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铁蝴蝶
收起左侧

历史的轨迹——2000年教会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章 苏西尼主义, 神体一位论, 现代主义








1.基督教教义的特色

  我们已经看见不少复原派教会脱离原初的复原教主义,而且脱离的原因及程度都不同。

  全世界宗教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多神论(Po1ytheism)和一神论(Monotheism)。多神论相信宇宙间有许多神存在;一神论相信宇宙间只有一位真神。若你遇到一个相信许多神明的人,你可以立刻断定他是异教徒。

  然而,并非所有持一神论的人都是基督徒。假如你对一位犹太教徒或回教徒说:「宇宙间只有一位真神。」他会回答:「这没什么希奇,我也相信。」因为犹太教、回教和我们一样,都相信一神论。但假如你继续对他说:「这位真神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与圣灵」,他一定回答说:「我才不相信」,而且他会告诉你,他不是基督徒。一个真基督徒必然相信基督是神,因为没有一个否认基督是神的人是基督徒。因此「三位一体」(Trinity)是基督教教义的特色。它将基督徒和信多神的异教徒分别出来,也将基督徒与非基督教一神论的人(如犹太教徒及回教徒)分别出来。

  根据尼西亚信经,全世界基督教会都接受基督的神性,连希腊正教与罗马天主教都接受这个信条;但苏西尼主义(Socinianism)不相信尼西亚信经。

  在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各宗派中,公理派和浸礼派距离最近,因为他们只为一个原因而脱离:公理派为教会行政制度,浸礼派为反对婴儿洗礼。

  贵格派、敬虔派与莫拉维弟兄会为强调基督徒生活,放弃基督教教义而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亚米纽斯则为了一项教会多年争论的教义而脱离:奥古斯丁和加尔文都接受「预定论」,认为人得救是出于神的主权,人的命运由神决定。亚米纽斯则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得救有最后决定权;根据亚米纽斯的教导,一个人的生死大权,操在人手中而非在神手里。



2.苏西尼主义否认三位一体

  苏西尼主义因两位义大利人而得名:勒略苏西尼(Laelius Socinus)和他的侄子浮士妥苏西尼(Faustus Socinus)。虽然表面上他们属于天主教会,但他们却采纳与教会基本真理相背的教义。勒略苏西尼放弃法律转修神学,公元1550到1551年间,他住在威登堡,和墨兰顿结为朋友。

  瑟维特被处火刑后,勒略开始对三位一体教义作严肃思考。为了满足自己,他把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看法都写下来,这些看法和教会传统看法很不同。也许是怕遭到与瑟维特相同的命运,他没有将所写的材料出版。

  勒略苏西尼宣传他错谬道理的方法很特别,他不公开坦诚地宣布自己的看法,而是利用一些巧妙的问题,暗中为他的看法在人心中铺路。

  当他的侄子俘士妥在瑞士巴塞尔进修圣经时,勒略把没有付印的手稿寄到浮士妥手中,这些文字大大影响浮士妥的思想。公元1579年,浮士妥苏西尼前往波兰,在那儿开始出版自己对三位一体不合传统的看法,以致引起很大的争论。

  浮士妥死后一年,即公元1605年,在波兰的拉寇市(Rakow)出版了一本「拉寇问答书」(Racovian Catechism),该书大部份出于浮士妥苏西尼的手笔,因此奠定了苏西尼主义的信仰。勒略苏西尼和浮士妥苏西尼都不承认基督的神性。他们说:「基督只是一个人,虽然他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人。」他们也攻击基督钉死十架为人类众罪付出赎价的教义。他们并否认「人类全然堕落、无法自救」的看法。浮士妥的门徒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说:「大巴比伦(天主教)倾倒了,路德毁其根,加尔文破其墙,苏西尼坏其基。」

  他的著作大为广传,在荷兰、英国、美国都带出很大的影响。



3.表西兄主义变成神体一位论(Unitarianism)

   十八世纪时,英国的苏西尼主义变成了神体一位论。

  林西(Theophilus Lindsey)是英国圣公会的牧师,他发出一道请愿函,要求国会准许牧师不必接受三十九信条而只须对圣经效忠。这份公函的动机显示苏西尼派牧师不肯相信三十九信条,因为该信条承认基督的神性。这份请愿公函竟然获得二百五十多人的赞助签名。但当公元1772年呈给国会时,遭国会否决。

  于是林西牧师退出圣公会,而于公元1774年在伦敦组织了神体一位会(Unitarian Church)。

  公元1779年国会修改信仰容忍法案,通过以接受圣经取代接受三十九信条。这个修正案为安立甘教会打开了通向各种异端的大门。再过不久,国会又通过取消对「否认三位一体者」的刑罚。

  英国神体一位论强调人得救是藉基督的个性,而非藉他所流的救赎之血。他们宣称,拒绝一切「人所编的信条」,但是,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信条,这是无可避免的。

  神体一位论严重地侵入长老派及普通浸礼派教会,摧毁了他们的灵性生活,教会很快地衰退。另一方面,公理派及特别浸礼派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的人数增加,教会兴旺。在信仰容忍法案时期,本来是长老派教会人数最多;现在公理派和特别浸礼派的人数则远远超过了他们。



4.现代主义(Modernism)不信超自然复原

  教各派虽然有过份强调理性的趋势,但仍把圣经放在理性之上。现代主义则将头脑放在圣经之上。也就是说,把理性放在信心之上。这种态度乃导因于现代科学与哲学精神。

  现代主义者都不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他们不信神迹,所以不接受童贞女怀孕及基督的神性。他们不信圣经,也不信圣经无误;他们认为圣经不是神的启示,乃是人的记录,而且不是全人类的记录,乃是古代犹太人的宗教观念与经历的记录。

  现代主义远远地脱离起初的复原教主义,与历史的基督教一刀两断。现代主义思想已经或多或少渗透进复原教大部份教派中。




研讨问题:


  1.苏西尼主义及神体一位论的主要教导是什么?

  2.瑟维特和勒略苏面尼有何相同的看法?

  3.谁是神体一位论的创导者?这种信仰在哪些地方传布?

  4.「现代主义」的「现代」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新正统主义(Neo-Orthodoxy)?谁是巴尔特(Karl Barth)?

  5.解释下列名词:拉寇问答书、林西、三十九信条、三位一体、预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8:19 编辑

第三十六章 循道派



1.卫斯理家庭


  撒母耳卫斯理(Samuel Wes1ey)是英国国教在爱普窝(Epworth)村的教区牧师。他的妻子苏撒拿(Susanna)是个极其坚毅的女人。他们生了十九个孩子,其中八个夭折,第十五个是约翰(John),第十八个是查理(Char1es)。这两个孩子成了教会历史的重要人物。

  公元1709年,爱普窝教区牧师住宅被焚,约翰和查理几乎烧死;那时约翰刚六岁,一生无法忘怀自己从火焰中被救的景象,他常自称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一根柴」。



2.「圣洁会」(The Ho1y C1ub)

  两个男孩都很会读书,后来相继进入牛津的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约翰于公元1720年入学,查理过六年也进该校。约翰成绩极佳,被选为林肯学院的研究生。获得此项荣誉必须先接受圣职,故此,约翰于公元1725年在英国圣公会被立为执事;三年后,被立为牧师。

  这时,他的父亲撒母耳卫斯理已经年迈,因此,有一段时期约翰回到爱普窝教区,做父亲的助手。

  约翰不在牛津时,他的弟弟查理和另外两位同学组织了一个社团,目的在互相切磋。不久,他们花许多时间读有益基督徒灵命的书。当公元1729年,约翰回到牛津时,他立刻成为这个团体的领袖,也吸引不少同学加入。渐渐地,这个团体的宗旨变成「实际经历奉献的基督徒人生」。

  社团里的团员开始前往牛津监狱做探访工作,也开始实行有纪律的禁食。其它牛津的同学们讥笑约翰和他的团友,而戏称他们为「圣洁会」。因为当时大部份学生部过着放肆的生活,而这个社团里的人却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于是有些同学为他们取绰号,称他们为「循道派」(Methodists)。



3.卫斯理弟兄遇到莫拉维宣教士

  公元1735年,撒母耳卫斯理去世,本来约翰愿意继续先父之爱普窝教区的工作,但这时俄格托普(Og1ethorpe)将军呼吁人前往美洲新殖民地乔治亚(Georgia)宣教,约翰和查理的寡母积极鼓励他们应召出去,她说:「如果我有二十个儿子,我乐意把他们都送出去宣教,虽然我会再也见不到他们。」于是,这两兄弟便于公元1735年十月,离开英国,远航美洲。

  这是一次风浪汹涌的航程,好几次船都濒临翻覆的险境。船上有二十六位莫拉维弟兄会的宣教士,他们在汹涛骇浪中,非常平静安详。他们不但祈祷神的护佑;还在大浪冲刷甲板时,喜乐地唱诗赞美神。约翰卫斯理深深感到,这批莫拉维信徒对神的信心是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他又从他们的生活和交谈中,学到许多功课。

  抵达乔治亚后不久,约翰卫斯理遇到亲岑多夫的同工施旁恩伯(Spangenberg),当时他负责莫拉维教会在该殖民地的宣教工作。施旁恩伯间约翰卫斯理说:「你认识耶稣基督吗?」约翰卫斯理回答说:「我知道他是世人的救主。」施旁恩伯说:「对的,但你自己是否确知他已经拯救了你呢?」这个问题使约翰卫斯理整整苦恼了三年,因为他没有肯定的答案。

  卫斯理两兄弟在乔冶亚勤奋工作,约翰又有极强的语言恩赐,能够用德、法、义、英数国语言讲道。为了栽培基督徒灵命生活,他仿照大学时代的方式,组织小组团契;但由于缺乏策略,及勉强信徒遵行严格规条,使这两兄弟的工作一败涂地。查理病倒,于抵达殖民地当年就回英国。约翰也于公元1738年二月一日回国。

  从宣教工作的角度来看,美洲之行对卫斯理兄弟而言是一场败绩;但从灵性造就的角度来看,这段「乔治亚插曲」对约翰卫斯理而言,是灵命成长极重要的一部份。

  有十年之久,约翰卫斯理不断与罪搏斗,努力遵行律法,但一直无法从罪中释放,也得不到圣灵的印证。他自己写着说:「因为是靠行律法而非凭信心。」



4.卫斯理兄弟的归正

  约翰于回到英国后第一个礼拜,便认识一位莫拉维教会的弟兄贝勒尔(Boh1er),他正等候前往乔治亚宣教。贝勒尔传讲完全顺服、立时悔改、靠主喜乐的道理;他于动身前,在伦敦组织了「桎梏巷会」(Fetter-Lane Society),约翰卫斯理加入该会为会员,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尚未获得心灵的平安。

