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Ichthys
收起左侧

神学导论 - 林慈信牧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到了出埃及记19:5-6,神就与摩西和以色列人立约,神说,他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神的子民。出埃及记19:5-6,是神降临在西乃山上之前,对摩西所说的。19:5,“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这段圣经我们可能记得,在彼得前书2:9也重复过这些的重要的词句的。神说:“我要做你们的上帝,你们要作我的子民。”这个就是在旧约里面神立约的话、约的意义、约的核心、约的内容,也是神对他的子民说“我爱你”的表达的方法。
然后,后来上帝与大卫王立约,应许他一个永远的国度,大卫王的后裔必坐在宝座上,撒母耳记下第七章。
最后在旧约圣经时期,神也的确的应许,透过先知应许,有一天,神要与他的子民立一个新的约,新的约。我们来看以西结书跟耶利米书的一些的经文。
耶利米书第31章,神是这样应许的,第31节: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另外立新约),不像以前,拉着他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的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我虽作他们的丈夫,他们却背了我的约。这是耶和华说的。”
33节:“那些日子之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就是说在末日里要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的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是新的约,与旧的约有关联,但是不同的是,神再一次的立约赐律法,不过这次的律法写在人的心板上。
34节: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们应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纪念他们的罪恶,这是耶和华说的。
所以我们看见,从亚伯拉罕、摩西时期神立约,到以色列人犯罪,多次的、不同的阶段,到了先知时期神说,有一天我要更新这个约,我要立新的约。这个新的约与旧的约,不是不同的约,不过是一个比较新的、更加深的、恩典更大的一个约。
以西结书36:25-27,这里神也应许,他再一次的,当弥赛亚来的时候,就是在末世最后的世代时候,神要再立约的。
以西结36:25: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颗新的心,将新的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就是愿意回应神的心、顺服神的心)。27: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
你看耶利米书,以西结书都说,有一天神要来,更新他子民的心,将新的灵、新的心放在他们里面,把神的话刻在他们的心板上,叫他们认识他、顺从他,他要作他们的上帝,这个是新约的应许。
好,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基督徒——你跟我,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与主耶稣基督的关系,是有一个名字的,叫做“约”,新约和旧约就是讲“约”。你若是基督徒,你若是信徒,这个“约”就包括了你本人了,当你信主的时候,就进入到约里面。
神立约,他说我要做你们的神,你们作我的子民,你们属我,然后,人的任务是什么呢?三方面:信靠他,常常悔改,跟遵行他的话。新约是如此,旧约也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们现在,来看一看一段的经文,我们跳到这个讲义的第三段,我们从加拉太书第三章来看,其实新约和旧约是很一致的。
加拉太书,第三章,神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所有借着信心,领受神的恩典的,信的,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8节,“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见,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圣经怎么预先看见的?当然是指圣灵了,你看圣经是圣灵写的,圣经很自然的表达的,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圣经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圣经怎么传福音给亚伯拉罕呢?说万国都必因你的福呢?加拉太书3:8,圣经能传福音吗?当然是指神向亚伯拉罕传福音。福音就是恩典,所以神向亚伯拉罕所传的是恩典的福音,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9节,“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所有信的人跟亚伯拉罕都是在“约”的福分里面的。
10节,“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靠律法来试图去得到神的福分、神的救恩,结果是被咒诅的。
11节,“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没有一个人,所有旧约的犹太人,都不能靠着守律法,在神面前称义的,没有一个人,所以这个不是神赐律法的目的。我们在下一课会解释神为什么赐律法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的。
12节,“律法原不本乎信,只说:行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着。”律法原不本乎信,借着信,来到神的面前得救,和借着守律法,来到神面前,试图得救,是两条不同的路。所以律法原不本乎信,因为律法背后的根基是人的行为,信背后的根基是神的恩典。
再来一次,我们得救的凭据是神的恩典,方法是信,律法是与信违背的,律法是另外一条路、另外方法,它背后是:人靠自己的行为,律法是不本乎信的。
律法是这样说的,行这些事的,就必因此活着。除了主耶稣完全满足了律法的要求,没有一个人能够考一百分的,全人类都考零分。
13,“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了”,主耶稣为我们活了无罪的一生,又为我们付上这个咒诅跟刑法,“因为经上记着说: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
