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恩领
收起左侧

分享:圣经要义--贾玉铭牧师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信徒与律法


    以色列会众,固然必须遵守旧约的律法,所以摩西三令五申的,切切训告会众,务要严严遵守神的圣律,方能作神的圣民。今日新约时代,耶稣既已替我们遵守律法,是否还须我们去遵守呢?  如果无须遵守,是否我们可以将律法破除,脱离律法的范围呢?  果如此,申命记一书,也就没有可令我们注意的价值了。

 

一、信徒对律法的观念

   信徒今日是“里面作犹太人的”,自然当守律法的精义。

   (一)耶稣的观念

   1.耶稣非废除神的律法    耶稣明言: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5:17)。

    2.耶稣阐明律法的实际    耶稣对于律法,乃注重律法的精神(太5:21-48),非同犹太人仅沿袭古代之习惯,徒守律法的仪文,而失其本意。甚至拘守遗传,以废掉神的诫命(太15:3-6)。

   3.耶稣开拓律法的范围    犹太士子,仅知神的律法,总括于爱神、爱邻舍,但不知邻人作如何解。耶稣则扩大其范围,虽素与为敌之撒玛利亚人,亦在邻人之列(路10:28-37)。犹太士子仅知律法,关于人的外行;耶稣则言更关于人的心灵。

    4.耶稣革除不适宜的条例   如改良伦理(太5:31-32;19:3-9,22:23-32),改良规例(太15:3-6,可7:14-23)。

    5.耶稣成全律法的要义    在于耶稣的为人,已实行了是非的法律;在于耶稣的牺牲,已完全了礼仪的律法。耶稣既以其义行与牺牲,完全了各种律法,我们才能脱离律法的束缚,而在自由的律法下度生活。

    (二)保罗的经历     信徒与律法的关系,可看保罗的经验:

    1.恃法决不能称义  以律法乃叫人知罪,不能靠着行律法蒙神悦纳,而得称为义(徒13:38,39;罗8:3,5:20,7:7-13)。

    2.律法仅使人知罪   律法为使人知罪(罗3:20,7:3;林前15:56),是为过犯添的(加3:19-22),咒诅罪人(加3:10),使人死(罗3:9-10)。

    3.律法为训蒙师傅(加3:23-25,4:1-3)    孩童未至承受产业的程度,即在师傅和管家手下。信道未来之前,我们也是被看守在律法以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出来。

    4.律法引人归基督(加3:24)    (1)律法使人知罪,以预备人的心。(2)律法显出人的无力自救。(3)律法亦返照基督的辉映(路24:44)。借此使人渴想基督,归向基督。

 

二、信徒于律法的实际

   (一)乃属于心灵非志于石版     摩西的律法,既已写在法版,后又志于石碑,以留为会众永志弗忘。可惜他们未将律法铭于心中,印于灵性,故不免有时违犯。何如信徒以基督的新律,永铭于衷心,印于灵性为更有效力呢!(来10:16)

  (二)乃日夜思维不仅一再重申     摩西不但个人照本书所记,一而再的重申律法,且令利未祭司在每七年之帐幕节,必向会众重申。何如我们今日既将律法铭于心灵,则永志不忘为愈呢!

    (三)乃守律法精义非守律法仪文     律法精义,表示神之圣洁、公义、仁爱、真诚;信徒之为人,必有肖乎神的形象,如能在生命生活里肖像神,并表显神。

    (四)乃系乎心灵非但限于外行     如心淫、如怒杀,是不仅限于外行。我们活在神面前,皆将心灵敞开赤露,究无一事能瞒得过审问我们的主。

    (五)乃超乎律法上非仅以律法为限     如耶稣所说:“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此第二里路与外衣等,即信徒于律法以外,超然独标之特行。

    (六)乃至自由不为律法所拘囿     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我信徒守律法,乃由于至诚,愿于心性,而在自由的律法下,究非墨守旧规,而为律法所束缚。

 

三、信徒守律法的妙能

  不论以色列人与信徒守律法的妙能,全在一“爱”字;著者摩西自孩提时代,神的爱即与母亲的奶,同时流到心中,在旷野独对神四十载,更是深深经验神的爱;在率领会众,四十年旷野的经验,更无事、无时、无地,不触目惊心,使他深深地知道神,并深深地爱神。

    (一)爱为神立律法的原则——律法为爱的表现    申命记全书自始至终,把神的爱流露于字里行间。律法固然显出神的公义、圣洁;更是显出神的爱来。神所以立律法,无非为爱他的子民,求子民的利益。会众既为一大团体,决不可乱无纪纲,故为个人、为社会、为国族的利益,不能无法律,——神的心就是爱。

    (二)爱为人守律法的能力——爱就完全了律法    摩西历述会众的经验,重申神的律法,言词之间,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明神如此爱我们,我们当如何爱神,并听从神呢?当如何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们的神呢?诚然唯有爱能遵守并完全法律。信徒守律法以爱心,非以怕心;有爱者,虽在律法的范围中,仍是自由。非以爱,不能得律法中的自由。质言之,信徒守律法的妙能有三步:

    1.认识神。

    2.敬爱神。

    3.顺服神。

    (三)爱为神人双方的妙感 ——神的心就是爱    信徒既在神的爱中度生活,也就是住在天国的圆满境界里,自然就以神心为心,情投意合的灵交日深,而忧主所忧,乐主所乐,好主所好,恶主所恶,顺其情之自然,一切言行动作,自不能逾越律法的范围了。

    由是以言,信徒不但宜将申命记所载的律法昼夜思想;更是要将基督的新律铭于心灵;如此方能以爱的生活,实验并表显神圣洁公义的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回顾已往的经过(1章-4章)


    申命记原是以色列大领袖摩西,对于会众数次的讲论,集合而成的。自一至四章是藉着回顾已往的经历,训勉会众的讲话。今日信徒对此回顾的训勉,也是大有教训,因为我们皆是天路客人,所经行的是与以色列人同样的路程;我们也可藉着他们的回顾,而回顾自己已往的过程,必从其中大得教益。

 

一、回顾往事的态度  

  使徒保罗有话说:“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这不是说我们只当努力面前,不要回顾背后的事吗?常见有人当回顾往事的时候,看到已往的失败软弱等事,即灰心失志;或看到已往的胜利与长处,即骄傲自夸;遽不是不如忘记背后的事倒好些吗?是的,回顾往事,能否有益,是看人存甚么态度。我们信徒亦当用正当态度,常常回顾自己已往的行程:

    (一)要谦卑在神前    此次回顾往事,约包括四十年的经过,其中可歌可泣之事甚多,无处不看见神的大能与人的失败。回顾往事就好像建造一所房子,当留意查看,是否坚固可靠,如果有何不妥,须及时改造。所以当谦卑在神面前,觉得自己无能无力,对于已往有何胜利,即感谢赞美,有何失败,即追悔求教。摩西追溯往事,正是置身在神面前,一切的一切,都在神的眷顾之下。

    (二)要敞开自己心    对于已往的经过,毫不掩盖自己的过失,将自己的心,完全敞开,求主检查。这样你已往的真相,就必显然呈露,叫你看明白你已往为人的真面目。正如摩西此次在神面前,直言不讳的,将已往的失败与胜利,都说出来。

    (三)要用灵眼观察     人看自己,往往多有原谅,多有顾惜,甚至自己欺哄自己,将是非颠倒;所以必须求神启明自己的灵眼,对于自己一切的一切,要看得清楚,并且时时叩问自己的良心,究竟你是如何为人,你是站在什么地步?你已往的行程,是如何走过?你与荣召的恩相称否? 曾因你的失败,叫他人受影响否?你还有未赦之罪否?你最大之亏欠是什么?假若你已往多有失败,究竟你失败之点何在?但若没有属灵眼光,往往把许多事情看错了,明明是自己的非,反而必为是,明明是神的恩典,反以为是神的苦待。摩西此时正是用了神的眼光,对于已往经过,或是或非,说得分明,使会众皆藉此有所觉悟。

 

二、回顾往事的经过   对于往事的经过,可分两方面:

    (一)神的恩待

    1.神的救赎    神怎样从为奴的埃及地,把他们领出来。

    2.神的养育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以色列会众在旷野四十年,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肿。吃天上降的吗哪,喝磐石流的活水,这是何等有福的生活呢?