  公元1738年五月廿一日,查理卫斯理在一场大病中悔改归正。三天后,同样的经历临到约翰。那一天,约翰很不情愿地前往安立甘教会在阿得斯格街(Aldersgate Street)的一个聚会,会中有人宣读路德罗马书注释的序文;约翰卫斯理记述他当天的经历说:「九点差一刻,我听到路德描写神如何藉着人归信基督而在人心中作改变之工,我感到心中有一股异常的温暖;我知道我已经真正归信基督,单靠基督,得蒙救恩,而且得到凭据,知道他确已除去我的罪孽,救我脱离了罪与死的律。」

  这次经历带来深远的影响,从此定规了约翰卫斯理对悔改归正的看法,他认为悔改归正是一种「立时的经验」(instantaneous experience),而且在这经验之前会先有一段长期而痛苦的挣扎;他认为一个人必须能确实说出他个人悔改归主的时间和地点。但,这次经验后,他自己仍摸索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进入毫无恐惧、完全自由、充满喜乐的境界。

  既然莫拉维教会信徒给卫斯理这么大的帮助,他便决定多多了解他们,而于归正后三个礼拜,前往德国会见亲岑多夫,并在赫仁护特住了两个礼拜。然而,约翰卫斯理不能完全赞同他们,因为他个人在宗教信仰上较多主动、较少神秘性,而莫拉维信徒则着重默想、沉思,并强调依靠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8:36 编辑

5.英国教会的光景

  约翰卫斯理漫长的一生几乎涵盖了整个十八世纪。这期间,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夺领导地位而陷入长期、痛苦的竞争之中;也在这世纪中,大英帝国的势力伸张到印度、北美、澳洲和南非。在工业革命之下,新机器发明、生产加强、大都市兴起、英国的农业社会起了改变;工业时代导致英国人民生活全面的变化。

  这段时期,英国的教会光景是可悲的。无论是安立甘教会,或不同意者所设立的长老派、公理派、浸礼派教会都受到苏西尼主义及亚米纽斯主义的影响。大部份讲道缺乏热诚,都是一些枯躁乏味的道德论调。除了少数例外,大部份牧师都不做超过本份的工作,所做的也是例行公事而已。教会的高薪职员有低薪助手可以为他们做事;许多传道人不但忽略自己的本份,反而忙于亲睦地主,陪乡绅们打猎、喝酒、打牌。

  十八世纪前叶,英国的道德光景尤其低落,对神普遍的不信,加上粗俗和强暴,使公共娱乐变成非常低级,酗酒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然而,十八世纪也不尽全然黑暗:安立甘教会的柏克莱主教(Bishop Berkeley)是一位充满宣教热诚的人,他前往罗得岛(Rhode lsland)宣教。罗威廉(William Law)写了一本影响约翰卫斯理极深的书,书名是:「忠诚与圣洁生活的呼召」。直到这时,讲英文的信徒仍然反对在崇拜中唱圣诗,除非是唱诗篇经文。公元1707年,华滋(1saac Watts)的圣诗集出版后,大家的态度才改变。公元1719年,华滋又出版一本大卫之诗圣诗集。他的诗歌充满对神深度敬虔的表达,无愧是「英国近代圣诗的鼻祖」。

  在英国有许多祷告、读经及灵命追求的会社(societies)。布锐(Bray)牧师鉴于人们对圣经与基督教文字的需要,而于公元1699年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该会又导致公元1701年「海外福音广宣会」的成立,后者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宣道团体。这两个团体均属于圣公宗安立甘教会,他们不断扩展工作,一直继续到今天。

  英国当时是经济和军事成长,宗教与道德衰退,就在这种光景中,约翰卫斯理和他弟弟查理及朋友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开始了伟大的事工。



6.约翰卫斯埋是杰出讲员

  虽然许多教会不给卫斯理兄弟讲道的机会,但他们常在前面所提的「会社」中讲道。

  公元1739年,怀特腓德开始在布里斯多(Bristol)附近向矿工们露天布道。不久,他邀请卫斯理兄弟加入。「露天讲道」在当时是一件崭新的尝试,约翰卫斯理起先对这种讲道相当犹豫,因为他认为只有在教堂中讲道才合乎宗教的庄严性。然而过不久,他就发现矿工们非常贫穷、从不踏进教堂,他们对福音一无所知,而且灵性饥渴;他也想起耶稣在世经常露天讲道的事实;因此,约翰卫斯理便于公元1739年四月二日举行第一次露天讲道。

  这就是约翰卫斯理杰出的讲道事业之始,这事业一直延续了五十年之久。他骑在马背上,足迹踏遍英国、苏格兰和爱尔兰。卫斯理虽然没有怀特腓德戏剧性的讲道能力,但他的讲道是诚恳的、实际的、大胆的,很少有讲员像他那样有果效,然而,他也激起不少人的敌对,在他讲道时,时常引起暴民的反动。



7.循道派会社

  约翰卫斯理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讲员,也是一位伟大的组织家。公元1739年,他在布里斯多成立了第一个循道派会社;公元1739年五月十二日,在该城建立第一座小礼拜堂。在伦敦,本来参加莫拉维派「桎梏巷会」的循道派信徒,与卫斯理一同退出该会,改在一间破旧的铸造厂聚会,并于公元1740年七月成立纯循道派的「联合会社」(United Society),虽然卫斯理与莫拉维派保持友善,但莫拉维派与循道派,自此分道扬镳。

  卫斯理一直无意脱离英国国家教会,因此他一直到晚年都没有成立一个新宗派或教会。但同时,他又不忍心看到自己工作的果效流失。所以他定意保守并栽培信徒的灵命。在卫斯理开始伟大的讲道生涯前,英国已经有许多「宗教会社」,于是卫斯理便以这个方式应用在他的事工上,他把那些因为听他的讲道而信主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会社」。

  有兴趣的人可以加入其它会社为会员,只有听他讲道而信主的人才可以加入他组织的会社。这些信徒必须继续领人归主。不但如此,卫斯理证明一种「会票」(society tickets),颁给有资格的会员;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利用这种会票制度,卫斯理可以淘汰那些暂时相信或假冒相信的人。

  为了布里斯多礼拜堂的债务,他又带出一套重要的循道派编制法。他把所有会社中的会员分班编制;每班十二人,有一位班长;班长的责任是每周向每个会员收取一辨士;这样做,不但可以收集相当数目的捐款,更重要的是,还能照顾会员的灵命。

  过不久,卫斯理就需要助理同工,他本盼望由受过圣职的人担任讲道工作,却找不到这种人;因此,公元1742年,麦克斯腓(Maxfield)成为第一位平信徒讲员。后来,卫斯理聘请了不少平信徒讲员;工作越开展,平信徒工作人员越增加,他们分担财务管理、主日学及病人采访等工作。

  起初,循道派会社只分布在伦敦、布里斯多及邻近地区,卫斯理总是亲临各地探望。但工作不断扩展,这种探望的工作逐渐不可能做到;卫斯理便于公元1744年第一次把各地讲员聚集在伦敦开会,而创始了后来循道派组织系统中的最高单位——「年会」(Annual Conference)。

  两年后,又把工场分成几个「联区」(circuits),每区指派几位旅行讲员。再过不久,又为各区安排助理人员,负责各区一般事务,这些助理人员后来被称为监督。

  由于平信徒讲员在知识上缺乏装备,卫斯理认为他们最好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超过六至八个礼拜;于是开始了后来很流行的「巡回讲员」(itinerant preacher)制度。

  查理卫斯理也担任了几年巡回工作,他娶了一位富有的女子为妻,经常陪他骑马到各处旅行,她也在查理的聚会中领会众唱诗。查理是循道派圣诗作家,一共写了数千首圣诗,其中有许多非常流行,不但循道派教会中,至今所有说英语的教会仍然采用。查理没有约翰那样强壮的身体,公元1756年以后,查理便很少出外旅行,他先在布里斯多工作,从公元1771到1788年,他一直在伦敦工作,直到去世之时。



8.循道派成立教会

  卫斯理鼓励平信徒讲员多多进修,他虽未设立神学院,却写了很多材料,供应这些讲员在家自修;他的著作对平信徒讲员有很大影响。

  约翰卫斯理邀请安立甘教会主教为这些平信徒讲员按立圣职,但未蒙应允。而他自己仍坚持未经按立圣职的人不可主持圣礼。这样一来,对已按立之传道人的需要越来越大,卫斯理无法承当这份压力。按规则只有主教有权按立牧师,但卫斯理深信在初期教会时代,长老和主教(监督)是相同的职份;既然他自己曾经是英国国家教会的长老,卫斯理便于公元1784年九月一日在布里斯多按立了两位牧师。当时他不觉得其重要性,但事实上,这次行动代表了与英国教会的决裂,也使循道派教会自此成立。

  卫斯理于公元1791年三月二日在伦敦去世时,虽已年届八十七高龄,但他的眼睛没有昏花,体力也没有衰退,,正如摩西一样。



9.卫斯理的方法

  卫斯理采用的方法,不但新而且具革命性;它们在三方面和当时一般教会所行的截然不同:

  第一,卫斯理在露天讲道,这是极不寻常的事。当然,耶稣在世时不但在会堂讲道,也在山上、海边、路上讲道;但当教会成立后,大部份讲道部在教堂中进行。露天讲道本来不合卫斯理的原则,只因教堂的门都向他关闭,使他转向不进教堂的人讲道,于是露天布道变成唯一可行之途。

  第二,卫斯理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讲道,这一点也不寻常。因为在英国及其它国家,牧师只能在他自己的教会或教区中讲道及做牧养工作。卫斯理在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各地都侵犯其它牧师的教区;当别人批评他时,他说:「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区(The world is my parish)。」卫斯理这样做是为得着那些不进教堂的人;这么重大的工作却被教会牧师所忽略,甚至还有牧师忽略牧养自己教区的信徒。卫斯理由于关怀失丧的灵魂,不得不侵入别人的教区,使他经常遭到强烈的批评。

  第三,卫斯理让未受按立的人讲道,这点和当时一般教会制度恰好相反。在一般教会中,只有正式受过圣职的人才能讲道,但为着饥渴心灵的需要,又在缺乏全职传道人的情况下,卫斯理只得采用这个方法。

  当平信徒麦克腓德开始在伦敦讲道时,卫斯理想立刻自布里斯多赶回去制止这事;但他的母亲对他说:「约翰,千万不要以为我赞成这事,但你必须小心处理这事,尊重这位年轻人,因为他和你一样蒙召出来讲道;你要观察他讲道的果效,同时,你自己也当听听他讲道。」卫斯理遵照母亲的话去行后,欢呼说:「这事是出于主,愿主成就他所喜悦的事!」就这样,约翰卫斯理开了平信徒讲道之例,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教会采用这种方式。其实,改革宗教会法规第八条早已为有恩赐的平信徒打开受封之路,但这条路一直未经采用,直到卫斯理才将它付诸实行。



