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945|回复: 1
收起左侧

传道书——第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道书第一章:
1: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1:3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
1: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1:5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1:6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1:7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1:8  万事令人厌烦(注: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1:10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1:11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1:12  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
1:13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 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
1:14  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1:15  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
1:16  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
1:17  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
1:18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壹·序言:日光之下,万事尽属虚空(一1~11)

 

一·寻求智慧的虚空(一12~18)


  一1 作者介绍自己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传道者”这词很有趣,希伯来文是Koheleth,意思是“召集者”或“集合者”;希腊文是ekklesiastes,意指“召集聚会的人”。从中衍生不同的诠释意思:“召集人、聚会召集人、讲者、辩论者、发言人和传道者”。


  传道者即大卫的儿子。这里“儿子”的意思可以是“孙”或者“后来的子孙”。第一个意思大概是最好的。所罗门是大卫惟一在“耶路撒冷”当以色列王的子孙(12节)。其余所有子孙都是当犹大的王。其它朝代当以色列王的子孙都是在示剑(王上一二25),或在撒玛利亚(王上一六24)作王,都不是以耶路撒冷为首都。


  一2 所罗门起首立刻一矢中的,不用直到最后一章。所罗门在日光之下经过一番审查研究后,结果发现凡事都是虚空。人生是无常的,一闪即逝,且是无用、虚空、无益、毫无意义的。世上无一事物能成为人存在、可作根据的目标。


  一般人生活没有目标,只是虚耗一生,不会有什么成就。有些专心致志于某一事业的人,可能把生命当作事业,终生去努力;他们常会有所成就,但却不一定对人对自己有意义。


  有的人一生不断的征服,是要扩张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别人身上。有的人一生就是要积聚钱财,数字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有的人一生着意于建造,不停的规画,建造。


  所罗门是一个英明有为的君王,在以色列励精图治,使一个小国成为富强。所罗门是空前绝后的智慧的王,尽管在世人眼中,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他仍有所缺,他所缺少的就是大卫那样专一爱神的心!


  所罗门在他将走完人生路程时,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发现大多是虚空的。一般人相信只有好人才会兴旺,恶人定会受苦,但在他的经验中并不如此。他尝试了一切的追求,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但在他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神以外,没有什么可以令他快乐。


  不论外面的事工如何辉煌,如何高大杰出,人看来表现如何卓越不凡,总没有永恒的价值,人也不会有真正的满足。真的吗?不错!绝对是真的!若这一生就是一切,若人的存在是以死亡闭幕,那么人生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团不具体而转瞬即逝的水蒸气而已。


  使徒保罗提醒我们,整个创造服膺在虚空和无用之下,都是因为罪进入世界(罗八20)。注意,我们的始祖为次子定名为“亚伯”,意即“虚空”或“水蒸气”。所罗门是对的,日光之下,凡事都是虚空。


  一3 短暂的人生尽是劳碌,但一切说尽做尽时,应归到何处?人不断做令人厌倦而繁重的工作,却无半点进展。若问他为何工作,他必回答说:“当然是为了钱。”但他为何要钱?为食物。他为何要食物?保持体力。不错,但为何要体力?有体力才能工作。就是这里,他又返回起点。他工作是为赚钱买食物,买食物是为补充体力才能工作,能工作才有钱买食物,才有体力去工作……无止境地周而复始。正如索罗所说,他的人生是默然的绝望。


  一位基督徒在公车站看见有妇人哭泣,便问能否帮她。那妇人答道:“噢!我只是感到疲倦和沉闷。我丈夫是个勤力工作的人,但赚不到我想要的。所以,我也出外工作。我每天清早起床,为四个孩子准备早点,再准备午饭,坐公车上班去。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每天只睡数小时,日复一日,天天如是。我想我已厌倦这种无止境的规律。”


  万力勤曾说:“摆在眼前人一生的事实,不是悲剧的片段,而是那种令人厌倦的感觉;也不是长时间的痛苦,而是生命毫无意义。”我们如果不在神里面,只想凭自己追求人生的意义,就永远得不到满足,所追求的反会令自己厌倦。


