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教会论(钟鹏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B。家庭的见证:



    (1)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 意思是尊重婚姻,不乱搞男女关系。作长老的人必须和太太相亲相爱,若整天吵吵闹闹,在教会里怎么会有好见证,又怎样教导人?

    (2)“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 这是保罗非常实际的教导。长老连自己的家都不能管理,还怎样管理教会?长老连儿女都不懂得管教,他怎么会管教教会的弟兄姐妹?

    (3)乐意接待远人 -- 不是单单长老本身乐意接待远人,而是整个家庭乐意接待远人。这是一种爱心关怀的表现,可以看出长老和家人是不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若是只顾自己,又焉能顾及教会的弟兄姐妹?



    C。信仰的纯正:


    保罗虽然没有明言长老一定要信仰纯正,但从上文谈到对付异端邪说,我们知道作为教会领袖的长老,当然要信仰纯正,在基督的信仰要道上有装备,最好是受过神学的训练。从保罗在徒二十章怎样劝勉以弗所教会的长老,要他们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以免被传讲异端邪说的人所引诱,可见长老本身必须是固守要道的人。

    (1)“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 太过年轻就被选立为长老,不管他的条件是怎样优越,他有了权势,就很容易落入试探,颐指气使。在真道上的装备是要花时间的,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年轻人的学历高深,就选立他为长老。

    (2)“善于教导” -- 锦心不等于是绣口,有学问的人不等于会教导。所以选立长老时,一定要肯定那个人不但在真道和灵性上有根基,还要肯定他是能教导的。我们只要看看他在主日学和讲台上的表现就一目了然了。



    D。教外的名声:



    (1) “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 意思是那个人不管在同事或朋友当中,他是一个有见证,被人称赞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把柄落在别人的手中,不然教会的主就会受羞辱。有的长老在教会像天使,但在社会上,在工作场所却像魔鬼。这样的人越在教会有表现,越会被教会的人说闲话,结果是教会的主受到羞辱。

    除了这些资格外,保罗在多一:5-9 也有设立长老的教导。大家不妨也拿来参考,做个比较。

    在这里,我要问大家:

    (1)在这么多资格中,是不是每项资格都占有同样的比重?

    (2)若人不能拥有全部资格,教会是否可以选立他为长老?

    (3)若教会没有人有资格当长老,怎么办?

    (4)姐妹可被选立为长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二: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五课 - 教会的组织和治理(二)- 职分

 

附件(二) - 执事的职分(经文:提前三:8-13)

 

 

 


1。提前三:8 “作执事的,也是如此。。。”

    “执事”(diakonos,英文是deacon)这个称谓并没有出现在旧约。在新约,虽然徒六:1-6 节并没有用这个字,但大家都同意这是设立执事职位的记录:

    “那时,门徒增多,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大家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其实,“执事”的原文在使徒行传第六章之前早已出现,如约二:5,9的“用人”,太二十:26的“仆人”,以后又一直被用,作为主仆的通称,专门负责处理有关慈惠的事,如上文的七位执事,是专管饭食的。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下,保罗说他作了这“福音的执事”(西一:23),或作了“教会的执事”(西一:25),这两个执事的原文虽然也是diakonos,但原意却完全不一样。在英文圣经大都翻译为minister,等于中文的“部长”或“牧师”。我们可以说,福音的执事是负责传福音;教会的执事是负责建立教会,绝对没有使徒行传六章的“执事”(deacon)的意义。换句话说,minister 的执事是管一些属灵的事情;deacon 的执事是管事务性的东西(等于是“干事”),我们千万不要把他们混为一谈。

    既然“执事”等于“干事”,我们是否可以拣选那些肯做事,会做事的人来担任,不用管他们的属灵生命呢?我说,断乎不可!从徒六:1-6 拣选七位执事管理饭食的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其实,不单是拣选执事要这样,就算是负责教会和团契里一些工作的弟兄姐妹,我们都要注意他们的属灵光景。很多时候,那些热心服事主的人时常变成教会的“问题人物”,不是他们不会做事,乃是在人际关系上搞得一团糟,令主的名也受到亏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2。提前三:8-12 “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女执事(原文作女人)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执事只要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



    作执事的资格是什么?跟作长老的一样,保罗完全没有提到他们的出身、教育水平、财富。。有没有5C等。像上一课,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格归纳为四大类来讨论:

    A。个人的品德行为:



