶稣的宝血能洁净灵魂;也只有耶稣的宝血才能除去罪的污秽。

这样“从水和圣灵生的”,就是指的在圣灵特别的光照下,因着耶稣基督成就的救恩、

耶稣的宝血,蒙恩的罪人罪得赦免、因信称义、与神和好、得到永生、圣灵内住、不断成圣。

耶稣基督成就的救恩是重生的基础,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救恩,罪就不能得到赦免,

重生就无从谈起(成圣道路上的赦免,同样离不开耶稣的宝血;因为重生得救的信徒旧人还没有死去,还会偶尔犯罪,而且直到离开世界旧人才能死掉;不过已经不再掌权);圣灵的特别光照是重生的重要条件,没有这样特别的光照,蒙恩的罪人无法看见自己的本相,就不可能明白自己应当灭亡的悲惨结局,也不能明白耶稣基督成就的救恩对他无可比拟的重要价值。他虽然满口是主,但内涵只能是保姆、仆人、医生;而不是救主。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3节的揭示:“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5)、特征

正如耶稣使用的“风”的比喻,重生的时间和主权在神,既不可预知,也不能控制,

更不能抗拒。愿意顺服神而还没有重生的信徒,唯有忍耐等候神的时间;神的时间是最合适的。

6)、表现

似乎重生变成了一个神秘莫测的概念,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就像风一样,看不见,

摸不着。但是,就像风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风的响声、影响看出风的存在;重生的信徒,还是有看得见的表现的。

A、对罪敏感

一个人重生得救之后,他对罪开始敏感,以前是喜欢犯罪、习惯犯罪、以犯罪为乐;

现在是一旦犯罪,哪怕是很小的罪,里面就会有责备,有不安,这是内住的圣灵在工作;并且催促赶紧认罪对付。及时认罪对付了,里面就会恢复平静;否则会持续不安。正如有人教导的:“所谓的圣徒,是对小罪大敏感;而一般的信徒,是对大罪小敏感,甚至是无所谓”。

    B、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

这个方面我们在以前的分享当中多次提及了。这里只举例说说,比如他本来很喜欢电

视、电影、戏剧、小说、跳舞、购物、旅游等等,现在觉得这些没有什么价值,转而喜欢看圣经了,一天不读经,就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里面有饥饿感;以前觉得只有为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把这个世界上的位子、面子、票子、房子、车子当作人生的目标,现在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只有亲近神、认识神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具有永恒的价值。

C、不断的更新、变化

一个人重生得救之后,在圣灵的带领下,旧人不断死,新人不断成长。别人,特别是

他身边的人会不断看见他的变化,就是神的性情不断的彰显(《加拉太书》):

    5:22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 

5:23  温柔、节制。

因此,重生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不仅仅是亲身经历的人自己知道,身边的人也能看得

到。这些不断彰显的神的性情会对他们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正如耶稣在登山宝训当中的教导:

    5:13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5:14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5:15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5:16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8、重生的事例

因为篇幅的关系,因此,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是一个非洲大主教在金陵协和神学院作

的见证。这个大主教著作等身。

一次,在教会参加崇拜。结束之后,信徒准备离开教堂。突然,一个白发飘飘的老弟兄,健步走向教堂门口,并且堵在那里,向每一个准备离开的信徒问同一个问题:“你重生了吗?”

有一些信徒诚诚实实的回答老人的问题;有一些信徒选择了从其他途径出去,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大主教因为有一些事情,落在了最后。他来到教堂门口,老人对他说:“主教,按照道理我不应当问你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是想问一问:你重生了吗?”

大主教挠挠头,诚实的对老人说:“我说不清楚。说我没有重生吧,我似乎重生了;说我重生了吧,又似乎没有重生。”

大主教的回答显然出乎老人的意外,老人也很有智慧,就对大主教说:“这样吧,既然你现在不清楚,就等下个主日再回答我吧。”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大主教无奈的笑笑。

大主教回到家中,一天晚上,下半夜3点钟,他醒了,里面有强烈的感动,就去书房跪下祷告。

忽然,耶稣出现在他的书桌上。他很惊讶,本能的回头看看自己,他看见了什么——一团乌黑的煤炭!就是说他满身的污秽,就像煤炭一样!他赶紧向主认罪,耶稣不见了。

大主教继续跪着,把看到的自己的罪一一认罪,直到天亮。

下个主日,他几乎是冲出家门、冲向教堂;远远望见老人已经在门口等候。他连忙跑到老人跟前,老人对他说:“主教,你不用回答了!你满脸的喜乐已经告诉我你已经重生了!你的重生就写在你的脸上!”

9、还未解释的经文 

最后我们再看看上面没有解释的经文。

1)、三位一体神对重生的见证

3:1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

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这里的“我们”就像《创世纪》1:26当中的神的自称,告诉我们神是三位一体的。耶稣的意思是,他所讲的、所见证的重生,是三位一体的神清楚知道的;是按照神的预知和预定所必然发生的事情;是三位一体神共同协作的结果。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圣父预备救恩,圣子成就救恩,圣灵施行救恩。

耶稣批评尼哥底母以及所有的犹太人,因着悖逆和刚硬,不能领受这样的教导。

2)、不信的恶心

3:12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耶稣继续批评犹太人的不信。这里的“地上的事”根据上下文应当是指地上所有信靠耶稣的人都能经历的重生;“天上的事”,就是在灵界发生的事情,比如耶稣本是圣子,本有神的荣耀,与父神是合一的;为拯救罪人道成肉身,最后被钉死十字架,复活升天;得救的人死后灵魂被接到乐园,与神在一起等等。既然不能相信重生这样可以在地上在今生必然发生、蒙恩的人必然经历的事情,就更不可能相信发生在灵界的事情。

3)、耶稣讲话的权威

3: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这句话传递很多的信息:

甲、耶稣本是神的儿子

乙、圣子为拯救罪人而“从天降下”、道成肉身

丙、他虽然降世为人,他仍然是属于天上的;他既有真实的人性,也有真实的神性

丁、只有他可以自行升天;除他以外,没有人可以自行升过天

只有一人够资格论述天上的事,就是那位在天的人子。主耶稣不单是从神那里来作师傅的人,且是永远与父神同在,降到地上的那位。当他说“没有人升过天”,并不表示旧约中以诺和以利亚不曾到天上(参创5:24;王下2:11);他们是被接、被提到天上,但他却是凭自己的权柄,升到天上。另一解释是没有人像他那样能长远的进到神面前。惟有他能够升到神的住处,因为他本身是从天上降到地上来的。虽然主耶稣站在地上,与尼哥底母说话,他说他仍旧在天。怎能如此呢?因为主耶稣是神,同一时间存在于任何地方,无所不在。虽然有些现代译本省去了“仍旧在天的”一句,但这句话有广泛的手抄本支持,是原文的一部分。

10、尼哥底母的问题

尼哥底母这次造访的记载,应当到21节才结束。他本来是带着欣赏和讨教而来,想听听这位从神那里来的师傅可以给他什么教导;耶稣却给他大讲特讲了“重生”的信息,并且还一再批评他的愚昧无知和不信,让他如坠云雾之中。究竟尼哥底母后来有没有重生,圣经没有记载。但是从他后来暗暗作耶稣门徒的举动(7:50-51;19:39)我们可以知道,他还是重生得救了;虽然他在聆听耶稣教导的时候是晕头转向,但是日后圣灵会开启他的眼睛和心窍,并且特别光照他,引领他重生得救。

三、反省反思

1、重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只有重生才能进天国?

2、你重生了吗?

3、耶稣为什么对尼哥底母一点也不客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16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