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961|回复: 1
收起左侧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西伊/文

  举凡伟大的历史著作不但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过去发生的事情,更能够引起后人的思考与讨论。优西比乌的《教会史》(Church History )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保罗·L· 梅尔(Paul L. Maier )在他的“引言”一开始对此书地位和意义的高度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倘若优西比乌没有写下《教会史》,我们对于基督教最初三个世纪的认识将满布疑云,我们将无从知道很多当时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事实、文献和资料。这位凯撒利亚主教博学多才,他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为后世搜集了许多珍贵信息,后世的人们或许可以由此做出比他更深入的研究。他与古代的许多作家都不一样,他通常都能甄别出可靠的资料与不可靠的资料,而且很少轻信这些资料;他的这种态度,不仅前人罕见,而且后世少有。他不仅态度审慎,而且为人诚实,他一方面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则承认自己由于所承担的任务而深感战兢,因为还从来没有人写过教会的历史。不管是在神学方面还是在历史方面,优西比乌都在开辟一条新的神学-历史学道路;开路先锋的粗糙是可以原谅的。没有任何一位古代历史学家重写过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他的这部作品已然成为经典,几个世纪以来都保持完整——这些事实足以胜过一切批评。

  在中国,历史学界对早期基督教历史的认识与研究也离不开这本关键性的著作。

  这部《教会史》对后人的影响不仅在于为我们保存和提供了关于那段时期教会的宝贵资料,而且还在于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后人看待那段历史的视野和视角,甚至我们的研究进路。此书着墨甚多的那些主教、护教家和神学家,那些罗马政府发动的大逼迫,以及那些殉道者的惨烈事迹,当然还有教会在君士坦丁当政时期的地位改变,均成为日后历史叙述的主要构成部分。翻开优西比乌的这本著作和后世的大部分教会史,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熟悉的大人物和大事件。可以说,除了新约圣经所涉及到的那段时期之外,日后相当多的历史学家是通过优西比乌的眼睛来看早期教会演变的。

  无论我们今日如何评价优西比乌《教会史》的功与过,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极富感染力的史学家。从早期教会惨遭血腥镇压,到几个世纪之后为罗马帝国政府所宽容`扶持和倚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优西比乌笔下的这段历史前后反差极大,极富戏剧性,甚至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由于他的生动记述,我们得以仔细观察基督教如何从一个被卑视、被排挤的弱小群体,历尽艰辛,到最后成为主宰罗马文化和宗教生活的统治者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基督教如何从罗马帝国社会与文化的边缘逐步进入到权力与影响的中心,从与帝国暴力机器相对抗到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基督教地位与角色的这一历史性改变,优西比乌给予了几乎是无以复加的肯定与赞美。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教会的空前胜利,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用手中的权力改变了教会命运的君士坦丁,更是因此而蒙上帝的眷顾,并名垂青史。

  优西比乌的这部《教会史》对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来说仿佛远在天边,这不但是指它所记载的那段往事发生在年代久远的异国他乡,也是指它的视野与方法已多少显得有些蛛网尘封。但是这部巨著对我们来说又仿佛近在眼前,因为我们在今天所能读到的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作品之中仍可看到它的影子,仍能感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持久影响力。从基督教历史写作的转型,到基督教与社会的关系,它还在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今天,这部著作的全部终于被译为中文,并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它与成千上万的中国读者之间可说实现了零距离。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和宗教转型的过程之中,优西比乌的《教会史》是否可以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思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教会史》,优西比乌 著  瞿旭彤 译,三联书店,2009年8月

转自“橡树下”博客http://blog.sina.com.cn/oaktreeblog

发表于 2010-3-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书名很早就出现北大出版的《基督教文化译丛》的图书页面上,而今终于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2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