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出埃及记──出死入生之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我们如何去感恩?

 

出十三  1~10一共出现了9次“你要”、“要”,另二次消极的“不可”,全部是神的命令,也是关乎他怎样向耶和华感恩的事。我们应如何感恩?

 

 1.要将头生的分别为圣(十三1)

 

头生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本应死去的,是神用羔羊的血买赎回来的。你有什么是应该灭亡的?什么东西是你认为最好的?神的羔羊为何要舍命?为谁舍命?神要我们献上  ,分别为圣。真正的感恩,必有所献上,就如有人说:“Thanksgiving, to be really thanksgiving, first thanks, then giving !”

 

 2.不要忘本(十三3)

 

要记得神曾将我们从为奴之家带领出来,使我们出死入生。

 

 3.要与罪划清界线(十三3、6~7)

 

吃无酵饼为的是要我们清楚自己的身份,神已为我们赎了罪,我们不可以再活于罪中。好的园丁,不独喜欢花卉,且要憎恨杂草,害虫,否则种不出好的花草树木来。

 

 4.要紧记、跟从神的命令(十三9)

 

“听命胜过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5.要每年守节记念神恩(十三10)

 

人是健忘的,日子久了,很易忘本,所以神定下节期来提醒我们。

 

 6.要歌颂,将荣耀归给他(十五1、21)

 

摩西,米利暗作歌歌颂神,将一切荣耀归给他。我们亦应每日歌颂他,将荣耀归给他。

 

常要感恩,会否“蚀底”(即“吃亏”)?刚巧相反,越多感恩,便越多恩可感!越没有感恩,便越无恩可感。一位老板经过四十一年后,发现一件事实,就是“感恩”只会在字典中出现。他的公司有一百七十五位雇员,他每年都在感恩节时间送他们上好火鸡,一人一只,但一年复一年,只有四人说过多谢,二人写咕,二人在公司见到他时说声多谢,过了四年,他决定只买四只火鸡,送给那些顾意感恩的。为何不送给其他人?“他们的反应告诉我,他们不需要这火鸡,也不欣赏我这举动!”

 

不感恩会造成谁的损失?明显,是我们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及讨论问题

 

1.过去一星期中,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你感恩的?除了顺境的,得到的,或成功方面之事,逆境中你有否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出十三1~18及十四10~31节所载,为何我们要感恩?请列出四个原因。(参十三1~4、5~10、17~18及十四10~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要求以色列人如何去感恩?(参十三1、3、6~7、9、10,十五1、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感恩者与常埋怨者有何分别?谁更幸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今天开始,每天列出四项感恩之事──并你将如何回报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使苦变甜的秘诀


 出十五  22~27

 

一位妻子因丈夫失业而有经济压力,挺而走险,偷取老板的钱,因而被捕;后来抱子自杀不逐,丈夫不能接受这事,与她离婚。躺卧在病床上的妻子无奈地怨叹:“人生好苦啊!”

 

婴儿出生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断定他是健康与正常?除了儿科医生详细的身体检查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他的“哭泣”去决定。哭泣,是所有健康及正常婴孩的症兆,不哭的婴孩反会令父母担心。这预表着人的一生,大部份是在压力、苦难中度过。传说一位居住在印度的寡妇在十一岁的独生子死了以后,十分痛苦,怨天尤人,即时找到一位智者,请他叫自己的儿子复活。那智者听完她的埋怨及请求以后,叫她找三粒芥菜种回来,他便可以叫她的儿子复活。但这三粒芥菜种,必须是在三个从来未曾经历过苦难的家庭中找来的。那寡妇去了一个星期后,便回来见那智者。她连一粒芥菜种也没有带回来,那智者问她缘由的时候,她说:“我发现世上没有一家是从来未经历过苦难的;我也发觉到很多家庭的遭遇比我所受的更苦”。那寡妇后来并没有再请那智者令自己的儿子复活。她明白到,苦难乃是正常人生的一部份。

 

很多人将苦难归究于命、运、风水。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如何才可以转苦为甜?今天的经文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一)苦难不一定是由环境,乃是由心境决定 (十五  22~24)

 