14,“这便叫亚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稣可以临到外邦人,使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应许的什么?“圣灵”。你看,这里说,因为耶稣基督的缘故,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福,就是列国、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就临到外邦人,神给亚伯拉罕第四项的应许,应验了、成就了,叫我们,就是外邦人,所有信主的人,因着信,就得到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什么?圣灵。你看,这段经文在加拉太书3:5,就开始讲到圣灵了。
所以福音是什么?就是耶稣基督的死,他的复活。福音是什么?就是圣灵,临到那些他重生的人,信耶稣的人,基督与圣灵赐给谁的?赐给亚伯拉罕的属灵的后裔,就是所有信耶稣的人了。
我们读下去,15节:“弟兄们,我且照着人的常话说:虽然是人的文约,若已经立定了,就没有能废弃或加增的。”这节圣经启示个原则,立约就是“约”,约就是约,必定会守住的,特别是上帝。
16,“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所以神的应许,一方面由耶稣基督应验,另外方面,耶稣也是承受神赐亚伯拉罕的应许的那一位,应许是指那一位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所说的。”1
我们是这么说,我们读下去之前,请各位注意一个词,就是“应许”,请各位在你的脑海里面,做一个工程式,一个等同,每次有“应许”这个词出现,你就想恩典的应许。我觉得就这样子的等同都是很公道的,因为神的确是要把他的恩典、他的福分、应许给亚伯拉罕的。
好,第17节,“我是这么说,神预先所立的约,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之后的律法废掉,叫应许归于虚空。”神与亚伯拉罕立了约,430年之后给摩西跟以色列人的律法,并没有废掉前面的应许,并没有废掉前面的恩典,恩典跟律法不矛盾的。再来一次,430年之后的律法没有废掉430年前的应许,叫应许归于虚空,没有虚空。
18,“因为承受产业,若本乎律法,就不本乎应许了”,假如承受神要给的永恒的产业,假如是要靠守律法的话,就不是靠应许,就不是靠恩典了。但神是凭着应许,就是凭着恩典的应许,把产业赐给亚伯拉罕的,神是用应许的方法,给产业给亚伯拉罕的。
19,“这样说来,律法是为什么有的呢?”为什么430年之后,神又与摩西立约的时候,又赐下律法给以色列人呢?“原是为过犯添上的,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是因为人的心硬,神要把律法告诉以色列人,告诉他们,神圣洁的要求是什么?什么叫做守约?直到等候那蒙应许的子孙来到,等到耶稣基督来到。“并且是借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律法是有天使作证人,经中保,中保是谁?中保是摩西,中保是谁?摩西也是一个预表,耶稣基督的预表,所以律法是由中保设立的。
20节,“但中保本不是为一面作的,神却是一位。”我再读一次,加拉太书3:20,“中保本不是为一面作的,神却是一位。”中保不是为一面作的,是为谁做的?为两面做的,所以叫中保吗。
所以摩西和摩西所预表的耶稣基督,是为两面作的。主耶稣基督在神面前代表我们,顺服了律法,负上违背律法的刑法;耶稣基督又在我们面前代表神,代表神律法圣洁的要求。中保不是为一面作的,是为两面做的,神却是一位,神,是这个约的两面的第一方。
21节,“这样,律法是与神的应许(就是与神的恩典)反对吗?断乎不是,若曾传一个能叫人得生的律法”,律法是与恩典矛盾了吗?当然不是,假如我们传一个律法,是靠守律法叫人得胜的话,“就诚然本乎律法了”,我们就在靠那个律法了。
22节,但是不是的,“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全人类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就是恩典)应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所以不论是旧约还是新约,神的恩典是应许给、是赐给那些有信心的人的。
23节,“但这因信得救的理”,原文是这信,这个信,因信得救的理,得救的理是中文翻译者把它放上去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但这信还没有还未来之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这个信是什么?我们应该说这个信,就是我们信仰的对象——耶稣基督,所以信,因信得救的理,是耶稣基督的一个的缩写,或者一个的代号。因耶稣基督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所以,律法是给以色列人一个暂时的、一个训蒙的师傅跟看守者。
24节,“这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看到没有,神应许他的恩典,约里的福分,约里的救恩给亚伯拉罕,430年之后,与摩西、以色列立约,赐他们律法。但是这个律法跟恩典是不矛盾的,这个律法的中保——摩西,是基督的预表,这个律法的中保,就是神、人之间代表一方的,在神面前代表人,在人面前代表神。
所以,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神与摩西、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然后主耶稣来,神给我们立的“新约”,是同一个“约”,都是恩典,都是要人借着信心,不是靠行为,不是靠守律法,乃是借着信心,白白的得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们最后来做一些总结,在我们的讲义的第二大段,启示的统一性,启示的统一性。
圣经教导我们一个真理的系统,一套的道理的,你相信吗?
我再说一次,圣经里面教导我们一套,一套,不是多套,一套真理或者教义的系统,所以,正当的解释圣经的方法,肯定是以经解经。圣经既然是神所默示的,而神是真理本身,圣经肯定不是互相矛盾,圣经也不可能会互相矛盾的。
这个圣经的一贯性、不互相矛盾,是我们解经的基本的前提、基本的预设、基本的信念,和圣经是启示历史、有渐进性的,这两个都是我们的信念,是相辅相成的。
圣经肯定不先后矛盾的,神是全知的,他的永恒里早就想过这方面的,所以他在历史上启示的时候,他没有先后矛盾。
《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定了第一章第九段的这个以经解经的原则,我们再读一次,我们已经读过的:
解释圣经的无谬规则就是圣经本身,就是以经解经,所以对圣经哪部分的真正和圆满意义,假如有发生疑问的话,就应该用其他的比较明确的、明了的经文,借他来查就,和明了它的意义。
路加福音第24:25-27,44-47,主耶稣在他复活之后教导门徒说,主耶稣开窍他们的心,叫他们明白圣经,明白旧约的主题就是耶稣基督,旧约、摩西、先知、诗篇的主题,就是基督的受难和基督他的荣耀,这就是福音。
还有,人奉他的名传悔改、罪得赦免的道,所以旧约的主题,就是神恩典之约;旧约的主题,就是耶稣基督;旧约的主题,就是主耶稣作我们中保,他的死、他的复活、他的苦难,和他的荣耀。新旧约是同一个“约,“约”是圣经的主题。
下次我们会讲到神的国,又是另外一个连贯圣经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学导论 第二十二课 圣经神学﹕上帝的国