    3.神的训教    神在旷野四十年,或传律法,或显神能,用种种的方法,教导他们。

    4.神的引导   “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神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到你们来到这地方。……他在路上,在你们前面行,为你们找安营的地方。夜间在火柱里,日间在云柱里,指示你们所当行的路。”

    5.神的争战    “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为你们争战。”“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直到基列,耶和华我们的神,都交给我们了,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

    6.神的罚责    我们的神是慈爱的、威严的,他的爱正是父亲的爱,不是母亲的爱。所以我们在发怨言,在试探神的时候,神也是由慈爱中显出威严来,甚至将那世代的兵丁,都从营中灭尽。但他的罚责,也莫非是慈爱的表现。

   (二)会众的失败

   1.四十年行十一天的路程    最可怜的,是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有十一天的路程,却走了四十年,才走完这段路,这是何等失败的事。

    2.不信的窥探与回报      会众本应该直接进入迦南,无须打发探子去窥探:其所以窥探,原是由于不信的心。可怜他们又得了不信的回报,窥探的“弟兄使我们的心消化,说:那地的民比我们又高又大,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以致神因会众的怨言,即发怒起誓,不准这恶世代的人进入美地。

    3.神不在中间的争战     神不在他们中间的时候,他们仍各带兵器,上山去打仗,因而被敌人杀败。后来虽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也不听他们的声音,于是就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1:41-46)

    4.旷野的飘流与歼灭     最可叹的,是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直等那些悖逆的会众都从营中灭绝,正如耶和华所起的誓,耶和华的手也攻击他们,将他们除灭,直到灭尽。

    此外会众的失败,亦不一而足,甚至在旷野十次试探神,这些事也都是我们的鉴戒。

 

三、回顾往事的利益

   (一)回顾可以生出感谢    人当回顾已往经过的时候,显出神种种的恩爱、眷顾、引导与祝福,不能不生出感谢的心来。甚至所受的罚责,所有的失败,皆觉从其中得了利益,也不能不因此感谢赞美:

    神的恩典样样都要数    神的恩典样样记清楚

    神的恩典样样都要数    必能叫你希奇感谢而欢呼

    (二)回顾可以坚固信心    人当信心软弱的时候,看到神往日如何爱我。如何帮助我,信心必立时生发出来。如大卫说:“耶和华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l7:37)此时摩西所以历历追述神已往的眷助,正是可以坚固会众的心,使他们可以放大信量,无恐惧、无畏葸的,去进取迦南地。

    (三)回顾可以加增智慧    回顾已往的行程,有多少事可以为戒,有多少事可以效法,有多少事可以深寓教训,有多少事须重加考虑,更是从其中显出自己的软弱,自己的缺欠,自然就从其中得了智慧,而且是有经验的智慧。

    (四)回顾可以使人悔悟    人所以没有改善,没有进步,多是苦于不自知;其所以不自知,当然是因为不常用自省的工夫,假若人于每岁秒、每月终、每日晚,肯用属灵眼光,自己省察,回顾已往的经过,未有不深深自悟自悔,而痛改前非者。

    (五)回顾可以生发盼望    人若用信心的眼睛,不论往后看,往前看,皆可生发同样的效力。在已往的过程中,看见神的眷顾祝福,固然帮助我们生发盼望的心,即便看到自己的失败,并神的责罚中,更看见神的厚爱、宽容与忍耐,不能不叫我们更加奋勉,而达神要我们达的目的。诚然信徒的盼望,好像用极美极大的望远镜,可一直看到神的心里,并神的所在,足可以使我们努力前趋,勇往直前。

    大被灵感的摩西,深知追溯往事,与会众有何关系,所以他在临别的训话中,即首先回顾已往的履历,以作最有力的勉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奋起前行

——你们住此已久,要回转起行,前往进步,去得获迦南地为业——

   

  在头四章内,记述摩西回顾已往的过程,其中有几句最惊心之语,足以使会众被感发起来,努力进行,这其中也于今日信徒,有最深的教训。

 

一、住此已久   这句话也是说了数次:

    (一)住何烈山之日已久  “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何烈山晓谕我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1:6)何烈山是传律法之地,他们住在此山,是受律法的训诲,他们既在此山约住一年之久,已为日不少。神不是愿意会众常在律法地步,乃是更要他们进到恩典里,到迦南美地,所以特提醒他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未知读者诸君,在律法地已住够了没有?你在律法地住了多少年?体现在还要靠律法得救吗?何不趁机快离开这律法境地,进到恩典里去呢?——在律法地住的日子够了。

    (二)绕行旷野之时已足   “我们在西珥山绕行了许多日子。耶和华对我说:‘你们绕行这山的日子够了。’”(2:1-2)在旷野绕西珥山,已经绕行了三十八年,当然是绕行的日子够了,真够了,决不可再绕了。这旷野飘流的时期已满,断不可再逗留在旷野了。未知读者诸君,今日在旷野绕够了没有?这失败的生活,度够了没有?现在还不觉悟吗?要失败到几时呢?——在旷野绕行的日子够了。

    (三)会众被灭之数已尽   “自从离开加低斯巴尼亚,到过了撒烈溪的时候,共有三十八年,等那世代的兵丁都从营中灭尽,正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耶和华的手也攻击他们,将他们从营中除灭,直到灭尽。”(2:14-15)旷野真是以色列人的茔地,出了埃及的会众,不下百数十万人,皆葬于旷野,连他们的大领袖摩西姊弟三人亦未能例外,这是多可怜的事。亲爱的读者!今日还在旷野飘流吗?须知旷野是旧人的坟墓,若不急速在灵道上进行,亦难免葬于旷野,不得进到那有丰盛生命的迦南美地。

 

二、今当转回

   所言之转回:不仅是转面,亦是指着当“转心”说的。会众的转回,亦非一次:

    (一)第一个转回——自南而北转向美地     你们“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1:7-8)。

    (二)第二个转回——自北而南转向旷野    “至于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1:40)。“此后,我们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2:1)。这是后退的转回,既已进到迦南边境,复从迦南边境,退回旷野。自古至今,在灵道上“往后转”的人,也是太多了,时而往前进,时而往后转,转来转去,终久转不出旷野的边境!可怜!

    (三)第三个转回——即再转向迦南地去   “你走这大旷野……四十年,耶和华你的神常与你同在……”于是,我们转向摩押旷野的路去(2:7-8)。此一转是三十八年飘流以后的回转,是要转向迦南地去。今日在旷野飘流已久的信徒,不也应当急速有此大回转,重振精神,奔往前程吗?

