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们对恩赐的态度
一个基督徒有神赐给我们的恩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我们必须小心,如果不小心,恩赐便成了我们失败跌倒的媒介。圣经中有两个最典型的例子,一个是旧约的押沙龙,他有一头非常美丽的头发,圣经上这样形容他:“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得人的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他的头发甚重,每到年底剪发一次;所剪下来的,按王的平称一称,重二百舍客勒”(撒下14:25-26)。但正是他的秀发,成了他失败、甚至死亡的原因。圣经上说:“押沙龙骑著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约押手拿三杆短枪,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就刺透他的心……将他杀死”(撒下18:9、14-15)。“秀发”正象征了押沙龙的长处和恩赐。
第二个就是新约的犹大。作为主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他有着许多其他门徒难以比拟的恩赐。为此,主把司库的工作交给了他,让他管理钱财,他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应该说,犹大确实有管理钱财的恩赐,但正是这恩赐,使他成了地狱之子,因为他贪心,常取其中所有的,最后为着贪图三十两银子,出卖了他日夜跟随的主。所以恩赐要善用,否则,就会成为我们跌倒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教会就是因着有太多的恩赐,而充满了属肉体的事情,这个教会就是——哥林多教会。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因拥有知识而自高自大(8:1、2),他们为自己的恩赐自鸣得意,他们藐视其他人而自以为义,认为这些人的恩赐不如他们;每当他们在教会里聚会,彼此之间总喜欢竞争和炫耀自己的恩赐。保罗为哥林多教会的信徒知识全备、满有恩赐而感到十分高兴(1:4-7);但另一方面,保罗也指出他们象婴孩一样不成熟,又属乎肉体,行事为人自相矛盾,自招羞愧(林前3:1-4,5:1-13,6:1-8,11:17-22)。他们重视恩赐和自由过于公义、爱心和事奉;保罗说这样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再没有别的教会象哥林多教会一样受到使徒保罗这么多的责备了。
哥林多信徒因着自己的知识和恩赐,以为自己是“属灵的”(林前14:37);可是,保罗严肃地向他们指出,真正属灵的标准(假定圣灵已赐予我们悟性去了解福音,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属灵条件)是属乎道德的。“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荣耀神”(林前6:19-20)。那远胜哥林多信徒一切最可夸表现的“更妙之道”,就是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保罗说,尽管你拥有世界上各样最伟大的恩赐,然而没有爱,你就算不得什么(林前13:1-3)。因此,他写信给他们说:“你们要醒悟为善,不要犯罪,因为有人不认识神。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愧”(林前15:34;另参林后13:5)。
(1)恩赐乃“圣灵凭已意分给各人”的。所以:(A)恩赐的主权在神手中,不是在人手里。我们可以渴慕某些恩赐,可以求,但不能强求。应渴慕的恩赐是,最能造就人,建立教会的(林前13:,14:1);(B)不能勉强别人追求某些恩赐;(C)人不可自夸,因一切恩赐都是由神而来的;(D)不可高举一切有恩赐的人,因为那是圣灵的工作,不是他本身有什么了不起;(E)既是恩赐,便不会附带任何条件。
(2)每个信徒均会有一些恩赐;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拥有所有恩赐;没有任何一种恩赐是所有信徒拥有的。
(3)信徒的属灵深度不是用恩赐去衡量,乃是由爱心、圣洁的生活及委身事主、见证主的态度去衡量的。
(4)我们鼓励信徒追求圣灵充满,而不是追求恩赐;但要鼓励信徒发掘且善用主已赐给我们的恩赐去建立教会、造就别人、荣耀主基督(弗5:18-20)。
(5)有些恩赐,无论信徒有没有,都要在教会实行。比如使人作门徒及彼此相爱(太28:19-20;约13:34)。
我们已经知道,圣灵是按着自己的意思将恩赐赐给我们。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嫉妒或自夸。如果神已经按着他的恩典和旨意,将恩赐给我们,我们怎能轻视自己的恩赐,而嫉妒别人的恩赐呢?
同样,如果神已经按着他的恩典和旨意,将恩赐赐给了别人,我们怎能藐视他人的恩赐,以为不如自己所得的呢?自贬的声音说:“我不行,你不需要我。”而自高的声音说:“你不行,我不需要你。”可是神的声音说:“你们彼此需要。”
为此,神赐我们的恩赐,以及赐给别人的恩赐,都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这一切集合起来,便组成完整、健康的基督身体,每一个肢体都正常的发挥功能。
惟一能救我们脱离嫉妒与自高的伟大真理,便是:属灵恩赐乃是神的恩赐,是他的恩典中,随着自己的意思赐给人的。
思考题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恩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