各位同学,这里是神学导论的第22课,我们继续讨论圣经神学。记得吗,圣经神学就是相信圣经是统一的,但是也是渐进的,其实我还没有给各位一个神经神学的定义。

圣经神学就是学习,既然神的启示是统一的,也是渐进的,那么神在他的救赎历史中,或者是,在神在他的救赎历史的某一个阶段中,启示了什么?说了什么?再来一次,神在他的救赎历史,或者神在他的启示历史中,启示了什么?特别是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启示的主题。


我们刚才在第21课里面,我们用了“约”来做一个示范说,连贯整本圣经的主题就是神“恩典之约”。现在我们来看,在福音书里,主耶稣的教导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天国”,或者是“上帝的国”。各位听到了,我把“天国”和“上帝的国”或者“神的国”,是认为是等同的。
我们先来看国度的重要性,根据福音书耶稣的教导,“神的国”很明显的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马太福音4:17,马可福音1:14-15,耶稣开始出来传道,就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信福音。


天国、神的国,是门徒生命追求的目标,所以,主耶稣称门徒们为“文士受教天国的门徒”,马太13:52。


在约翰福音,耶稣是以神的儿子的身份出现的,所以,不太用“国度”、“神的国”这个名词。不是没有用,约翰三章耶稣跟尼哥底母就谈到,进神的国必须重生这件事。为什么没有用?马太、马可、路加,符类福音就以耶稣的工作为重点,所以都记载了很多主耶稣的神迹跟他的教导。
在约翰福音书里,耶稣用了“生命”代替了“国度”,生命可以说是国度的相等的概念,或者说生命就是国度的内容,生命就是国度里面,所有属灵的福分的一个总结。


在主耶稣的教导中,天国好像一种的结晶点,四周自然的围聚着其他的真理的素质,比如说生命啊,光啊,等等。


好,国度是主耶稣教导的一个中心思想,这个根据旧约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我们是在借用霍志恒,或者也称魏司坚,在1900年代所写的一本小书《耶稣对天国的教训》,这本书虽然已经差不多有100年的历史,可是的确是一本开荒的、一本里程碑性质的书。


国度与旧约,主耶稣的工作是建立在旧约的启示的根基上,主耶稣并不是来给我们一些与旧约矛盾的,或者是旧约从来没有讲过的事情,不是的。他认为,神的国是他的听众——犹太人,所非常的熟悉的一个概念,主耶稣说,这个的国度已经近了,快到了,到了,差不多到了。