    (四)第四个转回——是向着仇敌进攻     “以后,我们转回向巴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民众都出来,在以得来与我们交战”(3:1)。好阿!这不但是在灵道上进行,且是转而向着敌人,敢对敌人进攻了。这一转回不但是苏醒了、觉悟了、回心转意了;且是立定志向、胜过仇敌,盼望前面的福地。

 

三、起行前往     只是回转不够,还须“起行”,“前往”。

    (一)起行      你们“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1:7)。“现在,起来过撒烈溪!”(2:13)以上所说的转回,是指苏醒悔改的经过;还须要起行,要即刻起行,须努力起行,须各人要起行。正如浪子实行悔改时有话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路15:18)

    (二)前往     起行固然要紧,前往更是要紧,因有多人不是没起行,只是没前往,立了许多志向,发了许多誓愿,终究半途而废。如某君言其立志读圣经,已从创世记读起,读了数次,有时读了一卷,有时读了两卷等等,终未有一次将全部圣经读完。这正是教训我们,前往要有恒心毅力,切勿中止或后退。我们在灵道中进行,果有何态度呢?

 

四、进去得地   

  “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1:8)“看哪,耶和华你们的神,已将那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1:21,2:36)“以色列人哪,现在我所教训你们的律例、典章。你们要听从遵行,好叫你们存活,得以进入耶和华你们列祖之神所赐给你们的地,承受为业。”(4:1)诚然他们要得迦南地,非“过去”不能得,非“进入”不能得,无论在约旦河东住多少年,盼望迦南地怎样切,为得迦南地如何热心,如何费力,若是不“过去”,不“进入”,却是永得不着。“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诸君啊!我们今日要享受迦南得胜地的生活,须知只讲说不够,只盼望不够,只热切祈祷也不够。必须“过去——过去——”必须“进入——进入”,非过约旦河不可,非过到那边去不可,非投到基督的丰富里不可,非进入灵恩的深处不可。

    读者诸君!今日在灵道中,是站住的人呢?是转回起行的人呢?是已努力前往,进入福地的人呢?须要倾心听受摩西对于约旦河东的会众所讲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约旦河东的信徒

(3:12-l7)


    常听教中有一动听的名词,就是“边界的基督徒”。有多少人进了教,作了教友,却是作了一个差不多的教友——边界的基督徒。他虽然像个教友,有了教友的名称,却没有教友的生命。虽然守教会的规例,却离不开罪中的快乐,如吃酒、赌博等等举动,仍与世俗中人无异。甚至有人在表面上,虽像基督徒的行事,但他不过是出于摹仿,或由于矫情表异,终究不是生命自然的流露。这等边界的基督徒,今日在教会中太多了!

    按人在约旦河东,照圣经所说,有三种态度:一是站在约旦河东——一到约旦河东即止步,即站定,不肯再往前走。虽然去迦南仅有一河之隔,却终未进到福地。二是飘流于约旦河东——正如以色列人,在约旦河东之旷野,飘来飘去,逾三十八年之久,这是太可怜了,但我教中信徒,终究飘流于约旦河东,而未渡过约旦进到迦南的人,竟占了大多数哩。三是住在约旦河东——正如流便、迦得、玛拿西半支派的人,甘愿长久住在约旦河东,愿以客旅地为家,不肯进到迦南美地,这就永远作了边界的教徒,是何等可惜的事啊!

    所幸者,在约旦河东的教徒,究非站在红海边的教徒,当日以色列人虽然出了埃及,若是站在红海边,再不前进,那就太危险了,教会中此等似得救而未得救的教徒太多了。这红海边界的教徒,是更可怜的,连得救问题尚有疑问,自然淡不到迦南的得胜生活。然而这约旦河边的教徒,实际说来,也是太失败了:

 

一、人的争战神的赏赐   

  按希实本王西宏,与巴珊王噩之土地城邑,是以色列人交战而得的,却是由于神的赏赐,虽是由神赏赐,却仍是藉着人交战而得。在摩西离世以前,因希实本王西宏等不肯假道,摩西即奉神命将二王战败,夺取他们的城六十座,这些城皆有坚固的高墙,有门有闩,此外还有许多无城墙的乡村。这是为要勉励约书亚并坚固会众的信心,“那时我吩咐约书亚说:‘你亲眼看见了耶和华你神向这二王所行的,耶和华也必向你所要去的各国照样行。你不要怕他们,因那为你争战的,是耶和华你的神’。”(3:21-22)“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直到基列,耶和华我们的神都交给我们了,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2:36)。真的,“没有一座城高得我们不能攻取。”神说:“你却要嘱咐约书亚,勉励他,使他胆壮,因为他必在这百姓前面过去,使他们承受你所要观看之地。”(3:28)神为要坚固约书亚及会众的心,趁摩西还在,于约旦河东,将二王之地,赐给以色列人,却是藉着他们交战,神也同他们交战,藉此坚固约书亚和会众的心。

 

二、人的拣选神的允许  

  二支派半在约旦河东得地,是照着他们自己的拣选;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他们看见雅谢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首领说;“亚大录……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面前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民32:1-5)这二支派半既甘心拣选约旦河东之地,摩西也就照着神所允许的,把约旦河东所得之地,给了他们为业。不过神原来应许他们列祖之地,是迦南地,并非约旦河东之地,他们既甘心拣选这地,神也就允许了他们,他们是照着神允许之旨,并非神命定之旨得地业。

 

三、人的满意神的警告   

  二支派半的人,以约且河东之地十分满意,所以来求摩西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民32:5)“我们不和他们在约旦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旦河东边这里”(民32:19)。“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我们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民33:17,18)。可见他们以约旦河东之地十分满意。不过约旦河东究非选民当时应住之圣地,会众并非不知,如言:“你们所得为业之地,若嫌不洁净,就可以过到耶和华之地,就是耶和华的帐幕所住之地,在我们中间得地业。”“你们……到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旦河东所赐你们为业之地。只要切切地谨慎遵行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诫命律法;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他一切的道,守他的诫命,专靠他,尽心尽性侍奉他。”(书22:19,3-5)

 

四、人的失败神的得胜   

  这二支派半的人,住在约旦河东,日久年远,未免与异族同化,甚至到耶稣来的时候,他们不接待耶稣,曾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太8:32)。这也正是表明边界信徒的结果,难免世俗化,这是何等失败啊!所幸者,人虽失败,神总是胜利的,圣经明明记载到耶稣再来时,犹太人要按照帕勒斯厅之约,重得迦南地业,到那日之地,就不分约旦河东与河西了。读者若将以色列十二支派地图,与他们将来回国时之地图相比(结48:l-7),就可显见以色列地,即不分约旦河东与约旦河西,都是要在圣地为圣民了。人虽失败,神仍是胜利的。

    读者!今日仍愿作边界的基督徒吗?到几时就进到肥美宽阔,流乳与蜜之迦南得胜地作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重申西乃法律

(5章-6章)


    自五章至二十八章所载,全是摩西对会众重申律法,所申律法约分三种:一种关于信仰方面的——即言百姓应如何敬事上主,远避偶像,而为神的好子民;一种关于国家方面的——如为君者为民者,果应如何表显其无愧为神的选民国;一种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如彼此待遇之本分等等,以显明其文化之程度。自五至十一章多是关于十条诫,也是关于信仰方面的;于五、六章所述是重申十条诫命;于七至十一章所述是摩西将此诫命交于会众,并劝会众当守之言。以色列会众要到迦南,立一新选民国,宜首先注重神的十条诫命,因此十条诫命,即包括了对神对人各方面一切的本分:

 

一、传十诫的来历(5:l-6)   

  此时摩西特召集会众,对他们说明诫命的由来:

    (一)特为当时会众    此诫命亦称为“约”,是神与其百姓立约。“这约不是与我们列祖立的,乃是与我们今日在这里存活之人立的。”(5:3)这是说明十条诫命是有永存的性质,不但是为当初,也是为今日,更是为将来,是关于万世万代的,此律法是不能废的。

    (二)乃神亲口宣传    “耶和华在山上,……面对面与你们说话。”(5:4)这是说神在何烈山,即神的圣山,面对面的对会众讲话,神看会众是一体,对会众讲话,好像对个人面谈一样,十条诫是神亲口所传,可见是何等重要啊!