迷信的人往往相信“一命、二运、三风水”。所谓“命”:就是“自己的生命生得好不好”,是否生于良好家庭,生于太平盛世。“运”:就是自己际遇、遭遇;是否遇到贵人,找到旺夫相子的贤内助,是否找到好老板,让自己可以平步青云。“风水”:就是指环境、“大气候”、“小气候”、政治制度……。从以色列人的经历及无数人的体验来说:绝不会相信以上所讲的!以色列人在埃及时觉得苦,因为没有自由,被剥削,被逼迫,被苦害;及至获得自由,到了旷野,又觉得苦,又埋怨。书珥乃是埃及至巴勒斯坦之间的沙漠,没有水是正常的,但他们却为此而埋怨。以前到了红海,又埋怨,说有追兵;及至神分开红海的水,让他们安全渡河(从干地渡过),没有水,又怨;没有食物,又怨;既有了又嫌单调,又怨;有肉吃也怨,说没有以前的那么好!出十六  1~12共出现了七次“发怨言”。“怨”一字,清楚记述了以色列人觉得“苦”的根由,是因他们“怨”的心境,而不是因环境。但同样境况出来者,却有人常存信心、赞美;很多人没有想到有了自由要赞美,只看到缺了以前吃过的食物而埋怨;摩西、迦勒、约书亚却因看到以前没有,现在却享到的自由、自主、没有人迫害、婴孩生命不再受威胁而感恩。明显,关键不在乎环境,乃在乎心境!

 

根据在这段经文所载,以色列人到了玛拉( Marah),就是“最苦”的意思,为何苦?因他们只想到没有的,没想到自己有的;只想到失去的,没有想到所得着的;只想到负面的,没有想到正面的。这些人的痛苦是必然的,心理学家亦视这些人是世上最苦的人!

 

如何转苦为甜?改变自己的心境吧!少些埋怨多些感恩,多看自己有的,少看自己所没有的;多看自己得着的,少看自己失去的;多看正面的,少看负面的;不与人比较,这是喜乐人生之秘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认定苦难是神对我们的试炼(十五  25)

 

神在玛拉为以色列人定下律例、典章,并在那里试验他们。事实上,神容许一切逆境、失败、挫折临到我们,其实就是要试验我们的信心。没有经过试验的信心不是真信心,未曾经过锻炼的钢筋是不能被使用的钢筋。另要我们认定一切苦难皆神给我们的试验━━是为我们好的,是积极的,是为改善将来的,是为建立我们的,是为永恒的好处的,以致我们遇到试炼时,必不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乃会问:“主啊,你要我学什么功课?”、“主啊,你要训练我什么品格?”肯定我们不会在遇到苦难时便觉得“玛拉”(即“苦”)的。

 

最近我的妹夫不知是否鼻烟癌复发,头十分痛,不能入睡,星期四更发高烧入住了医院。当我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十六岁的侄儿告诉我,他们因为信了主,所以心里十分平安,他们深信这些试炼是要使他们更靠近主。我叫他们读诗篇  116篇,然后为爸爸祷告。后来,我再打电话去的时候,侄儿告诉我,他们照着做,十分平安,祷告时,父亲已熟睡了,比安眠药更有效。其后,他被送到医院,他更说,无论睡着、醒着,都在祷告。他多次见到一位穿白衣的天使在他旁边,使他深感安慰,不再感到惊惧。他还说,出院后要讲见证!感谢主!

 

 (三)认定主是能使苦变甜的神(十五  25、27)

 

神用什么方法使苦变甜?他指示摩西,将一条木头丢在水里,这棵树应是枯干了的树,为何一丢在水里,水就从最苦变为甜?明显不是因为那棵树,乃是因为神的介入。就量而言,是所有的水, 200多万人喝的水都变甜了;就质而言,“玛拉”乃是用来形容“苦”的五个希伯来字中最苦的字,最苦的水可以变成甜,怎可能?就时间方面来说,水不是经过那棵树生长了,又开花结果,越来越多树,以致将水质改变,乃是一下子,即时改变的。所以,除了神迹以外,我们是无法解释。

 

我妹夫从头痛无法入睡,吃药也不行,到读了神安慰之话,祷告后即时呼呼入睡,那是什么原因?若非神的介入,那是不可能的。不少信徒都有同样经历,从很不快乐,很不开心,到信了主,跟从主后便变得开心、快乐,那不是人可以做到的,乃是神的恩赐,是神迹!他是绝对可以将苦变甜的神。

 