10.卫斯理的信仰

  卫斯理的神学和正统复原教主义大致一样:他相信基督的神性、神迹和宗教的超然性。他与浸礼派不同的地方是,他相信也实行婴儿洗礼。

  有一点他与传统的复原教主义完全不同:卫斯理属于亚米纽斯派,他公开反对加尔文主义。怀特腓德则为强烈的加尔文派,他于公元1770年去世后,卫斯理便在年会中,清楚地表明自己采亚米纽斯主义的立场。

  因着爱灵魂心切,他脱离了英国国教教会而采用新方法;也是出于这份爱灵魂的心,他严厉地反对加尔文主义。他深信罪的权势,以及基督宝血的功能,在讲道时,他大胆指责当时鄙下的罪行,尤其是酗酒和赌博;他渴切带领他们归向基督,可是他认为加尔文的预定论和拣选论会拦阻人悔改归正;为此,他拒绝加尔文主义,抓住亚米纽斯的自由意志论,因他深信,人的归正是出于个人的意志和拣选。



11.卫斯理的影响

  今天在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及美国都有循道派信徒,而且又分成不同宗派。这些宗派人数加起来,数目虽然庞大,还不足以表达卫斯理工作的全部,因为他所带出来的影响,确实是惊人的。

  首先,他把整个英国改造过来。英国在卫斯理兴起之前与之后截然不同。他在英国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宗派,虽有许多会友自安立甘派、公理派及浸礼派教会转来,但大多数会友过去从未属于任何教会。

  不但如此,他为当时许多垂死的教会带来生气。有些教会深受卫斯理传福音热诚的影响,不但兴旺成长,也成了卫斯理循道派教会改善全民生活的助力。

  许多无知、粗俗、残暴、酗酒的现象自英国消失;许多杰出人物得到他工作的影响,其中包括有名的圣诗作家约翰牛顿(John Newton)、十八世纪后期的伟大英国诗人寇佩尔(Cowper)、从事反奴运动的威伯福土(Wilberforce)、改善监狱的浩瓦得(Howard)、主日学会创办人雷克斯(Raikes)。

  总之,卫斯理及循道派在英语世界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研讨问题:


  1.约翰卫斯埋时代,英国教会的缺点和优点是什么?

  2.卫斯理改用新方法是由于神学观点、埋智决定,还是被环境所逼?

  3. 卫斯埋如何组织信徒?

  4.列出所有你能找到的查理卫斯理所写的圣诗。

  5.为什么卫斯埋那么担心平信徒讲这一事?有恩赐的平信徒,虽然未受正式训练,是否也可以被按立为牧师?

  6. 卫斯理为何反对加尔文的预定论?

  7.列出并简述卫斯理的影响。

  8. 解释以下名词:圣洁会、桎梏巷会、莫拉维弟兄会、爱普窝。

  9.怀特腓德如何影响卫斯理?

  10. 莫拉维弟兄会如何影响卫斯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8:44 编辑

第三十七章 东方教会与罗马教会






1.东方希腊正统教会



  基督教发源于东方,因此,东方希腊正统教会(Eastern Greek Orthodox Church)是它古老的分支;虽然很多基督徒几乎忘记希腊正统教会的存在,但这个教会却一直存留到今天;而且在全球教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它拥有两亿信徒,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希腊、巴尔干国家及苏联。

  希腊正统教会对西方拉丁教会在改教运动时期的大变革一无所知。它仍默默持守着尼西亚、君士坦丁堡、迦克墩、以弗所各次大会所议决的神学信仰。

  数世纪之久,希腊正统教会守住与亚拉伯、土耳其回教主义对抗的前锋阵线,成为防止回教主义冲入西欧的大水坝。上百万希腊正教信徒数世纪之久在回教徒统治之下;数千名信徒用他们的血印证了信仰;世界上没有一个教会像他们一样付出这么多殉道者的生命。他们与非基督教宗教短兵相接,以致「三位一体」的信仰,不仅是信经的一部份,更进入他们的骨节、骨髓之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份,使他们甘愿为它受苦、为它而死。

  从君士坦丁堡派出去的宣教士,将希腊正教形态的基督教传到了苏联。直到公元1917年革命时为止,它一直是苏联的国教。那时,宗教被看为鸦片,是国家进步的拦阻;教堂被关,政府在全国推动无神论教育;虽然官方宣布「宗教自由」,聚会崇拜却受到很大的限制;苏联领导阶层为了要消灭宗教,鼓励儿童从小参加反宗教活动,并强调反宗教的科学论调。

  公元1961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大会中,东方希腊正统教会正式加入普世基督教协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使东方教会开始在复原派占多数的组织中活跃起来。



2. 罗马天主教会

  天特会议后,罗马天主教又稳稳地向前推进了四百年,直到最近才有一些反传统的改变。到处都有一些复原教徒转信天主教,或天主教徒改信复原教的事。在义大利、西班牙、法国,有数千天主教徒脱离天主教,但也未加入复原教,他们和一切教会断绝,成为所有宗教的头号敌人;大部份人成了共产党徒。在这同时,现代主义也侵入了罗马天主教中。

  十七世纪,荷兰南部的以柏(Ypres)主教杨森(Jansen)成为一个反对运动的首脑,他的看法吸引了许多法国天主教徒;巴黎附近的坡若亚(Port Royal)女修道院变成该运动的中心;杨森派被耶稣会反对,在耶稣会影响下,法王路易十四大大逼迫杨森派信徒。公元1710年,坡若亚所有建筑物均被拆毁。杨森运动的结果是在荷兰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杨森派天主教会,该教会存留至今。杨森主义在天主教主义大洋中,只不过是一个小浪头。

  公元1773年,教皇革利免十四世废止了耶稣会,却又于公元1814年,在教皇比约七世(Pope PiusW)手下,再度恢复。从此以后,耶稣会一直是教皇宝座后面强大的势力。

  在耶稣会的影响下,公元1870年的梵谛冈会议(Vatican Council)宣布教皇无误,也就是说,所有教皇所说有关教会的话和决定绝无错误。十五世纪以来,强调大公会议超越教皇的说法,至此永被否决。虽然这项特权很少被教皇使用,但于公元1950年十一月时,大大帮助了教皇比约十二世对教义的宣告,他宣布将马利亚的升天(Assumption of Mary)加入天主教教义之中。这项教义的意思是:马利亚的身体和灵魂都被带进天堂。

  虽然罗马天主教拒绝改教运动,但它仍受到改教运动的影响;在改教运动后,罗马教会虽仍保持天主教特色,但在各方面都有改善。今天在复原教国家中的天主教会,不论圣品人员或一般信徒,在生活与道德上显然都比在天主教国家中的天主教会标准较高。

  过去天主教不鼓励信徒读圣经,曾在一些正式的宣告中,严严地禁止平信徒使用圣经。现在天主教采取较温和的政策,有时甚至鼓励读圣经,但必须采用教会所规定的版本,这一点显然是受复原教大量印发圣经的影响。哥伦布武士团(Knighis of Columbus)在强调他们的看法时,也是以圣经为根据。

  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是一位大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但在政治方面有成就,也注意拉拢天主教和复原教及东正教的关系。他对普世教会合一的努力,遭到来自教廷红衣主教的反对,但美国的红衣主教却非常支持,他于公元1962年召开了自1870年以来的第一次大会议,可惜的是,他在会议决定生效之前便去世了。

  米兰红衣主教当选为继任教皇保罗六世(Paul VI),说明了该项政策及一些新措施已经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弥撒可以用本国语言举行,对进化论态度改变等,都显出这个天主教会已和过去大不相同。

  公元1962年时,美国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三十九,好些大城变成了天主教中心,以致影响到政治。当第一位天主教总统当选后,复原教徒担心美国会遭到外来势力(教皇势力)的控制。政府与教会学校或教区附属学校的关系,使政府在学校经费补助问题及宗教教育问题上,必须透过最高法院来表明态度。虽然这些问题不能很快解决,但政府对各宗教的宽大态度却显然有进展,而且政府之间,开诚布公的会谈越来越多。

  最令复原教徒不明白的是:罗马天主教在强调普世教会合一的同时,又宣告新的、不合圣经的教义,如马利亚升天说等;这样只有更加深了复原教和天主教之间的鸿沟,而这鸿沟正是他们目前在努力跨越的。




研讨问题:


  1.希腊正统教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个教会不像西方教会那样具有影响力?

  2.罗马天主教所宣布的「教皇无误」是什么意思?

  3.罗马天主教室称地上只有一个基督的身体一-教会。你能为各种不同宗派辨护吗?请找出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各地的教会中各种不同的信仰与作法。

  4.今天在罗马天主教会中有什么新的、重要的发展?

  5.解释以下名词:扬森派、哥伦布武士园、普世教会合一、教廷红衣主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8:58 编辑

第三十八章 德国与英国的宗教生活





1.路德派教会中教义的争论


  墨兰顿在改教运动一开始便是路德的密友与助手。但他后来结识慈运理,又与加尔文建立友谊。一段日子以后,他开始在某些教义上不能赞同路德的看法。路德在世时,他没有将自己歧异的观点说出来;路德死后,他开始让人知道他的看法,以致成为路德派中第一个明显的争论。

  墨兰顿去世多年后,于公元1577年订立了「协同信条」(Formula of Concord),这是一份对路德派主要教义表示赞同的声明书。

  不久,又有新的争论出来:一位路德派神学家加历斯都(George Calixtus)(公元1586一1656年),与改革派、安立甘派及天主教思想家多有接触后,极力反对在自己宗派中有这么多不愉快的争论。他认为,路德派与改革派、天主教之间的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督徒的生活。他教导说:「教会有圣经和使徒信经就已足够了。」他的看法虽然缺乏远见,但仍吸引不少人跟从,因为人们早已厌倦了教义的争论,以及争论所带来的痛苦。

  公元1645年召开的会议中,加历斯都的看法遭到强烈反对,于是争论又继续了好多年。到加历斯都去世之时,大家也已争论得筋疲力尽。

  这时期中,德国尚须忍受三十年战争所带来的苦果。军队自四面八方而来,扫荡整个德国;城市农场全遭毁坏,许多百姓惨被屠杀,城里乡下均因掠夺而陷入困境。在这样悲哀的情况下,没有人再关心教义;因此,「强调生活不谈教义」的「敬虔主义」,成为当时德国人所欢迎的。

  然而,敬虔主义却为现代主义铺路;在现代哲学培养下,现代主义很快在德国各大学及各教会中普遍传开,使教会深陷在灵魂的挣扎之中,相信连路德也认不出自己所创立的教会。

  十九世纪,正统派仍有几位能干的护教者,如:亨斯登伯(Hengstenberg)和查恩(Zahn),这些人不但学识高深,对圣经也有单纯的信心,他们坚信圣经是神永无错谬的话语。



2.自然神论(Deism)

