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912|回复: 18
收起左侧

[转帖]单身女性婚姻情感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林月娇 美国莫瑞州立大学(Murray State University)讲师,同时也是基督徒作家伊莉莎白?鲍威尔(Elizabeth Powell)在《今日基督徒妇女》(Today's Christian Woman)杂志上分享身为单身女性的婚姻情感路。以下是她个人的真实见证: 「年过三十,心智、灵性与情感都渐趋成熟,应该是找到另一半的时候了。我感到幸运,因为团契中还有许多专业、富有吸引力的单身弟兄。」 看来,在这鱼缸捞鱼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几周后,她发觉团契中有位名叫约翰的弟兄。接下来的几个月,聚会后常与约翰促膝交谈,又有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彼此交往。她喜欢约翰注意她的存在,啊!莫非他就是……可是,几个月后,打死她也不相信,约翰竟然与她的朋友玛莉约起会来!顿时,她感到自己又笨又蠢;很快地,她以理性告诉自己,其实自己并不笨,因为眼前的机会还多著哩! 接下来,她锁定阿汤,一位颇具魅力、智慧聪敏的弟兄,时常对她发出注目礼。而且,每当她的目光望向阿汤时,阿汤也会报以会心的微笑。几个月的眉来眼去,不知怎么的,阿汤还是没有进一步的表示,她实在有点生气。正当她耐性尽失、按纳不住时,好友莎拉竟然悄悄地对她咬耳根:「我对阿汤很有意思!」天啊!伊莉莎白真不敢想像,剧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当莎拉对阿汤展开进一步的攻势时,她的心充满了嫉妒!最后,她决定向阿汤表白;可恨的是,阿汤竟然对她说:「我当你只是普通朋友……」嗐!美梦再次成空。 正当伊莉莎白走在危机四伏的情感路上,上帝让她看到单身的自己,追求婚姻时内心经历的四重陷阱,使她从中获得灵性更新和自我成长的契机。 嫉妒其他女性 首先,伊莉莎白发现自己对其他有约会或有婚约的女性,有极强的妒嫉心。同时,她也发现,许多女性──无论单身或已婚──都跟她一样也有嫉妒的挣扎。已婚的姊妹竟然对她说:「你这样子多好啊!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的……」事实上,她们并非不爱自己的家,只是在一味的付出后,有时也会感到疲惫气馁。 从此,伊莉莎白才醒悟到,自己的牺牲只不过是为自我的前途打算,远不及那些己婚女性们,任劳任怨的牺牲奉献。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看见别人身旁有伴侣时,心里或多或少还是会产生嫉妒;但是,除了想结婚外,她特意安排时间出外旅游,并且开始学习向天父上帝献上感恩。 埋怨单身男人 其次,她周遭有许多单身女士常常埋怨那些单身男士们,因为这些男士们身上好像罹患了「委身恐惧症」(commitment-phobes)似的;为甚么对自己心仪的女人,需要花费数月甚或数年的时间,才懂得启口提出约会?奥托?哈格兰(Otto Haugland)在《男士为何不懂得约会?》(Why Men Don't Date?)一书中指出男人心中存有的恐惧。到底怕些甚么呢?有些男人不喜欢有承诺后的约束感;有些担心自己薪资微薄、养不起老婆;有些则是老觉得还不是时候。 几年下来,伊莉莎白终于明白:原来,男人除了可以满足她的恋爱梦想外,还有另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当她不再视男人为恋爱的对象后,她喜获一片广大的友谊天地。她享受到纯友谊的两性关系,相对的,对男人这种雄性动物的埋怨也渐渐减少了。 抱怨不满上帝 还有,伊莉莎白开始以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生命中已经拥有、值得感恩的事物,例如,天父的大爱、上帝的救恩、受过的教育、教书的职业、美好的教会、舒适的居所、实用的汽车……这些都是过去的她视为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事物;除了这些还不够,心中一直认定有所缺乏──一位丈夫。 小时候,伊莉莎白就记得《创世记》伊甸园的故事,耶和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她相信,有一天当她长大后,她会谈恋爱、结婚,过著快乐幸福的日子。强烈地认为没有恋爱的人生,一定是不快乐的。摆在眼前的是,年复一年过著单身的日子,她开始抱怨上帝没有赏赐她恋爱的快乐。这抱怨来自不满;不满生出怨恨、怨恨生出气忿。 如何避免心生抱怨与忿忿不平呢?相信上帝的应许──生命中必有美好的计划与安排。从此,伊莉莎白认定自己是基督的新妇;然而,这并没有抹杀她对婚姻亲密关系的渴望。最重要的是,相信基督的爱远超过人世间的爱;因为,男人并非救主,恋爱也不如爱情小说吹嘘的那样──是快乐的泉源。 自艾自怜 嫉妒、不满、怨恨、气忿,最终导致自艾自怜。其实,自艾自怜来自于无助感。伊莉莎白感到自己不能控制男人的想法、无法控制上帝的想法;因此,她无能掌控自己的爱情道路。 起初有人向她提出建议,活在此时代,女人可以主动向男人提出约会的要求啊!可是,她记得有位弟兄曾在团契分享:「女士若是主动追求男士,这位男士会比较容易将她甩掉;因为双方的交往,并不是我主动。」伊莉莎白听到后,内心接受这样的说法。 事实上,她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懂得欣赏单身生活的好处──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完成硕士学位、到世界各地观光旅游、晚归时不用担心丈夫孩子无人照料;为此,她常常感谢父神。 她仍旧渴望有个终身伴侣,但单身的日子也已活了大半岁数;现在,她以「享受」的心情,渡过上帝赏赐的每一天,并领导教会单身团契,教导她们过一个更丰盛的基督徒单身女性生活。 参考资料: 伊莉莎白·鲍威尔(Elizabeth Powell),“Living Single: 4 Strategies for Avoiding the Common Pitfalls of Singleness.”, Today's Christian Woman, November/December 2001 奥托·哈格兰(Otto Haugland),《男士为何不懂得约会?》(Why Men Don't Date?),1996 经文分享: 耶和华 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 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诗116:17) 我因耶和华大大欢喜,我的心靠神快乐。因他以拯救为衣给我穿上,以公义为袍给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华冠,又像新妇佩戴妆饰。(赛61:10)
发表于 2004-3-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怎么样呢?我好象不明白,神会赐给她爱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单身的日子还是一种享受啊!不过内心还是渴望爱情,渴望有终生伴侣.或许神一直没有赐下来,但是我想到时神会让我发现自己的终生伴侣就是神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好棒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是对单身的我来说,看了之后对我观念的改变帮助很大啊!谢谢楼主的分享![em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安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爱智慧在2004-6-27 23:35:53的发言: 自我安慰而已。
呵呵,信仰不是自我安慰哦,虽然文章所说“享受”的状态不易,不过不是不可能的。神赐给人的原本就是丰丰富富的呢,并不是两个人才会更丰富。 你的心态我大概也了解,不过恩言应该胜过泼凉水,虽然很多时候泼凉水自己很惬意,呵呵,求主扩大我们的眼光,看到深远的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都觉得非要结婚不可呢,单身又怎么着。地球上大把人单身呢,还不照样活着,还活得挺开心的呢,用得找自我安慰么?相反家庭往往是孕育麻烦的温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人的领受不同,无论是单身还是有伴侣共度人生都需要恩赐. 凡事谢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3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