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3417|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世界观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观的故事》是尼克松幕僚寇尔森的力作,受《前车可鉴》影响而作。讲述在当代社会如何活出一个整全的基督信仰的世界观。国内已出版的《人生观的故事》即本书的“精简版”。大陆暂未出版,网上暂无电子书,本书为图片扫描版。24.03MB,pdf格式

      IASK共享资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236317.html

 

国家图书馆有收藏:http://opac.nlc.gov.cn/F/V6IX6FCQQ13K2PDGGNKQLA8VPUXF845CGYJQBDA2HEPLHNDP9R-02698?func=find-m&request=%E4%B8%96%E7%95%8C%E8%A7%82%E7%9A%84%E6%95%85%E4%BA%8B&find_code=WTP&FIND_BASE=NLC01&x=61&y=13

 

也可通过孔夫子旧书网订购:

http://search.kongfz.com/book.jsp?act=newSys&query=%E4%B8%96%E7%95%8C%E8%A7%82%E7%9A%84%E6%95%85%E4%BA%8B&sale=0

 

出版社: 校园 2006

世界观的故事 = How now shall we live ?

寇尔森(Charles Colson),皮尔丝(Nancy Pearcey)

林秋如,林秀娟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6

ISBN: 97895758794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2 22:47:5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观的故事》摘录(部分)

 

     但是,如果像后现代主义所坚持的,所有的思想理念都同样有理,那就没有任何理念值得我们效忠和热爱;没有什么是值得我们为之生或为之死的,或甚至为之辩论。这种冷漠的风气,使得为基督教真理见证,事实上变得难上加难。从前,基督徒表白他们的信仰,可能预期会遇到激烈的辩论,讨论信仰的理性基础,但是今天,同样的信息很可能遇到的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当我还在大学念书时,我是个表现合宜的好学生——至少在我喜欢的科目上,比如说,历史和政治哲学。但读书对我来说只是个工作,有时候甚至是很无聊的事,尤其是跟兄弟会的派对时间起冲突时。在法学院念书时,我是班上顶尖学生,但很少是因为对知识的好奇心;我只是希望在专业上成为最优秀的。但在我归信基督教以后,我感到强烈的求知欲,想要了解神在整个历史中的工作。勒乌雷斯(Richard Lovelace)博士是哥顿·康威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Seminary)的教授,他个别教授我教会历史,我发现那令人深深著迷,就好像我的心智重生了,我的心灵也重生了。历史、文学和科学全都有了新的意义,因为我开始看见这些学科训练全是对上帝真理的探索,我也兴奋地发现,自己可以看穿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哲学之一切虚饰。这就好像探照灯照进了洞穴里,暴露出其凹陷和裂缝。

我对知识的好奇心,并没有减少。比如说,当我开始阅读现代自由主义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或古代对于法律的理解时,我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缘故吸收知识。我明白了神的创造大工,见证了神的伟大道德戏剧——我们称之为“人类历史”。然后,我学习新的方法去捍卫上帝的真理。

 

科学家们并不是因为事实而被强迫接受这些“人本原理”的推测形式;相反的,他们是受到了一种宗教动机的驱策——或者说,是受到一股反宗教动机的驱策。为了避开神创造了宇宙这个结论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他们诉诸非理性的观念,比如说,有成千上万个不知名的宇宙存在,或是有一个泛神的宇宙“知道”我们来了。以华盛顿大学教授葛林(Patrick Glynn)的话来说,真相是:许多科学家情愿接受“对于不可见的宇宙之狂野想象,其中没有半点可观察的证据存在;这显示出科学界深受现代无神论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文化影响”然后,葛林发出了令人心焦的控诉:“主流的科学社群,就某些层面来说,事实上更多依附于一个随机的宇宙这种意识型态,而不是忠于科学方法本身。”

“人本原理”承认我们认同和认加设计的产物,而且承认物质宇宙的特性承载著许多设计的记号。就许多方面来说,科学方法只是常识的书面条列化,对于设计的探查也没有例外。我记得孩童时期曾经去参观“山中老人”(Old Man in the Mountains),这是在新罕布夏州白色山脉(White Mountains)的风景名胜。站在瞭望台上,我们全家就像其他观光客一样热切地东张西望,想要看看能发现什么东西:我们看到了一块轮廓像老人们大岩石。我们当然知道那不是真正人的雕像;这就像其他很多地方标示的自然景观——这些地方,经年累月,风吹雨打,于是雕塑出像人的脸、或是桥梁、或其他熟悉物体的奇妙景观。