  十八世纪中,最影响英国宗教生活的是自然神论。十七世纪时,长老派曾努力使自己成为英国国教,结果如梦幻灭、没有实现;因为十八世纪时,苏西足主义在长老派中居优势,凡接受苏西尼主义、不信三位一体教义的人,都脱离长老派,自行组织「神体一位会」(Unitarian Churches),以致长老派在英国不再居重要地位。

  自然神论证源于英国,但它的影响远及法国、荷兰与德国。自然神论相信一位神的存在,也相信他造世界;但是他们把神和世界的关系比喻成表匠与表的关系:一个表匠做好表,上了链,就让它自己走;同样,神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后,他不再管这个世界,只让它依循自然自己运行。

  因此,自然神论否认神迹、不信基督代赎的功劳和圣灵使人重生的工作;他们怀疑圣经,也剥夺宗教中自然的成份。

  自然神论所提倡的道德与是非观念,属于较低级的一种。在当时的美洲殖民地,有富兰克林和杰弗逊两位伟人接受自然神论;从富兰克林所说的格言,可以看出自然神论对他的影响,他说:「诚实是最好的政策。」他的意思是:「我们应当诚实,因为诚实不会吃亏。」他却没有说:「神命令我们要诚实。」或说:「诚实是一件「对」的事。」



3.低派、高派和广派教会运动

  当英国被亚米纽斯主义、苏西尼主义、自然神论同时冲击时,兴起了循道派运动。这个运动为英国带来强大的属灵和宗教复兴。这复兴震撼了英国国家教会,也震憾了不同意派教会,造成英国宗教和道德生活全面的改变;这股复兴的炽热,熔化了自然神论的坚冰,使冻结的宗教生活再度流畅。

  循道派运动有两位伟大的领袖,他们是约翰卫斯理和怀特腓德。我们已经知道卫斯理的生活和工作,现在要提到怀特腓德的工作。

  怀特腓德和卫斯理在许多地方上很相似,但两人在一些重要的观点上不同:两人都是「牛津人」,都是安立甘教会的牧师,都为拯救灵魂心灵火热,都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教区中,都关心不进教堂的人,都在露天讲道,都是伟大的讲员,但怀特腓德更具吸引力。

  卫斯理是亚米纽斯派,怀特腓德是加尔文派;卫斯理是组织天才,怀特腓德毫无组织能力;结果是:了斯理留下一个强大的循道派教会,怀特腓德影响了数千人,却从未组织过一个教会。他们继续留在安立甘教会中,在那里,他们成立了「低派教会」(Low Church)或称「福音派教会」(Evangelical Party)。

  低派教会的人属于温和的加尔文派,他们反对崇拜中复杂的仪式,他们充满宗教的热诚,过敬虔的生活;如果怀特腓德也有组织才干,今天加尔文主义在英国的影响会比现在大多了。

  安立甘教会的趋势越来越令人担忧:卫斯理掀起的大复兴,使成千人脱离安立甘教会,怀特腓德带领的低派教会,也渐渐远离传统的安立甘教会。不同意者、天主教及低派教会协力要废除安立甘教会比其它教会更享特权的法律。眼看着,安立甘教会即将不再是英国国家教会;因此,一些安立甘教会领袖们惊慌了起来,他们聚集讨论如何遏止这个趋势,于是这些人就组成了「高派教会」(High Church Party)。

  十九世纪前叶,高派教会代表着恢复罗马天主教形态的运动。著名的领袖有歧布勒(Keb1er)、纽曼(Newman),和溥西(Pusey)。由于这些人都出身牛津大学,因此他们所带领的运动也叫「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

  高派教会主张继续罗马天主教的传统与作法,他们赞成祭司有赦罪的权柄;他们不喜欢教会在政府的治理之下。

  这个运动正式开始于歧布勒在牛津的演讲,讲题是:「民族的叛道」(The National Apostasy)。同一个月中,一系列的单张开始印发,一共有九十种单张,大部份出于纽曼手笔;这些单张使这次运动又称为「单张运动」(Tractarian Movement)。

  对纽曼而言,英国国家教会是个介于天主教和复原教之间的中庸之道。然而,当一系列单张逐渐印发出来后,它们的内容越来越具罗马天主教色彩,以致牛津主教出面命令停止印行。

  公元1845年十月九日,纽曼加入天主教会,有上千人跟从他;其它大部份高派教会的人仍留在英国教会中,继续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教会崇拜仪式仿效罗马教会,越来越复杂。高派教会在安立甘教会中的力量,至今仍在成长。

  另一个「广派教会」(Broad Church Party)也在安立甘教会中兴起。这是受到德国思想影响而发展出来的一派。把德国观念带到英国的人物是科尔雷基(Co1eridge)。

  广派教会强烈主张应有一个「国家教会」(state Church)。他们把教会看成国家的一个部门,正如陆军、海军都是国家的部门一样;他们要每个公民都成为这教会的一份子,为了达到目标,他们主张国家教会中可以容忍任何形态的信仰存在,不受信经的限制,每个人可以按自己所喜欢的去相信,因此他们被称为广派教会。

  广派教会份子在教义观点上越来越趋自由,他们不知道真理和谬论、光明和黑暗、信与不信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组织中。



4. 三次不从国教者运动的兴起

  十九世纪时,不从国教者(Nonconformists)或不同意者(Dissenters)渐渐在英国获得与安立甘教会或圣公会等的地位。不从国教者的人数稳定地成长,到今天已占英国人口的一半,大部份属于中产阶级,有不少讲员及学者;然而,在学术上和福音工作上,他们还是不能与安立甘国家教会抗衡。

  过去一世纪中,英国不从国教者兴起了三次不同的运动,分别带出不同的影响:第一个运动是一位长老派牧师珥运(Edward Irving)所发起的。他强调使徒时代的「恩赐」(包括说方言、预言、医病)必须恢复,人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得着恩赐。很快地,他深信在自己教会中已经有几个人得到这些「恩赐」。他虽被革职,仍然继续讲道;不久,教会中有十二个会友被指派为「使徒」,并且坚信他们就是圣灵的工具。

  接受珥运看法的人,自称「大公使徒教会」(Catholic Apostolic Church),并采用复杂的崇拜仪式。全教会信徒等候基督于短期内再临;最后一位「使徒」死于公元1901年,但这教会至今仍然存留。

  第二个运动是针对当时安立甘教会灵性冷淡的光景而兴起的。许多「弟兄会」(Brethren)在爱尔兰及英国西部兴起,他们以信心及基督的爱作为合一的力量。

  自从达尔比(John Nelson Darby)在他们中间工作后,弟兄会人数激增。达尔比是普里茅斯附近的一位牧师,因此弟兄会又称为达尔比派(Darbyites)或普里茅斯弟兄会(P1ymouth Brethren)。达尔比努力传布他的观点,并在瑞士、法国、德国、加拿大、美国各地成立弟兄会。

  弟兄会根据圣经,教导「所有信徒皆祭司」的教义,所以他们不接受被按立过的牧师,也反对信经,因为他们相信圣灵会将他们在信心中合一,并引导真基督徒按使徒的方式敬拜;他们拒绝所有宗派主义,但他们从初期开始,仍不得不采用某些惩治法规;今天他们分裂成六个团体。

  早期英国弟兄会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是布里斯多的乔冶穆勒(George Mul1er),他因富朗开的激励,成立孤儿院;这项孤儿院工作以凭信心而闻名。

  第三个运动是救世军(Sa1vation Army),由一位前任循道派牧师卜维廉(William Booth)所发起。他首先在威尔斯的卡迪夫(Cardiff)带起成功的属灵大复兴,以后又在英国开始类似的工作,到公元1878年,发展成军事形态的组织,称为救世军。今天全世界有八十一个国家,有救世军的组织。

  救世军不是教会,他们专做慈善工作,并举行街头布道。几乎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救世军中心,在那儿接待孤苦零丁、无家可归的人,也在那儿举行福音聚会。

  


研讨问题:


  1.加历斯都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看法?

  2.伯拉纠主义、苏西兄主义和自然神论的基本看法一样吗?

  3.到底是哪些看法上的歧异,造成高派教会、低派教会和广派教会?

  4.说明下面三个团体所强调的信仰:
  大公使徒教会、普里茅斯弟兄会、救世军。

  5.解释以下名词:协同信条、卜维廉、纽曼、不从国教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9:08 编辑

第三十九章 改革宗教会大受逼迫?




1.预格诺派兴旺



  公元1598年的南特诏谕使预格诺派(法国的加尔文派)获得许多自由,从那时起一直到公元1685年南特诏谕被废除时止,法国大约有一百万预格诺信徒、八百间教会及八百多位牧师。预格诺信徒包括社会的各阶层,有贵族。士绅、工匠、专业人员与农夫,但大多数人属于中产阶级,他们都是商业界、银行界、工厂及专业的领袖人物,在各社区中,预格诺信徒往往是少数人,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像预格诺那么有钱」成为当日流行的一句话。

  预格诺派聚会的地方大部份是简单的木造房屋,有的很大,可以容纳七、八千人聚会,而且总是挤满渴慕的听众。在主日,往往一天有四场讲道。他们总是慷慨奉献,支持当地工作及外地受逼迫的圣徒。教会里实行严格的惩治,举凡触犯安息日及轻浮行为都被严厉禁止。

  这时期的预格诺派共有四个学校,分布在西丹(sedan)、蒙陶本(Montauban),奈姆(Nimes),及扫墨尔(Saumur)。这些学校规模庞大,不但设备完善,而且有当时最好的师资。



2.路易十四逼迫预格诺派

  到公元1648年时,西班牙已经失去欧洲强权的地位;荷兰共和国虽处于黄金时代,却与英国在互争商业及海上的霸权;德国因受三十年战争的影响而处于疲惫状态;因此在这时候,欧洲最强的势力要算是法国了。

  法国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法王路易十四雄心勃勃,他要在有生之年扩张法国的疆土,他所觊觎的地方包括西班牙、荷兰及德国的莱茵河谷地区,他也计划降服英国。

  身为一位专制暴君,路易十四最恨复原教主义,尤其是加尔文主义,因他知道加尔文主义强烈主张宗教及政治自由。

  路易十四于公元1685年废除南特诏谕;因此,大逼迫又起。法国改革宗教会有上千信徒为主殉道,有几百人放弃信仰,约有五十万到八十万预格诺信徒逃到德国、荷兰、英国及美国,他们的离开使法国工商业遭受重大打击。

  这次逼迫使法国改革宗教会几乎失去所有信徒,只剩几千「余民」,他们重新把自己组织起来;接着发生的,是教会历史中最伟大的英雄史迹之一。

  这批「余民」退到深山荒野,所谓「荒漠」的地区中。政府下令屠杀所有预格诺派,连妇女也不例外;留在国内的几位牧师,几乎全被杀尽。逃到国外的牧者,有时偷偷越境,回国探望这批分散的羊群。每次相聚都带来莫大的鼓舞与喜乐。即使没有牧师,他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聚会。其中有一位最勇敢的牧师,名叫布若孙(Brousson),他来回边界好几次,经历数次惊险的逃亡,最后终于被捕,并在一万人面前处死,群众痛哭,被他的英勇坚毅所感动,甚至有许多天主教徒因他的感召而归信了复原教。