由此说明,主耶稣要传的天国是属预言的一部分,这个预言,同时代在进展,以达到神所定的目标。就是说,主耶稣来了,他在地上的33年,国度近了,来了,在进展中。


主耶稣的工作,要实现在旧约预言中早就宣布的,而且是以前世代所等候、所盼望的。主耶稣自称为弥赛亚,他一来,一次的将旧约整个的历史,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也完成在他的身上。


比方说路加福音第四章,他在会堂里所读以赛亚书,然后他说,这段经文今天就应验在你们的耳中。主耶稣,他一来,就把整个旧约历史集中在他的身上,他也完成这段历史,他应验这些历史上的所有应许和预言。


主耶稣知道,他是历史的目标,同时也是历史的仆人,“天上地下,所有一切的,都要在基督里同归于一。”以弗所书1:10。但是,他同时也是历史的仆人,天地都要废去,神的律法,一点一滴都不能够废去。主耶稣乃是要成就神的话语的,他是仆人,他是主宰,他是仆人。


旧约圣经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当时神已经有一个国度存在,神掌有一个特别的国度。除了神是宇宙的创造主,神是宇宙的王,万物你可以说是神的国度,这个广义的“国度”以外呢,神掌有一个特殊的国度——以色列。


出埃及记19:4-6,是我们在上一课读过的,很典型的指出神与以色列的关系。神不仅仅是以色列的神,他也是以色列的国王。神借着直接的启示,将律法给了他们,神亲自的把这个国家的、这个国度的律法,给了以色列人,并且由他对以色列人在历史上的引导,来实现他的治理。神直接的治理以色列,在历史上,不论是以色列守约——蒙福,或者背约——受审判,神兴起外邦人来打败、来击败以色列,甚至乎俘虏他们等等。


神权的政治,神是以色列的王,在以色列国的历史,充分的表现出来的。所以这个国度,神是他的子民的王,这种的制度,的确是一种的预表,告诉我们:主耶稣新约时期来了,他就是要做他的子民的王。


不过,主耶稣心目中,神的国的含义,就包括了一个完全新的,可以说很新的一个力量和空前的福分。神掌权,神是他的子民的王,神是他子民的神,这个原则没有改变。但是新的能力来了,因为神自己来到世界上做王、做仆人、做弥赛亚,治理他的国民。怎么治理呢?为他们活、为他们死、为他们复活。所以带来的福分,这个国度的福分是前所未有的,是空前的。


旧约圣经曾经提过神的国度,一方面提到已存的国度,同时论道未来的国度。所有旧约先知所等候的、所盼望的是什么呢?有一天神要来,神要来,作以色列的王,这个就是所有先知预言的集中点,他们都等候的,是他们所盼望的,未来的国度。


我们再温习一下,神有普遍的国度,神是宇宙的创造主;神有特殊的国度,就是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的神。而神在这个国度里面又预言:有一天,神亲自要来,做王。这个是末世的、将来的国度,有新的盼望,新的福分,新的力量。主耶稣来,就是实现这个国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hthys 于 2019-3-31 05:52 编辑

主耶稣的教导,将“国度”的概念提高到一个中心的地位,神的国,就重新的成为一个恩典与律法并行的国度了。

是的,以色列人因为犯罪、背约被掳去了,虽然有些回到了犹大地,但是,与以前究竟是不一样的。主耶稣来了,神的国又重新的成为一个恩典与律法,记得吗?恩典和律法是并重的,我们在加拉太书第三章已经讲过,神的国,再一次的成为恩典与律法并行的国度。

“国度”的范围,是比犹太人心目中的律法、权利的国度是更加的广,是涵盖了所有以色列人跟外邦人,凡是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神的统治包含了救恩和律法的。

在这方面可能我们有些弟兄姐妹不太习惯,因为我们以往所领受的,可能有一点似乎把律法和恩典对立起来。或者说恩典是生命,律法是条文,恩典是生命,律法是制度。我们与主耶稣是有一个生命上的关系,不是一种的人为的制度或者组织。

假如我们愿意承认“约”是圣经的主题,而约里面有恩典,有应许,也有律法;我们若也愿意承认,新旧约是一贯的。假如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对圣经的理解就需要有所修正,就是说:我们与神的关系,这个约、这个国度(这两个可以把它重叠起来),我们与神的关系,主耶稣是中保,这个约的关系、这个国度的关系里面,完全是凭着恩典,借着信,我们成为神的子民。但是在这个恩典之约里面,这个恩典的国度里面,神的确颁发了律法给他的子民的。