  一4 人生无常,但跟看似长存的大自然形成鲜明对比。在不可抗拒的动力下,一代接一代,这就是日光之下的人生。


  人人都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忍耐到底,
  但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榻顿


  若不是启示,我们还以为天地永远长存,就如所罗门的结论一样。但彼得告诉我们,主来的日子,地和其上的万切都要烧尽(彼后三10)。


  一5 大自然循着连续不断、不可变更的轨迹转动。比方日头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然后急归地球的另一边,再从东边出来。这种看似无止境的状况,年复一年,使人明白到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是掠过的影子。


  如果有人想指控所罗门犯了科学上的错误,理由是他指出转动的是太阳,但实际上是地球随着太阳转动,那么他们就应忍着不表态了。其实,作者只是从人的观点看。从人的角度看,太阳是出来和落下,即使科学家也时常用这种观点,所以是很易明白,不用多作解释。


  一6 所罗门在本节继续表达他这种看法。随着每年季节的变更,风转动的方向也相应改变。冬天时,北风吹过以色列到达南方的尼格夫沙漠。夏天来临时,南风带着暖流向北吹去。按着差不多单调的规律,他们跟从这种轨道吹动,漠视世人,不理环境。


  一7 不单地球、太阳和风,历世历代以来,水流也是按着单调的规律流动。江河都往海里流,却永不使海洋满溢,因为太阳蒸发大量水分。当空中水蒸气冷却下来,就凝固,形成云层。云层轮流掠过天空,以下雨、下雪或下雹的状况降水到地面。当河水满溢时,又流到海洋去。大自然这种川流不息的活动提醒人要无止境地劳碌。也许郭斯托斐逊写以下一句时心里正想着这节经文:“我只是川流不息的江河、永不流到海洋。”


  一8 所以,人生受制于地上生活的枯燥乏味。人的语言不足以形容这种单调、沉闷和无益的生活。人是永不满足的,无论看到多少,仍是想看更多;人的耳朵也是一样,永远都想听到新事物。人不断地旅游、疯狂地寻求新刺激——新的视听感官刺激。就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所说,渴求新体验是人的基本愿望。但换来的只是不满足和精疲力竭。


  人生来就是这样,世上所有东西都不能长久取悦他的心。但这不表示人就此绝望,他必须得到日光之上那位独一者的满足。“因他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诗一O七9)


  世间快乐留不下,消逝如朝露。
  日头光影匆匆过,抓紧也难奈。
  财富荣华如雾影,转瞬即消散。
  寄居世上,平安满足,源头在你。
  我主耶稣,谁能象你!无可媲美。
  我的灵啊!深深渴慕你。


  ~佚名


  一9 所罗门觉悟的另一特征,就是他发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不断重演。他追求新刺激,但不久之后,就发觉人生如梦,一切都是“幻觉”。


  一10 真的没有事物是新的吗?不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即使最现代的发明都是从起初创造紧扣的原则发展出来。人自夸的成就有很多在大自然里都已有相对的事物。例如,人飞行以前,鸟已飞了很久。即使穿梭太空也不是新的。古时以诺和以利亚被提升天,穿梭太空都没有背着氧气筒!所以,那些花一生寻求新奇事物的人注定失望。在他们出生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一11 另一个使人痛苦的现实就是人很快地忘记和被遗忘,长远的名声只是海市蜃楼。人们都很难记起曾祖父母的名字,也许更少人能记起美国之前四任总统的名字。人的妄自尊大,使人们以为没有人,世界就不能存在。怎料,我们死去,且迅速地被遗忘,地球上的生活却继续如常。


贰·万事尽属虚空(一12~六12)


一·寻求智慧的虚空(一12~18)