相对的,想像自己正开车经过南达科塔州,突然之间,出现了一座山上面有四个美国总统离像,看起来跟历史课本中的人物长得一模一样,绝对不会弄错。就在那一瞬间,你认出了林肯突出的下巴,以及华盛顿的高额头。你——或是有人——会认为这些雕像是风化、雨淋,或冰河侵蚀的杰作吗?当然不会!你立刻了解到是艺术家拿着锤子,鐕子,辛苦地敲敲打打,将这四张著名的脸从石头中雕出来的。

我们会直觉地判断一个东西是经过设计的产品,或是大自然力量的杰作。在数学家威廉·戴姆斯基(William Dembski)令人振奋的新书《设计参数》(The Design Inference)中,他为了给这种感觉提供逻辑,提出“解释滤镜”(explanatory filter)。当我们尝试去解释任何自然现象时,存住三种可能性:机会、法则,或投计。如果这个自然现象是下规则的、反复无常的,而且不是特定的,我们可以推论这只是随机事件。如果它是规则的、可重复的,而且是可预测的,我们可以推论这是自然力量的结果。但是,如果这个现象是不可预测的,却又具有高度的特定性,我们可以推论这是经过设计的产品。在路思摩尔山(Mt. Rushmore)的四个总统像,是不规则的(这不是我们常见的风蚀现象),却又是特定的(他们符合一个独特们、事先选择的样式)。若运用解释滤镜原理,显然这是一件设计杰作。

根据“人本原理”,设计的证据,遍满了整个物质宇宙。如果我们使用戴姆斯基解释滤镜,我们会发现物质宇宙的许多主要特性是不规则的(没有任何自然律可以将它们涵盖在内),却又具有高度的特定性(它们显然事先被选择来维持生命)。简言之,它们具有无法错认的设计特性。(P92-3) 

......

 

 在小说家中,基督徒应该探索鲁益师的丰富,特别是他的太空三部曲,以及纳尼亚(Narnia)系列故事:此外,乔治·麦当努(George Macdonald:鲁益师的心灵导师)的传奇小说、桃乐丝·赛儿丝(Dorothy Sayers)的侦探小说、查两斯·威廉斯(Charles Williams)的超自然小说,以及托尔金(J. R. R. Tolkien)的奇幻小说,特别是他的《魔戒》(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都是不可错过的文学杰作。在大西洋的此岸,沃克·柏西(Walker Percy),欧康纳(Flannery O'Connor),以及泰德(Allen Tate)的作品,代表了一九四十年代天主教文学的复兴运动。在现代作家中,基督徒应该认识赖瑞·沃伊沃德(Larry Woiwode)、福莱端德·华克纳(Frederick Beuchner)、隆恩·汉森(Ron Hanson)、安妮·迪勒(Annie Dillard)、温杰林(Walter Wangerin Jr.),以及史蒂芬·罗海德Stephen Lawhead),这只是其中一些名单而己。我们必定不可忽略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的动人小说——他的作品不仅揭露了苏维埃囚犯集中营的恐怖;更流露出人类心灵对于无法言喻之苦难的反应。

    视觉艺术,同样以现代形式表达古典基督教信仰,在二十世纪家中,某些最美丽、最温柔的画作出自于乔治·卢奥(Georges Rouault),长大后,他成为福音派的天主教徒。卢奥使用现代艺术的语言,画出使人想起教堂彩绘玻璃的意象,纯黑的线条、佐以光亮的色彩,在传统和创新之间达成异常的平衡。当代艺术家中,以动人意象表达属天恩惠之戏剧效果的还有珊卓·鲍登(Sandra Bowden)、泰德·普莱斯考特(Ted Prescott),以及威廉·康登William Congdon)

整体来说,教会可以透过邀请艺术家参与教会事工来支持他们的艺术:可以邀请音乐家作曲,并演奏音乐;邀请诗人和作家为宗教节庆创作戏剧演出;鼓励艺术家设计旗帜、程序单,或为圣殿布置美丽作品。有一年圣诞节,我的同事穆雅(T. M. Moore),乞沙比克神学院(Chesapeake Theological Seminary)的院长,改编了弥尔顿(John Milton)的《基督降生之清晨》(On the Morning)(P558-9)

 

更多摘录见:

http://linerzhiqiu.spaces.live.com/blog/cns!C6F99B5415A0018!364.ent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