    (1)要端庄(semnous,英文是grave,或worthy of respect) -- 在腓四:8 这个字是翻译为可敬的。所以,一个端庄的人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可能没有什么学问,但因着他的良好行为和道德操守,他受到别人的尊敬。

    (2) 不一口两舌(me dilogous,英文是double-tongued 或 sincere) -- 对于一个要作执事的人,他时常要探访弟兄姐妹,面对的试探就是说东家长,西家短,搬弄是非。俗语说:“对人讲人话,对鬼讲鬼话。”执事要处理许多人际关系和事务,若他是一口两舌,真难想像教会会变成怎么个样子。保罗特别强调这点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不正直的人是不能做执事的。

    (3)不好喝酒 -- 这跟作长老的资格一样。(参看 -《长老的职分》)

    (4)不贪不义之财 -- 跟作长老的资格一样。(参看 -《长老的职分》)



    B。家庭的见证:



    (1)只要作一个妇人的丈夫-- 跟作长老的资格一样。(参看 -《长老的职分》)

    (2)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 跟作长老的资格一样。

 



    C。信仰的纯正:



    (1) 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 有解经家说,真道是要存放在清洁的良心里,这是很有道理的。奇怪的是,保罗在前文谈到长老的资格时,并没有这样说,(虽然在多一:9,他有指出长老要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但在这里却特别强调这点。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作执事的只是“打杂”,既然不用站讲台,就可以不管他的灵性光景,这是完全不对的。任何在教会事奉的人,不管大小事情,他一定要对真理有认识,对真理要持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D。教外的名声:


    保罗在这段经文里没有提起这点,是否作执事的在教外就不用有好名声?当然不是,但跟长老相比,执事毕竟是管理杂务较多,年纪较轻,在社会上的日子也较浅短,所以保罗没有特别强调这点。但从保罗说的:“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责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提前三:10),可想而知,拣选执事是要非常谨慎,就好像选任长老一样,绝对不能叫教会的主受到羞辱。

    教会在拣选长老的时候,一般上都是从执事当中挑选的,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倍小心,不要随便拣选执事。

    教会有女执事吗?有人认为11节的“女执事”,原文是女人,所以指的应该是执事的太太。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保罗没有理由特别强调执事太太的资格,而不提及长老的太太,你说是吗?

    女执事的资格又是什么?当然跟男执事相同,不过由于她们刚从基督里得到释放和自由,保罗恐怕她们会误用自由,而叫基督的名受损,所以特别提醒教会要在拣选女执事时所应注意的事项:
“必须端庄,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

    我们已经说过“端庄”,就是不放纵,言语要有分寸,受人尊敬;“不说谗言”就是不东家长,西家短的搬弄是非,闲言闲语;“有节制”,不管穿着,谈吐,样样都很有分寸;“凡事忠心”,意思是她是教会可以倚靠的人,遇到困难时,不会逃之夭夭,特别是她们时常负责分发救济金周济穷人,这是极大的诱惑。



3。提前三:13 “因为善作执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并且在基督耶稣里的真道上大有胆量。”



    在第一节,保罗说:“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对有志为了要做长老,而装备自己的人,保罗给他们大大地鼓励和赞许。对于有志要当执事的,保罗说他们会因为这个事奉,使自己在灵性上更上一层楼。“得到美好的地步”不是说作执事的,在基督面前比别人的地位高一等,有解经家的确是这样解释的。

    作执事的,“在基督耶稣的真道上大有胆量”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人愿意委身给基督,在教会里负起更重大的职责时,教会的主一定会给他很多机会,装备他,教导他,操练他的信心,使他在真道上大有胆量。

    从以上的讨论,你是否惊讶,为什么作执事的竟然要有这样高的资格?几乎跟作长老的一样,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六课 - 基督教的圣礼(一)- 定义、条件、元素

 

 

 

 

 

温习:  

 

 

  sacrament.jpg


 
 长老制教会的长执会(Session)是由牧师、长老和执事组成。牧师以教导为重,治理为次,由于有上帝的特别呼召,所以当受特别的敬重;长老以治理为重,教导为次,有监督牧师的生活与工作的职责。两者的权力相互牵制,提供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 的作用。但如果一方“不守本分”,或没有仆人的心态,或不能用爱心说诚实话,长执会将成为一个权力斗争的场所,后果将不堪设想。执事是干事,是长执会的手和脚,使牧师传道可以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基督教的圣礼: (取自李健安博士《简明神学》)  

 

 

