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4674|回复: 16
收起左侧

[分享]《八日祷告周》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录 在基督的团契中联合 我们的安全就是在此 在信仰的团契里联合 在完成福音使命上团契而联合 在上帝家庭中团契而联合 在受试炼时团契而联合 在喜乐的团契中联合 在领主的圣餐上团契而联合 在研究圣经的团契上联合 儿童班教材 家人、朋友和团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7 23:03: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 在基督的团契中联合 我们的安全就是在此 基督徒的团契具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这中心点乃是在那些享受团契之人的团体之外。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宗旨、作共同的服务,这样就将他们联合起来走向这个中心,去帮助圈外的人。基督徒团契的中心乃是我们的救主。由于祂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做的事,使信徒团结,信徒离这个崇高的中心愈近,彼此之间的联系愈强,就更能推动教会的使命。 与基督的十字架团契 我们乃是在与基督的十字架团契时联合。这是何等感人的想法!教会正是如此:是一个在十字架上找到自己身份的信徒所组成的社团。十字架告诉我们:我们如今是甚么人,应该以及能够成为怎样的人。首先,它将我们的外表揭开,除去我们的伪装,指出我们的黑暗面,使我们看出我们原本不过是罪人。它不仅显示我们的境况,也指出我们共有的将来:永远的灭亡。就某一方面来说,十字架乃是指出罪恶、审判、以及死亡:我们所犯的罪恶,要受的审判,以及将要面临的死亡。 被钉死的那一位,也刺穿了人们在文化、种族、教育、经济、职位那种欺骗性的自高之念,说明我们不过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在道德和灵性上赤身的。(启三17)因此,我们自内心发出求助和求救的呼声,也因此,使我们得以与被钉的主,以及因十字架得拯救的人,建立一种光辉万丈的团契。 其次,十字架雕画出将来新的境况以及可能有的成就。它指出我们能与新人类的元首耶稣基督团契。这群新的人不再受罪恶控制,也不会遭遇死亡的命运。十字架说明堕落的人共同的命运,他们由于罪恶和死亡而彼此分手。 事实上,它叫我们因为对基督的爱和感恩,与被赎的人建立一个新的社团,也就是教会。我们身为信徒,具有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就是十字架;它乃是基督徒团契的基础。被钉的弥赛亚叫我们得到新的经验──可以重新与上帝和好,在生活上有一个新的目标──完成福音的使命,也迎接一个荣耀的新将来──永远的生命。 在我们悔改,把自己献上给主的时候,就会转离罪恶、刑罚、死亡,进而脱离罪恶,有平安,靠基督得生命。我们的罪借着基督的血得着饶恕,就会因彼此的团契而联合起来。世界上所有的复临信徒,都当和复活的主以及彼此团契,因为他们同被上帝饶恕和接受。十字架一劳永逸地显示出上帝对我们无法测度的爱(约一四9)。这个爱借着圣灵经十字架达到我们身上,浇灌在我们心中(罗五5),将我们联合(西三14)。 与基督的死和复活团契 就是因为基督的死与复活,我们得以脱离罪恶和死亡,进而得到赦免和新的生命。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接受了永死,使我们可以与祂以及彼此之间合而为一,因此我们就会有同样的将来。我们身为复临信徒的人,惟有因为基督替我们而死,才能彼此有真正的团契(可一○45)。不论我们住在世界甚么地方,我们相信同一个真理:基督乃是因为背负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 我们借着浸礼,公开表明和承认基督是我们的替身,并且凭着信心,看见耶稣的死乃是我们的死,因为祂乃是代替我们这些悖逆的罪人而死。我们借着浸礼参与祂的死,而且看出基督在十字架上,经历了我们罪人的命运──永死。我们惟有受浸归入基督,才能和上帝联合。祂死过一次,我们都在受浸时进入祂那一次的死(罗六3)。我们之所以能够彼此团契,乃是因为都经历了同一基本的属灵经验:我们都受洗归入基督。复临信徒在基督的死上团契而联合,使我们得以脱离罪和死的权势,直走到永生。 不仅如此,我们也在祂的复活上与祂团契联合(罗六5)。复活不仅是主复临的时候,也在现今经验到的。对信徒来说,复活具有一个「现今」的因素,就在受洗归入基督的事上显示出来。浸礼的水是代表我们向罪而死,自水中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属灵复活的新生(罗六4)。复活的救主现在是我们生命的主,罪恶不当再管辖我们(罗六14)。 保罗针对这点曾经说过:「使我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大能,并且在祂所受的苦上有分,受祂所受的死。」(腓三10《新译本》)基督成为我们生命的主,这样就可以显出复活的大能。 圣经(罗八6,7,13,14)形容了这种受慈悲救主感召以及圣灵大能指引的人生。我们不要在生活上效法世界,而是要过一种荣耀主的生活,祂能够使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罗一二2)。上帝并不是要我们靠着一己的力量来成就这事,祂赐下圣灵,「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八4)这就是新生的经验。 尼哥底母不了解新生命之奥秘的意义(约三4)。这种创造的工作,乃是上帝借着圣灵在人的心中工作的结果。可以这样说:所谓重生,也就是靠着圣灵的能力而产生新的动机、新的爱好、新的倾向。在重生了的人身上,可以看出这种神迹的果效。「在上帝的百姓重生之后,就明显地在他们的诚实、忠贞、以及坚定不移的操守上看得出来。」(《给父母、教师及学生的训言》原文251面。)复临信徒要在因耶稣复活所造成的新生命上联合。 与荣耀的救主团契 作信徒的不仅要在基督的十字架、死亡以及复活的事上联合,也要在祂的荣耀上联合。彼得曾说:上帝「叫祂从死里复活,又给祂荣耀。」(彼前一21)靠着基督,我们得以有同样的将来。祂得着荣耀,叫我们将来也会得荣耀。现今,基督的荣耀已在我们里面,但它仍旧只是「荣耀的盼望」(西一27)。 借着信心,我们查考圣经、祈祷、默想,来深思这事,「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林后三18)。但是荣耀的完全显示还是将来的事。保罗论到我们的复活时说过:「所种的是卑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林前一五43《新译本》)既然我们有荣耀的将来,就不会垂头丧气、战战兢兢,若有所失地度过一生。复临信徒乃是殷切地期待基督降临的荣耀。 得着荣耀之后,就再也不会受到罪恶和死亡的侵害。我们得荣耀乃是上帝的作为,叫我们得着创世的时候所给予我们的荣耀(见诗八5)。我们得荣以及除去罪性是同时发生的──就是基督复临的时候。基督得着荣耀,这就坚定了对主复临的信念(提后三16)。我们所拜的乃是一位得着荣耀的主,我们也企盼着与祂同得荣耀的时刻(腓三20,21)。这个希望将我们联合起来,并且使教会成为灵修、献身,以及肩负福音使命的中心。 在基督里同奔天路的弟兄姐妹,我们要在与基督团契上联合。上帝已将一种特殊的使命托付了我们,而且也赐下所需要的一切装备。虽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要导致我们分裂,但是那位被钉而又复活之基督的十字架,足能使我们团结,一致完成主所托付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紧紧追随祂,持守祂救恩的信息,向将亡的世界服务。我们一方面在祂的死与复活上具有一致的信念,也要同心盼望祂荣耀的显现。要定睛注视祂,有了祂才有安全。牧 讨论问题: 一、 十字架在哪些方面正适合我们这自满及依靠自己之社会的需要? 二、 洗礼对你的意义为何?它怎样使你与其它同道联合起来? 三、 基督的死与复活怎样帮助你面对将来?你可以怎样以你的经验去帮助那些整天恐惧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7 22:52: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月七日  星期日