    (三)极其尊严神圣    传律法是“从火中”,以致会众都惧怕那火,不敢上山,这是显出律法的尊严与神圣,使人不敢违犯。

    (四)藉着中保经手    会众既不敢听神讲话,那时摩西站在神和百姓中间,要将神的话,传于会众(5:5)。这是出于会众的请求,与神的允许。我们今日是有耶稣为新约中保(来12:24),可以在神前,担当我们的软弱与过犯。

    (五)会众必须遵守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5:6)。

    1.以关系说你必须守   “我是你的神耶和华。”

    2.以恩情论你必须守   “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神拯救他的子民有三种说法:

    (1)赎出来    赖羔羊的血——耶稣。

    (2)救出来    赖神的大能——神。

    (3)领出来    赖云柱火柱——圣灵先赎、后救、再领。

    (六)奉守诫命步骤(5:1)    神的诫命原不易守,究竟人如何方能奉守神诫呢?

    1.听    以色列人,我今日晓谕你们的律例、典章、你们要“听”。

    2.学    听而不明,不如不听,所以既听以后必“学习”,要明白律法的真义。

    3.守    既明白律法的意义与关系,即当“谨守”,切勿违犯。

    4.行    不但奉守勿违。且要“遵行”,而行所当行,凡律法要我们行的,都要勉励行去。我今日晓谕你们的律例、典章,你们要听——学习——谨守——遵行(5:1)。

    如此由听而学,由学而守,由守而行,即神的子民对于律法的正当态度。

 

二、论十诫的分别   

  十条诫的分别,我们在出埃及记要义内已经论过,此处不须详言。

    (一)上五条爱神    十诫写于两页法版,上五条写于一页,下五条写于一页,第一页所写是关于爱神。

    1.一、二两条关于心     不可“有别神”,不可“拜别神”,“神是忌邪的,”决不许其子民拜别神。神恩亦大于刑罚,违命者罚子孙“直到三四代”(5:9)。守诫者施恩“直到千代”(5:1O)。

    2.第三条关于言    神的名是神圣的,称神的名,用神的名,皆宜存亲爱、敬畏、尊重的心。决“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3.四、五条关于行    第四条显明我们的时间亦属于神,此日:(1)是圣日;(2)是安息日;(3)是祝福日(5:12-l5)。第五诫虽是对于人,也是对于神,以父母为神的代表,生育并教养儿女;孝顺父母,也就是敬爱神。“这是第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

    (二)下五条爱人(5:17-21)

    1.六至八条关于行    不可杀人、奸淫、偷盗。

    2.第九条关于言      不可作假见证。

    3.第十条关于心      不可起贪心。

 

三、言十诫的表显

    (一)表立法者之性德    律法足以表显立法者之意志与性德;我们看神的诫命,也可显见神之所以为神。

    1.爱  律法首先表显神之爱,神所以立律法,无非是为爱我们。

    2.义    律法是公义的,是表显神的公义,也是要人行义,但除耶稣外,决无人能尽律法之义。

    3.圣    律法的总结,可用一句话包括,即:我是圣洁的,你们也要圣洁。

    4.信    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信实的神,为他所立的律法负了全责;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诫命的,守约施恩,直到千代,恨他的人,却必施行报应,决不迟延(7节,9-1O节)。

    (二)表执法者之权力     律法也是表显行政者之权力,以施行其意旨。我们既是神的子民,当然神对于他的子民,有相当的权力,否则律法即等于具文,毫不生发效力了。

    (三)表守法者之本分    律法更是表明守法的,有服从律法之必要与责任,以及守法之赏,违法之刑。

    1.此律法不但禁人所不当行,亦示人以所当行。

    2.此律法不仅为人言行之标准,且为人心灵之要需。

    3.此律法非为专制之条件,乃要人精神之服从。

    4.此律法不仅为宗教之规例,亦确为道德之根基。

 

四、守十诫的精神

    (一)于个人的生活(6:4-5)    守律法的精神就是“爱”,爱的生活,即完全律法的生活,“爱就完全了律法。”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1.尽心——魂。

    2.尽性——灵。

    3.尽力——体。

    不论我的身魂灵,要以整个的人来爱神。不但用我的体力,也要用我的智、情、志、以及我的灵性。且尽上我所有、所能,完全的奉献、交托、倚赖、顺服,从心灵的深处,爱敬我的神。

    (二)于家庭的教育(6:6-9)    个人奉守、爱敬神固然要紧;训教子女,尤其要紧。神说,我为什么拣选亚伯拉罕呢?“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创18:19)

    1.教导    “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6:7)无论何地、何时、皆当趁机会,尽教导之责。

    2.系戴    “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6:8)。可以一睁眼就看见,一抬头即想起。

    3.书写    “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6:9)。使人可以触目惊心。“你的儿子问你说,耶和华我们神吩咐你们这些法度、律例、典章,是什么意思呢?你就告诉你的儿子说……耶和华又吩咐遵行这一切律例……使我们常得好处,蒙他保全我们的生命。”

    (三)于会众的谈论     我今日吩咐你们的话……都要彼此谈论(6:6-7)。近日教育普及,道义的宣传,或多借重文字。当文化未当时,自然多靠言语宣传。“我也要在君王面前论说你的法度,并不至于羞愧”(诗119:46)。当教会复兴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玛3:16)

    本章所论申命记五至六章,摩西对于会众重申十诫;于七至十一章是言摩西将此诫命交于利未人与会众。并切切地劝告会众,要谨守遵行,不可偏离左右。其最要者,即谨慎与外人往来——保守圣洁;勿敬拜偶像——保守信仰,勿与异邦联婚——保守种族。末后则言遵命之福,违命之祸(11),以为本段的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神圣的产业(5章-11章)


    奇妙最奇妙,神何以三令五申的对于会众谆谆告诫,反复叮咛?如重申十诫,所占篇幅不过半章(5:7-21);劝勉会众遵守十诫,竟刺刺不休地说了数章。(5:12至11:22)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神重视并眷爱会众,故说了再说,讲了再讲。至本段有两句最宝贝的话,就是说:我们是神的产业,神是我们的产业。

 

一、圣民为神的产业   

  “我祈祷耶和华说:‘主耶和华啊,求你不要灭绝你的百姓。他们是你的产业,是你用大力救赎的’”(9:26)。“其实他们是你的百姓、你的产业,是你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领出来的”(9:29)。这是明说我们为神的产业,是属于神的。“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弗1:18)。

    (一)为神所宝贝   “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神。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从万民中拣选他们……”(10:14-15)赶出比你强大的国民,领你进来得这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乃是因他们的恶(9:1-5)。“只因耶和华爱你们……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7:8-9)。其实人在神眼中本无价值之可言,“万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尘,他举起众海岛,好像极微之物……万民在他面前好像虚无,被他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赛40:15,17)。神何以竟重看我们呢?连我们自己看自己也是极无价值,我还算什么呢? 啊!“人算什么,你竞顾念他?”(诗8:4)希奇啊!真希奇啊!神竟看我们“为宝为尊”(赛43:4),为他眼中所宝贵的产业。“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林前3:9)。希奇!

