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848|回复: 0
收起左侧

有爱就有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3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苏皙彰 六岁的大女儿宛慧瞪大亮晶晶的双眸,很郑重地说:「我比较喜欢爸爸!」我问:「为什么?」她一副「这还用问」的神情,大声答道:「因为你是我的爸爸呀!」 会有这番对话,是因为那天我们全家去访友,友人极爱孩子,从我们一进门到离开,使出浑身解数,全副注意力都放在小孩身上,把我们夫妻搁在一边,使我们既觉被冷落又自愧不如。回家路上,宛慧还依依不舍、回味无穷。我忍不住问她:「你比较喜欢这个叔叔,还是爸爸?」 女儿的回答令我震撼。原来,在孩子心目中,爸爸的角色何其重要,其他男人再贴心、给他们再多好处,儿女最渴盼的仍是父亲的爱,谁也无法代替。女儿单纯而坚决的认定,再次激励我不要把为父的职份视为理所当然,得尽力作个好爸爸。 「我够资格吗?」 一九九六年感恩节当天,大女儿在美国北加州圣荷西出生,将满廿七岁的我成了新爸爸,在同辈中拔得头筹,当然既感恩又兴奋。但从医院带她回家时,却开始害怕起来,心想:开车都需要考执照,作爸爸这么天大的事,难道不需要训练?我真的够资格吗? 二○○○年儿子恩礼在北加州出生。他满周岁之后不到三个月的二○○一年四月六日,我就携家带眷到中国大陆工作了。而小女儿敏慧二○○二年出生于云南省的昆明,成了Made in China的婴儿。 不单为自己活 我生在台湾、长在美国,研究所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顾问工作五年,事业顺利、婚姻美满、生活无忧无虑,似乎很轻易就获得了众人所追求的成就。此时家父苏文隆牧师提醒我:「上帝已经给你这么多,你要为他、为人做什么?」我警觉到:身为基督徒,我不能单为自己活。与妻子细细祷告讨论,知道上帝让我九岁才离开台湾,至今尚能听、说、读、写中文,又在美国受了这么完整的学院与实务训练,绝不是偶然的;而小孩能在中国生活,学习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认同感,也是一生受用的良机。经过多方评估印证,我们决定加入「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参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与他们分享上帝的恩与福。 意外之福 在我们考虑去中国时,太太最不放心的是,我在新环境中太忙碌,以致无法陪伴家人,当然也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在昆明,居然请得起少数民族的年轻姑娘,来当全天候的居家褓姆。因此,我虽然工作不比在美国时轻松,却因帮忙家务的时间减少,而增加了陪伴太太孩子的机会。 还有,幼儿园距住处仅几百步,除了一般课程,音乐、美术、体育等才艺班应有尽有,可以按需要安排周一到周五全天的节目,不必像在美国的华人父母,小孩下了课、或周末,就要开著车四处奔波接送。无形中节省了许多时间精力,可以用于更有建设性的亲子互动上。 家庭团队 每个礼拜天晚上,我们举行家庭礼拜。这是从祖父、父亲一脉相承的家族传统,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时间一到,孩子就会主动喊我们,然后全家一起唱歌,读圣经故事,分享要感恩、需代祷的事。 我也建立与孩子一对一单独约会的习惯,带孩子去他们喜欢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爸爸个别的、专注的关爱。与太太单独约会当然更不可少。一周一次,我们会出去吃饭,彼此分享内心的感受。 在中国,愈来愈多人过圣诞节,但绝大多数并不了解它真正的意义。连续两年,我们请同事、朋友来家里吃圣诞大餐,并编了一出有关「头一个圣诞」的话剧,一家五口、加上褓姆粉墨登场。观众每次五至十人,去年演出达五场。由于剧中人物多,一人要扮演好几个角色,跑上跑下,行头换了又换,兴奋有趣极了。观众们几乎都是第一次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并且都很高兴地用我们提供的材料,每人制作一张生日卡给圣诞节真正的主角─耶稣,留下了许多感人又有创意的心声。 超人父母 中国生育管制之严厉举世闻名,因此当我们带三个孩子浩浩荡荡出门时,引起的注目可以想见。有人会凑上来开门见山地问:「交了多少罚款?」每超生一个,需罚约5000美元,等于当地一般工人三年的工资。带孩子去店里买东西,服务员会问:「另外两个孩子是谁?怎么老是跟著你?」更多人一见我们的阵容,就真心地称赞,把我们捧得像超人似的。认为我们不知有多累、多辛苦,还说他们应付一个「小皇帝」已经精疲力尽了。 在中国大陆,上公车又推又挤是司空见惯,但只要我们带著孩子,大家一定殷勤让座,几乎没有例外。全家去餐厅吃饭,招待员(服务生)一定热心又耐心地主动帮忙带孩子。 挑战中的成长 在为父之道上,我要学习的很多。例如,我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还不够。我常回到家还要工作,等到做完了,孩子也睡著了,因此睡前床边故事也时断时续。我观察到,只要我跟孩子在一起,他们就觉得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因此我最近常想:我岂能不好好珍惜,这段他们人生中最需要我陪伴的时光?我决心,回到家先陪孩子,即使不得已必须工作,也要等他们入睡后再做。每天的睡前故事时间,要让他们不但能享受故事的趣味,也能从小建立与我谈心沟通的习惯,可以跟我分享生活中信仰的领会。 由于种种因素,不少正考虑是否举家迁到大陆的朋友问我和内人,该做什么准备?我们建议:全家人的目标,当然主要由作父亲的,根据上帝对他的指引来考量。但在做最后决定前,务必全家坐下来,仔细分享每个人的感受、期望、担忧,凝聚共识、同心祷告,使这兹事体大的行动成为全家而非个人的决定。 若确定成行,可多方收集图片、书籍或上网,让家人对中国、对所要去的地方有清楚的概念。告诉他们会遇见那些人,甚至可以一起讨论新家要如何布置。总之,要营造合乎真相的期待之情和全家一同探险的兴奋气氛。 其次,夫妻间若有未能解决或隐瞒的问题,或个人有身心灵上的软弱及特殊需要,一定要在出发前及早沟通、处理,否则到了新环境,遭遇新压力,一定会爆发出来。例如:先生在北美常出差,太太积怨已久。若到了中国仍然如此,太太在缺乏亲友支持的新环境中,承担力更弱,更容易崩溃。或者,当初决定到中国,是先生一厢情愿,太太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内心的感受,到了中国遭遇压力,自然抱怨不停:「是你要来,不是我要来的!」 两年全家在中国的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夫妻亲子之间和乐与否,关键在于家人的关系,而不是居住地点。即使住在最富裕的国家、最优秀的学区、不愁衣食住行,若少了真爱,家照样变成地狱。反过来说,若能守住真爱,又愿意在有限的人生中,鼓舞全家为从上帝所领受的使命,携手同心冒险迎接新机会,就能在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全家更团结、更成长。 编按:作者苏皙彰现任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西南区项目官员(project officer),从事城市及山区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协助并教导有心突破困境者如何自立更生,目前与妻吴碧清及一子二女定居云南昆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8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