在信仰的团契里联合


我们必须自己选择

「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

一九九○年秋天,拉比施尼森(Menachem Mendel Schneerson)被他的信徒宣称为弥赛亚。那些追随他的人属于犹太教的一派,兴起了一个运动,盼望有大神迹出现,圣殿得以重建,澈底击败一切阿拉伯人。他们向全世界的犹太人宣告说,拯救已经来到,叫他们献上祷告,并且要遵守上帝的诫命。但是一九九四年春天,施尼森逝世了。他们所盼望的神迹没有一样出现。成千成万的信徒前来参加丧礼,他们在那里等待了三天,为的是要看他的复活,结果大失所望,以致羞惭不已,无地自容。

今天,纽约的布鲁克林,也就是这支犹太教派的总部,大多数的信徒都不愿谈起他们历史中的这件事,也不愿意谈起一八四四年他们祖先在俄国的经历。当那年,就在庆祝赎罪日的时候,这群极端保守的犹太教徒也曾热切地等待弥赛亚的来临。

在那个时候,不仅是那些人这样做。很多基督徒──例如在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以及其它的地方──都曾企盼等待。

然而一八四四年所发生的事,对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来说,它不仅是教会历史中的一段插曲而已。这事件帮助他们发现一些主要的教训和道理,包含了要向世界宣扬的福音最终的信息。

「福音」一辞源于希腊文,意思就是「好消息」。这好消息是甚么呢?新约圣经说得很清楚。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说明,福音就是论到耶稣死而复活的道理,这信息一直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若是耶稣没有复活,就不会有永生的盼望。没有耶稣代替我们的牺牲,就不会有赦免。

在这末后的日子,更加需要宣扬福音。使徒约翰得到一个重要的讯息,要在善与恶的斗争结束时宣扬出去。「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祂;因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启一四7)

到底敬畏和审判有甚么好呢?初听起来似乎矛盾,但这是圣经的话。「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一四6)福音之中包含上帝审判的道理。启示录十四章所包含的信息,乃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所传的独特道理。这信息乃是我们教训的中心,它叫我们持有这共同信仰的人联合一起。

我本人以成为复临信徒而自傲,因为这个运动的源起,是来自诚心查考圣经的真理。科学界的人士这么说:「即使是反面的结果也是一种结果。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新发现都是从错误发源的。威廉米勒耳所犯的错误,乃是受了当时一些老式解经法的影响。这些先锋虽看见耶稣没有来,却仍旧忠心于上帝,实在需要勇气。邻舍的讥嘲以及自己心中失望是难忍受的,但他们仍旧不屈不挠地仰望耶稣,继续地查考。身为复临信徒的人没有甚么需要隐藏掩盖的,我们因这次大失望而发现了圣经宝贵的真理。这是我们共有的遗产,不应当忘记。

复临信徒的独特点是甚么?

一九二一年,一位名叫爱因斯坦的瑞士专利局职员得到诺贝尔奖。他发现了一种理论,在那个世纪中成为物理学界最重要的理论。他的发现为科学界敞开一扇大门,对宇宙有更多的认识,左右了二十世纪科技的历史。

在教会之中,对于基督在天上圣所中的职事所作的发现,改变了对基督工作的一贯看法,使我们对圣经以及救赎的计画有了一种转变,这就使复临信徒成了一群独特的人。我们的信仰中有许多是与其它教会相同的。譬如说,很多基督徒相信耶稣不久就会复临。在浸信会的灵恩教会中也有守安息日的人。有些基督徒相信人死之后,既不立刻升天也不立刻入地狱,乃是在坟墓之中等待审判。连不信的人也有实行保健的生活规律。但是在所有其它教会之中,没有一个传扬耶稣在天上圣所所作的事奉。这个信息使那些经过大失望之后,仍旧残留的小群信徒得到新的看法和认识。由于这个新的信念,就产生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很多人这样问:「耶稣在一八四四年开始事奉的新阶段,对我有甚么用?它会怎样改变我的生活,如何影响我对救恩的盼望?」显然它对于神恩普及这道理的关系没有改变。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继续为我们的罪带来赦免。三位天使的信息中所传审判的福音,对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基督开始了这新阶段的事奉,也就是最后审判的头一步。对祂的信徒来说,这是一个希望的信息,指出在宇宙间的大斗争快要结束了。

审判的积极面

耶稣受死几千年前,作诗的人就这样说过:「耶和华啊,求你……判断我。」(诗七8)在许多专制的政府中,审判乃是刑罚的工具。但是在法治的国家之中,人民到法院去乃是寻求正义和保障。大卫深信上帝的审判会宣判他为义。在启示录里,约翰记载了中古时代为道殉身的人发生的呼声:「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到几时呢?」(启四10)有耶稣为我们辩论,就可一无所惧,因为亘古常在者必为祂的子民伸冤。(但七22)

救赎我们的步骤并没有在各各他终止。一日这世上仍有罪恶痛苦,罪恶的源头仍然存在,我们就一日不能享受全面的救赎。但以理明说,惟有在审判之后,至高者的圣民才能得国。审判之所以是好消息,乃是因为其对象不是个人,而是信徒所组成的团体。救恩固然是赐给我们个人,但是没有人能单独得救。上帝的国乃是所有得救之一的家园,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此与上帝和其它的人彼此团契。

常有人说,他们所需要的是耶稣,不是教条要道。固然不错,枯燥的哲理不能解决我们日常的需要。但是若是没有圣经,我们就不能与耶稣团契。耶稣曾说过:「你们研究圣经,因为你们认为圣经中有永生,其实为我作证的就是这圣经。」(约五39《新译本》)圣经的每一段都显出我们救主的圣洁与慈爱。每节经文都讲解救赎的计画。若要明白福音,我们不需要研究要道或神学的书籍,但是要殷勤研究上帝的话。复临信徒的信息是建立在它上面。三位天使的信息乃是复临信徒信息的基石;它显示救恩的计画给我们生活在这末后日子里的人。

有人这样说过,真正的复临信徒都是「头一代」的复临信徒。我们要将这信息身体力行在自己生活上。复临信徒的信仰,不是因你生在甚么人的家里承袭而来,它乃是出于你自己的选择,你必须自行研究、了解、实行。共同的信仰将世界各地的信徒合而为一。我的信仰是我自行选择的,是遇到真正的弥赛亚时领受的。你怎样呢?你是否已决心与上帝的百姓联合呢?

讨论问题:

一、 作者认为一八四四年的大失望具有正面的作用。你认为他的理由如何?

二、 你认为「要道」具有积极或是消极的作用吗?读了本文之后,你的看法是否改变了?

