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141|回复: 3
收起左侧

但得白头,不相离(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2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但得白头,不相离(转帖) 以前我一直怀疑婚姻的持久性,因为火山般澎湃的激情,最终也必以平淡无味的柴米油盐结束。尤其是对於并不真正热爱生活的我,更会是如此吧。   要来的必然会来。1999年6月,我在兰州读博士,认识了姜峰。一周後他去了北京出差约一个半月,和我打了几十个电话。就在他回到兰州的第二天,我们领了结婚证书,就回到成都见我的家人。又过一周,我到北京机场把他送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而後我们的婚姻就完全建立在电子技术上,每天至少通一个电子邮件,每周至少通一次几个小时的电话。2000年10月的一天,姜烽突然在电话中告诉我,在他体内发现了癌细胞,而且已经转移到肋骨。   当时,我正忙於准备博士论文答辩,只好安慰他,我一毕业就去美国看他。在後来的两个月中,他常常谈到耶稣,我却完全不以为然,只当是他病中的安慰。   12月我到美国,他刚完成第一种化疗药物的尝试,头发全部脱离。一见之下,我感觉又陌生又难过。一周後,我们去参加华人基督徒的冬令会。在会中,他受了洗,我则从知识上对基督教有了些认识,但仍然不能相信有神的概念。   初到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而且从忙碌的生活坠入无所事事中,我的失落感很重。更糟糕的,姜峰总是躺在床上休息,与我谈话也是有气无力。我整天待在家中照顾他,内心悲哀极了,也不知道这种日子的尽头在哪里,不明白为何我就应该遭遇苦难。   我心里特别不甘心。我好不容易到博士毕业,正该大展宏图之际,却待在家中做保姆兼护士。但真正甩手离开他,却又良心不安,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是充满了怨恨和苦毒。   这时,我们身边围绕著一群基督徒,他们特别地喜乐,无私地关心帮助我们,而且告诉我,他们爱我们,耶稣爱我们。对於在中国大陆长大的我来说,把“爱”字吐出口很难,他们却是那麽真挚,自然和诚恳。   在他们灿烂的笑容中,我开始思考:难道他们的生活不曾有坎坷?不会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是在我来美国前,看似前程似锦、一帆风顺的日子,我也总是郁郁寡欢,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心事。   但是,他们真的有著我从来不曾拥有的喜乐。难道真有来自於天上的喜乐?为什麽我不快乐?为什麽婚姻对我只成了一种负担?为什麽我只看到我自己?   当我转眼再看姜峰时,他不再只是个躺在床上的病人了,他是个有信仰的勇士,当初他发现癌细胞时,已经是第四期。没能确定来源,但已经扩散到右肺和肋骨,後来又转移到肝,如今左肺也出现积水。化疗作了几十次,已经用了六种药物,仍没有明显效果。   他每天活在极度痛苦中,呼吸不畅通,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说话也相当吃力。胃口不好,常常是边吃边吐。而且全身疼痛,几乎无法入睡,夜里总是频繁地爬起来跪在床前祷告。   但是,他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每当我看到他疼痛难忍,内心著急时,还是他来安慰我,要我与他一同祷告。而每次祷告後,我确实发现自己的心平和了很多。   他这种特殊的乐观,把我带进了信仰的课堂。我给他读圣经,自己也开始认真思考。耶稣因为爱世人,心甘情愿地走上十字架,为世人的罪而死。我却因为照顾姜峰,认为是牺牲了自己的前程而心怀不平;爱是不求回报的,我却把婚姻当作生意的契约,一味地强调权利和义务不平等,出一分力,就要收获一分,也许更多。生命只成了一种生意场的交换,我只是忙忙碌碌地奔向死亡的终点。难怪我找不到喜乐。   终於,我跪在耶稣面前忏悔了。我承认,我不快乐正是我骄傲和自私的结果。   主说因他所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所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确实,当我认罪并接受耶稣作为救主後,我真正得到了安宁,过去在中国生活中没有挫折,我却终日感叹生命中的痛苦远远大於欢乐,如今真正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我却找到了喜乐。   婚姻是神所配的,我知道主正是要我来照顾我先生,与他一同分享苦难。更何况,在走过死荫幽谷的时候,主耶稣与我们同行。婚姻对我来说,不再是痛苦和负担,而是神圣的使命,是神的爱和能力在我身上的体现。姜峰依然病痛,但我不再哀怨,只是感谢耶稣赐给我们的每一天,让我们能够在一起同看日出日落。2001年11月17日,姜峰和我在教堂举行了婚礼,邀请主耶稣在我们的婚姻中作主。婚礼中牧师更说婚姻是三个人的参与,千万别忘家庭的主是耶稣。幸亏是三个人的婚姻,我们才能走在悲剧中,却不是悲剧人物。我们不再怀疑婚姻的持久性。真正的浪漫,正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份从天而降的、永不止息的爱。