神不独即时将水变甜了,且带了以色列人来到以琳(希伯来文乃“Oak tree”即“橡树”的意思),在那里有12股水泉,又有70棵棕树,应是一处不错的绿洲,使他们能有足够水源供应。然而,有了水,以色列人是否就绝对没有苦感?不是!以后我们可以见到,“苦”的感觉是因为他们的不信,仍如影随形般跟着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认定使苦变甜,人是有责任的(十五  26)

 

神对以色列人说:“你若留意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耶和华是医治你的”。要真正使苦变甜,我们必须要听他的诫命,守他一切的律例。因为他是“医治你的”。这逻辑是怎样建立的?守他诫命、律法与他是医治我们的有何关系?这二者又与“使苦变甜”有何关系?原来我们与埃及人一样,皆病入膏肓,神是医生,他给我们的药就是他的旨意,百分之百是神的恩典,但百分之百是人的责任。医生给我们药物,我们不吃,病怎可得医治?

 

在德国鲁碧克大教堂( Cathedral of Luebeck)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主有话说”:

You call Me Master, and obey Me not,

You call Me Light, and see Me not,

You call Me Way, and walk Me not,

You call Me Fair, and love Me not,

You call Me Rich, and ask Me not,

You call Me Eternal, and seek Me not,

You call Me Gracious, and trust Me not,

You call Me Just, and fear Me not,

If I condemn you, blame Me not!

 

意思是:

你称我为主,却不听从我;

称我为光,却看不到我;

称我为道路,却不行于我上;

称我为美好,却不爱我;

称我为丰富,却不求我;

称我为永恒,却不寻找我;

称我为恩慈,却不信从我;

称我为公义,却不敬畏我;

若我审判你时,请你也不要怪我。

 

苦与甜,原来也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你的选择如何?你的心境:只看见没有的、失去的、负面的?还是多看自己有的、得的、正面的?你是否相信人生只是过渡时期,神在人生过程中要试炼我们,建立永恒?你是否愿意倚靠全能的神,认定他是医生,他所开的药,你是否愿意甘心乐意吃?顺从他的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及讨论问题

 

1.你曾遇过苦难吗?请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人觉得苦从何来?心理学家说最苦的人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拉”是什么意思?神使玛拉的水变甜,有何属灵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苦变甜,固然是神的恩典,但人要怎样回应,才可经历到神的使苦变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国鲁碧克大教堂石碑所刻的说话,那些是你曾犯的?你将如何改变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神的丰富与人的缺乏

 


读经: 出十六  13~35;林后八13~15;赛六五17~25

 

 

不少人会问,神既是公义的,又是丰富的,为何他容许不公平、不均平的现象存在于世上?今天的一段经文,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的真相!

 

 (一)神是有丰富预备的(出十六  13~18、21~26)

 

当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去到旷野的地方,他们没有种任何东西;在沙漠地带,畜牧业亦无从发展。然而,以色列人从没有试过捱饿的机会。神四十年之久,为他们预备了吗哪(希伯来文原意“Man”(Manna)[即“什么”的意思]),以色列人就靠着这些“什么”养活了四十年之久。再度见证了我们的神乃使无变有的主。

 

这些“什么”是什么?形状像莞荽(香菜)种子,味甜如同蜜饼。直至今天,这类吗哪仍有降于地上,但颜色却是黄色,味道仍有蜜味,有些人在雨后黄昏发现西乃附近有些白色的吗哪降于石块上(泥地上的则污秽了,很少是纯白色的)。太阳一出,天气转为炎热的时候,这些吗哪则会溶化。

 

神丰富的预备,很多时候往往是在我们还未曾知道是“什么”的时候已经给了我们。一位太太信主,就是在婚姻破裂,很不愉快时,在超级市场遇到一位素未谋面,但竟然拔刀相助,主动关心自己的基督徒太太,她将自己类似的经历与这位太太分享,又关心她,然后带她到查经班去;这位太太的先生后来也主动关心自己的太太,使一家不致陷于困境,重燃生机。无数信徒的经历也是一样,在我们尚未知道主耶稣是“什么”,基督教是“什么”之前,已经受过神的恩典,照顾及保护。

 

神不独供应“吗哪”(什么)给以色列人,在黄昏时,更将鹌鹑供应给他们。为何有鹌鹑?有学者认为可能它们也赶来吃吗哪,所以一大群一大群出现。无论是何原因,它们只成了以色列人的食物,却没有抢走以色列人的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但人是永不知足的(出十六  19~20、27~30)