三、 我们不当惧怕审判,反倒应当以快乐和有把握的心来迎接它。必须有怎样的经验才会有这种想法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月八日  星期一

在完成福音使命上团契而联合


需要得着圣灵以及具有迫切感

「我的侄女在哪里?」一位名叫魏思纳的柬埔寨传道人大声喊着说。约有一百多个孩子在参加假期圣经学校回来之后,在他周围走来走去。那天早上,他用机车把一个名叫瑞梦妮的七岁女孩带来参加假期圣经学校,现在她不见了,消失在金边成千成万的居民之中。魏思纳和其它的义工立刻跪下,祈求上帝帮助他们找到这女孩子。他们知道这事非常严重,在城里常有绑架孩子的事发生,接着他们就分头去寻找。魏思纳开车在灰尘飞扬的路上奔驰,他穿过大街小巷,心中一面祈祷:「亲爱的主,求你帮助我找到她!」终于他找到那个泪流满面的孩子,他欢天喜地的把她抱起,然后将这好消息告诉大家。

耶稣在寻到失丧的罪人时也有同样的兴奋快乐。祂用比喻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路一五4)耶稣最大的希望,就是把祂所有迷失的儿女找回,永远安置在祂的怀抱里。

祂在世界上的时候,发出的最后吩咐就是:要我们「传福音给万民听。」(可一六15)祂最后的应许是:我们要直到地极作祂的见证(徒一8)。祂说末期来到之先,福音要传遍天下(太二四14)。在这末后的日子,祂要兴起一班百姓,他们要把这最后的信息,传给「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一四6)

耶稣真想把你带到天国去吗?当然,祂也要你的邻居到天国去。还有那至少十亿没有听过天父名字的人又怎样呢?祂也要他们去。那可能是祂最大的愿望,没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了。祂要怎样接近他们?一个方法,就是要借用合而为一的教会。耶稣为教会祈祷,要他们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一七23)祂应许说,我们若是与祂联合,因而彼此相爱,就会把世人吸引到祂的膀臂中。你有没有见过彼此相爱的家庭?你是否感受到他们对你的吸引力?上帝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来使用我们的团结。

在我们肩负传扬福音的使命时,这种团结就会发出它的力量。像魏思纳一样,上帝的爱从我们而发出时,必能引起世界的注意。

这到底具有甚么意义

这种联合的意义就是说,作教友的要在自己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从事宣扬福音的工作。真正的基督徒认为,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带到天父面前。作修理汽车的本会教友,会细心老实地修车,他会使顾客感到上帝是靠得住的。作生意的教友,也会经常使用自己的钱财帮助他人,叫人转眼注视天上的财宝。

作牧师的若是能给予教友力量与他们同工,就可以帮助同事、顾客、邻居、家人和朋友认识主。为了这个缘故,上帝赐下才干,「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弗四11-13)其结果如何呢?「要是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活生生的传道士,这时代的信息必能很快地传到各国、各族、各方、各民。」(《教会证言》卷六,原文四三八面)

罪恶的力量想在教会中造成分裂,以使上帝的计画受到挫折。但是同心联合传道的教会,不会浪费时间来争辩。教会的董事会也许在面临敏感的难题时会讨论斟酌,但是他们一旦一同跪下,祈求上帝用圣灵充满他们,就会知道将甚么问题列为优先,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宣扬福音不是许多计画之一,而会成为所有计画的主旨。

世界上有超过十五个国家还没有本会的工作,成百万的人还没有人把上帝介绍给他们。上帝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必须将我们紧紧地黏联在一起。如果我们与上帝同心,就不会只顾自己教会、区会、国家的扩展。那九十九只在圈里的羊吃得肥肥胖胖的时候,那些迷羊却在旷野面临死亡。

我们这时代,宣道士乃是要自「所有的地方」出发,到「所有的地方」去。不论是那国人,在他们受基督改变之后,就会为教会带来一种新的认识。每一种人都需要伸展和团结,这是推广福音时所必需的,特别是城市中的教会。他们要对会众仔细看看,然后自问:「到底有那一个民族的人还没到我们教会来?」我们中间与非信徒隔得较远的人,应当往远处看,把那九十九只羊留在羊圈里,去寻找那尚未归来的迷羊。

付诸行动

在美国加州,有一个教会需要为停车场铺柏油。有些到过海外的教友,他们知道那款项要是用在其它的地区,会产生何等大的效果。董事会讨论再三,然后决定把这笔钱的十分之一捐到南亚地区去盖一所教堂。他们自己并未感到有甚么缺少,然而却得到很大的福气。

我们的天父断不愿让我们所疏忽的人缺席,不到天上和祂共度永恒的岁月。我们若能借用天父的眼睛来观看一切那该多好!这会使我们这大家庭产生一种新的团结和快慰的精神,作父母的会带领儿女和上帝建立更有力的关系。作儿女的看见父母在百忙之中还抽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就会被吸引到耶稣跟前。全家既然都沐浴在上帝的爱中,就会乐意和别人分享。很多儿童在长大之后对宗教感到厌倦,以为宗教只是上教堂和守教规而已。作父母的能够改变这种想法,只要把基督的爱带进家中,一同做传道的工作。

我认识一家人,他们决定用一个特别的方式为女儿庆生。他们和客人吃过饭之后,就特别包了一些食物,各个家庭都分别去送给无家可归的人。回来之后,他们彼此讲述这天的经验。那个女儿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好的一次庆生。」此外合家的人可以一同主持卫生讲习班,用木偶表演传道,探访医院,一同作义工建造教堂,或是为人查经。这些经验会使他们的身与心更加密切地结合。

耶稣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致力于使教会联合。就在祂受死的前一夜,门徒还在争论谁高谁大,不肯彼此服事。到耶稣被捕后,他们都各自逃命,否认了耶稣。可是五十天之后,他们又一同回到耶路撒冷,以他们动人心弦的讲道,把全城弄得天翻地覆,然后这福音的信息传到世界各地。到底前后何以有这么大的区别?乃是因为耶稣的复活以及圣灵的沛降。今天,这事还会重演。

今天,我们必须瞻仰天父的慈爱,注视耶稣的眼,直到我们看见我们的自私,然后澈底改变。今天,我们必须接受祂恩慈的饶恕,知道耶稣渴望和我们共度永恒。今天,我们必须将彼此的分歧丢开,彼此原谅,然后就能为接受圣灵而祈祷,因为祂曾这样应许:「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路一一13)圣灵降在我们身上时,祂就会将上帝的品德赐给我们,叫我们结出圣灵的果子来。结果,在我们工作的地方、教会、家庭,以及我们的世界中,上帝的名声就会传开了。

将有一日,那大群「没有人能数得过来」的人聚集的时候,我们也会挤身其间。他们是来自「各国各族各民各方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启七9)

讨论问题:

1.你认为从事宣道工作主要动力是甚么?

2.我们能怎样把传道的工作,配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

3.在实施时以及属灵方面,传道的阻力是甚么?我们怎样才能突破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月九日 星期二

在上帝家庭中团契而联合


虽然各有不同却能合而为一

这些女孩受到母亲的虐待已经很久了。她们的母亲日渐严重的用毒酗酒,使她的性情变得乖戾,不时向她的孩子发作出气。雪妮和雪如不仅在身体上受到虐待,更加严重的是在情绪上也遭虐待。小小年纪,身心却带着许多伤痕,终身不能除去。

雪妮和雪如父亲早就不见踪影,母亲常常是甚么都做不了,她们二人一再搬家,从一家亲戚的家中搬到另外一家,在哪一家都不能久住,收养她们的人不久之后就会把他们转交给别人。在她们一个七岁,一个十岁的时候,一个住在国家另一边的远房亲戚把她们接去看看,并且认识那家的人。

这故事说来话长,但是结局很圆满。到了那边,那家人和朋友热烈地接待他们。如今住的地方离最近的亲戚也有二千五百哩,现在突然增加了两个兄弟姐妹,还有几只宠物,两位作父母的照顾她们如同己出。后来她俩的生母同意,叫这家人正式领养她们,那家人都欢天喜地的接受了她们。这四个兄弟姐妹在房子里跑来跑去,大喊大叫:「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家人!」她们的人生与以前完全不同了。

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家人呢?