  这次残忍的逼迫,将预格诺派逼到不顾一切、盲目狂热的地步。公元1702年到1710年间,他们与逼迫者展开恐怖的游击战,造成巨大的损失。



3.库尔(Antoine Court)与拉波(Paul Rabaut)

   公元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逼迫暂时中止,却又于公元1724年再度以新的气势爆发。参加复原派崇拜的男人被抓去当军舰厨房里的奴隶,女人终生监禁;不把儿女送进天主教学校就读的父母,课以重罚;凡让复原派举行聚会的市镇,全体需缴罚款。

  虽在逼迫的压力下,「荒漠」教会仍继续成长,但是他们的教会生活完全没有组织。后来将教会重新组织起来的功臣是库尔,他被誉为「法国改革宗教会的恢复者」。库尔生于公元1695年,五岁时父亲去世,坚毅的母亲禀承先夫的信仰,勤慎地给儿子造就训练;在幼小的年龄,母亲已经将他带去参加预格诺派的秘密聚会,因此库尔很小就有了敬畏神的心;青年时期,他决定奉献自己,作个传福音的人。

  库尔常到分散在各处的预格诺信徒中作探访工作,发现他们没有组织、紊乱无纪的情形,便于公元1715年八月召集了一次会议,当时他才二十岁。他虽然未曾进过大学,但藉着自修得到相当高的教育,对于改革宗教义有充实完善的装备。虽然年轻,却有丰富的才干及说服力,因此库尔立刻成为预格诺派的领袖,他在这次会议中的演讲,给他们带来新的热诚和勇气。

  逼迫夺走了法国改革宗教会所有的牧师,而按照加尔文的传统,改革宗教会是不让平信徒讲道的;在缺乏讲员的情况下,只有暂时让读完神学的学生讲道,但教会仍持守只许按立牧师讲道的条例。「荒漠」改革宗教会会友们一致通过在他们中间有两位有资格作讲员,即库尔和科尔德兹(Corteiz)。科尔德兹比库尔年长,因此他被送到瑞士去接受按立;回来后,他再按立库尔为正式牧师。

  为了当时的需要,库尔于公元1730年在瑞士洛桑(Lausanne)创办了一间神学院,训练传道人,因为洛桑是法国政府的逼迫鞭长莫及之地。神学院极其简陋,只有一间二楼的房间作为课室,却有许多极具恩赐、完全献身的年轻人,在那狭小简单的房间中受造就。这间洛桑神学院又被称为「死亡学校」,因为大部份受完训练回到法国改革宗教会事奉的传道人,迟早会成为逼迫下的牺牲品。

  拉波比库尔小二十三岁,当他二十岁时,将自己献身于法国改革宗教会。库尔曾经描写「荒漠」教会的精神为:「一种苦修、内省、智能、殉道的精神,它教导信徒天天向自己死,治死私欲,预备自己,在神呼召的时候,勇往直前,面对折磨与绞架,将自己的生命献上。」而拉波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

  拉波在库尔的洛桑神学院进修一段时期,他充满热诚,又是一位有恩赐的讲员,具有天赋的吸引力。他在法国改革宗教会工作五十六年,经历说不尽的艰困,时常冒着生命的危险,然而「蛇的灵巧」使他可以躲避政府的追捕,他确实不愧为「荒漠教会的使徒」。



4.教会渡过法国革命

  哲学家与法国领袖们开始推动一股容忍的精神;当时有名的思想家特尔革(Turgot)说服了公元1774年登基的年轻国王路易十六,决定停止对复原教徒的逼迫。于是预格诺派在整整九十年逼迫时代后,总算获得政府的认可。

  拉法叶(Lafayette)将军在美国帮助了独立战争后,带着满腔宗教与政治自由的精神回到法国;藉着他的影响力,废除了所有反复原教的法律,而订立了公元1787年的容忍诏论。

  两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为法国带来一个新政府;新成立的国会准许改革宗教会自由敬拜及恢复教产。然而,到公元1793年时,这个政府被无神论者所操纵,他们恨恶所有宗教,无论是天主教或复原教均遭逼迫。由于这次逼迫极其恐怖且彻底,以至公元1793年至1794年间,被称为「恐怖时代」 (Reign of Terror)。许多预格诺信徒虽逃过了天主教的逼迫,却牺牲在无神论者的手下;年老体弱的拉波被丢进监狱;不计其数的复原教徒与天主教徒,在逼迫中放弃了信仰。

  法国革命过后,改革宗教会将分散的信徒及废坏的教堂重新组织及整修;法国的新元首拿破仑颁布法令,使改革宗、路德宗及天主教一律平等,而且政府为所有教会提供经济支持,只是教会与教会学校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

  今天在法国的七十万复原教徒中,约有六十三万属于改革宗,其它则为路德宗。
  
   「现代主义」也渗入法国改革宗教会,以致法国只有几间教会真正持守传统的改革宗信仰。



5.德国的改革宗教会

  公元1648年订立的韦斯发里亚和约,使德国的改革宗教会和路德宗教会享有同等权利。改革宗信徒大部份分布在莱茵河区各省及布兰登堡省,也就是今天的普鲁士。公元1685年,当南特诏谕废止时,成千上万的法国预格诺信徒逃到布兰登堡避难。

  莱茵河区的巴列丁奈省(Palatinate)是德国改革宗信徒最多的地方,在这省内有海得堡市和著名的海得堡大学。十六世纪时,两位教授:郎新奴(Ursinus)和俄勒维安奴(Olevianus)在这儿写成海得堡信仰问答(Heidelberg Catechism),是改革宗信徒最清楚、最完善的表白之一。该信仰问答于公元1563年出版。

  海得堡大学是德国改革宗的大本营及教育中心;韦斯发里亚和约订立后,这间大学完全属于改革宗,但是耶稣会却狡黯地逐步破坏改革宗教授的立场。公元1719年发行了「新版海得堡信仰问题」,这一版多加了一句话:「天主教的弥撒是可咒诅的偶像崇拜。」因此,耶稣会尽全力要除灭这本书,却没有成功,只是从改革宗手中夺走了海得堡两间最大的教堂。

  随着时代的推进,「现代主义」的势力逐渐蔓延,对德国改革宗的影响不小。海得堡大学本来是加尔文主义的褓姆,但到十九世纪初,竟变成德国「唯理主义」(Rationalism)的中心之一。

  公元1817年,普鲁士国王下令,强迫路德宗与改革宗联合;当时软弱的改革宗教会只能提出微弱的抗辩。联合以后,除了在靠近荷兰边界的两个小地区外,改革宗教会在德国几乎完全消灭。



6.苏格兰的长老教会

  威廉和玛利当政时,长老教会是苏格兰的国家教会,在继任的皇后安妮(Anne)的统治之下,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这法案引起无止境的难处,因为它恢复了「平信徒委派权」(lay-patronage);也就是说,国王和郡主有权委派他所拣选的人,在苏格兰讲道;但他们所指派的牧师,往往是会众所不喜欢的人。因此,这个法案造成许多问题,到一个地步,甚至改写了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历史。

  公元1740年,尔斯金(Ebenezer Erskine)和几位牧师大胆反对平信徒委派权而遭革职,引起了教会第一次分裂。后来,由于基勒斯比(Thomas Gilespie)拒绝参加一位由平信徒委派之牧师的就职典礼,又引起另一次分裂。

  每次分裂都得到许多热心信徒的支持。这几批脱离国家教会的信徒们,于公元1847年另组了协和长老教会(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由于这些热心信徒的离开,国家教会的灵性随之低落;再加上自由主义的渗透,便兴起了所谓的「温和主义」(Moderatism)。在平信徒委派制度下,他们委派一些温和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担任牧师。但信徒们所期望的是忠于传统信仰的牧师,在这种情形下,于公元1843年,有四百七十四位牧师在查麦士(Thomas Chalmers)的领导下,退出国家教会,另外组织了苏格兰自由教会(Free Church of Scotland)。

  查麦士不但是苏格兰一位忠于传统信仰的真理斗士,也是一位杰出的讲员、社会改革家、神学教授和宗教领袖。

  到此时,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信徒脱离了国家教会,使信仰和热诚也消失殆尽。但,国家教会并未从此一蹶不振,因为脱离者的热诚有时也在国家教会中产生感应,挑起新的复兴之火;而且,到公元1874年时,这项「平信徒委派权」终于被废。

  公元1900年,苏格兰自由教会和协和长老教会合并,成立了苏格兰长老教会(United Free Church of Scotla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9:09 编辑

7.瑞士的改革宗教会

  现代主义与不信的思潮侵入各地改革宗教会,包括瑞士、法国、德国、荷兰和苏格兰等地。

  十九世纪前期,瑞士有三位伟大的布道家:马兰(Malan)、微内(Vinet)和哥得(Godet);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一次大规模的复兴,加尔文信仰再度在讲台上被传讲。但是,过不久,马兰就被禁止讲道;于是他带领一批信徒脱离国家教会,另组自由教会(Free Church)。然而,现代主义也逐渐垄断这个新教会;到今天,瑞士自由教会只剩大约一万名信徒。



8.匈牙利的改革宗教会

  在加尔文时代,匈牙利己经热诚地接受了加尔文主义;匈牙利改革宗教会又于公元1567年采纳了瑞士信条(The Confession Helvetique)。

  当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决定要镇压该运动时,匈牙利人在波士开(Etienne Bocskay)的领导下,为争自由举兵起义。他们的胜利,迫使鲁道夫签署维也纳和约(Peace of Vienna),匈牙利终于获得宗教自由。因此,波士开的像被刻在日内瓦改教运动纪念碑上,作为永久纪念。

  历世历代以来,改革宗信徒最多的国家就是匈牙利。虽然今日匈牙利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而且在共产主义统治之下,但改革宗信徒仍有约二百万。

  匈牙利加尔文派信徒,移居美国的不多;因此只有一个拥有四十个教会的小宗派,原来名叫「马扎儿改革宗教会」(Magyar Reformed Church),公元1958年时,改名为「匈牙利改革宗教会」(Hungarian Reformed Church)。



9.荷兰的改革宗教会

  公元1618年至1619年举行的多特会议,将亚米纽斯主义定罪,并订立了改革宗信仰规程,称为多特法规(Canons of Dort)。这个法规加上海得堡信仰问答及比利时信条,合成荷兰改革宗教会的信仰准则。然而多特会议无法将亚米纽斯主义完全自荷兰铲除,也无法阻止脱离传统复原教主义的行动。十九世纪一开始,改革宗教会便陷在极度的低潮中,改革宗教义被讥为过时的论调。

