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459|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帖]同理心──认同孩子的感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1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高伟娴 「妈妈,你偏心,你疼弟弟比我多。」姐姐怨气地说。 「不,妈妈,我觉得你疼姐姐多一些,每一次你见到姐姐绝是面露笑容。可是,从早到晚你都在吩咐我温默书,做功课。」弟弟反驳说。   这位妈妈被孩子们质问得不知如何反应。在孩子眼里父母总是疼爱其他兄弟姊妹比自己多,这对姐弟在说自己的真实感觉。一般父母都不以为然,认为向孩子解释一两句,告诉他们自己并没有偏爱某一个孩子,便可以化解孩子的疑惑,反倒忽略了找出导致孩子有这种感觉的原因。   感觉是主观的,是抽象的,也是中性的。某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快乐,你试著安慰他:「用不著不快乐。」那人断不会因你这句话而快乐起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气得半死。你开解他说:「那人不是故意的,不要为这小事生气。」那人也不会因而不生气。   同样,孩子觉得父母偏心,忽略了自己,断不会因父母的否认,而把肚子里的委屈一扫而空。我的大儿子和小女儿,年纪相差四岁。小女儿出生的时候,大儿子只得四岁。四岁的孩子,在思维方面还是属于初阶,非常幼嫩,未能明白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当然,和一个初生婴孩比较,他已是大哥哥了。在我眼中他是「大哥」,是「大」孩子。不经意地,我向他提出许多不合理的期望。例如:我向他解释一个初生婴儿啼哭是因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期望他能明白和谅解妈妈须多花时间照顾妹妹。   妹妹渐长,二人发生争执时,我期望他明白妹妹还小,不更事。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接收到的是,妹妹比自己重要,她一哭,妈妈便立即跑去抱她;妹妹永远是对的,妈妈总是叫我迁就她。明明是妹妹不讲道理,倒头来,受罚的竟然是自己不是她。这个信息随著年月的增长,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强烈;哥哥憎恨妹妹的心也就白热化起来。在哥哥心目中,妹妹是那陷害他的罪魁祸首,她晓得扮可怜,作假见证。兄妹间的关系变得僵化,甚至恶劣。我怎么也想不到会弄到这田地。   经过一段颇长的时间,我不敢再替妹妹说好话,反而耐心地引导大儿子把心底的话说出来。用心地聆听,试著从他的角度看问题,用他的感觉去感应。我开始明白他的感觉,尝到阵阵酸溜溜的味道。被接纳,被了解的感觉终于把兄妹间的嫌隙融化了。有一天,大儿子走过来对我说:「妈,我不再憎恨妹妹了。过去的感觉消失了。」我心里的喜乐满足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大儿子和小女儿的故事叫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几年后类似的事情又再度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今次的主角是老二。老二从小聪明伶俐,非常独立,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强。我心里感谢神给我这样的儿子,好让我能腾出多点时间指导大儿子功课,照顾小女儿起居。就在我暗地里庆幸的同时,我发现老二的情绪发生了问题。他经常无理地发脾气,自我形象偏低,不敢主动与陌生人说话。我感到莫名其妙。这么得神厚爱的孩子,为何会这样子?   我尝试找出原因,认同孩子的感觉,不敢再轻率地否定他。把一切大道理暂且放下,蹲下身来,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觉。我发现孩子虽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内心却缺乏安全感。在老二的心中,妈妈的宠儿是老大和老么,他是隐形的。虽然外表看来,妈妈常常和他走在一起,但永远是他作主动。老大和老么不用开口,妈妈便主动花时间在他们身上。事实上,我是按孩子的需要来分配时间的。论能力,老二最好,我花在他身上的时间当然最少。但从孩子的眼看,却是被忽略了。   我没有替自己解释,只用行动来改变他的感觉。我为孩子预备一本簿,记下他的好行为,争取机会赞赏他。邀约他单独外出,又或者突然到学校接他,给他一个惊喜。多谢他处理自己的事情省却我许多时间,好让我能多做一点事情。留心他的需要,在他还未开口前,便满足他的需要。如是者,过了好几年,老二的情绪渐渐平伏下来,对老大的敌意和嫉妒心逐渐淡却了。   被父母偏待、被忽视和被误解的感觉,对兄弟姊妹间的情谊造成极大的伤害。父母当然爱惜子女,悉心教导和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可是父母对孩子的苦心,孩子接收到吗?孩子说出了真实的感受,父母又可有共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父母感到心力交瘁,孩子仍是满肚子牢骚,觉得父母不明白自己、偏心、不公平。重视孩子的感觉,认同他的感受,花时间找出导致这感觉的原因,才是解决心结的办法。在我们尝试向孩子解释安慰以前,先放下主观的成见,降卑下来,用孩子的心、孩子的眼,寻求一颗同理心──一颗可以互通、互谅、互信的心。 PS:现在大多已是独生子女咯,不会遇到偏心的问题(那是我们那一代常有的问题哦),只是想来在其他的事情上,道理是一样的,寻求一颗同理心!
发表于 2003-2-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送花一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哦. 虽然现在是独生子,可是老师要教的可不会是一个学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2-15 13:30: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8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