雪妮和雪如不仅得到一个地上的家庭,也在平生首次认识了天上的家庭。这不是个童故事,「从此幸福美满地度了余生」。在这罪恶的世界上,这种情形是不存在的。正如正常家庭中所必然会有的,一旦添了两个孩子,一定得调整日常的生活,一定会有争执。彼此认识只不过是第一步。

每个家庭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各家有各家的「文化」,与别人不同。就是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也都是独特的,有时也会与其它家人格格不入。如果分别很大,有时甚至会在家中造成分裂。

但是在骨肉之间有一种亲情,这是不能消除的。因为他们是一家人,彼此是亲戚,彼此之间就会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是局外之人所没有的。

这两姊妹初搬到国家的另一边时,她们乃是「外人」。甚么人也不认识,习俗也不相同。虽然语言一样,但是口音不同。这新的地方有很多树木,非常青绿,是平生所未曾见过的,感到异常陌生。新的兄弟姐妹和她们也不一样,样子不同,举止也不一样。可是很快她们就接受了这一切,因为她们有共同的爱。从此她们不再像是旁观的人,而成为这环境的一部分了。到后来,她们受到「同化」,成为土生土长的人,如今乃是住在自己家里,幸福美满。

与世界性的大家庭融洽相处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乃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家庭,在二百多国家中都有教友。他们共代表多少语言、传统、文化?他们用各种形式礼拜,彼此交接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我们加入这教会时,会把个人的特色带进,同时也带来不同的工作方法,以及我们特有的观念。但是我们共有的主要信息和价值观,把我们融合在一起。不论文化、肤色、语言如何不同,我们住在世界各地的人可以联合起来,我们应当乐于接受这五彩缤纷的特色。

但因为我们都是有罪的人,有时也会遇见难题。在遇到种族文化方面的不同时,不知应当如何处理。若有人所持的看法不同,我们就会对他们避而远之。别人作事的方法与我们不同,或是改变了惯例,我们就会认为他们错了。罗马书十四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与其它的家人融洽相处:「你们要接纳信心软弱的人,不要论断引起争论的事。……你是谁,竟然批评别人的家仆呢?他或站稳或跌倒,只和自己的主人有关;但他必定站稳,因为主能够使他站稳。……你为甚么批评你的弟兄呢?为甚么又轻看你的弟兄呢?我们都要站在上帝的审判台前。……所以,我们不要再彼此批评了;倒要立定主意,决不作绊倒弟兄或使他跌倒的事。……所以,我们总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造就的事。」(1-19)《新译本》

上帝所造的家庭,是要其中的成员互相依赖,而不是人人独树一帜。我们要协力同心,一方面不要论断他人,一方面也不要作伤人的事。上帝要我们彼此相敬相爱,就像在自己家庭一样。我们要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把人带到基督那里。若具有这一个目标,就当使我们联合成为一家的人。我们渺小的罪人怎敢傲视他人呢?我们都是罪人,但是感谢主,祂乃是我们的审判者。就是因为我们属于同一位神,这就使我们同属一个家庭。

「不要欠人的债;但在彼此相爱的事上,要觉得是欠了人的债。爱别人的,就成全了律法。……爱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是成全律法的。」(罗一三8-10)《新译本》

建立和保持家庭的关系需要时间。有的人在个性和举止上与别人格格不入,但因为我们对主有真正的爱,这是一个大家共有的主题。

自然成为天家的成员

「这样看来,你们不再是外人和客旅,而是与圣徒一同作国民,是上帝家里的人了。并且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基督耶稣自己就是奠基石。」(弗二19,20)《新译本》

基督乃是我们整个宇宙的奠基石,每一个人都属于祂,是天国的公民。相形之下,在整个宇宙之中,我们这世界不过是一粒微小的尘沙,然而基督居然成为我们的中心。不妨想想弗一5,6的话祂:「就按着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使祂的荣耀恩典的荣耀得着称赞;这恩典是祂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

宇宙的上帝叫我们生在世上原有祂的旨意,叫我们有一个归宿。如果我们选择的话,就已经成为上帝的儿女,成为祂家庭的成员。要是孩子出生在一个家中,他就自然而然成为这家庭的一份子。同样的,我们一接受基督,就立即成为祂天家的人。既然同属一个家庭,就具有家人的责任,要保持这家庭的完整。上帝呼召我们各尽其责,保持这家庭的和睦与团结,这样就能把认识基督所得的爱显示给人。

欢迎进入这个家庭

讨论问题:

1.我怎样才能帮助我的教会更能代表上帝的家?

2.教会应当采取甚么步骤来促进种族之间的团结?

3.教友合而为一成为大家庭,这有甚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受试炼时团契而联合


在黑暗的时候彼此要更加亲近

我们常听人这样埋怨说,「人生真不公平。」在伊甸园中,那个果子吸引力太大,无法拒绝,自那天起,人类就在苦难中挣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悲剧:为社会唾弃的爱滋病人,因车祸受伤的老人躺在路边等死,上学的孩子一去不回,婚姻破裂,派到前线作战而阵亡的青年。人不论好坏老幼,也不分贫富,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会受到苦难。

所有的世人都犯了罪,所以人人都会受苦。基督徒虽然祈求上帝保护,但他们也会有疼痛、丧失、忧伤、冤屈。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每一个人都会受到因贪心、争权夺利、暴力和自己故意所造成的伤害。一方面上帝想保护祂的儿女,好象母鸡似的把他们掩盖在翅膀之下,但是撒但却亟力要夺去他们的安全,削减他们的信心。上帝并不阻止使人心痛的事发生,反倒以之为踏脚石,使祂儿女的信心更加坚强,更加团结。基督徒同受苦难时,会使他们更加团结。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在南非开普敦圣雅各教堂中所发生的屠杀事件提醒我们,基督徒随时可能遇到惨剧。那个寒冷的星期日上午,有一千三百人在教堂中作礼拜。突然有一个人手持鎗枝,挂着手榴弹走进教堂。在他射击和引爆手榴弹之后,十人因此丧生,五十多人受伤。这种破坏有时会压碎一个教会,反之,也可能使教会更加坚强。那教堂的牧师说:「一帆风顺的时候,看不出对基督信心的强弱,没有困难的时候,自称为基督徒很容易。一旦压迫来到,一切就都改观了。真正摊牌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地相信。到了毫无依赖的时候才能看出,人心里所想的是甚么。」

在善与恶的斗争中,基督徒乃是双方争夺的目标。有时在灾祸临到的时候,我们可能是凑巧遇到。虽然我们各人所走的路不同,面对的挑战各异,但我们都会受到苦难、试炼。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路途崎岖难行

基督徒的行程并非一直是平坦的。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生活上都会遇到困难。在历史上,男男女女都会经验到失望和苦难。有不少记录述说基督徒的旅程,其中有许多的试炼和痛苦。最著名的可能就是约伯记了。他家破人亡、友叛亲离、身长毒疮。本仁约翰在《天路历程》一书中,描述「基督徒」的经验,他描述了生命中的高潮和低沉,刻画出我们会遭遇的困苦和危险。耶稣也曾警告门徒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约一六33)耶稣要帮助门徒为将来作准备,告诉他们说受苦是必有的事,他们会流泪哭号。

耶稣是我们的榜样

耶稣给了我们很多教训,若要得着力量在试炼中坚定不移,有一个方法就是回想耶稣的生平。耶稣所受的苦难乃是历史上最大的,然而祂却慷慨以赴,勇往直前。「祂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彼前二23)耶稣所受的待遇是毫无公平可言的。祂受到法利赛人的迫害,为祂本国的人排斥,因祂所行的善事受人的嘲讽,虽然面对诸般逆境,祂还是泰然处之。