  几年以后,一些新的生机出现,将低潮的光景扭转过来,有不少因素影响当时的教会:

  首先是马兰和微内的影响传到了荷兰,引起高阶层社会人士灵性的大复兴。

  然后是数千位中、下层热心的信徒,在几位牧师领导下,使国家教会再度根据信经与教会法规复兴起来。但他们遇到政府和教会当局的反对,便于公元1834年造成一次大分裂;许多信徒不顾当局及暴民的逼迫,毅然脱离国家教会,成立基督徒改革宗教会(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又于公元1854年,在甘本(Kampen)设立神学院,训练他们的传道人。其中两位最出名的领袖人物是舒德(Scholte)和范饶特(Van Raalte),他们在公元1847到1848年间,带领会众前往美国爱阿华州及密西根州。这样,便使公元1834年大分裂的影响,由荷兰带到了美国。

  然而,荷兰加尔文主义历史中更大的复兴,是藉着一位神重用的伟人该伯尔(Abraham Kuyper)所带出来的。



10.该伯尔的归正宗

  该伯尔生于公元1837年十月廿九日;在莱登大学读书期间,他就以一本拉丁文写的书,赢得全国竞赛的首奖;在大学时代,他也吸收了现代主义思想。

  毕业后,他成为比士得(Beesd)乡村教会的牧师,教会中许多信徒持守传统的改革宗信仰;他们大胆地向这位年轻、学问渊博、受过训练的牧师表示反对他的主日讲道:尤其是一位老太太,她的谈话经常给该伯尔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开始转向加尔文,严肃地研读他的拉丁文原著,这样的学习研究,终于把该伯尔完全改变过来,使他从现代主义转到加尔文主义。从那时起,一直到一生的结束,他都成为加尔文主义伟大的战士。



11.该伯尔的领导

  带着强烈的宗教热诚及一心要恢复荷兰改革宗教会的情怀,该伯尔开始了一项活动,这活动延续半世纪之久,使他的朋友和敌人都极其讶异。奥古斯丁的名著「上帝之城」,不但启发了查理曼、教皇贵格利七世及加尔文,也启发了该伯尔。他所进行的这项伟大事工,不但要恢复教会,而且要将基督教原则应用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政治、社会、工业、文化及教会圣职等。

  他从乡下的比士得教会,进入大城乌特列赫(Utrecht)的教会,再继续进入阿姆斯特丹更大的教会;他组织了基督徒政党,进入荷兰国会 公元1880年,他在阿姆斯特丹根据改革宗原则,创立「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因为该大学不受政府和教会的控制而定名为「自由大学」;该伯尔成为大学中最出名的教授。

  公元1886年,他带领许多信徒脱离国家教会,这是第二大规模的一次。而他又于公元1892年,在阿姆斯特丹会议中,促成基督徒改革派教会与新脱离团体的联合,而组成「荷兰改革宗教会」(Reformed Churches in the Netherlands),这个新宗派拥有七百间教会及三十万信徒。

  公元1901到1905年间,该伯尔成为荷兰总理;他在讲道、演讲、教学之外,还要在国会中参与辩论及写作。他是一位伟大的演说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著作家;他写的小册,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他还担任周刊及日报的编辑,同时,还写了许多书。

  成千上万的人听过他的演讲;他于公元1898年做了一次全美国旅行演讲;荷兰、德国、法国、瑞士、英国、苏格兰及美国,都有千千万万人读过他的书;他的许多书被译成英文;也有许多美国人为了读他的原著,特地去学荷兰文。

  该伯尔有惊人的恩赐,他能将深邃的思想以清楚、简单、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不愧为一位博学的学者、精深的思想家、高水准的文学家。



12.该伯尔的改革

  自从改教运动以来,许多团体脱离了原初的复原教教义;这些离开的团体在三方面是一样的:第一方面是,他们都对当时冷淡没有生命的复原教会不满。例如浸礼派、贵格派、敬虔派、莫拉维弟兄会及循道派运动。第二方面是,他们都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第三方面是,他们都想医好复原教会里的弊端。

  该伯尔的工作也是针对当时腐败的情形而兴起的,但为了工作有效起见,他采用完全不同的改革方法。第一,他回到原先的复原教主义;他不但攻击旧的异端,更向新异端挑战,当时其它团体都未采取行动制止现代主义的发展,他却勇敢地出面反对。

  第二,他坚毅地面对教会本身的败坏情况,藉着进入教会里面工作来改革教会本身。他不轻视教会,也不越过教会,乃是在教会里面做工;当教会不能容忍时,他就被排挤出去。

  第三,他不眠不休地投入复兴教会的事工;他鼓励信徒参与活动,远超过循道派的热诚。他不但激励他们去做本地和外地的宣传工作,也鼓励他们将十字架的旗帜带进教育界、政治界、劳工界,及社会改造之中。他不像有些团体看轻教义,相反的,他极重视教义,因为他知道,教会的生命与成长端赖健全而有系统的圣经教导,而且应当是不折不扣地将真理的长度、宽度和深度都教导信徒。

  为了将十架旗帜带进生活的各层面,他尽量避免其它人所犯的错误,而采用一套全新的方法。他接受浸礼派把政府和教会分开的看法,但他不认为应当将政治和信仰分开。他组织了一个基督徒政党,让这个政党在政治上带出基督徒的原则,而不是让教会干涉或控制政治。

  该伯尔有好些同工,如若革士(Rutgers)和贝文克(Bavinck)都是非常能干的人。但该伯尔是唯一鹤立鸡群的天才创业者。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一处像荷兰一样,带出了原初复原教主义的大复兴。

  在这个稳健的、活跃的基督教大复兴中,该伯尔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祖国的疆界。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在南非、东印度、南美一部份、加拿大、美国等地,感受到他强大的影响力。




研讨问题:


  1.预格诺派以哪些方式回应他在法国所受的逼迫?

  2.法国不同政府对预格诺派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什么?

  3.法国不同政府对天主教所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什么?

  4.谁是海德堡信仰问答的作者?第一次在哪一年出版?哪一年出修订版?

  5.「平信徒委任权」是指什么?请将它与希尔得布兰时代的「授衣礼」作个比较。为什么苏格兰信徒反对这个方法?

  6.匈牙利改革宗教会采用什么信条?请列出改革宗教会所采用的各种信条。

  7.十九世纪荷兰改革宗教会有什么复苏的现象?

  8.列出并简述该伯尔对改革宗信仰的贡献。

  9.解释以下名词:波士开、库尔、拉波、荒漠教会、拉法叶、南特诏谕。

  10.为什么德国改革宗教会几乎完全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19:40 编辑

第四十章 教会再度增长 —— 自公元1500年到现在






1.教会的增长

  教会第一个大增长时期是从公元1年到400年间,也就是五旬节到奥古斯丁的时代。在这段时期中,教会这支基督的精兵征服了横跨整个地中海区域、文明鼎盛的罗马帝国。

  教会第二个大增长时期约从公元500到1000年间,在这段时期中,教会征服了没有文明的北欧异教民族。然而同时,教会也失去不少已得的领土,沦入阿拉伯回教徒手中;回教徒也征服了印度,至今情况依旧。

  公元1000年以后,教会失去许多东方的领土,都陷落在土耳其回教徒手中,只将欧洲西南角的西班牙从回教徒手中再度得回;这块地方虽小,也是教会在这期间唯一收回的失土,却具有长远的影响。

  从公元1000到1500年间,大致而言,教会没有征服新的地方,也无法继续扩张,因为它的四周都被封锁住了:北边没有新的地方可去,西边是大西洋,东边和南边则被回教徒的坚墙所挡,那是一堵无法跨越的高墙。



2.大发现给教会带来新世界

  历史上的数次大发现,把整个局面扭转过来。这些航程使汪洋从「拦阻」变成「大道」,使教会可以绕过回教徒所筑的障碍向外发展。

  此外,土耳其回教徒向西欧的侵犯,亦于公元1683年被波兰英雄索比斯基(Sobieski)的军队遏阻在维也纳。过不久,匈牙利及巴尔干国家也自回教徒手中夺回,归人了基督教世界。

  虽然新发现为教会打开绕过回教阻隔之路,但真正去使用这条路的尝试仍然不多。另一方面,回教徒又在非洲征服大幅地区;犹太人仍然是十字架的仇敌,有时甚至成为教会险恶的对手。总之,「大发现」把全世界展现在教会面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让教会看到,还有这么多未得之地,亟待教会的努力。这条新路为教会打开了第三个大增长时期。



3.天主教的宣教工作

  公元1500至1600年间,各次大发现的航程大部份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壮举,他们都属罗马天主教。自公元1517年改教运动开始,到公元1648年韦斯发里亚和约时止,复原教一直忙于和天主教的斗争,以致在新宣教时代的前一百五十年内,所有宣道工场都只有罗马天主教的工作。

  耶稣会的创始人罗耀拉,是激发天主教会做宣教工作的功臣。天主教徒受到激励后,热诚地前往新发现之地,为教会得人;这样做,同时也可以弥补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损失。

  由于罗耀拉的启发,方济沙勿略(Francis Xavier)成为新时代天主教第一位伟大的宣教士。沙勿略于公元1542年抵达印度,他在那儿工作到1549年,然后再到日本。在日本,他带领许多人信主。公元1552年,在将要进入中国传道之际,他去世了;他的工作由其它宣教士继续。

  西班牙宣教士将菲律宾、南美、中美与墨西哥归入天主教势力之下。法国耶稣会宣教士在加拿大奎北克省、大湖沿岸、密西西比河流域及路易士安那州设立天主教会。西班牙宣教士则在佛罗里达州及加利福尼亚州沿岸设立天主教会。

  今天,天主教宣教工作继续在锡兰、印度、日本、韩国、蒙古、非洲、澳洲、太平洋群岛及北美印第安人中进行。天主教宣教工作几乎全部由修道会的修士们担任。



4.复原教的宣教工作

  复原教最早期的宣教工作是富朗开(August Francke)和敬虔派信徒所开始的。最伟大的宣教士是史瓦茨(Christian Schwartz),他从公元1750年起到1798年去世时,一直在印度传教。自公元1732年起到今天,莫拉维宣教士是最热心宣教工作的一批人。

  复原教全球性宣教工作的冲力,来自于克理(Carey)(公元1761-1834年),他被称为「现代宣教工作之父」。公元1792年,克理组织了第一个浸信宣道会;第二年(公元1793年),他带着全家前往印度宣教,家产的丧失、印度政府的反对,都不能阻止他的宣教工作。他最伟大的工作是翻译圣经,他把全本或部份圣经译成二十六种印度语言。

  今天,所有复原教会都投入了宣教工作,基督要我们将福音传到地极的大使命,在我们这个时代,终于可以付诸实行。基督教已经建立在非洲、印度、韩国、日本、南美及太平洋群岛上。