    (二)为神所救赎    以色列民是神用羔羊血赎出来的,“只因耶和华爱你们……就用大能的手领你们出来,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7:8)。“耶和华啊……他们是你的产业,是你用大力救赎的”(9:26)。神既以我们为他的产业,他就情愿为我们这些已经败落,属于撒但的产业,付上代价,把我们赎出来,我们本是重价买来的。因为世人虽陷于罪,神的心愿与意旨却永不变更,故人类未犯罪之前,与既犯罪以后,他爱世人的心,并无丝毫的更易,所以情愿为救赎我们,付了极重的代价。

    (三)为神所占有    凡神的子民真是属神的,是为神所有,他决不让仇敌来占据他的产业。如当以色列人几时敬拜偶像,倾向邪神,好像他们的心,被恶灵占据,神决不任凭,因为他是忌邪的神(6:15)。你们“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用火焚烧他们雕刻的偶像。因为你们归耶和华为圣洁”(7:5-6)。今日教中有许多人,按名义说,虽是属神的,主也已经为他们付了赎价,但他们仍是让魔鬼霸占,或让自我据有,不肯让主权、让地位与主。按名义是主的人,其实还是作撒但或自己的人。读者是否已经完全献奉,不论身、心、灵,完全为主所有,为主所用,再不作自己的人呢?

    (四)为神所保守    我们既为神的产业,神就自己尽看顾之责,正如以色列民在旷野,神自己看管、保守、抚养、引领,为他们找安息之地(1:33),不准野兽害他们,不准敌人灭他们,四十年衣服没有穿破,脚也没有肿(8:4)。“按时降秋雨春雨……使你们吃得饱足”(11:14-l5)。“因为耶和华……不离弃他的产业”(诗94:14)。必看守自己的葡萄园,时刻浇灌,昼夜看守,免得有人损害(赛27:3)。

    (五)为神所经营    看以色列会众,一切的一切,到处皆看出神的经营与计划,他是雅斤是波阿斯,因为我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林前3:9)。神所以经营建造,为要达到在他们身上永远的计划。“我们也在他里面成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11;10)

    (六)为神所印证     凡人的产业皆有凭据,神的产业当然也有凭据。他在以色列人中间,所显的大能异迹;更是与他们立的约,并有安息日,即为以色列人属于他的凭据。神说:这安息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结20:20)。我们今日在新约时代,更是有圣灵的印证:既信了基督,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弗1:13-14)。而且神的印记是双方的:“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这印记说:‘主认识谁是他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总要离开不义’”(提后 2:19)。

    (七)为神所眷爱    本书之精义,即是神、人双方爱的表现,神所以设立律法,重申律法,无非是出于爱,律法的精义即是爱;他的爱也是永不改变,越久越深的。

 

二、神为圣民的产业   

  耶和华说:“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你们要过去,得那地为业。圣经也说:神将产业赐给敬畏神的人(诗61:5)。此产业不但指迦南地言,而且神的法度为永远产业。(诗ll9:111)更有将来光明中的荣耀(西l:l2)。不能玷染、不能衰残的基业(彼前l:4)。及“一切成圣的人同得的基业”(徒20:32;26:18)。“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西3:24)。但是那最满意,最荣美的产业,就是“主自己”,有主为我们的产业。这不但是指“利未人在他弟兄中无分无业,耶和华是他的产业”(10:9)。凡真信徒,亦莫不是得了主自己为他们的产业。如诗篇上说:“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诗16:5)

    (一)主是我的万有   利未人真有福,以万有之主为产业,“耶和华是他们的产业”,心中真满足;大卫说:我的好处不在主以外,唯有主能满足我的心。没有什么能在主以外,加添我们一分福气和快乐,也没有什么能在主以内,减去我们一分福气和快乐。万有不能满足一人的心,主却是能满足万国万民的心。有了主我还要求什么?我一切的一切,都在主里面有满意的供给,我的产业最佳。以色列全会众,莫不是靠主生活、在主生活、以主为杯中的分。在旷野有吗哪、有活泉,在迦南按时降秋雨春雨,可以收五谷、新酒和油。

    (二)我要享受主的万有     神说:“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在你们面前赶出一切“比你们更大更强的国民,你们也要得他们的地,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都必归你们。从旷野和黎巴嫩并伯拉大河,直到西海,都要作你们的境界。”你们要进去得那地为业。感谢赞美主!他诚然是我们的万有;但多少信徒,不肯享受主的万有,不能用信心支取主的万有,不肯进到主的丰富里,尽量享受在主内的一切。信徒灵里有极大的需要,就是未得到主内的丰富,未确实享受主内的丰富。真信心就是实践主内一切的灵恩厚赐,所有圣经内一切的应许,灵里一切的福气,都凭信心去享受。可怜啊!主的恩典够我们用不尽的,只因我们信心不足,竟甘心作一灵性缺乏穷苦的人。

    (三)我愿舍一切为得主的万有    以色列人情愿舍弃埃及,那里有满锅的肉,并各样属世的福乐,昂然从埃及出来。保罗为得“基督为至宝”,亦情愿为他舍弃万事,看为粪土。真的,人若不肯舍弃自己所有,即得不到基督的万有;欲得基督的万有,须要舍弃自己的一切为代价。但是人若果得到基督的万有,我自己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粪土,决不堪与基督的万有相比较了。主是我的万有,我的产业,主就是我所得的,我这产业何等佳美,又何其稳固,“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而且我的分是主“用绳量给我的”,“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主耶稣呵!你真是满足我的心。

 

三、神与圣民公同的产业   

  神是圣民的产业,这真是一件希奇的事;圣民是神的产业,更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本处明言,神是我们的产业:“利未人在他弟兄中无分无业,耶和华是他的产业。”(10:9)“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分。我就是你的分,是你的产业’。”(民18:20)大卫说:“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16:5-6)哦!耶和华是我们的产业,在他以外,我们还需要甚么呢?本处亦言我们是神的产业;摩西对神说:他们是你的百姓,是你的产业,是你用大力救赎的(9:26)。“其实他们是你的……产业,是你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领出来的”(9:29)。我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神所建造的房屋(林前3:9)。是神从万民中拣选的,特作自己的子民,是他专爱的(7:6-9)。“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弗1:18)。希奇啊!我们如何能成为万有之主的产业呢?神是我们的产业,我们是神的产业,即保罗所说:“我们在他里面得(亦译成)了基业,”亦成了基业,(弗l:ll)意即主是我们的基业,我们是主的基业;主属我,我属主;良人属我,我属良人;我属良人,良人属我;得着基督耶稣得着我,我得着了基督,基督也得着了我;此即救恩的奥秘、丰富与荣耀。

    (一)在灵里互相的工作     我们看圣经有一件很希奇的事,即神的工作,无非为了教会,我为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什么当作的呢?“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弗2:8)因为“耶和华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产业,本是雅各。耶和华……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又如鹰搅动窝巢,在雏鹰以上两翅扇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32:9-11)。神的工作。固然是为我们;我们的工作,亦无非是为神,“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人生至大至要之事,无非是为“尽心、尽性、尽力地爱神”,服事神、荣耀神、叫神喜悦。