祂在世上短短三十三年之中,不断祈求上天的力量忍受一切。每逢遇到困难的时候,祂总是倚靠上帝的力量。耶稣本着怜悯和决心把不平的事揭穿。人以残暴待祂,却不能伤及祂的信心,反倒将希望之门敞开。「祂所经历的一切──从头上、手上、脚上所流的血,祂的身躯因痛苦而摇撼,因天父向祂掩面而感到无法形容的极端痛苦,这一切都在向每一个世人说话:上帝的儿子乃是为了你而情愿担当这个罪担;为了你,祂击败了死亡的权势,将乐园的门敞开。」(《历代愿望》原文七五五面。)耶稣受了苦,因此我们就不再受苦。

试炼向我们的信心挑战

上帝原有能力,超越改变一切自然结果,现在就使一切痛苦中止。但祂常常容许困难临到,好发展我们的品格和信心。达甫森曾经说过:「我们正在进行一种属灵的战争,对手是每时每刻都伺机行动的凶恶仇敌。我们必须装备齐全,才能应付他对我们的攻击。柔弱无力、肠肥脑满、娇生惯养的基督徒是无力应战的。所以主每过些时,就将我们放在一个跑步机上锻炼,使我们筋骨健壮,能够作战。」真正的信心必须经历试验。

作基督徒不仅身属一个教会,或是遵守某些传下来的教规而已。它乃是要发展和耶稣一般的品格。有人说过:「经过痛苦之火的熬炼才能产生敬虔的真金。」

我有一个信主的朋友,大半生都在经历许多的苦难。但他虽然身体痛苦仍旧面带笑容,虽然为人误解还是替人服务,这给予我很大的鼓励。有一次我去看他的时候,他把一张纸放在我手里。上面写着这句话:「我们最大的危险就是:觉得在这世界过得很舒服。」他要我明白,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受苦也是必然的。雅各说过:「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雅一12)「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探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雅一2,3)我们行走的路常是崎岖不平的,但是上帝要我们保持坚苦卓绝的态度,把眼光放远,超越今天。说来似乎不合道理,受苦确会使我们更亲近耶稣,也与弟兄姊妹更加团结。

你痛苦我也痛苦

基督徒受痛苦的冲击最大。耶利米哀歌以目击者的立场,描写耶路撒冷陷落前后人民绝望的情景。那时的悲痛是无以复加的,犹大国的人民被掳被杀,妇人受强奸,小孩子饿死。在耶利米哀歌中记录这悖逆的社会面临的混乱,耶利米的心为恶所带来的毁灭无比悲恸。对耶利米来说,情绪方面可能已降到无法再低的地步。其实基督徒也是一样,人类所受的痛苦会深深地刺穿他们的心。别人受苦,他们也受苦。

耶稣留下为人服务的美好榜样。「我们的救主挨家挨户去医治病人,安慰忧伤和受苦的人,叫失望的得安慰。祂把小孩子抱起来,为他们祝福,向疲困的母亲发出希望和安慰的话。祂以温柔忍耐应付人类一切的苦难。」(《传道良助》一八八面)所有的基督徒都有责任彼此照顾,互相背负重担。

在开普敦圣雅各教堂的惨案,使所有教友团结在一起。牧师准备了一系列的讲题,题目叫做「康复之路」。全教会同心协力重建他们的生活,医治他们的心。对失去亲人的家庭给予辅导、经济方面的帮助、丧事的协助,给予特别的服务以及关怀。

在我们为人服务时,「心痛」会占有很大的地位。我们不能借口说:「我没有经验,不知道该说甚么才好。」如果你曾经失去亲友、生过病、有过财产损失、婚姻遇过挫折、家中曾有青少年的问题、或是考试曾有难关,经历过任何困难,这一切都使你有资格帮助别人。受苦的人都渴望得人的帮助,即使一个笑容也好。作基督徒的,都当把在耶稣基督里的希望与人分享。

从希望到克服

有人说过,人没有水还可以活一周,没有食物有人居然几乎活了三个月,但是一旦没有希望,就活不下去了。基督徒的团契,就是为心碎的人提供希望。我们谈论彼此的经验,就能互相依赖,叫在彷徨困惑中挣扎的人得着支持。「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这样就成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新译本》受过苦的基督徒能同情在痛苦之中的人,苦难能促使我们彼此相爱。

对心灵困苦的人,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帮助。例如:代祷、烹饪食物、洗衣服、照顾孩子、一同散步、安慰的拥抱,听他们诉苦等等。彼此代祷是大有功效的,因为它一方面能帮助他们,也能使他们更信赖上帝。为他们烹饪食物、打扫房间、洗衣服,这些都是实际的方法去分担痛苦,替他们照顾小孩,一同出外散步,安抚的拥抱,幽默的话语,都能冲淡愁苦。默默地握着手,尽在不言中。有的人比较喜欢清静,无人打扰,他们所要的就是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其实我们用不着解释痛苦的由来,只要听他们倾诉就行了。

诚然不错,人生是不公平的,我们都会经历苦难,但是没有人需要单独受苦。团契并不止于挣扎、疾病、痛心的时候。有人说过:「团契的最深层次就是苦难中的团契,在此我们共尝苦楚、分担重担……在危机最重、忧伤最深、怀疑最多的时候,我们对彼此的需要也愈大。」

每一个人都需要人的帮助以度过难关。与他们通电话,给他们买些鲜花,寄一张慰问卡,分享希望。这是我们团契时另一共同之点。

讨论问题:

1.我们作为人类,在受苦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问「为甚么?」要是能超越这个心境那该多好!对于仍然抱有这种态度的人,我们应当如何?

2.我们怎样才能和身受痛苦的人站在同一边?

3.耶稣的受苦如何能成为我们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月十一日 星期四

在喜乐的团契中联合

任书麟/前全球总会副会长


不管境遇如何仍有喜乐充溢

时正夜半,两位传扬福音的勇士被关在监牢里。他们的衣服被扯了下来,狱卒把他们丢在牢里最深最黑的地方,那里的空气污浊难闻。他们双脚绑在木狗上,周围挤着很多囚犯,有的睡在地上,有的唉哼喊叫。

二人在痛苦时的反应是甚么?他们开始祈祷唱诗(徒一六25),这是何等难以形容的快乐。结果呢?突然发生了地震,牢门都敞开了。狱卒发觉狱门大开,以为囚犯都逃走了,就想举刀自杀。保罗大声制止他们:「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接着「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的,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徒一六28,29)

两位使徒的喜乐,改变了那可怜的狱卒和他全家的人。然后他温柔地清洗他们的伤痕,做东西给他们吃。虽然已经是半夜,他们还一同查考圣经,结果他全家都和基督联合了。

在那寒冷阴暗的监狱里,光明照亮了狱卒的人生。

赞美的歌声升上天庭,恩典下降,降在可怜的罪人身上。

喜乐飘入那个为愁云惨雾笼罩的家庭。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时腓立比教会的信徒,是如何学到在喜乐中团契而联合一起。保罗在异象中蒙主呼召到马其顿去(徒一六9),这是大好良机,可以把福音带到欧洲去。最先接受的是一个名叫吕底亚的女人,是个卖布的。她来自推雅推喇,家境相当富有。第二个接受的是个受巫鬼所附的使女,她能预测未来,给主人带来不少财利。使徒路过的时候,这使女跟在后面大声喊叫,二人不胜其烦,就把那巫鬼赶出来了。主人失去了摇钱树,大为震怒,就怂动众人攻击保罗西拉,然后把他们下到监里。此后,加入教会的就是那位狱卒全家的人。

这些人就是最早的一批信徒,也成了腓立比教会的核心。这说明福音要传给甚么人,以及怎样传开。吕底亚来自高阶层社会,是颇为富有的家庭。年轻的使女原本是个奴隶,属于社会最低层最贫穷的人。至于狱卒全家,正好在两者之间。