5.宣教的结果

  严格地说,宣教工作只是传扬福音;但当提到宣教的结果时,就关系到传扬福音后的果效。我们要问:「这些异教徒听见福音后,他们接受基督教到什么程度?」

  若以信教的人数及信主后每天过新生活的角度来看,似乎宣教的结果并不太大,而且往往令人灰心,以致有人会问:「这样做到底值得吗?」

  为了对宣教的结果能有客观而公正的判断,我们必须先了解宣教工作的困难及它真正的拦阻:

  第一,许多宣教士资格不够。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缺乏做牧师的才干,至少可以在宣教工场上做得很成功。今天大家终于看清:一个宣教士必须和牧师一样具备许多知识和才干,此外,他还要比本地牧师有更多的知识装备和技术,因为他必须学习并了解宣教的对象,尤其是他们的语言、历史、生活习惯和宗教。

  宣教工作的另外一个拦阻是:宣教士传道的对象大部份都很无知。他们不会读也不会写,而且非常迷信;和其它人一样,他们不喜欢「外国人」,而宣教士大部份来自外地。

  同时,他们和我们一样,喜欢依附先人的信仰,正如我们所唱的诗歌:「先贤之信,真诚坚贞,我愿至死虔守此信。」我们不愿放弃祖先传下来的信仰,异教徒也不愿丢弃他们先祖教导的信仰。因此,只有圣灵在他们心中工作,才能叫他们放弃迷信的异教,相信基督,接受救恩。

  另一个困难是:异教徒往往因挂名的基督徒对基督教产生错误的看法,许多名为基督徒的人,实在不是基督徒,他们进入大学,吸收了现代主义信仰,还以为是接受了福音。

  也有宣教士是现代主义派的,他们挂着基督教的名义,在异教徒中传讲假的福音。

  我们把以上因素都放在心中,再来看宣教的结果,就会惊讶这项事工的成就。虽然困难重重,果效仍然显著,我们只能说:「这是出于基督的大能,.他是教会的建立者,也是教会的拥有者;他是活的,而且不断动工;是他亲自扩张他的教会,他的大能超越了环境的困难、人的软弱、教会的失败;他还要继续动工,直到世界的末了!」

  在异教徒中工作的宣教士们,是处于「基督军队」和「撒但军队」交战的火力中心。这批福音的先锋们,经历到、也感觉到,双方元帅都有强大的力量。

  历世历代有非常多伟大的宣教士,你至少应该认识克理(Carey)、布锐纳德(Brainerd)、李文斯敦(Living- stone)、戴德生(Taylor)、慈韦买(Zwemer)、慧新嘉(Huizenga)及其它人。

  


研讨问题:


  1.为什么十六世纪新大陆的发现对教会的宣教工作有这么大的影响?哪些人为天主教做宣教工作?

  2.为什么复原教没有立刻在新大陆做宣教工作?

  3.为什么宣教士需要更多的训练?

  4.研读一位或两位宣教士的生平。

  5.解释以下名词:罗耀拉、沙勿略、克里、富朗开。

  6.列出四项宣教工作的拦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伍部 新大陆的教会





  教会进入新大陆

  教会历经大复兴

  新兴国家的教会

  十九世纪初期的教会

  教会处于混乱时期

  教会面临新问题

  加拿大教会

  教会努力保守信仰

  教会联盟与联合

  回顾与前瞻    








导 言




  ——在本书最后一部份中,我们将看到教会如何在大西洋彼岸建立起来。当新大陆的疆界往西拓展时,教会也向西推进;在灵性低潮之后,又兴起属灵的复兴和觉醒。殖民地时代并没有美国和加拿大之分,只有英国殖民地与法国殖民地之分。自从政治上分成两个国家后,复原教各宗派继续建立教会,并不受疆界的限制,因为跨越国界,交换意见很方便,各宗派不需要设立各国的分部。美国的独立战争为教会带来尖锐的问题,因为教会源自于英国,与母国的关系仍然很紧密。


  ——十九世纪时,教会积极关心社会问题,到一个地步,落入失去中心目标的危险。财富的加增及对外休闲的新观念,导致大教堂的建筑与基督教学院的创办。崇拜越来越形式化,神学越来越自由化,造成的结果是:有些人脱离现有宗派而组织新教会,采用简单仪式崇拜,传讲因信称义的真理;另一些人离开原有教会,从事宗教活动,但与圣经背道而驰。

  ——加拿大是教会合一运动的先锋。教会合作的新冲力带出多次国际会议、普世基督教联盟及教会实际的合一事工。

  ——本书即将结束,但基督教会却未结束,历史的新页将纪录这个荣耀的教会在未来年日中所走之路,直到有一天,这个「争战的教会」,终将成为「凯旋的教会」!

  

第四十一章 教会进入新大陆








1.早期探险者提倡天主教



  探险者与殖民者为不同原因而前往新大陆:有的为了淘金,有的为了国家荣誉,或因嫉妒别国,有的为了政治或宗教的自由,也有人为了传扬福音。在差派这些勇士的国王心中,传福音并不是最后一项目的,在赴新大陆者的心中,这也不是最后一个目的。因为那时代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意念和责任感,就是要使当地人成为基督徒。

  大部份欧洲国家尚未在美洲殖民之前,西班牙已经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及南美洲各地有兴盛的殖民地。公元1539年,墨西哥市已经有印刷所,公元1551年已经成立了两间大学。

  葡萄牙与西班牙于公元1494年划定了彼此的界线,西部大半地区归给西班牙,但巴西则划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是强烈的天主教国家,因此中美洲和南美洲至今仍以天主教为主。但在崇拜方式上,不知不觉也吸收了许多当地人所使用的异教仪式。

  公元1565年,西班牙人为了铲除从法国来求宗教自由的复原教徒,在佛罗里达州建立了圣奥古斯丁市。那时正是科利尼任法国海军上将时期。西班牙司令在他的屠杀报告上说,他将一百四十二人施以绞刑:「不是因他们是法国人,乃因他们是异端」。



2.圣公宗在美洲

  圣公宗是第一个进入美洲的教会,那是英国殖民者于公元1607年带到雅各镇的。

  圣公宗教会从一开始就是维吉尼亚的州立教会,也是马利兰州和维吉尼亚州以南英国各殖民地的州立教会,后来也是纽约州的州立教会。

  在殖民地时代的第一个世纪中,圣公宗的发展很缓慢,但到殖民地时代的第二个世纪开始时,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公元1701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海外福音广宣会,这个组织后来成为英国教会一个伟大的宣教机构。



3.公理派在新英格兰

  英王詹姆士一世在位时,严厉地警告清教徒
  必须归从国教,否则立即驱逐出境。国王的作风使所有不从国教者都不舒服,因此,斯洛克比公理派信徒被迫于公元1609年逃往荷兰的莱登。

  这些英国人在荷兰并不快乐,首先他们发现,要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谋生活不容易,后来令他们更不悦的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去荷兰学到许多坏榜样;因此,他们决定到美洲新大陆去建立新的家园。他们从英国的普里茅斯(plymouth)驾五月花号(May flower)启程,于公元1620年十一月十一日抵达美洲的鳕鱼角(Cape Cod),他们把上岸的地方命名为普里茅斯以纪念他们在英国家乡。在美国史上,这批人被称为「天路客」(Pilgrims)。

  这些在普里茅斯殖民的人大多是贫穷卑贱的人,他们在英国被看为「激进份子」,因为他们坚持公理派的教会行政观念而脱离英国国家教会;换言之,他们就是当时的「分离派」,大部份清教徒都愿意留在国家教会中,而视这批「分离派」为「自以为义的滋事份子」。事实上,分离派信徒在当时是被所有英国人所讨厌的。普里茅斯殖民地一直都很小。

  英国清教徒前往美洲的大移民开始于公元1628年,他们在撒冷(Salem)建立麻萨诸塞湾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这个殖民地一开始就非常兴盛,到公元1640年时,已经有二十万人在撒冷地区找到安居之所;这批殖民者,大部份是有钱、有地位、有才干的人。

  这批清教徒本无脱离英国教会之意。一位名叫黑金山(Higginson)的牧师,前往麻萨诸塞湾时,站在甲板上,看见英国渐渐消失,他说:「我们不像分离派在离开英国时说:「再见了,巴比伦!再见了,罗马!」我们愿说:「再见了,亲爱的英国!再见了,神在英国的教会!再见了,所有基督徒朋友们!我们不是以分离派身份脱离教会,前往新英格兰,然而,我们不得不脱离教会的腐败!」清教徒领袖们仍然以英国教会为荣,为他们「亲爱的母亲」。

  我们会以为,这个兴盛的麻萨诸塞湾殖民地既具备财力与人力,必然会在新英格兰的教会生活和行政上起带头作用。没有想到,却是那些在普里茅斯又小、又穷、又被厌弃的激进份子为整个新英格兰区清教徒奠立了教会生活与行政的模范。许多在撒冷的清教徒后来也与他们「亲爱的母亲」断绝关系,采用了公理派教会行政制度。十年之间,在麻萨诸塞州成立了三十三间教会,除了一两位牧师倾向长老派制度外,他们都采用公理派制度。

  公元1636年,他们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镇(Cam- bridge)设立了第一间基督教学院;为了纪念奉献大批捐款的哈佛牧师(John Harvard),而定名为哈佛学院,就是今天的哈佛大学。

  公元1701年,另外一个学院在康涅狄克州(Connectcut)设立。校址起先在塞布鲁克(Saybrook),于公元1716年搬到新港(New Haven);两年后,为纪念慷慨资助的耶鲁以列(Elihu Yale)而定名为耶鲁大学,也因为如此,到今天仍有人称耶鲁大学为「老以列」(Old Eli)。



4.荷兰改革宗教会抵达新大陆

  强壮而充满野心的荷兰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于公元1623年在美洲建立了两个商业据点,一个在纽约州赫得逊河上游的奥本尼(Albany),另一个在新泽西州得拉瓦河边的剑登(Camden),公元1626年,米努特(Minuit)成为第一任新荷兰区统治者。

  荷兰在美洲殖民时,正是多特会议后四年,也是荷兰改革宗教会最强盛的时期,因此,他们在新大陆建立的改革宗教会也很兴旺,并且还有阿姆斯特丹监督会的辅导。

  第一间改革宗教会是于公元1628年在迈可留斯牧师(Michaelius)领导下成立;第二任牧师波迦得(Bogardus)于公元1633年到任,在他活跃的任职期间,他们在新阿姆斯特丹建造两个教堂;第一间是简单的、木造的、像仓房的建筑;第二间则用石头建造,长七十二尺,宽五十尺,花费二千五百元荷币(约合美金一千七百元),在当日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新荷兰殖民区最有名的牧师是范米可兰伯(Van Mekelenburg),他忠心地在教会事奉,也关心印第安人的需要,他学习摩和克族(Mohawk)语言,向他们传讲福音。因此,他被誉为是复原教宣教士中,第一个向印第安人传福音的人。

