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了解各地免费义务教育的落实情况,本报特聘请各地一线教师为特约观察员,追踪这一政策的实施情况。在2006年春季学期开学之际,特约观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有关政策实施情况的最新消息。
——来自一线教师的报道
特约观察员傅鸿雁(湖北秭归): “全县享受‘两免一补’名额比去年新增4775人”
2006年新春开学,秭归县将有13686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交教材费、学杂费(不再交“一费制”范围内任何费用)和信息技术教育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于日前将新增的4775个“两免一补”名额按比例分配到了12个乡镇,各乡镇中小学和财政所将按规定程序落实享受对象。 2006年春季学期,秭归县归州中学,将有近一半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新学期开始前,归州中学就组成了由校长、学生家长、村干部、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根据秭归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达的新增“两免一补”名额,采取让学生个人申请、审核小组审核通过、张榜公示的办法,最后确定221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加上以前已发放“资助证”的317名学生,全校共有538名学生免交“一费制”范围内的任何费用和信息技术教育费,占全校学生总数(1227人)的44.21%。 秭归县其他的各中小学校为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学时能够真正享受到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也纷纷赶在开学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实到学生个人。梅家河中学自农历正月初八开始,就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达的新增名额,采取学生个人申请、学校调查摸底、村校共同审核、逐个张榜公示的办法,确定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新增学生名单。通过此方法,梅家河乡本学期新增了230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加上去年的480人,全乡共达710人,占该乡学生总数(1474人)的48.2%。全乡累计为享受此政策的学生减免杂费、书费和信息技术教育费共99870元。 秭归县现有农村中小学生30429人,2005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有8911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本学期,全县享受“两免一补”名额将比去年新增4775人,增幅达53.6%。到目前为止,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生人数,占全县农村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4.97%。
特约观察员陶悦(陕西咸阳): “学生只需到校注册,所有费用全免”
“今年开学,我们学校的学生身上不用带一分钱,只需要到校注册就行,所有费用全部免除。”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镇平陵中学的陶悦老师表示,今年学校从初一到初三一共1500多名学生,将全部免交学费、课本费和杂费,住宿学生按照每班8、9个学生的比例,还将获得免除住宿费(每生每学期大概100多元)的待遇。学校还明确规定,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老师今年不得再向学生推荐任何课外读物或教辅资料。 另据了解,开学之际,咸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分别下到城市和农村各个中小学,检查教育乱收费问题。各中小学也实行校长负责制,确保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落实到每一名学生,如有学校校长不按规定执行,将面临撤职等处分。
特约观察员金怀德(浙江杭州): 学生少交了100(80)元
2月13日,是杭州市萧山区各中小学学生报到注册的日子。一大早,各中小学校园里陪同孩子注册的家长个个露出满意的笑容,孩子们则奔走相告:“可以少交100(80)元喽!”萧山区光明中心小学的金怀德老师算了这样一笔帐:今年,他们学校主要收取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其中,课本费:一、二年级是85元,三年级135元,四年级130元,五、六年级120元。作业本费:一到六年级都是10元。与去年相比,一、二年级少交了80元的杂费,三到六年级少交了80元的杂费和20元的信息技术费共100元。 原来,2006年1月2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杭州市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春季开始,全市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通知要求,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杂费(含信息技术费),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可以免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学生返校报到之时,杭州市各中小学就开始实施新的收费标准,统一减免杂费和信息技术费。其中个别学校因为学生费用是由银行统一收取,而学校未能在寒假里及时通知学生新政策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退费工作。
特约观察员赵永攀(湖北南漳): 近一半学生继续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南漳县今年春季学期尽管还没有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但是清河区完全小学今年将有近一半的学生继续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学校根据政策,对资助对象的条件作了严格要求:(1)残疾学生或残疾家庭子女,军属、烈属子女;(2)家庭遭受天灾人祸的子女;(3)单亲学生或孤儿(艾滋病孤儿)等;(4)家庭确实特别困难,无力交纳书杂费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将被免除教材费和杂费,家庭困难住宿生还将按月获得生活补贴。 现在,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今年第四批“两免一补”对象的申报,审批下来后,学校又将有39名学生享受此政策。“两免一补”给学校造成的的经费空缺,所需经费将由上级财政直接划拨。现在县财政和县教育局每个学期都会划拨一定的公用经费,用于填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经费空缺。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尽管已经没有家长再说因为家庭困难送不起孩子读书之类的话了,但是部分还未享受此政策的学生家长,心里有些想不通,纷纷向学校表示也要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有些情绪急躁的家长甚至到学校来找老师和校领导理论一番。对此,校领导只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相关政策,只能期待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不断深入,明年全县中小学生都能享受此政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特约观察员冯怀本(广西钦州): “学生只需交纳课本费,便可注册报到”