这传道的结果如何?徒一六34提到那狱卒说:「他和他全家因信了上帝便大大喜乐。」《新译本》在圣经中常将得救和喜乐相提并论。

其次,且来看看十年之后的腓立比教会。这时保罗又被关在监狱里,这已经到了他传道的末期,但是他忘不了腓立比教会。那教会表现了上帝的爱,成为一示范,说明爱护人的教会是怎样的。

他们听说保罗被关在罗马的监狱,就派了一位名叫以巴弗提的青年去安慰他。保罗受了腓立比教友的慰问,快乐无以复加。他以前在腓立比监狱中那种喜乐赞美的精神,弥漫了他的一生。他记得那位富有的妇人吕底亚以前如何款待他。他记得那位作奴隶的使女,如今因在基督里的喜乐改变了。他更记得管牢狱的狱卒,曾经怎样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他记得在马其顿的呼声临到时,他曾如何载欣载奔响应。

保罗何以如此快乐?在阴暗的监狱中怎么还能引吭高歌?因为以巴弗提带来了喜乐,他们没有忘记他。后来他写了一封信,请以巴弗提带到腓立比教会,这是一封充满喜乐的书信。事实上,在这信中一共有十八次提到「喜乐」和「欢喜」。信中劝勉教会如何在基督的爱和喜乐平安中团契。以巴弗提带回去的是何等强而有力的信息,这是爱的信息,也是喜乐和希望的信息。

第三,我们也许会这样问:「处在这个充满仇恨的世界,我们怎能生活于喜乐之中?到处都是令人伤心难过的事,我们怎样能在喜乐中团契呢?」保罗反复地告诉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要喜乐。(腓四4)如今身陷囹圄,他的信息和以前在狱中时一样:「我并不是因为缺乏才这样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甚么情况之下都可以知足。」(腓四11)《新译本》

我们也可能处在监狱之中,囚禁我们的是悲痛、消沉、失望。人的指责,为环境所约束,因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而忧虑。要记得保罗的话:「我的弟兄们,你们要靠着主喜乐。」(腓三1)《新译本》

预言之声的主讲人,著名的李察士牧师曾经说过:「每个基督徒都有权作快乐的人。他们应当快乐。相信上帝就应当带来喜乐。作诗的人说:『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祂的救恩高兴。』(诗三五9)我们怎能不喜乐呢?耶稣说我们应当快乐,我们的罪已经蒙赦免。耶稣是活着的,如今借着祂,圣灵与我们同在。」他又说,「耶稣是与我们同在。要信靠祂,寻求喜乐。」

我喜欢从牡蛎学教训。有时一粒沙进入牠的体中,弄得牠不舒服,牠并不埋怨,或是设法把它推出去。牡蛎会分泌一种浆液,把沙子包起来,一层复一层,这不快的经验使牠居然把沙子改成美丽的珍珠。同样地,主也要我们利用试炼和迫害,使我们在基督徒的旅程上成熟、生长。

我们表现基督徒的喜乐,就能够鼓励别人,将福音的好处与他人分享,使世界上的人因为在基督的爱中团契而联合。怀爱伦曾这样说:「那些收聚愁云惨雾,唉声叹气的基督徒,乃是在误表上帝以及基督徒的生活。」(《拾级就主》一一六面)。她说明我们为甚么应当喜乐:「要因你与上帝联合,与基督联合,以及与整个天家合而为一而喜乐。」(《历代愿望》四九三面)。是的,我们要在喜乐中团契因而成为一家。

我们的喜乐应当来自基督,是我们与祂建立关系所造成的结果。彼得说过:「你们现今在各种试炼中或许暂时会难过,是要叫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比那被火炼过,仍会朽坏的金子更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和尊贵。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爱祂;现在虽然不能看见祂,却信祂。因此你们就有无法形容、满有荣耀的大喜乐,得到你们信心的效果,就是灵魂得救。」(彼前一6-9)《新译本》

最后要记住:要联合起来,因祂的爱而喜乐,一方面接受,一方也要回馈,这就是最大之喜乐的发源地。要在祂的事工上喜乐,乐于遵行祂的旨意;要以祂所赐的福气喜乐,要同心感恩。存着快乐的心来数算祂所赐的各种恩典。虽然有时事不如意,但是上帝对你我的人生有一定的计画。哈巴谷曾经以这样庄严的话,指出我们应有的看法:「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不?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哈三17,18)

讨论问题:

1.保罗的丰盛喜乐中含有哪些成份?

2.你想如果要经常保持喜乐做得到吗?你对本文的观感如何?

3.基督徒之喜乐的来源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月十二日 星期五

在领主的圣餐上团契而联合


我们彼此之间以及与主相亲

天气燥热难忍,山路崎岖难行,两个门徒长途跋涉,走向耶路撒冷。经过一个村落的时候,天色已晚,他们就开始计画食与住的地方。已是黑夜了,他们又饿又累。结果有人开门接待他们,一个仆人解下他们的鞋,用清凉的水给他们洗脚。多舒服啊!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走了一整天,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了。二人元气恢复,精神振奋,这是他们目前最大的需要。

他们不再疲倦,可是肚子还饿。正在这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那是刚出炉的饼。二位门徒万没想到在这天终了的时候,还会有这样的享受。因为在一般人家,烤饼都是清早的事。这还不算,主人又端来了果汁,有生以来没有喝过这样可口的果汁。

这种经验真是一生难忘。设想你在烈日下山路中走了许久,忽然走到一个瀑布之前,飞泉清凉无比。然后你坐下打开纸袋,里面放了水果、烤饼、加上果汁。快乐真是无以复加了,难怪耶稣以烤饼和葡萄汁的晚餐和洗脚作为表号,象征祂和世世代代的信徒交谊。

今日我们来作礼拜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忘记长途旅行,两脚蒙尘或是饥渴难当的滋味。

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还记得这种经验。有一次,我去探访一个偏僻地区的教堂。那天正逢举行圣餐,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开始证道。讲到彼此洗脚的意义时,我注意到会众中有一个人在默默地流泪。到举行洗脚礼的时候,我决定去找他,并且问他为甚么哭。

「这很简单,」他回答说。「你讲到我们的罪就像洗脚一样,可以洗干净。我看看自己骯脏的双脚,心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我的一生就像这两只脚一样。」我低头看了看他的脚,果然像他所说的,不仅红肿,也因为从家到教堂走了不少山路,而满是红色的尘垢。

突然间,我深以我的主为傲。心里想,如果我能把那双脚洗得干干净净,那就表明没有甚么罪是上帝洗不掉的。

于是我动手为他洗脚,结果盆里的水变成红色,连盆底都看不见了,可是那双脚却渐渐恢复了原有的颜色。这是何等美好的一课!在耶稣基督里,我们的罪也可同样地洗掉。所以下次你为弟兄姊妹洗脚时,要记得耶稣为你所成就的事。祂已经把你洗干净了,祂使你成为新造的人。你和主以及其它信徒团契的时候,就会有这种美好温暖的经验。人人都可得到赦免。

不是洗完脚就完了,还有别的东西。你可以看见,可以尝到。今天有饼吃,这是举行圣餐的时候,是彼此和好的日子。团契最合宜的场合,也就是我们一同进餐的时刻,把带来的食物与人分享。独自进餐是枯燥无味的,在几分钟之内就会把东西匆匆吃完。在我的国家中,进餐非常重要,好象宗教一样。真正进餐至少要用一小时。不在乎你的饭量多大多少,是和你喜欢的人一同享受所得的快乐,看重的是交谊。耶稣也是一样,祂所提供的不仅是「交流」(Communication),而是(Communion)「交谊」。

交谊之餐能带给我们力量。在路加二十四章三十和三十一节提到一件事,说明你和主一同进餐的时候,会得着多大的能力。那一天,耶稣和两个门徒同席用餐。耶稣拿起饼来,祈祷祝谢之后,就把饼擘开分给门徒,正吃的时候,他们二人的眼睛开了,就认出了耶稣。你的眼睛开了没有?你有没有真正认出你身旁坐的是谁?对面坐的是谁?你认识你的邻居吗?你对他们的认识是否深刻到与人契合的地步?不妨试试看。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挑战。你有没有认出耶稣来?你的眼真的打开了吗?你认识祂吗?你爱祂吗?圣经论到那两个门徒这样说:「他们彼此说,在路上祂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么?」(32节)你的心是否和门徒一样火热?你是否得到足够的力量,跑出去告诉你所有的朋友?你能不能按着圣经说明耶稣是谁,说明祂想与我们建立怎样的交谊?