  公元1664年,在施图维山(Stuyvesant)担任新阿姆斯特丹统治者及教会长老期间,这块殖民地被英国人占据,改名为纽约。荷兰改革宗教会获准继续工作。三十年后,这块殖民地已经有许多不同的信仰和宗派:有英国分离派及荷兰改革宗许多教会,还有法国预格诺派教会、路德宗教会、安立甘教会及犹太人的会堂。

  以后,荷兰改革宗教会在美洲的发展很慢,一直等到富瑞林浩生(Frelinghuysen)出现,才把新生命复兴之火再度举进教会。



5.戚廉斯成立第一间浸礼派教会

  公元1631年初,一位年轻的英国牧师威廉斯(Roger Williams),带着他美丽的妻子抵达波士顿(Boston)港,当时麻萨诸塞殖民区的州立教会属于公理派教会,威廉斯却极力主张政教分开;他的看法使他立刻与波士顿教会当局水火不容。因此,他去普里茅斯担任天路客教会的牧师。在那儿他与印第安的拿拉甘塞族(Narragansett)交好,并学习他们的语言;这一点,后来竟成为他的帮助。

  公元1634年,他奉召到撒冷,做了两年公理派教会牧师,得到不少人和他采同样的看法。

  公元1635年,法院判他必须于六个星期内离开麻萨诸塞殖民区;但那时,威廉斯身体虚弱,法院特准他到第二年春天才走。威廉斯随即辞去撒冷的事奉,有许多跟从他的人聚集在他的屋中,他在家里向他们讲道,特别提到他被政府非难的事,这下触怒了法院,要他立刻离开。

  威廉斯用他的房子作抵押,借了一笔钱,撇下妻子和两个孩子,跑进荒山野地里。在酷寒的冬天,他流落在森林的雪地里十四个礼拜之久;幸亏遇到了他在普里茅斯结识的印第安人,才把他接回家中。第二年夏天,他向印第安人买下摩哈素河口的一块地;不久,跟从他的人都从麻萨诸塞州来到这里,他们合力建设了普维顿斯镇(Providence),而成为罗得岛(Rhode Island)的开始。

  公元1647年,按威廉斯的原则成立了罗得岛州政府,他的原则是:政教分开,不强迫信徒投票,及宗教自由。这些原则后来也成为美国政府的基本原则。

  浸礼派的看法也被许多公理派信徒接受,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邓斯德(Dunster)就是其中的一位。

  麻萨诸塞州第一间浸礼派教会成立于公元1663年,由每勒士牧师(Myles)领导组织,后来搬到靠近罗得岛边界的士弯西(Swansea),这个教会一直存到今天。浸礼派最兴旺的地区不在新英格兰殖民区,而是在中部殖民区。美洲第一个浸信协会共有五个教会,公元1707年在费城召开第一次大会。

  公元1742年是美洲浸信会历史的转折点:在那一年中,费城浸信协会采用了加尔文色彩极浓的信条;在这以前,一直是亚米纽斯派占多数;从此以后,美洲浸信会变成加尔文信仰。直到今天,费城浸信协会(Baptist Association of Philadelpia)仍然是最强的浸信会团体。

  浸礼派在美洲的发展并不快。威廉斯到达麻州的一百年后,在新英格兰的浸礼派教会不到二十五间,在中部殖民区不到三十间,南部的发展则更迟。

  威廉斯并非美洲浸礼派的创始人,他只是在普维顿斯成立了美洲第一间浸礼派教会。以后这个教会并未变成母会,也未分出支会,因此可以说威廉斯在整个浸礼派历史中,只占了一小部份;大部份美洲浸礼派信徒是在未抵美洲前就已属浸礼派。

  威廉斯的重要性在于他强调「政教分开」,这个原则对浸礼派是一项很大的贡献,因为它解决了自君士坦丁大帝信主以来所引起的问题。

  「宗教自由」紧随「政教分开」而来,这两项原则至今都在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中,而浸礼派是最先采用的团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铁蝴蝶 于 2019-1-28 20:00 编辑

6.殖民地时期的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随马利兰(Mary-land)殖民区的设立而到达美洲。公元1632年,英王查理一世颁给卡尔弗(Calvert)及他的子孙乞沙比克湾(chesapeake Bay)一带地区。国王封他为第一任巴尔的摩(Ba1timore)爵士;当时他刚成为天主教徒,以王后之名称他的领土为马利兰。

  卡尔弗在得国王颁赐后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儿子西西尔(Cecil)即任为第二任巴尔的摩爵士,并于公元1634年建设马利兰殖民区。

  巴尔的摩爵士是第一个把「宗教自由」放在法律中的人,但他的「宗教自由」和威廉斯的不同,因为他这样行是一种「政策」(Policy)而非一项「原则」(Principle)。为了使他的殖民区兴盛,他必须把土地卖给殖民者;而当时在美洲的移民,大部份是复原教徒,很少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不愿离开英国,前往新大陆);为了保障殖民区中少数天主教徒,巴尔的摩爵士必须宣布「宗教自由」的政策。在他的宗教自由政策中,只有一种人不在容忍的范围内,就是那些不信「三位一体」教义的人;他对这种人甚至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

  公元1649年,在巴尔的摩爵士的要求下,马利兰议会通过了「信仰容忍法案」,虽然这法案的目的也是为了「政策」,而非为「原则」,但它还是美洲宗教自由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公元1692年,巴尔的摩家族丧失了他们在美洲的产业,马利兰成为英国皇家殖民地;于是英国国家教会在这块土地上设立了起来。

  当巴尔的摩统治时期,天主教会的发展很慢,只占人口的四分之一。然而今天美国庞大的罗马天主教会就是从这个小小的开始发展出来的。



7.贵格派

  在前往美洲的宗教团体中,贵格派是最特别的一支,他们有强烈的宣教负担;当弗克斯(Fox)在英国开始工作后十年,美洲就已经有他的门徒;在该世纪结束之前,已经可以在每一个殖民区找到贵格派信徒。

  开始时,有许多贵格派妇女在做宣教工作。最先出现在美洲的是两位妇女:玛利费雪(Mary Fisher)和安奥斯丁(Ann- Austin)。她们于公元1656年抵达波士顿,但清教徒不准她们上岸,把她们关进没有窗的监牢五个礼拜,不但出不去也看不见,最后她们被送回到巴巴多(Barbados),就是她们动身离开的地方。

  载她们的小船刚开走,另一条船又载了八位贵格派信徒来到波士顿;他们也被关了十一个礼拜监牢,然后送回原处。

  麻萨诸塞州颁了许多禁止贵格派进入的法令;公元1661年又通过一项法令,处死那些被放逐又回来的贵格派信徒。虽然如此,贵格派信徒仍然继续不断地来到;最后,只得将法令取消。新英格兰其它地区也发生了同样情形。

  贵格派在纽约出现的时间与新英格兰同时,在那儿,他们也受到一段时期的逼迫。在所谓的贵格派殖民区(新泽西、得拉瓦、宾夕法尼亚)及罗得岛州和卡罗莱纳州以外,贵格派信徒在所有英国殖民区内部受到逼迫。

  公元1660年前,他们在麻萨诸塞州已经举行第一次「月会」;公元1661年成立「新英格兰年会」(New England Yearly Meeting),这是全美洲最旱的「年会」。

  公元1681年时,有一千多名殖民者到达新泽西州,其中大部份是贵格派信徒,他们定居在西泽西区(West Jersey)。公元1677年,得拉瓦河(Delaware)上的伯灵顿镇(Burling- ton)曾有一度是贵格派最重要的中心地。

  公元1681年,英王将宾夕法尼亚州颁给彭威廉(WilliamPenn),第二年又加给他得拉瓦州,没有一个英国人在殖民事业上像彭威廉那么成功;他不但宣布宗教自由,也在英国、荷兰、德国各地刊登殖民地广告;结果殖民者从各地(甚至法国)涌进宾夕法尼亚州,因此当公元1685年彭威廉建立宾夕法尼亚州殖民区时,大部份是贵格派信徒,而英国人只占全人口的一半。

  贵格派的「朋友」们,人数继续增加;到公元1760年,已有三万人。但是人数增加之后,灵性却反倒低落,有人描写「朋友」们的信仰「枯躁而无生气」。十九世纪中,曾有几次大复兴。公元1827至1828年间,有一批称为希克斯派(Hicksites)的信徒从他们中间分裂出去。贵格派设立了不少学校和学院,他们在宣教工作上非常活跃。



8.德国改革宗(German Reformed)在宾州

  公元1727至1745年间,有大批德国人来到宾夕法尼亚州。他们当中没有牧师也没有校长,但他们却成立了几间改革宗教会。第一间教会成立于公元1719年,地点在费城北边十哩的日耳曼镇(Germantown);到公元1725年时,已有三间德国改革宗教会。这些教会合请一位曾在沃木斯当校长的波姆(Boehm)弟兄做他们的牧师,他便开始讲道及施洗,但他还未接受正式按立。为了这事,他们讨教于纽约的荷兰改革宗教会,又请教阿姆斯特丹监督会。波姆承认自己未经按立就讲道和施洗是破坏了改革宗的规定,但监督会回答说:由于情况特殊,当看此事为合法;乃于公元1729年将波姆正式按立为牧师。这件事促使德国改革宗与荷兰改革宗在美洲建立密切的关系。

  许多瑞士改革宗殖民者亦来此区定居,他们分布于得拉瓦河与苏奇河(Schuylkill)之间。

  大部份移民宾州的德国人都非常穷,当他们的船航经荷兰港口时,引起荷兰改革宗教会的同情,便发出济
  助这批移民美洲德民的呼吁。一位名叫施赖德(Schlatter)的瑞士人响应这个呼吁,专程前往荷兰,应征赴洲去牧养这批德国改革宗信徒。阿姆斯特丹监督会接纳了他,并于公元1746年送他上路。

   施赖德的主要工作,是将在美洲的德国改革宗教会组成议会(Synod)。他充满干劲和热诚,各处访问德国改革宗教会;议会一组成,便于公元1747年九月在费城召开。应大会的要求,他回到荷兰募捐了四万八千元济助穷困的美洲德国改革宗教会,而这笔捐款的唯一条件是,这些教会必须留在阿姆斯特丹监督会之下。施赖德回美洲时,不但带了捐款,还带了六位年轻的牧师及七百本赠阅的圣经,这样就大大坚固了德国改革宗在美洲殖民地的教会。

  德国改革宗教会和德国信义宗教会在北美和谐相处、配搭同工,因为他们在崇拜上及教义上都很相近。在好些城里,这两派甚至共享一间建筑物,举行聚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5 0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