    (二)在爱里互相的享受    神的分是我们,我们的分是神,我们有了神即有了一切。神是我们的万有,没有什么能在神以外加添我们一分的福气和快乐,主是我们整个人灵、魂、体各方面的满足,是我们今世、来世、以至永世享用不尽的;人的满足,即主自己。主固然是我们的享受。我们也是主的享受,主无教会,他永不满足。我们是他的肢体,“是他专爱的,”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他就是爱,如没有我们为他所爱,他的爱即无处施,无处流,无以充其量,也就无以满足其爱中的满足。申命记全书无非论神如何爱人,人如何爱神,爱即完全了律法,爱为神律法的原则,爱亦为人守律法的妙能;爱即神与人共同的享受,共同的满足,也是满足中的满足。实际说来,神是我们的阿爸;主是我们的良人;圣灵在主里生我们,是我们的生母;我们与三一神,当然彼此有极满意的享受。

    (三)在主里互相的归一    本书要义,无非是论神的子民,要在神领他们到的迦南国度里,神和人、人和神双方的关系。迦南国度或说是选民国度,无非是影射属灵的天国,或略表千年国度,以及永远的国度。因为在神的计划里,并基督的救恩里,必要达到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应验主的祷告说:“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约17:21-22)。实现神奥秘的旨意,“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10)。“我们也就在基督里得了基业”,并成了基业。

    神是我们的产业,我们是神的产业之真际;即属灵迦南国度;与永远迦南国度的实际;亦即基督救恩的归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详申普通法律


    自12章至28章,是摩西对会众,详细言明当遵当行的诫律,其中多有训诲劝勉之言。我们看此十数章书所载,可知摩西除重申十诫以外,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并宗教与社会各方面之律例典章,莫不详切明言,使神的子民有所遵循,免致干怒取罪。其诫律约分数种,可略述如下:

 

一、律例——系乎事奉(12章-16:17)

    (一)关于敬拜地点(12:1-28章)     敬事神,当有定处,即在耶和华我们的神所拣择之地。耶和华你神从各支派中,选择何处为立他名的居所,你们就当往那里去求问。……将各种祭物,奉到那里(12:5-6)。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惟独要在耶和华所选择的地方(12:13-14)。你从各城里,都可以……随心所欲,宰牲吃肉,但要在耶和华面前吃,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吃……这样你和你的子孙,就可以永远享福(12:15-16;28)。诚然人事奉神,必须在圣地。我们今日幸有主耶稣为我们现成的圣殿,是无时无地不方便的圣殿。我们任于何时何地,用心灵诚实拜神,皆可与神感通,这是何等方便啊!

    (二)关于除灭偶像(12:29-13:l9)     偶像是以色列会众的网罗,所以摩西切切警告会众,勿拜邪神。你们“要谨慎,不可在他们除灭之后,随从他们的恶俗,陷入网罗,也不可访问他们的神”(12:30)。最要谨慎的,勿受引诱,有时“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作梦的起来,向你显个神迹奇事,”引诱你“随从你素来不认识的别神”、“他所显的神迹奇事,虽有应验。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作梦之人的话”(13:l-3)。若有弟兄儿女,或你的妻子朋友,引诱你去事奉别神,要“将他治死,要用石头打死他”(13:6-l0)。凡属偶像之物,即“当毁灭的物,连一点都不可粘你的手”(13:17)。凡偶像上的“金银你不可贪图,也不可收取,免得你因此陷入网罗,这原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可憎的物,你不可带进家去,不然,你就成了当毁灭的”(7:25-26)。我们今日虽无显然的偶像,但是无形的偶像太多了,最大的偶像就是“自我”,常夺主的荣耀,占主的地位,我们当如何除灭它呢?

    (三)关于洁净食物(14:1-21)    关于食物最要者:(1)须洁净——食物之洁与不洁,于利未记要义中,已详细说明,凡走兽之分蹄倒嚼的,水族之有翅有鳞的方可食。(2)勿残忍——凡自死之物,都不可吃,因为肉内带血。亦“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14:21),这是残忍的举动。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这也是爱心的表现。

    (四)关于捐输奉献(14:22-15章)

    1.当献与神的献与神(14:22-27,l5:19-23)   (1)什一的奉献(14:21-27)不论田地所产,牛羊所生的,要献上十分之一,为事奉神而用。(2)头生的奉献(15:l9-23)凡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凡是公的都要分别为圣,归耶和华,并要吃在耶和华面前;只是有残疾的,都不可献上。

    2.当施与人的施与人(14:28-15:18)   (1)施济(14:28-29)每逢三年的末一年,要把土产十分之一取出来,给在城中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所作的事上赐福与你。(2)施惠(15:1-l8)七年的末一年,为豁免年:一则要豁免债务,向贫寒穷乏弟兄松开手。二则要释放奴仆(12-18节)。一到豁免年,当任奴仆自由出去,且不可使他空手而去。唯有奴仆因爱主人,不情愿去,就要刺他的耳朵,可以永事主人。此等奴仆,亦正可为信徒事主的表明。

    (五)关于遵守节期(16:1-17)    本处所言节期有三个,即逾越节、五旬节与住棚节,此三节期在第11章详论,本处从略。

 

二、典章——属乎政治(16:l8-21:9)   

  本处所言法典,多是关于会中之任圣职者。

    (一)关于法典(16:18-18:22)

    1.对于士师(16:l8-22;17:8,13)   士师有司,审判民事在乎一秉大公,勿徇私,勿受贿,当按公平审断。

    2.对于君王(17:l9-20)    神的子民,原不该仿效列国立国立王,如要立王,必当选择神所喜悦之人。勿多养战马,勿多娶嫔妃。最要者即将律法书抄录一本,时时诵读,免致偏离神的诫命。

    3.对于祭司(18:1-8)    祭司原在以色列会中无分无业,这正是任圣职者,最高的模范。但他们所得的分,最美最佳,因为人献与神的分,归了祭司,神的分就是祭司的分。祭司既得享受神的分,这是何等有福,所以祭司用不着自己为物质争多论少,因人若亏欠祭司,就是亏欠神。

    4.对于先知(18:9-22)

   (1)除灭假先知(9-14,21-22)   对于异邦种种交鬼巫术等事,固当远避;会中亦不免有假先知兴起,受邪灵冲动,盅惑人心,亦当将其除灭。

    (2)听从真先知(15-l9)    “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这是预言耶稣,将来要如何尽先知之责。

    (二)关于刑典(19:1-21:9)

    1.系乎性命。(19:1-l3;21:1-9)

    2.系乎财产。(19:14)

    3.系乎见证。(19:15-21)

    4.系乎攻敌。(21:1-20)

 

三、法规——系乎社会风化(21:10-26:19)   

  本段所论法规,对于会众处事为人,言之颇详:

    (一)关于爱德者   如怜爱,若遇母鸟伏在雏上;不可连母带雏一齐取去。(22:6-7)不可进邻人家中,取物作当头(24:10-13)。给穷人工价,勿等至日落(24:14-15)。踹谷之牛,不可笼住他的口(25:4)。

    (二)关于洁净者    务要洁净,不但心念品德宜圣洁,住处亦宜圣洁,甚至便溺处亦当洁净。(23:9-l4)

    (三)关于家事者    如纳被掳女子为妻(21:lO-l4)。勿以私爱废长子(21:15-17),待背逆之子(2l:l8-21),与不贞妇人,并休妻等事(24:1-6)。

    (四)关于民事者    如对于行淫之男女(22:22- 30),逃跑之奴仆(22:l5-l7)。放债取利(23:19-20)。拐带人口,亏负雇工(24:14-15),审判宜公,(24:17-18),笞责有限(25:1-3)。