在同一章里,记载耶稣和门徒一同进餐。门徒惊慌失措,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甚么惊慌,为甚么心里疑惑呢?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我是谁。摸我看看,魂没有骨,没有肉;你们看,我是有的。」接着,就问他们:「你们这里有甚么吃的没有?」他们就给了祂一片烧鱼。祂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路二四38-43)《新译本》

同在一起用餐似乎能增加彼此的信任,同坐一桌可以促进人际之间的了解。这时大家可以把心情放松,没有拘束,谈吐就和平常不同。门徒聆听耶稣讲话,突然之间他们醒悟过来。耶稣来乃是要帮助他们,明白这些事的意义。祂为甚么需要受苦?祂为甚么需要死?现在他们需要和主坐得靠近一点,和祂好好地吃一餐,这乃是救赎。我要你了解在圣餐桌前耶稣要你得着甚么。

你不情愿么?还是有点害怕?

和耶稣一同坐席吃饭,你会不会感到恐惧?我能了解你的心境。也许你以前试过,但是一切和往常一样,没有甚么改变。也许你认为你的机会已过,再也轮不到你了。记得彼得的经验吗?(见约二一15-19)这次,又是耶稣和门徒一起吃饭。耶稣发了一些问题。这不是平常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的人生,论到人生的转机。

耶稣问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同样的问题一连发出了三次:「你爱我吗?」论到爱的问题一向是重要的。记得吗?一谈到爱,想到爱,你就会聚精会神。对彼得来说,他需要为他的心境,以及对耶稣爱的认识做一个交代。这是极为重要的。你怎么样呢?你和耶稣的关系发展到甚么程度?彼得对耶稣的爱,有没有发展到一路追随祂的程度?你对耶稣的爱呢?

圣餐乃是我们和主以及主内弟兄姊妹团契的大好机会。这是与主培养友谊的良机。你有朋友没有?你是否喜欢和他(她)共度时光?和主一同进餐的意思,就是说人生有了目标。你有没有看出你人生的目标是甚么?和主一同进餐,意思就是说人生有希望。你的人生有希望吗?和主一同进餐,能够滋润我们身体、灵性、头脑以及情绪,其实最重要的功用,还是培养与主与人的团契。何不找机会和主一同进餐?

复临信徒一同企盼在天国与主一同坐席。我们应当努力寻找机会参与圣餐,好与主以及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团契。

讨论问题:

1.为人洗脚乃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俗,耶稣加以利用,把它改成祂国度中的一个圣礼。你对这事的看法如何?

2.你是否有时不情愿参与圣餐和谦卑礼?为甚么?如果你乐意参加,那怎样才能将你所得到的福气与人分享呢?

3.这个场合怎么能够成为信徒彼此和好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月十三日 星期六

在研究圣经的团契上联合


很少人明白因不读圣经所蒙受的损失

在人生许多曲折的路上,就像水手遇到暗礁或者行船搁浅的时候一样,都需要有人导航。这导航者可以在哪里找到呢?我们为你指向圣经。它是由上帝所默示,为圣徒所写,清楚地指出自老至少所有的责任。圣经提供品格的完全标准。不论在甚么境况之中,直到人生的尽头,它乃是绝对可靠的指南。……

论到圣经有很多注释,它们彼此并不完全同意。有时甚至还会互相抵触。上帝并不要我们顺从注释,而是要顺从圣经。人人都能自行查考圣经。他们也能知道,这可贵的圣经中的教训是恒久不变的。人类的论点互有差异,但圣经的教训却始终一贯。上帝的圣言从亘古存到永恒。

上帝并不借重口头传说的方式,把祂的话赐给我们。若是这样,就会渐渐掺入人的看法。上帝的话乃是用笔记录下来。我们要因这事感谢上帝。

圣经好比一把钥匙,能将奥秘的事敞开,叫我们世人能因了解而得永生。圣经具有自我评注的能力。它所发出的明亮光辉,能够照亮世界各地,显出人所犯的罪恶。圣经是一个航行图,指出真理的要点。凡是熟悉这航行图的人,就可以稳步向前,不论他蒙召到何处去。(《时兆》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圣经使人联合的力量

基督和祂的话是合谐无间的。若是我们接受和遵行,就必行在光中,如基督在光中一样。如果上帝百姓意识到祂圣言的重要,天国就会存在于教会之中,基督徒会如饥似渴地察考祂的话。他们会热衷于比较经文,默想祂的话。祂们会急于得着上帝言语中的亮光,远过于阅读报纸、刊物或小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结果他们的生活就会大为改观,进而符合圣经的原则和应许。它的训示对他们有如生命树的叶子,从他们里头要成为活水的泉源,直涌到永生。恩典那清凉的甘霖足能苏醒人心,叫他们忘记一切劳苦困倦。他们会因圣灵感动所写出的话,得着鼓励和力量。……

圣经,惟有圣经才能产生这种良好的果效。它乃是上帝的智能,上帝的能力,在乐意领受的人心中,进行有能力的工作。如果我们顺服上帝的旨意,可以达到何等高超的境界!不论我们身处何方,我们唯一的需要乃是上帝的能力。教会中所进行的那些琐碎无益的事,只不过将教会弄得柔弱冷淡而已。

全部圣经乃是上帝藉基督显示祂的荣耀。世人若是加以领受、相信、遵行,就能改变他们的品格。只有它才能培植人的才智。

一同研究

我们应当怎样查考圣经?我们是否要先将某些道理,一个一个像椎子一样地钉下去,然后去寻找一些经文作为左证,支持我们既有的看法呢?或者我们是否应当以圣经,来衡量我们对圣经的看法和意见?很多人读了圣经,或者甚至教过圣经,然而对他们所学所教的真理却不甚了了。虽然真理已经明明摆在眼前,有人仍旧紧紧抓住错误的看法。要是他们将自己所信的道理拿到圣经那里比照,而不是先入为主地相信某些道理,然后在圣经中寻找凭据来支持他们的论点,就不会在黑暗中行走,热衷于谬误了。

真心爱慕真理的人,不会迟疑不肯把他们的立场摊开,叫人来查考评论,即使发现自己的看法有差误之处,也不会懊恼。四十年前我们的态度正是如此。我们当年心怀重担,祈求上帝帮助我们,在信心和道理方面成为一致;因为我们知道基督不是分裂的。