  一12 所罗门的结论有很多。这时他追溯自己在人生中寻求至善的经历。


  他提醒我们,他是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一切都暗示他的财富、地位和能力。


  当所罗门说“我……作过……王”时,并不表示他不在位;他作过王,而且仍在位(1节)。


  一13 这里所罗门开始寻求日光之下的快乐。首先,他决定寻求智慧,以为如果可以获得足够的知识就会快乐。所以,他尽力使自己接受最广泛的教育,投入研究和探索、综合和分析,学习归纳法和演译法。但不久,他对知识不再抱有幻想,就此结束了寻求。事实上,他说:神容许人劳劳碌碌——寻求人生意义的这种内在动力,是一件令人不喻快的事。


  当代贤者马格里奇得到相似的结论:“世代以来,教育一直是最大的骗人言论,伪称装备我们去生活,从青少年犯罪到未老先衰等一切事,教育都被认定为通行的补救方法。但很多时候,教育只会使愚笨的人更愚笨,使自负的人更目空一切,使轻信的人更易受骗,使那些任凭洗脑者用新闻稿、收音机和电视机支配自己的人更加臣服。


  最近有人在大学图书馆墙上涂鸦,写了“无情的规则”这句黑色粗体字。有人发现早在多个世纪前所罗门已学会的真理——教育不是寻求满足的确切道路,但其本身却是一个孔道。


  不过,这不表示寻求智慧在人生中不再重要,寻求智慧仍有其位置,就是在基督的脚前。这样的寻求不应是目标,而是荣耀他的途径。


  本节所指的神切不可与深切的个人信心相提并论。神这个名字就正如欧德林称他本性的名字——以罗欣。正如简介里提到,这名表露他是那位创造宇宙全能的神。但这卷书里,所罗门没有一处承认他是那位守约的耶和华,就是凡相信他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救赎恩典的那位。


  一14 毫无疑问,所罗门所接受的教育是当时以色列中最好的。这点明显从他自称见过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可知。意思即是说他学问渊博,不论科学、哲学、历史、艺术、社会科学,即使文学、宗教、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和其它关于人的学科,无一不晓。


  不过,入门的学位证书和全房的文凭都不能给他想要的。相反,他下结论说,一切都是捕风,难以捉摸。


  一15 他发现书本的知识不能解决人生中所有的困惑,他感到沮丧。他发现弯曲的东西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劳林说:“人生是充满不能解决的吊诡和反常;反之亦然,可以说许多事物都是无意义和价值的。”


  人能飞到月球,但蜜蜂的飞行公然向空气动力学所有闻名的定律挑战。科学家深入钻研原子的奥秘,但不能驾驭闪电或储存它的能量。象小儿麻痹症和肺结核等病已受控制,但普通的感冒仍不能根治。


  一16 所罗门赢取他所有学业上的桂冠后,他做了一个个人总结。本来,他可以自夸比以前在耶路撒冷作王的众人更有智慧(王上四29~31;代下一12)。他吸收很多丰富的知识,并得了大智慧;他知道怎样把知识应用到每天的实际生活里,怎样作好的判断,怎样明智地与人相处。


  一17 一方面所罗门怀缅从前如何约束自己去寻求智慧,另一方面又学到狂妄和愚昧是什么一回事。换言之,他钻研人类行为的两极,看看能否从其中一方或两方找到人生的真义。他穷究人生经历整个范畴,却得到令人失望的结论:这也是捕风。


  多个世纪后,一个名叫马廷的年轻人努力钻研,赢得剑桥大学一级荣誉。但在他获得学业成就的时候,他说:“我感到很惊奇,因我发现自己只是捕风担影。”这是个蒙福的醒悟,正如朱伟德指出:“现在他的眼目远超学术上的奖赏,只集中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他是神至高呼召的一切令人满足的奖赏。”


  一18 如果追求学问的精神是寻求人生意义的钥匙,那么我们的大学校园便成为平安和满足的乐园。但真实并非这样,那里充满骚动和不安。有对大学生陈旧的讽刺说:头裹着浴巾,用大杯咖啡吞下阿司匹林。这幅图画正好与所罗门在本节里下的结论吻合: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
  加增知识,就加增忧伤。


  换言之,“你越有智慧,就越多忧虑;越多知识,越易受伤。”据此,以下的谚语亦有一定的真理:“无知便是福”和“你不知道就不会受到伤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1 22:44: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3 1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