2006年春季学期,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中学全校1200多名学生,将免除各类杂费,只需交纳课本费,便可注册报到。课本费收取情况:七年级,118.35元;八年级:127.95元;九年级,65.6元(课本费按学年交纳,有些科目课本费用上学期已交)。所有学生仅需交纳10元作业本费。住宿生费用每学期60元,其中将近300名学生享受住宿费用补助,这部分学生只需按月交纳菜金就行。 黄屋屯镇所有小学也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镇中心小学,免除所有杂费(含信息技术费),只需交纳课本费。各年级交费费用如下:一年级47元;二年级48元;三年级77元;四年级76元;五年级78元;六年级79元。从一年级到六级所有学生只需交纳5元课本费。由于乡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所要交纳的费用还要少几元钱。 记者还从钦州市教育局黄副局长那里了解到:今年春季学期,该市辖区内454796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今春起免交学杂费,只需交纳课本费便可以上学。他还进一步说明,由中央和自治区下拨到钦州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金3793.9万元补助已经到位。
这些年嘉祥一中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会做人、会生存、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人才。他们要求学生既要苦读,也要善学乐学;既要苦学,也要健康快乐;既要成绩,也要健全的身心;既要有个性,也要有特长;既要有毅力,也要会创造;要学会学习,也要享受学习,享受青春,享受成长。 当有些人质疑一中的苦读、苦教和苦学的时候;当一中很多内退教师宁愿放弃外面的高薪而选择重回课堂执教的时候,他们中的任纯玉老师腿骨扭伤,却坚持要老伴用三轮车每天送接到校;当一中的青年教师在朝着“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目标奋进,又感受到成长的幸福的时候;当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怀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父母殷殷的期望跨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嘉祥一中正以其“一中精神”延续和缔造着一年又一年的辉煌,教育的旋律最感人的片段从来就没离开过爱和奉献。
钦州市能够享受免除学杂费这一政策的具体对象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含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从2006年春季学期起,钦州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学杂费补助标准,按农村地区小学每学期65元/生,县镇小学每学期80元/生;农村地区初中每学期90元/生,县镇初中每学期105元/生核定。该市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6年,钦州市落实自治区制订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小学每年10元/生,初中每年15元/生。
特约观察员陈道永、苟川宝、王光佑(四川华蓥、通江、泸州): 免费之后,老师和家长有些担忧
新学期开学前,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享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对象,免费项目等与教育收费相关的问题作出了解释和要求。 华蓥市教育局规定中小学新学期可以收取的费用只有3项:初中课本费155元、作业本费20元和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费50元。小学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计90元。此外,当地对初中教辅资料的征订和收费也作出了统一要求:初中七年级72.38元,八年级78.03元,九年级79元。并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当地一所学校为了收费方便,私自将初中教辅资料费都定为75元,市教育局检查发现后,立即给予纠正,多收的钱全部清退。 泸州市古蔺和叙永两县的初中和小学学生也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只交三种费(书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校费),其余收费均被视为乱收费。古蔺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小学学杂费每生每期95元,县镇小学学杂费每生每期11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期120元,县镇初中每生每期学杂费135元。这些费用由县财政统一在学年初按人头拨发,同时严禁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 因为孩子少交了几百块钱,学生家长对今年的收费都很满意,但是有些学校却又有了新的担忧:国家的财政补贴拨款现在只下发到县市一级,当地初中每生每学期200元的补助还没有落实到学校,他们有些担心这部分钱的下落。 四川省通江县今年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其中小学不住宿的学生只需交10元的作业本费。许多学生家长在高兴之余,却开始担心国家把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减了,会不会导致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到位,导致学校运转艰难,从而导致教育质量滑坡。 四川省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担忧并非个别现象。对上述问题,其他地方的老师和学生家长也表示了他们不同程度的担忧。
特约观察员张继诚(湖南凤凰): 各学区(校)“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湖南省凤凰县地处湘西,属于国家要求今年实施新机制的地区之一。凤凰县吉信学区的所有中小学生都免除了杂费,课本费按不同年级收缴。吉信学区1460多名中小学生中,共有440名学生免去了课本费用。吉信学区还根据“两免一补”规定,对学区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实施了补助。以吉信镇中心小学为例,在学校住宿的五、六年级学生共有180多人,其中有3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住宿补助,每学期每生140多元。 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之后,凤凰县教育局为了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深入人心,还专门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长亲任组长,各学区(校)“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批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全体教师学习中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发放免除杂费政策宣传卡,张贴宣传画。利用标语、墙报、广播、电视向社会广泛宣传。确保资金分配及时、准确;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