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003|回复: 0
收起左侧

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横山家之味》(王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5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横山家之味.jpg

 


 

    导演是枝裕和说,“这部电影,我想描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欢笑,和残酷”。

 

    风格却像小津,恬淡、安静。家人的日常对话,像院子里的紫薇花,一句一句落下来,尽管普通,却想存留,夹在一本书里,玩味再三。也像飞入室内、停在横山家长子遗像上的小黄蝶。用佛家语说,字字都有不可摸索的禅机。在基督教的信念里,就是万事相互效力,连一根头发,都预先被数算过了。

 

    剧中,母亲摸着妹妹的刘海,说,你脸这么漂亮,就把额头多露点出来啊。我就想起这句经文了。曾经很久也无法相信,世上有一种凡事都被数算过的恩典。如今常含泪水,能够说主啊,我信。就像一场世界大战,一个伤兵,从头活到了尾。他跪在垫子上祷告,心有安慰,语无伦次。

 

    朋友问,成为信徒意味着什么。我说,意味着思想、文笔,动作、情怀,都已死过一回了。

 

    叶芝的墓志铭,是一句很美的诗,貌似中国古人那种了无牵挂。“冷眼看生死,骑士,绝尘而去(Cast a cold eye on life,on death.Horseman,pass”。不像庄子鼓盆而歌,有些欲盖弥彰。也不若弘一法师临了的手书,安然于我之取消。“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叶芝的句子,彷佛带着争战与得胜的气息,并隐含了我在死后的延续。就像横山家丧夫再嫁的二媳妇,跟丈夫第一次进公婆家,扫墓归来,对儿子说,死了不等于不存在。

 

    又状如赵子龙驰过疆场,推开一扇门户,要去领取奖赏。

 

    死亡的话题,开始就笼罩着这部片子。15年前,横山医生的长子,在海边救人,不幸溺死。每年他的忌日,家人团聚。故事就是一天一夜,像剥玉米一样,把15年来每个人的心思,撒落下来。片头,次子良多在回家路上,问他的继子,听说昨天兔子死了,你笑了。为什么呢。继子说,他们说要为兔子写一封信。

 

    “写信很好啊”。


    “可是写给谁看呢”。

 

    表面上,是说一件不幸,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家庭。死亡的气息踱入家门,破坏了每一种亲密关系。亲人的死亡盘旋在家里,成为每句话的潜台词。悲凉的是,如果死亡能如此持久地改变一个家庭;或一个家庭无法拥有足够力量,去承载一个成员的死亡。那么家庭如何继续成为一个理想?

 

    回想幼年,看《新闻联播》,什么消息,都不如某某领导人的去世。哀乐一响起,腔调一低沉,全家人就停下碗筷。若有不买账的,唧唧歪歪,一定有人出头呵斥,说“莫说话,快看”。这种情形一年半载一次,一旦错过,同学们第二天围谈时,就自觉落后许多。

 

    显然,一个国家承受领袖死亡的能力,比一个家庭承受亲人离世的能力大得多。所以国殇永不如家殇。一个孩子的罹难,可能永远改变一个母亲。上万孩子的罹难,难以改变一个市委书记。

 

    所以家庭的荒凉,也远比国家的腐败,更令人绝望。家庭若不能胜过死亡,我们组成国家,又有什么用呢。

 

    母亲为儿子扫墓,路上说了这个传说,冬天没有被冻死的小白蝶,春天会变成小黄蝶回来。

 

    所以小黄蝶飞入室内的刹那,母亲心思大乱,近乎癫狂。良多的继子也在夜间溜出户外,释放了三年的丧父之痛。他向天祈祷,说我要象爸爸一样,做一个调音师。如果不能,就做一个医生。

 

     因为白天,横山爷爷问他,为什么想做调音师呢。他编了个谎,说因为喜欢音乐老师。爷爷说,我之所以想做医生,是因为我父亲病了,我想救活他。这时良多进来,阻止了父亲。其实良多的小学作文,也这样写着,“我的理想是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医生”。但兄长的死,在良多与父亲之间立起一道永远的墙。他离家远走,从此活在心中理想和父母的期待之外。

 

    影片虽然平缓,也有不少出人意外的高潮。当年被哥哥救回的孩子,母亲每年都请他来参加祭拜。惟独横山大夫一人,面向户外坐着。15年来,从不理睬他。这个年轻人不断失业,心思不定,贪吃贪睡,一年比一年肥胖。所以横山夫妇也一年比一年愤懑。凭什么要我儿子,成为这个人的替死鬼。晚上,良多对母亲说,以后不要叫他来了,他也不好受。母亲的怨恨终于流露出来,说我就是要叫他来,就是要他不好受。

 

     这是影片中最平静而残酷的一幕。有弟兄说,我目前的样子,因为受到了父母原生家庭的创伤影响。我说不是,假如你相信连一根头发,也预先被数算过了。说法就要反过来。不是因为那些影响,你才成为现在的你。而是因着那些影响,你才知道你就是现在的你。

 

    横山家的老夫妇,像大多数中国父母,把儿女当做私有的产业。之前有个细节,母亲扫墓时,看见有人在儿子墓前摆放了花。她拿走那些花,跑去路边,摆在了陌生人墓前。她甚至不能容忍别人对他儿子的怀念,霸占了她的怀念。

 

    裕和是在母亲离世后,拍这部电影的。他说,许多细节、对话,都是对母亲的怀念和临摹。连横山家的玉米饼,也是他母亲独创的保留菜。

 

    家庭不能胜过死亡,总是因为活着的人,希望在死了的人里面活着。父母希望儿女在自己的期待里面活着。儿女期望父母在自己的愿望里面活着。

 

    救赎主,和替死鬼,是一个多么怵目惊心的对子。亲人死了,我们从此不能好好的活,是因为我们往日的心思、情怀,还没有死,也不肯死。我们无法把自己的泪水交出去,所以憋在里面,直到非死不可的时候。

 

    有一个规划局官员,拆建教堂时说,教堂,就应该修在殡仪馆附近。意思是说,信仰和死亡有关。更准确的说,是死亡和信仰有关。所以除非有人不死,不然每个人都与信仰有关。死亡,若不能改变人对生命的态度。一次死亡,就摧毁一个家庭;许多次死亡,就摧毁一个国家。更多的死亡,也终将让这个世界,死在自己的梦里。

 

    能不能这样呢,像死过一样活着?大地震后,我当自己是幸存者,曾决心像死过一样活着。若有士兵在前线,他不会抱怨晚上没有洗澡设施。士兵在后方,他就开始抱怨。若有夫妻在前线,一方跌倒,另一方会全力搀扶;夫妻在后方,一方跌倒,另一方就开始抱怨。若在别人家里做客,菜烧糊了,我会说,没关系,很好吃。若在自己家里,我就开始抱怨。

 

    能不能这样呢,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不是我的或任何人的梦想,在我里面活着。也不是一个替死鬼,在我里面活着;而是一个救赎主,是这世界的主人在我里面活着。

 

    我不甘心时,就问自己,你还真把这世界当自己的家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不朽的?

 

                        
                                                                     2009-10-26写于重阳节

 

http://www.artblog.cn/U/joshuawang/index.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5 1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