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爱
即使我们有知、有行,第三,我们是不是“无爱”?就像这群无怜悯的文士和法利赛人。
“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愤怒、恼恨报应他们。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2:6-9)好像罗马书2:1-11在讲因行为称义,与雅各书一样。
我们求主让我们的行为更良善,对神更认识。我们也求主让我们对该有的刑罚和判断都能够接受。但我们在论断、刑罚、教导人的时候,不仅知道自己无知,需要依靠上帝;不仅知道自己无行,需要上帝恩典;也要知道自己无爱,需要知道上帝爱我们,且领受祂的爱。
“我们知道这样行的人,神必照真理审判他。”(罗2:2)这在说谁?理所当然是在说被论断的人;但上帝的话也在警惕我们自己,当我们论断别人,所行却与别人无异时,“……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吗?”(罗2:3)
这样说来,是不是我们就不能说任何人了?保罗说,你知不知道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使你能活下去,做这做那;“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罗2:4)我们的神是非常公正、慈爱的。是有无情的审判,但在祂最后审判之前,祂给我们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领我们悔改;对陈水扁、对马英九,对你、我,都是这样。而约翰福音8章就是在讲,所有犯罪的人都应该要悔改,不仅是行淫的妇人而已。
这群文士和法利赛人很懂得法律,他们要耶稣回答如何处置这行淫时被拿的妇人。他们是在试探、攻击、为难耶稣,希望耶稣答不出来,好把这些百姓和耶稣分开。
耶稣很久没有回答。这不回答,正是祂的恩慈、宽容、忍耐。而这群文士和法利赛人可知道,纵使你有责任去论断时,也要先想到神的恩慈、宽容、忍耐不仅是要你为人师表、教导、责备别人,更是要领你悔改;而且你悔改后,也要领别人悔改。若你执意不肯悔改,神的公义审判是会来到的:“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愤怒,以致神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罗2:5)但在这最后的日子未来之先,祂给我们的一切经历都是恩慈,要领我们悔改。不仅是论断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也是被论断的行淫的妇人,也是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时候,耶稣可以说是,怎么回答都不对。若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得饶人处且饶人,耶稣就犯了摩西的律法、上帝的法则,耶稣要被打死;若说打死行淫的妇人,众人就会离开耶稣,因为耶稣的教训与法利赛人没有两样、没有什么希奇的。说得严重,法利赛人的目的:不是这行淫的妇人死,就是耶稣死,总之要有一人死。
圣经多处讲到,神的训诲是我们的生命,神的法则是叫我们得生命:“要持定训诲,不可放松;必当谨守,因为她是你的生命。”(箴4:13)“为诫命是灯,法则是光,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箴6:23)“谨守训诲的,乃在生命的道上。”(箴10:17)“智慧人的法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13:14)“将我的律例赐给他们,将我的典章指示他们;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结20:11)但即使你熟知法律,当你不敬畏神的时候,第一,你违反;第二,你杀人。
耶稣为此痛心,因为律法是要叫我们活得更好,而文士和法利赛人不但知法犯法,且想利用律法杀人。我们说过,圣经讲到饶恕、赦免、论断的时候,看似有很多的矛盾,但绝不是和稀泥,不是废掉上帝的律法,“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5:17-18)所以该罚的,都要罚。犯淫乱的,该被打死,就要打死。至于如何成全?就是耶稣为我们受罚,死在十字架上,这就是福音。这是祂更伟大的爱,要叫我们称义的,能圣洁。
试问,我们更懂圣经(有知)、更圣洁(有行),目的是论断、定人的罪吗?这不是耶稣的意思,因为人子来,“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约3:17)。这也不是保罗的意思,因为神在生活中的责备和管教,都是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叫我们可以悔改。不是你说谎、吸毒、忌妒、龌龊才需要悔改;悔改的意思就是转向主。所以即使我们手洁心清,也希望能日日更归向神、更亲近神、更有神的形象和主的荣美。
我以前常常在想,雅各书和罗马书是不是冲突?因为,一个讲“因行为称义”,一个讲“因信称义”。当然我们信神的话,但实在难以调和。然而,在罗马书2章这里,也没有提到一点信心。这如何解释?
感谢主,神的话语真是全备,雅各和保罗讲的是一致的。但雅各特别讲到,守律法要守全。我在想,雅各写这话的时候,是不是也想到约翰福音8:1-11?
雅各书2:8-9,“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不一定是他臭脸,你不录用他;也可以是她特别漂亮,你录取她。但外貌也不只是外表,凡凭着有限的眼光待人,就是犯法,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
2:11,“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这话岂不就指着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讲。
2:12,“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耶稣不是说算了,因为祂来不是废掉律法,而是成全律法,且要执行得完全,也就是没有罪的活人才能定行淫的妇人的罪,拿石头打死她。文士和法利赛人或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生命的罪人,死人怎能拿得起这石头?
这次耶稣的话深入人心,在场的每个人,包括文士和法利赛人,都听进去了,所以退去,悔改了。就是行淫的妇人,蒙神的话光照也悔改了。因为她没有乘机逃走,她知道她罪该万死,所以在耶稣面前听候发落,等死。
每一个人都悔改了,也都在悔改中蒙到更大的恩典。但故事还没有完。纵然所有的人都走了,也还有两个人没有走,就是耶稣和这妇人。这妇人的危险处境并没有因为其他人走了就解除了,因为还有耶稣可以定她罪。感谢主,这是神全然的赦免,是主极大的怜悯,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这赦免不是放纵罪恶,不是罪恶没有处罚,因为耶稣替行淫的妇人死了,也替所有的罪人、替我们死了。
2:13,“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原文论断)夸胜。”雅各在提醒那些自义、觉得自己有资格拿石头打人的人,也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也就是我们:当你没有怜悯心的时候,你要受无怜悯的审判。人做错了,被论断、定罪,是应该的。而你有知,有行,能论断、定人的罪,但你有没有怜悯的心?有没有想到自己也曾无知、无行,和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
感谢主,今天的信息跟任何一个信息一样,律法里面有福音,福音里面有律法;审判里有神极大的怜悯,怜悯里有神极大的审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4 21:43: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