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自我反省
教导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当一位教师准备开始教导的时候,他(她)预先得知道要教些什么,对象是谁,以及有能力去引导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这样才知彼知己,这样才能百战百胜。教师与上帝的良好关系+属天智慧在备课与教导的过程之中+为学生祈祷(更要为学生一个个献上虔诚的提名祷告,祈求圣灵开启各人学习的心窍,以达到学习之后生命改变的目的)=成败的教导
圣经教师用心备课将属灵的粮食分给他的学生,必然是他的首要责任;然而,有时教学不得果效的原因,大部份仍应归于教师未能克尽己责,或不清楚教导目标,甚至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等的事实。此时此刻,是我们这些教师们好好反省的时候。
一、属灵生命的状态正不正常
有些教师可能是因为自己认为适合做主日学的工作(常用的话是:[有负担]);或是「好为人师」),当他或她从主日学中出来,自然而然成为一名主日学教师;也可能是因为教会缺乏师资,发现你最近比较热心,不管你是不是适合或接受主日学老师培训过,而被强拉你充当教师;也有人是在「应该」参与服事的想法之下接过这样的职务。事实上,不论是自认为适合做主日学工作,喜爱教学,缺乏师资,甚至认为应该参与服事等,都不能成为担任主日学教师的理由。主日学教师本身就要有成熟的人格与美好的灵性,而不是以上的理由。
属灵生命的状态不正常,产生什么后果呢?
第一, 他或她很快就会失去主日学教学的热情,接下来的日子是得过且过。
第二, 他或她没有牧人的心肠,视羊如己出,只有雇工的心态,只是照看一下,没有为羊负起责任,让羊处在没有牧人的状况中。
第三, 他或她如同夏甲一样,一皮袋水很快就用完了,使自己与学生都处在属灵的干渴之中,老师与学生的灵性枯干。
当一个自己的属灵状态都是不正常,根本教不出灵性正常的学生,除非上帝特别怜悯他的学生,如撒母耳一样,学生高过老师,同时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只有健康的属灵教师才教出,健康的属灵学生。
教师健康的灵性状况,学生才能正常被教导。
学生正确被教导,学生的生命才能正确的被引导。
反思:我们做主日学老师到如今,我们与上帝的关系都正常吗?
二、有没有清楚与具体的教学目标
上帝给人最公平一件事就是每一个都是二十四个小时,但是结果如何呢?有人用上帝给他的二十个小时,朝着人生的方向前进,结果成就非凡的伟业;有人去践踏 神所付于的二十个小时,一生碌碌庸庸的过去,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没有目标就会南辕北辙,结果在人生的旷野迷失方向。
教学也是如此,教学没有目标,结果一定南辕北辙,把学生带进迷茫的课堂中,让学生不知何为学习的重点?许多主日学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完成对圣经故事或一些事实与教训等的叙述,老师们仍然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去讲述那些停留在认知层面的材料,而忽略激发学生回应(包括「生命改变」和「应用知识」)的行动。老师们只不过把自己对圣经的认知,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一下而已。教学若收不到「回应」的果效,正表示教师心中缺少一张教学的篮图,一件没有蓝图的工程其上所有的,不过是一些枉然的建筑,这也说明主日学的学生多年学道却不见其灵命成长与成熟的原因了。不论一位主日学教师要负责教导他的班级有多长的时日,他必须在任教期间,为他的学生制定学习成长的计划与目标,并以具体的,有实践性的[作业](行动行为)去配合激励和督促学生的应用;倘若主日学教师常存这样的思想与备课的积极行动,他必然能确定他是在教[人],而不是在教「书」;他真正懂得他要用圣经去教人。教「书」不过是虚枉的建筑,教「人」才是真正的建造,这样才不会枉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事半功倍的成长。
学生健康的成长,显明我们的教学已经达标。
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具有明确与具体的目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