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534|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不再当判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2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伟强   女儿在90年出世后,我和太太便思想是否要有第二个孩子,因为我们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她会觉得很孤单。因此我们决定生第二个孩子。神亦应允我们所求。儿子在92年出世。随著两个孩子的出生,我和太太亦不断学习调整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内容和节奏,以适应新的四口之家。   随著孩子年龄渐长,我们越来越觉得照顾两名孩子并不简单,尤其是要处理他们因意见不合、争夺玩具或父母的关爱而出现的争执。很多时候我和太太都被子女之间的争执而弄得头大如斗。   初时我们为了要平息孩子的争执,十分努力当一个仲裁者的角色。要求孩子遇到争执时,不可打架,只管告诉我们,由我们来判断谁是谁非和决定如何处理。孩子们亦很听教,每次有争执时,最后都会向我们投诉对方的不是,要求我们作出裁决。自始,我和太太每天下班回家后便要为处理那些无休止的「诉讼」 而累得死去活来。更要命的是在处理孩子们的投诉时,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很清楚地判断谁是谁非,而且孩子对于公平和对错的观点也很独特,并不能一下子用大人的角度来衡量。面对这情形,我和太太很多时候都会落在一个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当我们作出决定后,总有一方表现得愤愤不平,甚至觉得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渐渐地,我们开始运用父母的权威来「镇压」了事。这虽然可收即时停止纷争之效,却种下更多纷争的种子。   一个晚上,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又为了要看哪一个电视台的节目而争执,跟著又向我和太太投诉。这时我们已累得没有精力再处理。当时心里忽然生出一想法:既然我们没有精力去平息他们的纷争,为何不让他们找方法处理呢?这样既可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与人相处时出现的纠纷,更可免却我们当仲裁员的苦差。于是我便对孩子说:「我和妈妈都很累,没有能力解决你们的争执。今次要由你们想办法解决了。你们都想看电视,却喜欢看不同电视台的节目,但是家里只有一部电视机,不能同时收看两个不同的电视节目,因此你们必须一同商量决定看哪个节目,然后告诉我,才开电视看。你们商量时必须遵守两个规则。第一是必须要有礼貌,不可骂人或打人;第二是你们最后的决定,必须是你们两人都开心和接受的。现在你们到沙发那边商量,有结果便一同来告诉我。」   为了要看他们心爱的电视节目,女儿和儿子便在沙发上展开他们的谈判。我和太太坐在饭厅,远远地留意他们是否在文明地商量。期间我们均不时提醒对方不要加任何意见妨碍他们,让孩子自己寻求解决纷争的方法。大约过了五分钟的时间,女儿和儿子一同走到我面前说:「爸爸,我们商量好了!今次先看弟弟要看的儿童台,明天才看我想看的新知台。」我再问他们:「你们是否都接受这个决定?」两个孩子都点头。我再问儿子:「你是否赞成明天看新知台而不看儿童台?」儿子即时点头说:「是!」之后我又再问女儿:「你是否答应今天先看儿童台,明天才看新知台?」女儿亦点头答是。最后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已商量好一个你们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而且在商量的过程中,你们亦没有骂人或打人,我们今天便开电视看儿童台吧!」孩子登时欢呼著跑到沙发占据有利位置一同观看儿童台的节目去了。我和太太亦是第一次无须担负仲裁员那吃力不讨好的责任而解决了孩子的纷争。   这个偶然的经验使我醒觉到孩子是有能力解决他们之间的纷争的。成年人只须定出一些最起码而又必须遵守的规范,孩子有能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商量出解决纷争的方法。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并不一定是一方输一方赢,很多时候是双方皆有机会赢的方案。在孩子之间的相处,纷争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或许这些正是他们藉以学习解决纠纷的机会。成年人不适当的介入可能夺去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呵呵,主日学老师的你借鉴到什么呢?!:))
发表于 2003-2-2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让我很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8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