    (五)关于社会者    对人遗失之物,勿置之不理(22:1-4)。不要屈枉正直(24:l9-22)。囊中不可有两种法码,两样升斗(25:l3-16)。更不可使社会混乱,男女服装,不得混杂,以致败坏风俗(22:5)。不可用牛驴并耕,不可用杂种种地,不可用杂料作衣(22:9-ll)。

    细看此数章,可知神所赐选民律法之价值。如摩西说;世上有“哪一大国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这一切律法呢?”(4:8)神真是为我们写了律法万条,我们岂可以为与我们毫无关涉呢?(何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什一奉献 (12:6-17;14:22-29;26:12)

 

捐输为信徒重要的本分,奉献表明我是神的产业,圣经所载,关于捐输之道,论之最详。在旧约时代皆有定数,即必须将十分之一献与神(创14:20;28:22;申14;利27:30-31;民18:2l-32;代下31:6;尼13:10-12;玛3:8-10)。在新约时代,则注重乐意捐输,要“显出你们所捐的,是出于乐意”(林后9:5)。“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因而常有教徒以此为藉口说:“捐输是出于随心乐意,我不甘心,神也不喜悦。”是的,但所说的乐意,“并不是比十分之一少,乃是要比十分之一多。”是要在当献的祭物上,甘心乐意,不是随便,爱献不献。所说之随意,“是要随灵感的意思,不是随自己的意思,是要随爱心,不是随私心。”我们所当注意的,是旧约信徒所捐输的,不是一个十分之一,乃是有三个十分之一。

 

一、第一个十分之一归祭司(12:6-19)   

所言祭物中有十分之一为举祭,即是归于祭司之分。(12:6;11;17)民数记18章对于归祭司之分,曾论之最详:耶和华晓谕亚伦说:“我已将归我的举祭……赐给你和你的子孙,当作永远的分。”“凡以色列人所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分……你在以色列人的境内不可有产业,在他们中间也不可有分。我就是你们的分,是你的产业。凡以色列中出产的十分之一,我已赐给利未的子孙为业,因他们所办的是会幕的事,所以赐给他们为酬他们的劳……以色列人中出产的十分之一,就是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我已赐给利未人为业。”亚伦再从那十分之一中取十分之一,作为举祭,归于耶和华(民18:19-29)。按此数节圣经,我们所当注意的,有数点:

    (一)此十分之一是神的分    神只要十分之一,是十数中最小之数,却是第一个数,神要第一分。

    (二)神已将此分归于祭司    神说:我已将我的分,赐给利未人。

    (三)祭司们唯以神为产业    神说:祭司在以色列人中间不可有产业,“我就是你的分,你的产业。”

    (四)人亏欠祭司即亏欠神    祭司所享的分,即神的分,所以人若亏欠了祭司,就是亏欠神。

 

二、第二个十分之一为事神(14:22-27)   

  你要将“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若离耶和华所拣选的地方太远……就可换成银子……带往耶和华所拣选的地方去,随心所愿,买牛羊。……你和你家属,可以在神前吃喝快乐。这是第二个十分之一,是为事奉神用的。

    (一)为神的荣耀    在归于祭司的十分之一以外,还须每年拿出十分之一,为事神而用。凡地中初熟之物产,圈中首生之牛羊,皆须归于神。这不但是承认我们属于神,也是为要事奉神、荣耀神。凡以色列会中之男丁,每年必须三次到耶路撒冷去事奉神,其一切费用,即用此第二个十分之一。

    (二)为人的快乐    神不是要他的儿女终年劳苦,没有宁息之时,是要我们有快乐,与神与人同乐。宗教的人生,即快乐的人生。“你和你的家属,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吃喝快乐”(14:26)。

 

三、第三个十分之一为施济(14:28-29;26:l2-l3)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一)三年取一次     此十分之一,非年年取,乃三年取一次。“每逢三年之末一年”取一次。(14:28)可见以色列会众所奉献的,是什一的双倍,又加什一的三分之一。

    (二)积存为济贫     此十分之一是“取出来积存在城中”,积存的意思,是不要一次用完,要留为三年之用,因此十分之一,是三年取一次。

    (三)特蒙神赐福    “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14:29)

    当日以色列会众,于律法时代,尚捐输什一的双倍,又加什一的三分之一;我们今日在恩典时代,究竟当如何捐输呢?须知捐输是信徒的本分,更是信徒的权利,圣经中有许多话,论到神怎样祝福乐意捐输的人。神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lO)并且“耶和华你的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保罗说:“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神能将各种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与神。”(林后9:6-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律法中的救恩(16章)

——三个节筵所以表明


    本书从5至26章,皆是重申法律,其中有西乃律法——即神的十诫(5章-11章);有普通法律(12章-26章);此普通法律中,亦不同:有关于宗教的(12:1-l6:17)。有关于政治的(16:l8-20:20);亦有关于家庭与社会的(21章-26:19)。所论法律中特别说到三个节筵:即逾越节、五旬节与帐幕节;这固然是关于事奉的律例,却也是关乎守法的生活与精神,故再特别重述。按犹太人的日历中,原有七个节期,此处只提到三个,乃因此三个正可表明守律法的精神。唯有实验这三个节期的人,方能遵守律法,而且虽在律法下,不被律法束缚,可以得到灵性中的自由与快乐。此三个节期,于第九章已经提到,兹再详述以表其中的灵训。

 

一、逾越节(1-8;参利23:6;民9:5;书5:l0;王下23:22;代下35:l;太26:17;路2:41,22:15;来ll:28)

    (一)记念出埃及    神的震怒,越过有血之门,救长子不死。

    (二)须吃无酵饼    酵指罪孽,无酵即表明除罪。人过逾越节,正是显出靠赖逾越节的羔羊,将罪除去。所以吃羔羊,须与无酵饼同吃,吃羔羊指代赎,吃无酵饼,表明吃了生命粮,可以养育我们的生命。

    (三)献初熟大麦捆    时当大麦成熟,即献初熟麦捆与神为摇祭,表明耶稣复活,亦即表明经过逾越节的人,即得了复活的新生命,堪以奉献与神。过逾越节时,同时过三个节:即于正月十四日过逾越节——表羔羊替死;次日即过除酵节,除罪——表耶稣被葬;安息日的次日,即是献新节——表耶稣复活。

    (四)藉此预表救恩    耶稣基督是我们逾越节的羔羊。(林前5:7)

    1.救赎需要牺牲     救赎必须牺牲,无牺牲即无拯救。

    2.救赎需要代替     救赎显然为代替,“神叫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

    3.救赎需要能力     赖宝血能力,免了死亡。

    4.救赎诚堪记念     以色列人在旷野,除第二年以外,历三十九年未守逾越节(民9:1-14),大可表显他们失败的真相。

    5.救赎为新生起源   过逾越节献新麦捆,表明得了复活的新生命。

 

二、五旬节(9-22,参出23:16,34:22;利23:16;民28:26;徒2:1)

    (一)记念传律法     五旬节,将新律铭于人心。

    (二)为收成日期     圣经特称此节为收割节。(出23:14-17)

    (三)献初熟麦饼(利23:17)    (1)首先的奉献——“初熟”麦饼。以第一分归主。(2)团体的奉献——饼。(3)合一的奉献——二麦饼。(4)感谢的奉献——因禾捆已熟,自当表感谢之心。

