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 来自神采飞扬
处理危机的能力常是成长的契机。
「妈,哥打我。」
「他胡说,是弟先打人。」
「林阿姨,你家小强欺负人。」
「王太太,你家小智正和隔壁小宝打架。」
「张嫂,阿媛说你家慧慧在小朋友面前取笑她,还说她的坏。」
诸如此类的情景,相信每个为人父母者都不陌生吧!
随著孩子身心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对内必须学习如何和家中的成员和睦相处,尤其是同辈的兄弟姊妹;对外则是与年龄相彷的玩伴如邻居、朋友、学校同学互相往来。交往机会增多,难免纠纷的情况也增加,这种人际关系的磨擦其实也是人生成长必经的试炼,考验著每个涉入者的智慧和应对能力,并非全属负面。
虽然这些事处理起来很伤神费时,身为父母、师长和双方家长如能化危机为转机,在青少年面前示范出良好的危机处理技巧,运用爱心和耐心来化解冲突带来的破坏,可以藉此事件建造彼此的品格和避免重蹈复辙。相信在学习人我关系的掌握上是项明智的投资。
处理孩童冲突的要诀:
1.先安定心神,理好情绪。在处理孩子间的纠纷时,双方都是彼此父母心目中的心肝宝贝,要想做到不受主观情绪的左右很不容易。如何维持客观、平和的心情来处理冲突甚为重要。给自己一段静默的时间,最好用来祷告,对安抚情绪大有帮助。
「智慧人止息纷争,愚妄人挑起争端。」(箴15:18)「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15:1)因此要先向神祈求智慧,让我们控制自己的怒气,勒紧自己的舌头,不说于事无补又不造就人的言词,也不妄加论断。等回复平静客观的心态,从内心苦毒的情绪中释放出来后,再来处理纠纷。
2.适时反应,辨明原委。当知悉事件发生后,无论是非曲直,要把握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尤其是自知理亏的一方,千万不要诿过或藉故拖延。为了避免双方各执一词引发无谓的口舌伤害,有个很好的策略就是:视纠纷的大小,找一两位双方都尊重信服的人士来居中协调仲裁,召集一次小小的沟通会,尽快找齐涉入事件的所有人,面对面陈明事实,还原冲突发生的经过。
3.双向沟通,勿枉勿纵。在邀请调解人选时,最好能请到对谘商辅导、危机处理及心理学等知识有所涉猎且有调解经验者,他们较懂得适当掌控、引导会议进行的气氛与流程。
协调人首先要釐清这个沟通会想要达成的目标和各方的期望所在。希望能做到公平、和谐,化解冲突并且朝著彼此饶恕,重建双方关系来努力。在沟通调解的过程中,要让所有人能有充份表达的机会,尊重双方都有解释的权利。
让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呈现出更全面的资讯供大家参考。当理愈辩愈明时,在判定孰是孰非时要注意同理心,避免得理不饶人或乡愿式不分是非,只求息事宁人,造成以强凌弱或以多欺少等使受屈一方心生怨忿,如此会伤害长远友谊的建立和身、心、灵里的健康。
4.达成共识,追求和睦。经过各方充份沟通后,对冲突发生的前因后果,所造成损害的严重性和彼此加诸于对方的各类亏欠,就能够理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头绪。两造虽然无法百分之百都同意对方的认知,但应异中求同以达成共识。为了重新拥有清洁正直的良心并恢复双方和睦的关系,彼此当面认错、理赔、诚意道歉等步骤是不能少的;凭著爱心原谅、宽恕对方的雅量同样不可缺。让所有恩怨就此划上句点,不再计较。
5.检讨反省,安慰饶恕。当事情处理告一段落,接下来对我们人格成长最具关键性影响的步骤,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学习把此次事件的是非得失「放下」,不要计算别人的恶。父母等成年人存著谦卑的心,好好和孩子坐下来谈谈。
训练自己「从哪里跌倒的,就从那里站起来!」经由共同检讨,能反省自身性格的弱点和亲子教育上的盲点,学习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冲突的技巧,懂得透过正当的管道来解决争执,避免再发生类似纠纷。
而此时也正是教导与实践以爱来饶恕、安慰各人的良机:培养自己能有恒久忍耐满有恩慈的爱心,不张狂自夸,也不作害羞的事;不喜欢不义,且能凡事包容、盼望、忍耐。(林前13:4-7)
以此积极的心态来处理冲突,必然使我们和孩子都能通达明理,釐清责任的归属,尊重人我的疆界,使品格更臻成熟,达到双赢的局面。
箴 15:1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箴 15:18
暴怒的人、挑启争端.忍怒的人、止息分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