 

为何丰富的神竟看不到人的贫乏?为何世界竟会有人饥饿而死?圣经一针见血指出了──是因为人的不知足、贪得无厌,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及不均平。本来摩西吩咐人“各取所需”,拿取足够的来吃,但不要囤积。很可惜,以色列人并没有听进去!他们不够吃吗?绝对不是。神给他们足够有馀的食物──每人一俄梅耳( Omer)=6 1/2品脱=6碗半左右,平均一人6碗半,晚饭且有鹌鹑,足够吗?你每天平均吃多少饭?6碗半够吗?每逢逾越节,以色列人都要吃苦菜,一方面是记念他们在为奴之家的苦况,另一方面也是记念他们在旷野经常吃到的植物──可能是生菜等。每天有主要粮食、有肉、有菜,神的供应是丰富的。但神定下了收吗哪的原则:

 

(1)  按着各人的饭量 (16节);

(2)  均平:多收的没有馀,少收的没有缺 (18节);

(3)  安息日不可收 (23节);

(4)  第六日收双倍 (5节),不可囤积 (19节)。

 

但人是否满足?绝不!

 

虽然神吩咐他们每天只收取足够的,不可多取,到第六日(星期五)才可收取双份,留一份到安息日(星期六),否则多取的必会变坏。可惜,以色列人却没有遵从,他们是普世人的写照,不是为需要,乃是为了欲望,不择手段的囤积。他们甚至忘记神的命令,安息日仍然出去收取吗哪,违背神的诫命和律例( 28节)。

 

今天,香港的楼价为何上升得这么高?为何记有屋无人住,有人无屋住的现象出现?是因为有人“炒楼”,“霸”着那些房子。为何需要入住公屋的人无法入住公屋,但公屋却有逾万单位空置?除了因为部份处理不当之情形外,亦因为有人买了房子亦不肯迁出,要来做货仓,或改作其他用途,或把买回来的房子用来收租,自己仍住公屋等。去年到澳洲时参观了一些农场,当时卢旺达有二十万以上的人因饥饿而死亡,但澳洲一些农场却为了压低羊的市价,将二千只羊宰杀及毁灭。这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神的“足”如何可成为人的“够”?(出十六  16~23;林后八13~15)

 

神早已看到世界性的不公平及不均平之现象,所以早已公布了,只有万主的主,万王之王再来时才可以建立一弥赛亚国度,就是一个真正公平及均平的国度(参赛六五  17~25)。然而,在地上,他亦命令我们努力令神的均平及公平可实现,他告诉我们:“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要受累,乃要均平。就是你们的富馀,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馀,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是均平了”。如经上所记:“多收的没有馀,少收的也没有缺”。保罗如何引用出十六18?不是共产主义的理论而已!乃是应用在━━看到有缺乏的弟兄姊妹时,将自己有馀的拿出来与他们分享,这是彻底解决不均平、不公平现象的药方。

 

当我们见到整个世界资源是多么不平均━━就以大陆为例,不独财富极不平均,属灵方面的资源亦十分不平均。绝大部份牧养的同工都没有受过纯正神学的教育,大部份同工连一本工具书亦没有,大部份弟兄姊妹连一本圣经也没有,农村的同胞连最基本的需要也不足够……我们是否看到主的吩咐,将我们有馀的,与他们分享?教会的使命,不独是为了香港需要,我们盼望我们的恩赐可以建立更多的人!

 

神造世界原是美好。不愁食、不愁穿。但是人的欲望,贪得无厌,以致产生许多社会问题。马克思看到了,但改不了。***用强迫手段去达到那境界,明显无用,因人民没有榜样可看到。

 

神的方法━━藉着人信主后人心之改变。人心有爱,罪可消除,将来千禧年来临肯定可以实现公平与均平的境界。让我们透过分享,先尝尝神国的境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及讨论问题

 

1.你觉得今天的社会均平吗?请举例说明你认为怎样才可令人均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吗哪”是什么意思?神如何在四十年的旷野养活二百万的以色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色列人在还没有认识到吗哪是什么之前,已经历到神丰富的恩典,你有同感吗?神有什么恩典,在你还没有信主,认识主以前,已经临到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既是丰富的,为何有人那么贫乏?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吩咐人如何收取吗哪?以色列人是否依照他的吩咐而行?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林后八13~15劝我们如何实行均平的原则?你如何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2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