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993|回复: 3
收起左侧

[推荐]《奔跑人生》:为中国献身的英国奥运冠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本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最权威的体育传记在中国出版。本书全名是《奔跑人生——生于中国献身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是一本由《烈火战车》电影顾问执笔的力作,据说:“我们在《烈火战车》中看到的是凯迪心目中的利迪尔”。本书致力于探讨运动和信仰的关系,激励读者更爱上帝,更爱运动。本书中英文版将放置在奥运村英国代表团。

据悉与众多利迪尔的传记相比,本书侧重于利迪尔的体育生涯,体现基督教信仰与体育的关系。是“一本适于奥运之年传福音的书籍”。

埃里克.利迪尔,1902年出生于中国天津,1921-1925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期间成为田径比赛和橄榄球运动的国际级运动员。1924年,在第八届巴黎奥运会上,利迪尔出于信仰的缘故放弃极有希望夺冠的100米比赛,因而以“星期日不跑步的人”而闻名于世。在这次比赛中他夺得男子400米金牌并创造世界纪录。第二年,出于对中国的热爱,他回到了天津,继而在农村服侍中国农民,并于1932年被按立为牧师。二战爆发后的1943年,利迪尔被日本人关入设在山东潍坊的“外国侨民集中营”,1945年因病逝世于集中营。

本书作者约翰.W. 凯迪是一位英国体育统计学家,也是埃里克.利迪尔的研究专家,1981年,英国拍摄以利迪尔为原型人物的电影《烈火战车》时,凯迪是该剧组的顾问,该片后来获得最佳音乐,最佳剧本、最佳服装、最佳影片四项奥斯卡大奖。本书是迄今为止最新、最翔实的埃里克.利迪尔的体育传记,收纳利迪尔的珍贵历史照片70余幅以及利迪尔所有的运动纪录。

《奔跑人生》(英)约翰?W. 凯迪(John W. Keddie)著,华夏出版社出版,定价:21.00元。


奔跑人生封面7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 11:50:1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育的要义生命的核心:奥运冠军利迪尔对当代人的启发

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赛跑中,埃里克.利迪尔用时47.6秒,一举夺冠,成为现代运动史和现代运动成就中不朽的一刻。

埃里克.利迪尔把看似山穷水尽的处境转化成了一次人类灵性的巨大胜利,在电影《烈火战车》中所刻画的这一形象,多年来鼓舞了很多背景迥异的人。它强调了同样不朽的运动精神:永不放弃——在运动场内场外都如此。

但是,在埃里克.利迪尔孩提时代,以及在巴黎那场颇具传奇色彩的赛跑前后那些年里,运动在他生命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没有那么为人所熟知了。在这本新出的书里,约翰.凯迪以纯熟而专业的笔调,叙述了埃里克.利迪尔的生平中这些鲜为人知的部分。

凯迪是苏格兰田径史权威,也是电影《烈火战车》的顾问。他没有包罗万象地做全传,而是写了一部翔实的埃里克.利迪尔的体育传记,描述了他从天才儿童运动员、爱丁堡大学田径新星、苏格兰国际橄榄球手以及他在奥运会上遭遇挑战和戏剧性地取得胜利并登上顶峰到退出田径赛场这一发展轨迹。

这本书叙述了埃里克.利迪尔体育的这一面,内容丰富,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也结合了埃里克.利迪尔对信仰的献身、家庭、在中国的宣教事工以及对他生命成材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埃里克.利迪尔决定退出奥运会100米赛跑,牺牲他最有可能夺冠的强项,因为比赛时间与他的基督教信仰有冲突。而今这仍旧富有吸引力,令人心向神往。在他获得200米铜牌的短短几天后,在一个不是很熟悉的赛跑距离上,击败那些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穿越时空隧道,回顾他那场逆流而上、惊人夺金时的处境时,更觉其卓越非凡。

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年轻人需要更多英雄和榜样的激励,凯迪这本关于埃里克.利迪尔的新书写得正是时候,不仅领我们至体育的要义,更引我们入生命的核心。

埃里克.利迪尔葬于中国石家庄的烈士陵园,在2008北京奥运会这一年中,这本关于他的新书将会引起特别的反响,有助于鼓励人们通过运动来促进和平,增进跨国友谊和理解。

第22届、23届奥运会1500米冠军、

800米亚军、世界最佳运动员Sebastian Co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冠军倡导身心灵健康发展的体育精神

微 言


在商业化和明星崇拜等因素的作用下,当代体育尤其是中国体育,正日益丧失其健康的精神内涵。君不见,伴随着兴奋剂、“假哨”、“假球”、“假摔”等各种丑闻和各种大赛金牌累年上升而欢呼的,却是学生体质、青年体质、军人体质、公众体质节节下滑[ii]的悲哀。人们日益崇拜极少数“赢家通吃”型的姚明、乔丹式人物天文数字般的收入与盖顶的辉煌,却不见大多数运动员“身体潜能被恶意挖掘”(足球名帅金志扬语)[iii]而落下严重伤残与病变,甚且其中许多人退役后穷困无他技以谋生[iv]。而在国外,许多被大众广泛推崇的体育明星,私生活却极其空虚坠落。从运动员到体育管理机构,到整个大众的体育文化精神,是变得更健康了呢?抑或是危机日深?

面对如此景况,不由得让人深深感叹,我们是何等需要《奔跑人生》所介绍的那位生在中国、献身中国、最后死在中国的苏格兰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所倡导的“身、心、灵都健康发展的体育精神”,并且因此活出平衡而完美的人生!