 楼主| 发表于 2002-11-2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我的流星 你是我的流星            文/游 静     编者按:本刊上期刊登〈但得白头不相离〉一文。作者游静在丈夫姜峰得了癌症之後,游静才真正理解了什麽是真正的爱情,什麽是婚姻的价值。如今,她的丈夫已因癌症扩散过世,她写下此文,也写下她的领悟。   姜峰像一颗流星从我生命中划过,特别短暂,却把神的爱的真谛向我显明。爱原来不是为了浪漫,而是一种责任;爱原来不是感觉,而是一种选择;爱原来不是虚无和飘渺,却是一种真实。爱,有时真的好难,但却是生命存在的理由。   姜峰回天家的那一天,是他过完三十二岁生日後的第八天,而距离我们结婚两年半还差几天,他走得很年轻,却特别安详,因为他知道他留下他的爱在这里,而去的地方才是真正爱的泉源。我们俩结婚的时候,仅仅认识一个月,而且其中只有一个星期在同一座城市。结婚後一个星期,姜峰就去了美国读书。等我一年半以後来到美国的时候,他已经是个晚期癌症患者。   当我们的爱从电话、网路、和书信,终于走到现实的那一天,爱对我变得异常困难起来。癌症患者心理压力很重,而他们的亲人要承受的压力更重。尤其在这种生活在异国他乡,又不希望父母担心的情况下(直到姜峰去世後,我才告诉双方父母他生病之事),我活得就像“黛玉葬花”的滋味,整天想的就是“他年葬我知是谁”。爱作为一种浪漫的体味,在真实的生活中飞速地幻灭了。但真实的爱这时却悄悄走来。   姜峰到美国不久的一封信中,提到在美国他感触最深的两件事,其一是来自陌生人的微笑,其二是他有一天在体育馆,见到一位残疾的黑人女孩跪在地上,与一群美丽的姑娘一起练健美操,轮椅就摆在旁边。这种不自弃的人格尊严震撼了他。   而我,後来能重新去认识和接受病中的姜峰,又再次深深爱上他,也是因他的微笑和永不放弃的信心。   “你们原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4:14)但当我们还很年轻力壮的时候,总自以为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完全不曾想到:“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当死亡临近时,才发现该问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一个以句号结束人生的人,是“死了”。另一个以惊叹号结束人生的人,不还是一样的结局“死了”?   “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1:2)对于姜峰来说,这就是结局?   很幸运,这不是结局。“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罗》6:8)姜峰因病认识了神,因此出死入生了,而且他可以“深信无论是死,是生……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罗》8:38-39)他从神那里得到了爱,也把这爱与我和朋友们分享。   当他知道病情时,没有抱怨和绝望,直到最後的时刻也还坚守对神的信心。神也给他特别的力量来抵抗病痛。从2000年9月发病到2002年1月去世,姜峰一共做了六种不同配方,共三十几次的化疗。癌细胞从发现时的肺和肋骨又转移到肝脏。他没有停止去教会聚会,也没有停止学业。   特别感谢神给了姜峰一颗谦卑的心,让他不仅学会如何付出爱,也乐意地接受爱。他谈到自己患病的原因时说:“我得病是因为神知道我能承受。”他在神的支持下一直承受著难以想像的痛苦,却没有过一句怨言。对照顾他的人,都只感谢有加。   在他去世前几天,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感谢主,哈利路亚。”并且不断地对来看望他的兄弟姐妹们说:“我爱你们。”他是个强者,虽然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却超越了死亡。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的消散,而是灵魂的无望和恐惧。他离开人世的那刻,充满了平安,他离开的只是一具长期被痛苦折磨的躯体,去的却是爱的泉源和生命的永恒所在。   我相信在那一刻,当他与他的神、他天上的父相遇的那刻,他内心对亲人的挂念和担心也完全地消溶在那纯洁的大爱中了。他完全相信主耶稣会看照他的亲人,也只有耶稣才能看顾。   神的确一直在看顾著我。我在中国完成博士答辩後即到了美国,缺乏工作经验。而我还只能在南伊利诺大学找工作,才可能就近照顾姜峰。这工作看来很难找,结果恰好这大学里有一位分析化学专业的教授要招博士後!   在得到这职位後,我需要换工作签证才能正式开始工作。结果办签证不是那麽顺利。我当时还很不理解,现在才知道神安排的时间最好。我从六月开始办签证,直到十二月才得到签证,所以我应该从一月开始工作。神恰恰也是在一月接走了姜峰,这样我一直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姜峰,也不用为他离去後我自己的生活担忧。神就如此巧妙地供给我们。   神的恩典和爱更是多多地通过教会的兄弟姐妹们流向我们。大家为姜峰医药费用筹款,在他最後病重的阶段,一天二十四小时为他祷告,帮助我照顾他。在他去世後,又帮忙筹备他的後事。如果不是因为大家的爱,我自己根本无法承受这种打击。但是神就这样藉著弟兄姐妹们陪我走过死荫幽谷。   姜峰的离去,让我知道生命的脆弱,让我明白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寄居者。明白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里,但也更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非偶然,神对每个人都有他美好的旨意,而生命的价值亦不在于长短。姜峰跑完了他该跑的路,回到了天家,但他留下了他的爱,他从神那里得到的爱,而这爱将温暖我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1-2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世上是寄居者。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非偶然,神对每个人都有他美好的旨意。 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在世认识了主耶稣基督和他的大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15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谈到自己患病的原因时说:“我得病是因为神知道我能承受。” 我看到这里,眼泪忍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6 04: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