好,我们下面来多讲一段,然后来讲神为什么赐下律法。

第三段,在旧约圣经里,“耶和华的国度”的意义往往是抽象的,抽象的意思就是,国度就是神的统治、神的治理,而不是具体的。具体就是说,是神的一个的领域、一个国土。

再说一次,旧约圣经里面提到“国度”(kingdom)的时候,是指神的统治,神在治理,而不是在讲,主要不是在讲神的领域或者是国土。

对主耶稣基督来说,国度也是指统治,指君权,所以我们要避免将它联想为领土。但是,主耶稣基督扩大了国度的含义的范围,主耶稣来,新约的国度是包括了神即将来到的统治带来的特权跟福祉。从治理的意义转而成为领域,生活的范围,实况,甚至土地或人民。意思就是说,主耶稣所宣告的天国,就是神来了,神来要做王,神、王来了,王在做王,这个是“国度”。

既然是王来了,耶稣来了,王来了,王来做王,肯定王来做王有某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就是基督徒的心,基督徒的生活,教会甚至乎全世界。所以,最后国度的范围就是:天上地下一切的,都要在主耶稣基督里面,同归于一。

我再说一次,国度是什么呢?国度是王来了,王做王,这个王权、治理,就是“国度”。那王既然来做王,肯定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就是什么呢?我们的心,我们的生活,教会,教会以外的、凡是主耶稣为主的地方、凡是主耶稣掌权的地方,就是国度的范围。不过狭义来说,当然,教会是最具体的范围。

马太常用“天国”这个词,当耶稣提到“天国”的时候,他的原意并不与“神的国”相反的,只不过强调国度崇高性格。意思就是说,马太向犹太人写福音书,所以,他不太用“神”这个名字,“天”就避免了一个忌,就是不常用神的名字,“神的国”跟“天国”是同一个国度。

我们受过一些时代论,特别是司可夫圣经的教导的弟兄姐妹,这一段可能对你们有一点的新,假如不能够马上领受的话,我们在主内的,彼此包容,多听几次,然后可能花个半年、一年的时间,不要认为这个课程完了,我什么都懂了,我们就可以决定我们的立场,花个一年的时间去反复的思考,才做个决定,是不会太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3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既然“约”里面有恩典,又有律法,“国度”又是神的治理的权柄,那神为什么赐下律法呢?我们又说,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守律法,也就是靠自己的行为,可以得称义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守律法、靠自己的行为,进到神的约里面,进到神的国里面。那神为什么要赐下律法呢?

在宗教改革的时期,马丁路德跟加尔文,他们都同时的看见,基督徒在地上要建立教会,甚至乎影响社会,不是靠教会的权柄,来压制社会、来压制政权的。没有一个政教合一的,好像天主教、东正教这样的政级,基督徒也可以有神的律法作为一个准则,影响国家的。

在这个历史的背景中,马丁路德、加尔文跟英国的清教徒,他们就发展出三方面的观点,也就是说,律法的三种的功用,律法的三种的功用。刚才我们说,人既然不能靠守律法进到神的国,得称为义,神又偏偏把恩典和律法,作为他的“约”或者“国度”的很核心的一些的要素。神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当我们说神的律法的时候,我们是指什么?广义的来说,神的律法就是指,他对人的圣洁的、道德的要求。我们可以说,神已经将他的律法告诉亚当、夏娃,不过,当然没有到了摩西时期“十诫”那么详细,但是神的确有给亚当、夏娃,他圣洁的吩咐和要求的。律法就是神要求我们什么?好,现在我们来看,神颁布他的律法给全人类三个的用处:
第一,是给全人类的,给全人类的用途就是律法,神的律法,神的道德律法,启示了神的圣洁,他的圣洁的本性,还有启示了神要求人要遵守的准则。律法告诉全人类,神是圣洁的,所以人也必须圣洁的。

耶稣对少年人的官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呢?只有神才是良善的,律法你是晓得的。律法就显明了神的良善、神的圣洁。当然全人类都违反了律法,都违背了律法。但是律法的要求,律法的这个准则,是没有降低,没有妥协的。
所以,到了罗马书第二章,保罗还是用神的律法来作为神审判人、神称人为义的准则,第二章。但是到了3章9节、19节,保罗的结论是,全人类都伏在罪中,神的标准没有变,人、每一位都考零分。这个就是人的可怜的光景,所以神设立主耶稣基督为挽回祭,做为我们的救主。