   A.定义:圣礼是恩典的媒介之一(另一为圣言)。神学家Louis Berkhof 说:“圣礼乃是主耶稣基督所亲自设立的仪式。这仪式乃借感官所能感触到的记号为代表、为印记,以把上帝在基督里的恩典施行在信徒的身上。而信徒则借此向上帝表明他们的信心与顺服。”圣礼也被看成是上帝那“看得见”之道,有别于上帝那“听得见”之道或圣经。但两者是不能分割的。

    记号(Sign) – 是看得见的表记或物件,特别为了表达或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记号也用于提醒(如洪水后的彩虹)或作为指向所应许的事物(如割礼指向恩约中的应许)

    印记(Seal)- 是古代的印章。

        a) 表示对领受印记者的拥有权;

        b)证明事物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c)给与保护免受侵犯。如水礼表明受洗者属上帝所有,并确保上帝在恩约中的应许之真实性和有效性,至终必蒙上帝救赎。

    B.作为圣礼所必备的条件:

    1. 必须是主耶稣亲自设立;

    2. 必须有上帝自己所使用,看得见或是感触得到的元素;

    3. 必定是能够施行以及成为福音应许的印记。

    所以,基督教(新教)只接受洗礼和圣餐为圣礼。

    C.每个圣礼应该有以下三样的元素:

    1.外在看得见的元素(记号):例如,在水礼中,必定有水;在圣餐中,必定有饼和酒。

    2.内在被象征的属灵恩典(印记):记号一般上当然有它所代表的内容。如水礼表达受洗者

    3。外在记号与内在恩典的联合:这样就构成圣礼的实质。

    D.图示:(取自李健安博士《简明神学》)

 


sacrament2.jpg

 
 
 

 

今日默想/讨论: 


    1.请问假牧师执行圣礼是否有效?________________
    2。接受圣礼者是否必须具有信心才能获得圣礼的恩益?__________________
    3.教会之外可以执行圣礼吗?_________________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15 21:22: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七课 - 基督教的圣礼(二)- 圣餐礼

 

 

 

 

 

温习:    

 

  大家要切记,圣礼是恩典的媒介之一!但圣礼与圣道永不能分开,因为圣礼是借着圣道所传的真理之有形的表象;离开圣道(如天主教),圣礼就沦为仪式,没有任何属灵的恩益。



    圣礼有感官所能感触到的外在的记号(Sign)和内在的印记(Seal)。简言之,“记号”就是指示牌,指向所应许的事物,也就是“印记”;“印记”表明受礼者属上帝所有,印证恩约中的应许之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至终必蒙上帝救赎。受礼者必须表明他们的信心和顺服才能获得圣礼的恩益。

 


圣餐礼:(类似旧约的逾越节礼 – 林前五:7)  

 

 

   A.这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太二十六:26-28,可十四:22-24,路二十二:19-20,林前十:16-17,十一:23-29,约六:53-56。

    B.圣经的教导:根据这些经文,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有关圣餐的教导:

    1.教会要执行圣餐礼直到主再来。    

    2。圣餐含物质元素,即是饼和酒。
    3。圣餐聚会中包含有三部分:

 

 a.为饼和酒祝谢;

b.要掰饼,要倒酒;
c.把饼和酒分派给领餐者。

 


    4.圣餐的意义:

 

 a.纪念基督的死;
b.代表,立愿我们与基督的身体和血有份;
c。代表,立愿信徒与基督、并信徒与信徒之间的联合;
d。表明并且印记我们接受以基督宝血所立的新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宗派持有哪些不同的圣餐观:

 

 

 1. 罗马天主教的观点:(天特会议 Council of Trent 制定)

    罗马天主教的观点称为变质论(transubstantiation)或化质论(conversion of substance)。这论说认为当主持圣餐的神父为圣餐祝祷说:“这是我的身体”(拉丁文hoc est corpus meum)时,饼和酒就真正的变质成为主耶稣自己的身体和血。从罗马天主教的观点来说,这经过祝福的饼和酒,虽然外表看来,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化学性质等等仍旧一样,但已不再含有饼和酒的本质,而已化成是基督的身体和宝血。

    因为基督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可分开的,而基督的灵魂与他的神性也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当领受圣餐者用口领受圣餐时,他们真实的是在吃、喝基督的身体和血。

    罗马天主教相信这变质是不可逆转、是长久的。也就是说,当这饼和酒变成基督的身体之后,它们就一直是主耶稣的身体和血。

    天主教认为圣餐的功能,是会增加信徒成圣之恩和特殊的恩典,赦免轻微的罪,防止致命的罪,并会确信有永远得救的盼望。这是圣礼本身的作为,所以无论领受圣餐者是邪恶,或敬虔,接受了圣餐的饼之后,就能得到恩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2。路德/信义宗的观点:

    信义宗所相信的是合质论或共在论(consubstantiation)。这论说是照字句解释,认为当祝祷过后,主耶稣整个人,包括他的身体和血,就以一种奥秘的不可思议的神奇方式,真正的临在/存在于这看得见之饼和酒之上、之下与之内,有如磁性之在磁石。因此当领受圣餐者用口领受圣餐时,他们也真实在领受主耶稣基督。信义宗与天主教有别,认为说,当圣礼结束之后,这样的改变也就结束了。

3.慈运理(Zwingli)的观点:

    慈运理认为圣餐只不过是一种记念仪式而已。在圣餐中,最重要的是记念主耶稣如何为罪人死。对领受圣餐者而论,他只不过是在宣认这一个事实而已。慈运理虽未否认基督属灵的同在,却绝对否认基督有形有体的同在。慈运理仅注重信徒信仰的表面,而抹煞了上帝的恩赐。



4.改革宗的观点:



    加尔文采取一个比较介于慈运理与信义宗之间的看法。他认为主耶稣并不是肉身存在于饼和酒之中,而是一种属灵的同在(spiritual presence)。加尔文的观点比慈运理的观点更跨进一步,他认为领受圣餐不只是一种记念的行动,借着领受者的信心,领受者真实能够在奥秘中与基督相通。这样的交通是由圣灵促成的,关键乃是领受者必须有信心。因此当领受圣餐时,重要的并不是信徒因吃喝饼与酒,用口与基督的身体和血交通,而是借着信心与圣灵的工作,与耶稣整个「神-人」交通。并且借着这样的交通,使信徒在灵性上领受了基督的恩典与基督救赎工作上的益处。加尔文和路德都认为圣餐首要意义,乃为上帝借以加强信心的命定方法。


    我要强调的是:在归正神学里,

    圣餐和水礼都表示主耶稣的死。

    水礼表示主耶稣的死,使我们得着新生的原因,但它没有叫我们重生的功能。(水礼只施行一次)

    圣餐表示主耶稣的死,使我们重生之后,有灵命长进的大能,但它没有叫我们成圣的功能。(圣餐乃时常重复举行,象征基督对我们心灵经常的培养。)

    两者只是信徒与使他重生与成圣的基督关系的象征,借此把这个关系有力的确认,并生动的表明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示:(取自李健安博士《简明神学》)

 

sacrament1.jpg


 

参加圣餐的先决条件:

 

合格参加圣餐者:已经受洗的基督徒。“海德堡教义问答”说:参加圣餐的“乃为那些痛恨他们自己的罪,但却深信因着主耶稣基督,罪已蒙赦免,而其一切的弱点,也已由基督的怜悯与代死,而蒙遮盖涂抹,因而切望越发加强他们的信心,而求改善他们的生活。”

 

不合格参加圣餐者(林前十一:27-29):孩童,不信者。

 

圣餐的方式:


A.圣餐须在教会施行。
B。圣餐须由教牧施行。
C。举行圣餐的次数:圣经并无明文规定。
 

今日默想/讨论


虽然受了洗,但灵命软弱,没有得救确据的人,可以守圣餐吗?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八课 - 基督教的圣礼(三)- 水礼

 

 

温习:     我再说一次,圣餐礼没有叫人成圣的功能,水礼也没有叫人重生的功能,它们只是一个恩约的印记。功能和印记有什么不同?让我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市场上有卖猪肉的摊子。。。

    不同宗派持有不同的圣餐观:

饼/酒与基督的关系

 

天主教:         变质论(饼和酒变为基督的身体和血)
路得:             合质论
(基督真实地同在,如磁性之在磁石)
慈运理  :            只作纪念
(饼和酒是基督的象征,不是他真实的身体)
加尔文(改革宗):  基督属灵的同在

 

 

意义

 

(功能)

 

天主教:


施行弥撒时,弥撒表明基督的献祭,只是没有流血。

一、参加的信友若犯了轻微的罪,可得饶恕。

二、得着力量抵抗试探。

三、得着永远的荣耀及复活的应许。

 

路得:

 

与天主教不相上下,并无改进。

 

(印记)

 

慈运理:


(纪念仪式)


加尔文(改革宗):


恩约的印记

一、表明受礼者属上帝所有。

二、印证恩约中的应许之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至终必蒙上帝救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7 12:39: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1 07: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