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湾珍爱家庭中心主办的林慈信博士「心理学与圣经」研讨会首日讲座上,林慈信博士提出得胜苦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为过去的一切感恩」,会后有人提问要感谢什么呢?林博士答道:就是感谢神。
由于时间缘故,林博士在此并未多谈「苦难为何发生」的神学议题,但他要听众记得「无论你的遭遇为何,别人或你自己怎样犯罪、伤害了你,神有祂最智慧的计划。」并再次强调「怎样回应别人对我们的伤害是我们要在神面前负责的」,即「我们犯罪、我们负责」。
「亲爱的弟兄姊妹, 」林博士语重心长地说,「神没有撇弃你,显然,家庭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而这因素靠基督的能力绝对可以胜过!」
另一重要影响现今教会的心理学观念就是自尊自爱,不幸的是许多人对其带来的祸害浑然未知。世俗心理学高举自我价值,彷佛「自尊」是一切成的关键,「自尊」被认为是众善之泉。「所以很多人讨厌福音派宣讲人是罪人」,林博士不得不要弟兄姊妹注意「自尊自爱」理论背后「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宣传「自尊」者常讲「人必须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此一观念已成今日社会乃至教会最流行的观念之一。基督徒心理学家特别得面临「自尊」与信仰中「舍己」的冲突,「为此不少人就极力反对或扭曲舍己的真义。」
「解决信心低落问题的答案,不是自爱」,林博士指出「而是敬畏神」。在美国推行自尊运动者曾组织委员会,企图以数据证明自尊与社会健康之关系,然而调查结果两者间并无明显关连,甚至不少侵略性犯罪、校园中霸凌,其实是自信过度者所为。因此《新闻周刊Newsweek》曾在一期以「自尊的咒诅 (The Curse of Self-esteem)」为题,报导因自尊运动发展带给美国社会的种种祸害。
内中也提及「教会发现宣讲『自尊不足』不像『罪』那样使人反感,因此今日教会所传的『罪』不再是传统所言,而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才能、自信不够。」林博士分享,有著名的主日学教材甚至为让儿童不致信心低落,其中一章教导孩子祷告「求神让我们能够对他人的批评充耳不闻。」
著名的水晶大教堂前主任牧师罗伯?舒乐(Robert H. Schuller)更是在教会内外推行自尊运动的代表,他曾言「如果基督为我而死,我必定有无上价值」,其对罪的定义为:任何剥夺别人自尊的思想、行为,而所谓「重生」则是「从一不良的自我形象转变为良好的自我形象」。
林博士提醒教会,自尊自爱其实就是新纪元运动教导的核心。许多新纪元运动的交鬼者、灵媒强调的便是「人要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高举自我价值」,譬如好多年前的畅销书《与神对话》,作者于书中写道「你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你」等谬论。
讲座中,林慈信博士特别推荐信徒阅读「心理学异端觉醒协会」(PsychHeresy Awareness Ministries)鲍仅夫妇、陈张逸萍所著《心理学不合圣经》、《心理学偏离真道》、《邪魔登讲台》(天恩出版社代理)等一系列讲述心理学、新纪元邪术中许多敌圣经思想如何渗透入当代教会的专书。不幸的是,据该书作者统计,目前心理学教育中有80%是与新纪元运动重迭,在基督教心理辅导领域中更高达50-59%,「新纪元运动、伊斯兰教俨然已成今日世界的两大宗教。」
http://www.zjblog.org/?action-viewnews-itemid-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