好,第二,律法的第二种的功用,我们在上一课读过加拉太书3:6-24,到了第22-24节,保罗在加拉太书第三章就告诉我们,律法对非信徒,没有重生的人,律法的第二种的功用就是:律法作训蒙的师傅,光照人,律法是叫人知罪的,律法,做训蒙的师傅,带人到基督那里。

二十世纪的解经家有一派认为,这个训蒙的师傅(就是律法),其实不是指那个师傅、那个老师本身。因为这个希腊字可以这样解释的,罗马帝国的时期,有钱的人,他们有孩子们,特别是儿子,要上学的,去老师那边,就像儒家中国一样。那当时有一些的奴隶,他们是仆人,他们是买回来的奴隶,他们的工作,就是看着这个少爷上学,这个奴隶可能本身也蛮有学问的,他要负责这个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带到老师那边,督促这个孩子学习做功课的。

律法,就是训蒙人的教育仆人,教育的佣人,就是督促孩子们学习的那个佣人,把人带到那个真正的老师那里,就是耶稣基督。不论你认为,律法是训蒙的师傅,或是是督促孩子到师傅那里的仆人。总之,律法对全人类的非信徒来说,就是要叫人知道:啊,我在一个很危险的状态,我是罪人。律法叫人知罪、律法叫人知道:需要神的怜悯、需要神的恩典、需要耶稣基督的。

好,第三,律法的第三种的功用,是加尔文和清教徒们,一个对普世世界的教会的一个特别的贡献。我再说一次,律法的第三功用,是加尔文、清教徒对普世教会的贡献。我们可能有些弟兄姐妹没有听过这方面的。

律法的第三种的功用,乃是要给信徒们一种的准则:引导信徒门来顺服神;引导信徒们,表达他们对神的爱心;引导信徒们,表达他们对耶稣基督大恩的感谢。

这第三种的功用里面,我可我们又可以分几方面,第一,律法对基督徒来说,表明了耶稣基督为我们遵守了哪些的律法。我再说一次,“十诫”告诉我们,主耶稣基督守住了哪些的律法。主耶稣质问少年官的第5、6、7、8、9条,耶稣基督完全守住的。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要感谢我们的主耶稣为我们守了、尊崇了律法。所以律法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样的感谢主耶稣,在神面前顺服。

第三种功用的第二部分,律法告诉我们,主耶稣基督是怎么样的,为我们不遵行律法而是死在十字架上。唯有神的律法才可以给我们看到罪的严重性,十字架是多么的必须、十字下的宝贵、十字架的大恩。没有律法,我们看不清楚十字架的恩典是多么的伟大。

所以,律法在第三功用的第二部分,就是作为一个准则,引导基督徒,怎么样来感谢主耶稣,为我们的不守律法而受刑法。

第三,就是律法是一个准则,我们守律法一点功劳都没有,一点功劳都没有,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律法称义。但是,律法的确是一个准则,来带领我们今后,既然我们感激主耶稣,为我们活、为我们死,现在我们有一个准则,知道怎么样为主而活,做荣神益人的人。

所以主耶稣说,你爱我吗?遵守我的律法,遵守我的诫命。律法,我们守住了,一点功劳都没有,一点功劳都没有,但是在“约”里面,在“国度”里面,神的律法的确是要我们守的。不是要赚得救恩,我们已经有救恩了,乃是那些已经蒙救恩的人,作为爱主、顺服他的一个的准则。

盼望各位能够听得懂,反复思想,律法的三种功用。

好,这两课我们讲了“约”,“约”里面有恩典的应许跟律法;我们讲了“国度”,有旧约跟新约的,这些都是连贯的、重叠的圣经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学导论 第二十三课 认信,教义,系统神学,改革宗神学
各位同学,这次神学导论第23课:认信、教义、系统神学和改革宗神学。

我再一次的强调这次的课程是神学的导论,导论而已,而不是每一个题目,都很详尽的去探究。所以重要的,是各位抓住、掌握到每个观念的重点就可以了。比方说,我们上一课所讲的《耶稣的天国的教训》这本霍志恒的书,我们还没有发出去给各位,因为这是“新约神学(一)”的教科书,你抓到这个“约”的重点、“天国”的重点、律法的功用,就是我们这两课的目的了。

好,第23课,认信与认信的教会,这是第一个题目。

我们传统的教会,很少有人刻意去想通,然后表达、承认自己的信仰系统的人,或者说,在自己的神学信仰上,是非常的有自我意识的(self-consciously confessing Christians)。教会受到反智、反理性传统的影响,加上最近的功利主义,就是说,特别强调教会无论如何都要增长,人数要增加,还有加上世俗的心理学对神学与辅导的所谓的融合等等。