    (四)为预表灵恩——圣灵降临节。

    1.经逾越节    不经过逾越节,不能到五旬节;不先除罪,不能得圣灵充满。

    2.得新能力    灵恩沛降,得新能力,正如献初熟麦饼,除旧更新,有丰盛生命。

    3.广收禾稼    教会于五旬节,亦即收割节,果然一日三千人悔改,加入教会。

    4.神人同乐    五旬节是收割小麦之时,圣经亦称此为快乐的节期(赛9:3),即神人同乐之时。

 

三、住棚节(13-15;参利23:33-44;民29:l2-38;代下8:13;尼8:14;亚14:16;约7:2)

    (一)为特别的记念    所记念的有两样:一记念为朝圣的旅客;二记念与神同住。

    (二)为秋收的日期    逾越节熟大麦;五旬节熟小麦;此时为秋收之期,一年禾稼皆已收成。

    (三)为喜乐的感恩    守此节一面感恩,一面喜乐,也是充满了感恩喜乐的心。

    (四)为禧年的预表    预表将来神的殿在人间,神与人同住的快乐。当日耶稣在黑门山变像时,彼得曾言愿搭三座棚,预先享受住棚节的喜乐。

这三个节筵所关不同:第一是表明救赎;第二是表明圣灵充满;第三是表明神在人间,与人同住同乐。所以我们经过三个节筵,在灵性上所站地步亦自不同,经过第一节筵是表明得了救;经过第二节筵是表明成圣;经过第三节筵是表明得胜。经过第一节筵是得了生命;经过第二节筵是得了丰盛生命,经过第三节筵即得了更丰盛的生命。试以表显明如下:



节筵

  时间

记念

  表  明

收获

信徒地位

信徒生命


逾越节


一月十四日


(阳历四月)


出埃及



主钉十架



牺牲



熟大麦



圣子



  得救



得新生命



五旬节


后五十日


  (六月)


传律法



圣灵降临



恩赐



收小麦



圣灵



  成圣



丰盛生命



帐幕节


七月十五日


  (十月)


神人同在



禧年快乐



荣乐



大收成



圣父



  得胜



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   遵命违命的关系(27:l-28:68)


    以上五至廿六章,皆是详述摩西对于会众重申法律,不论西乃律法,(5章-11章)或普通法律,(12章-26章)皆历历详言,此二章(27章-28章)即总结上文说到遵命与违命的关系,快要与会众离别的摩西,其悬念会众之心,仍依依不舍,所以不惮烦劳,再反复劝告,以作临别赠言。深望会众,能恪守诫律,作神良民,其心始释然。本段廿七、八两章所说,即关于得福遭祸之劝语,切望会众,知所憬悟。

 

一、立志石与祭坛(27:l-l0)

    (一)立志石的原因      “要立起几块大石头,墁上石灰,把这律法的一切话,都写在上面。”其原因,有三句宝贝的话表明:

    1.到了耶和华的地(2)     一到耶和华所赐之地,“当天”即要立起志石。

    2.作了耶和华的民(9)    “你今日成为耶和华你神的百姓了。”

    3.要听耶和华的话(10)    既为神的百姓,“所以要听从神的话”。无奈人对于神的诫命最易忘记,故特令会众志于石,以为记念。

    (二)立祭坛的要意    祭祀原是表明耶稣的救赎,所以筑祭坛的石头,不可动铁器,因耶稣是非经人手所凿之石,从未受人工的雕凿。

    1.为会众违命的救赎法    虽然将律法志于石,使人可以触目惊心,但人终不能遵守律法,非靠祭礼所表明的救恩,不能将罪免除。

    2.为神人和平的保守法    要在祭坛上献燔祭、平安祭,且在那里吃,在耶和华你神的面前欢乐。

 

二、基利心山与以巴路山(27:11-26)

   (一)基利心山(27:12)

   1.为人祝福的山    圣经中有数座于灵道上有关系的山,如:亚拉腊山,是方舟停留之处(创8:4);摩利亚山,为亚伯拉罕献以撒,并建造圣殿之处(创22 :2);何烈山,是摩西见火焰中荆棘之地(出3:1-2);西乃山,传律法之地(出l9:20);迦密山,以利亚曾在其上筑祭坛(王上l8:9);黑门山,耶稣曾在其上改变形象(可9:2);加略山,耶稣钉十字架;橄榄山,耶稣升天,并应许圣灵降临。本处所言基利心山,是祝福的山,后亦成为撒玛利亚人建殿拜神之所。不过在这山上,究竟没有什么祝福的话,因为人决不能靠法律得祝福;我们的真基利心山,乃是新约中的八福山,唯在耶稣基督里,才蒙祝福。

    2.说祝福话的人   在基利心山说祝福话的有六支派,皆是自主之妇利亚与拉结所生的,唯有自己站在蒙祝福的地步上,方可为人祝福。常见作牧师的举起手来为人祝福,岂果真有灵福随着临到会众吗?

    (二)以巴路山(27:13-26)

    1.领袖当讲的话语    在以巴路山上说咒诅话的,有雅各二妾所生之六子。但有利未人为领袖,“要向以色列众人高声说……,”可见领袖不是单讲好话;讲人爱听的话,也是当讲人不爱听的话;不但要讲祝福人的话,也是讲警戒人的话。若是只讲顺耳的言语,如何作神忠心仆人呢?

    2.社会罪恶的真相    本处所讲的罪恶,于利未记、民数记中皆已说过,不过此处是归纳起来,并说了十二样大可咒诅的罪。这些罪足以显出人心腐败到何地步?却也是普通社会中常有的罪,可怜从人的肉体中,只能结出私欲的恶果子来。

    利未人每说一样罪当如何受咒诅,会众皆应声说“阿们”;此正如他们当日站在西乃山下,应声说:凡神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若是不照应许的话去行,就是自己定自己的罪了。

 

三、遵命之福与违命之祸(28:l-68)

    (一)遵命之福(1-14)     蒙福之原因,那“听从神言”、“遵行神诫的”,以下的福,即“追随你”,正是如影随形,是自然的、是必然的。但所许以色列人之福,多是关于身家,非关于灵性。不过也是藉属身之福,表明属灵之福。

    1.自身之福     你身所生的必蒙福。(4)你手所办之事必蒙福(8,14)。你必居上,不居下(14)。“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6)。

    2.家庭之福    你地所产的必蒙福。牲畜所下必蒙福(4)。使你的仓廪实,府库充,你收物的筐子必蒙福,抟面的盆也蒙福(5)。这个家庭何等有福!

    3.社会之福    耶和华神要在所给你的地上,赐福给你……要为你开天库,按时降雨在地上……你借给许多国民,却不至向他们借贷。

    4.国家之福    仇敌从一条路来攻击你,必从七条路逃跑……天下万民,要惧怕你……耶和华你神立你作自己的圣民。

    (二)违命之祸(15-68)    遵命固有福,违命亦有祸;我们看以色列人,昔日如何受埃及、亚述、巴比伦等国之掳掠虐待;以后如何受罗马、西班牙、土耳其等国之逼迫、赶逐;再后如何飘流天下,受各国之欺凌杀戳;两千年来无国无家,所受惨苦,不可胜言,不正是应验本处咒诅的话吗?如本处所说:(1)遭凶荒。(2)遭疫病。(3)遭兵祸。若不是神仍记念与他们列祖所立的约,必早没有存留的余种了。

    以色列人或遵或违命,全是在于他们自己;遵命即有福,违命即有祸。我们今日却是要在耶稣基督里,我们违命之祸,要归到耶锋;耶稣遵命之福,要藉着信心,归于我们,这是何其上算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