埃里克·利迪尔是1924年奥运会的传奇人物,因为坚守信仰放弃自己善长的、而且基本是稳拿冠军的100米比赛,却又意外地得到队友让出机会的自己不善长的400米赛冠军。他的一生也是传奇而激励、影响、造就无数人的一生。他生于来中国宣教的一个家庭,长于苏格兰,品学兼优,信仰、生活、学业、兴趣、比赛全面平衡发展,一生格守父母所教的“诚实、纯洁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获得奥运冠军后,加之他良好的信仰与生命品格,各方邀约,前程似锦,却断然告别培养他成才的苏格兰,返回炮火连天的中国,默默地作一个中学教师,把最后20年献给了中国。他成为了许多中国人的祝福,其中包括他冒死救下的两位抗日战士和许许多多的孩子。被日寇抓到集中营后,他又成为一同被困的各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祝福,给大家带来乐趣、安慰和希望。作为世界知名的人物,他被列为最早交换的战俘之一,据说是邱吉尔亲自点名要的人,但他又把生的机会优先让给了别人[1],结果在最终胜利的前夕,因病与所受的折磨,死在集中营中。

对埃里克·利迪尔,《爱丁堡大学运动员俱乐部故事集》曾评论说,“没有一位运动员像利迪尔那样对全世界的人产生过那么大的影响。”他传奇的一生被拍成电影《烈火战车》,荣获三项奥斯卡大奖,至今为体育类题材影片之冠。其同名主题曲更是风靡世界,知名度甚至在电影之上。《烈火战车》顾问约翰?W. 凯迪撰写的利迪尔的体育传记《奔跑人生》2008年4月由华夏出版社正式推出。

利迪尔以他一生的美好见证强调:“体育是全人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由身、心、灵三个部分组成的,唯有不过分重视某部分,而是适当地强调每一部分,就能够在这样的教导下,从大学造就出最优秀最真实的人才。当我们了解不只该为自己的头脑储存知识,也应当为奋斗的人生培养强健身体,更要记得我们也是有灵性的人。如此我们的学校就能够培养出在生命各方面有全备的装备、足以接受任何挑战的毕业生。”[v]

利迪尔在大学期间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学生,他正是在此期间获得了令他扬名世界的那场传奇的奥运冠军。对埃里克·利迪尔有较深影响的D.P.汤姆森有他在大学里的成绩记录。他还因着信仰的缘故,参与和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他是教会里青少年活动的领袖,又在贫民窟的穷孩子中教主日学。显然,他在大学里把学业、运动和信仰做了很好的平衡。他的人品也受到广泛好评。他因着信仰的原故,不会在礼拜天赛跑或者打橄榄球,但是他的态度中没有一丁点儿的趾高气昂。他尊重那些和他有不同意见的人,就像他们尊重他的看法一样。在这一点上,大家从来没有什么异议。利迪尔说他自己“在自己强大的运动能力上体会到的乐趣”,认为这是上帝安放在人性中玩耍的乐趣,简单而合乎自然规律。在一个罪恶和堕落的世界中,这些东西可能被滥用并且腐化变质。而基督信仰使他能够抵御种种腐化,并让他能在体育比赛中表现更佳的心胸。

当年他在潍坊集中营常讲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其价值观:有一回他坐在大看台上,观看来自英国、美国的运动员进行跨栏赛跑。只见领先的一位参赛者撞倒了一个栏架,另一名跑在他后面内圈跑道的运动员其实可以捞个现成的便宜,趁机冲过留下的缺口。但是那位运动员却突然转向一边,越过一个栏架,才再转回内圈跑道。埃里克·利迪尔永远忘不了当时漫过其全身的激动兴奋,还有观众席上顿时回响起的一片欢呼。他对集中营里的人说:“那是当天最漂亮、最棒的一件事!”爱丁堡的桑德斯男爵如此概括了埃里克·利迪尔的人生哲学:“这位年轻人以平常心来看待他的赛跑生涯,与持守真理的原则相比,他视赛跑的成就为尘土。在生命中有比运动更重大的事情,最要紧的,是忠于灵性的伟大法则。”

正如《奔跑人生》作者所言,“自埃里克·利迪尔那个年代以来,世界已经改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体育竞技场,都发生了变化。然而,从某种真实的意义上来说,今天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具有埃里克·利迪尔这样品质的人。作为一个运动员,他的榜样仍鼓舞人心,因为他一方面在自己的道路上全力投入而且坚持不懈,另一方面,却没有落入过度强调其重要性的陷阱中。”



[1] [1]《山东潍坊日军集中营秘闻 两绅士转让活命机会》

http://history.news.163.com/07/0802/08/3KSJL95O00011247_2.html




《沈阳军区部分新兵体质差 已影响部队正常训练》,《中青报》沈阳4月29日电,http://news.qq.com/a/20070430/000145.htm

[ii]《人均体育经费不足三元 学生体质怎能不下降?》,2006年09月09日,《中国青年报》

[iii]《冉雄飞:艾冬梅拷问体育人生存底线?》,http://sports.sohu.com/20070414/n249428928.shtml

[iv]《冉雄飞:艾冬梅拷问体育人生存底线?》,http://sports.sohu.com/20070414/n249428928.shtml

[v] 《直奔金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一位英国公民,
  为何要告别富饶的祖国,前往苦难的中国?
  他,是一位奥运冠军,
  为何要告别辉煌的运动生涯,选择默默无闻的宣教事业?
  他,是一位丈夫和父亲,
  为何要告别深爱的妻女,留在堪乱的异乡直至死在集中营?

点击这里 《奔跑人生》,看到更多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0-18 2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