反理性、教会增长、心理学、市场学等等,所以对神学、对真理是什么、对我们信什么,往往越来是越模糊的。认为:承认我们的神学立场往往是不重要的。我们提到一个问题,就有人会说了:这个究竟是神学问题还是信仰问题啊。

言下之意就是说:假如是神学问题,是不重要的,那是神学家讨论的问题;不过假如是信仰问题,我们就讨论了,我们信仰必须是纯正的。这个是一种不明白什么是神学,带来的一种的看法。其实,下面我们会看到,承认我们所相信的是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是知道她必须承认信仰的,这个是基督徒应该有的素质,是圣灵种下的“道”的种子。可是,因为历史上种种的原因,刚才说过的,反理性传统、功利主义、还有新派神学(不相信圣经的神学),或者已经改变了福音派的神学家等等。


华人教会在教义的了解和推广,是非常软弱的,有待培养真正有意识的认信,有意识的认信 (self-conscious confession) 。就是,我们需要培养自己是一个相信又承认的基督徒、相信又承认的传道人、相信又承认的教会。


第二小段,认信(confession)。什么叫承认我们所相信的呢?根据圣经,“心里相信,口里承认”,是上帝对我们起码的要求。在人面前承认主耶稣,主耶稣也在父面前认我们。所以,认信我们的信仰,于我们救恩是有关系的。

新约所要求的认信英文是“confess”,那“confess”这个字,“homologeo” (希腊文)这个字与承认自己是罪人,是同一个字,但是是不同的意义。confess承认信仰,相反词就是不承认、不认主的意思。好像《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就是一份信仰的承认,《芝加哥圣经无误宣言》也是一份对信仰上的宣告或者是承认。


提摩太前书6:12-13,那里的中文没有把这个字翻出来,但是这个意思确实在原文里面的。提摩太前书6:12-13,“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


美好的见证,这个见证就是confession,主耶稣基督已经做了那个美好的见证,保罗说我们要做那个美好的认信,美好的认信“a good confession”。主耶稣做了好的认信,他承认了真理,我们也必须跟从他这样做。


我们承认并认同我们所相信的,而承认并不单单是个别的教义的承认,而且是对整合的、整体的信仰系统的承认,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并且承认“所有圣经所教导的”,这个是每一位信徒、传道人、每所教会必须要做的。


所以,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承认,而且是整个教会,一间的教会,而且普世的,主耶稣在地上的身体,向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的宣告。一个认信真理的基督徒,就是一个有真理立场的基督徒。


我们在这里应用一下,21世纪需要的就是认信的,或者说有道可传的基督徒和教会。我们往往说:21世纪所需要的岂不是传福音吗?是的,我们要传福音,还有亿万的人还没有,上亿上万的人还没有听到福音,没有归向主耶稣。


可是一个教会,假如无道可传,没有道可传,没有刻意的相信、承认、表达、宣告她的信仰的话,试问,当我们传福音、引人归主的时候,他们进入到怎么样的一个教会,他们加入了一个怎么样基督教运动呢。我们是不是叫软弱继续软弱下去,越来越多人软弱,站不起来。


所以,21世纪需要的是有道可传的教会、查经班、团契、主日学等等,教会里面讲台和教导事工必须要强,有道可传,与认信是相辅相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我们继续来讲,第二个主题:教义,或者是系统神学。什么是系统神学?我们上两课,我们前面两课已经说过,什么是圣经神学,记得吗。


“圣经神学”:相信圣经是统一的,先后不矛盾的,可是圣经也恰恰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启示的历史,是救赎的历史,所以圣经神学要研究的,就是神要在这个启示的历史、救赎的历史中,或者在这个历史的某一个阶段,他启示了什么?所以圣经神学是以救赎历史作为架构的。一个圣经神学的观点,就是一个救赎历史的观点。


系统神学呢?系统神学要问的问题,是整本圣经——从创世纪到启示录,整本圣经关于某一个主题,教导我们什么?整本圣经教导我们什么?