我们一次只集中查考某一个要点。参与的人都怀着慎重的心情,本着敬畏的心打开圣经。我们常常禁食,叫我们更加明白真理。在诚恳的祷告之后,如果有某点不明白,大家就讨论,人人都能自由地发表意见;接着我们又诚恳地祷告,祈求上帝帮助我们有同样的看法,使我们合而为一,像天父和基督一样合一。……在一起研究圣经时,一次通常不超过四小时,但有时我们澈夜不休地诚心查考,好了解圣经对我们这时代的真理。有时上帝的灵会临格在我身上,由于上帝所命定的方法,使我们明白那段难以了解的经文,然后我们之间就充满了合谐,我们就会有同样的心志。

我们极力避免用经文来配合某一人的观念。如果遇到某一点,我们意见不同,但看来较不重要,那我们就不在这一点上花费很多的时间。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弟兄之间保持一种和睦的情况,来实现基督为门徒的合一所作的祈祷。祂愿门徒之间合一,如同祂与父之间一样。……

那个时期中,上帝为我们所成就的,还有祂赐下的真理,对于我们是极为珍贵的。我们今日的合一,应当经得起试炼的考验。我们如今是在主的学校中受教,叫我们可在天上的学校中受训。倘若遇到失望的事,就当本着基督的态度去应付,这样所学到的教训,对我们乃是极为重要的。

有许多教训有待我们学习,但也有很多的事我们需要忘掉。惟有上帝和天国是万万无错的。那些自以为绝不会捐弃一己之见或改变观念的人,一定会大失所望。我们若是固执地维持一己之见,就不能使教会之间有基督所祈求的那种团结。(《评论与通讯》一八九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研究圣经时千万不可不先祈祷。只有圣灵才能帮助我们,看出那容易了解之道理的重要性,也惟有祂才能阻止我们,不在那些难以了解的真理上花费太多时间。预备人心了解上帝的话乃是天使的职务。他们要我们欣赏圣经的优美,接受它的警告,因它的应许得到振奋和力量。

我们当与诗人作同样的祈求:「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们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因为疏于祈祷和研读圣经,因而忘记上帝的应许,想不起应许的经文来应付撒但,一旦试探来到就显得无法抗拒。但是天使环绕保卫着那些情愿学习天上事物的人。一旦有急需,他们就会叫他们想起所需要的真理。虽然仇敌好象急流的河水冲来,但耶和华的气必然驱逐他们。(参赛五九19)(《评论与通讯》一九一四年九月十日

联合服事人

明白圣经乃是唯一的方法,藉以在他人的心中散播真理的种子。……在家庭里教会中宣扬真理,世人就会认识真理。这是主所命定的方法,将祂的作为经一代传到下一代。讲解圣经乃是极为重要的。要是会众认出教会的聚会乃是圣灵宣扬圣经的工具,是远超过人的能力运用的地方,人人奋力作工,他们就必大受感动。这不是因为主讲人口才动人,而是因为有上帝的大能。(《评论与通讯》一八九七年四月二十日

上帝的圣言只是诵读还不够,因为其中所含的真理有如埋在地里的珍宝。它不是摆在表面上的,惟有殷勤发掘的人才能得着这无价之宝──基督耶稣无穷尽的财富。直到我努力查考的时候,才发觉其中含有何等的珍宝。

很少人体会到不研究圣经时丧失了多少福气……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你研读圣经时所得到的经验,有助于你去帮助别人。你将其中的教训身体力行,就会得着帮助及保证。你所发出的光辉就会愈照愈明,直到日午,因为你必认识那出现如晨光的一位。可贵的救主照顾祂小群中的每一位,……祂舍弃了珍贵的生命,使你免于灭亡。每一个人都当牢记,自己的生命乃是主所赐给他的,不要轻看它,而是要将它用在祂的事工上。忠心服事上帝的人生,乃是唯一快乐的人生。要为祂而生活,会得着甘甜的平安和保证。(《评论与通讯》一八九六年八月四日

讨论问题:

1.我们接受新的看法时,头脑应当开通到甚么程度?我在受到纠正或听到新看法时,为甚么常常加以拒绝?

2.早期复临信徒怎样研究圣经?今天人对圣经的研究是否有同样的热诚?如果不是,原因何在?这情形怎样改善?

3.你个人研究时得了甚么益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6 第一个安息日

儿童班教材

家人团聚

存心节

「我们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也传给你们,好叫你们能共享我们的团契。」约壹一3《现代译本》

视听教材

找一本全家的旧相簿,大家一起看。指出一些人,然后讨论:你有叔叔吗?有没有阿姨?你最喜欢他们的哪些方面?你的祖父祖母最喜欢跟你们讲甚么故事?拍这照片以前或是以后有甚么事?

故事

在我的相片簿里,有一张相片对我而言非常珍贵。这是六年以前照的,里面有我妈妈和我三个姐妹。一定是有人说了一句笑话,因为她们都笑得很开心。

我最喜欢的是我妈妈的面孔,虽然她因为生病,头发都掉了,天天都得戴着难看的假发,但她还是笑口常开,很是知足。

今天,这照片四个人里,三个已经去世了。休息在坟墓里,等待耶稣复临。但是我每一次看到这照片的时候,就会想到她们的笑声。我们都在享受团圆的乐趣。

最教我们高兴的,除了每餐大嚼之外,就是大家讲故事,述说上次团圆之后经历了甚么事。我们一起玩游戏,唱歌,照相,享受天伦之乐。

时间过得真快,分手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我们都得回家去。我们互道珍重,「别忘了写信,」我们彼此说。「保持联络,我们会为你们祷告。」最后一个人离开,最后一辆车开走以后,那房子一定很寂寞!

有一天在耶路撒冷,一些人在一起谈到耶稣。他们谈到耶稣以前怎样医治病人,怎样鼓励灰心的人。想到耶稣怎样和小孩子玩捉迷藏,他们不禁笑了起来,他们也谈到耶稣给他们的教训。

然后有人谈到那可怕的十字架,如今耶稣已经不在了,大家就都沉默下来。我能想象门徒开始淌泪了。

可能有人这样说:我们只谈不好的日子,为什么不想一想,耶稣现在已经不在坟墓里了。我们不该多谈一谈这件事吗?

听到这话,大家都不再伤心,反倒欢呼起来。「不错!祂现在是活着的!祂现在是活着的!」他们不断这样欢呼。

他们非常高兴耶稣不是死的主。于是他们决定组织一个教会,每隔一个星期,他们就可以到教堂去谈论耶稣的事。不单如此,他们还决定把耶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们要全世界的人都听见,上帝的儿子耶稣过的是多么完美的生活,祂怎样受死,后来又怎样复活。于是他们开始了一个教会。

每逢安息日你都到这个教会来聚会,和朋友坐在一起,唱歌、听耶稣的故事、听耶稣以前怎样来到世上,舍己救人。因为你爱耶稣,愿意每星期到教堂作礼拜,和耶稣在一起,就能像以前的门徒一样,遇见甚么人都可以说:「「我们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也传给你们,好叫你们能共享我们的团契。」约壹一3《现代译本》

你可以每逢安息日到教堂和家人团聚,一直到耶稣来的时候。

应用

如果在你们教会里,有人因为生病或者没有交通工具,不能来参加聚会,不妨问问你的父母亲,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他们。也许你来教堂的时候,可以顺便把他们带来,或者在散会回家的路上经过他们的家,顺便去探望一下。不妨把讲道的录音带送给他们,写一封短信,告诉他们你多喜欢和他们作一家人。

讨论

一:在崇拜上帝时,你最喜欢的是哪方面?

二:每过一周,家人团聚一次,会怎样使你和耶稣更为亲近?

三:在你的教会里,怎样才能使你们的经验更有趣?

活动

准备一首歌,或者写一首诗,描述你们在教会中的趣事,问牧师或者安息日学教员,是否可以在教会聚会的时候念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0-19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