当然,系统神学是建立在——解释圣经、研究圣经和圣经神学,这个基础上的。没有圣经研究,没有圣经神学,不可能有好的系统神学。


所以系统神学,是采用解经和圣经神学研究的成果,然后分一些的主题,来归纳整本圣经所教导的。在传统的系统神学,我们一般会研究下列的这几个主题的:


启示论:什么叫启示跟圣经?
神论:神是谁?他的作为是什么?他的计划是什么?他的属性是什么?
人论:人的起源,人的犯罪,神对人起初的要求等等。
罪论:罪与堕落。有人在这里插了:天使跟魔鬼论。
基督论:耶稣基督是神人二性的,耶稣是基督,是神在永恒里所预定的中保、弥赛亚、救主,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上,道成肉身,是神人二性的,主耶稣基督是我们救主,是先知、祭司、君王,这些是基督论。
救赎论: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顺服,为我们作为挽回祭,为我们赎罪,使我们与神和好等等,买赎我们。然后,这个救赎又由圣灵,运行在相信的人身上,就是神的道呼召人,重生人,人悔改,相信,蒙恩称义,作为神的儿女,与基督联合,成为圣洁,被神所保守,直到永远,最后得到荣耀,这个是救赎论里面的系统神学。
教会论:教会的目标是什么?事工是什么?教会应该有哪些的职分,教会应该遵守哪些的圣礼,教会怎么样惩戒、管教犯罪的人等等,教会论。
还有末世论,有人也把伦理学,也归在系统神学里面。


好,所以系统神学是按照不同的主题,启示论、神论、人论、天使魔鬼论、罪论、基督论、救赎论、圣灵论、教会论、末世论,按照这些的主题来归纳整本圣经,对这些主题的教导。


约翰加尔文在1536年写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的第一版,一直到1559年最后一版面世。1536年写他第一版的基督教要义,当时他有一个负担,就是要教导信徒们读圣经的时候,应该问一些什么问题。我再说,加尔文写基督教要义原来的目的,就是引导基督徒读圣经的时候,应该要问的是哪些的问题。


坦白说,可能我们在对圣经的整体的主题,掌握的不太准确,或者我们有一种先入为主,以人为中心的读经法,或者我们喜欢流水账的、逐节逐段的读。无论如何,我发觉很多时候我们华人、中国人读圣经,我们比较,广东人说“八卦”,就是说:哎这个人,这个约拿,他悔改了没有啊?我说他没有悔改,你说呢?我们讨论来、讨论去,没有抓到圣经的重点,其实,约拿有没有悔改呢,约拿书第二章第九节,明明说,约拿说:就恩是本乎耶和华。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问一些枝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懂得怎么样问问题,我们究竟向圣经,要在哪方面要求学、要领教。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系统神学与圣经研究相辅相成的,是信徒成熟,使教会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没有系统神学的基督徒,也可以做基督徒,重生得救吗。其实,没有一个基督徒是没有系统神学的,当你清楚重生得救、悔改认罪、信主的时候,你就对主耶稣、对圣经、对神的恩典,有某一种初步的、初形的看法,这些就是你的系统神学。你觉得很粗劣、简陋,不过那个是你的神学,然后随着年日,你读圣经,在神的道上长进,你的系统神学,就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符合整本圣经的教导了。

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18世纪的一位后代的清教徒,大觉醒、复兴运动的领袖,他有一个原则,他说,我们对每一段,也就是每一节的圣经怎么理解,要根据我们对整本圣经的理解。你说,我对整本圣经还没有掌握,我再说,你从做基督徒开始,你就有对整本圣经某一方面的理解的,虽然是很简陋,但是你是有的。我们要的,是把我们的神学、我们的信念、我们对整本圣经的看法的理解,把它丰富、成熟、升华。

所以,没有人是没有系统神学的。那你说,既然是如此,那是不是必须要有好的系统神学,才算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呢?我会这样说,有些事情是个人的看法,所以不属于绝对真理,各位可以花点时间,反复思想。

我个人认为,也是参考历代的先贤、先圣的看法:一个合乎圣经的系统神学,一套合乎圣经的系统神学,不是我们得救的条件,但是,对基督徒的成熟和对教会的成熟、坚定,在时代上做有效的见证,却是必须的。

再说一次,有一套完整的神学,不是重生得救的条件。我自己出生并不在一个改革宗神学的家庭,神假如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把教义都搞得清清楚楚、一点瑕疵都没有、一点都没有矛盾,才能够得救、上天堂的话,我个人认为,天堂是空的。假如我们一定要把神学搞清楚,才能做基督徒的话,那没有人得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圣经神学教义上,在一条长进的道路上的,都是一个过程。不过,一套符合圣经的神学,却能够帮助教会成熟、喜乐、有盼望、有能力,向世代、向社会做见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4 06: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