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教会论(钟鹏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的布道

 

    一、个人的布道:

 

    从《使徒行传》第八章教会大遭逼迫后,我们看到初期教会的传福音都是随走随传的个人布道式(徒八:4)。他们传讲的内容是什么呢?“宣讲基督”(徒八:5)和“上帝叫耶稣从死里复活”(徒十三:34)。主耶稣给了我们一个个人布道的最佳典范 – 在井边和撒马利亚妇人传道(约四:1-42)。(看以下附件)

 

  教会有责任教导信徒“个人布道法”,如“三元福音倍进布道法”(简称“三福”)、“福音桥”、“启发课程”(Alpha Course,http://www.alpha.org.sg)等。


 

    布道法固然重要,但布道心更不可少(太九:35-38)。凡信主的人,都有责任传福音和作见证领人信主。
   

    二、教会布道会

    没有个人的布道,就没有教会的布道;有教会的布道,而没有教会的跟进,一切都是徒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9 12:41:3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的差传/宣教

 

    为什么要差传?因为三位一体的上帝是差传的上帝:

 

    天父差遣圣子降世,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传讲生命之道;且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一:14,三:16-17,腓二:8)

 

    主耶稣已经颁布差传的大使命予教会(太二十八:18-20),要教会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他的见证(徒一:8);教会也有他的应许,即圣灵的能力、基督的同在和赋予的权柄(徒一:7-8,太二十八:18,20);教会还有差传的榜样,即安提阿教会里最优秀的人 - 巴拿巴和保罗,奉圣灵差遣到亚西亚传福音(徒十三:1-3)。

 

    所以,今天的教会也应当如此行。

 

    奇怪的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竟然忽略了宣教事工!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等都极少提及海外宣教,教会亦普遍认为初代使徒已经完成大使命,所以与当时教会无关;假若基督要其他民族信主,他自有办法,不需我们担心。但上帝的心意终于在十八世纪末显明。他在一位英国修鞋匠的生命中动工,这个人被誉为“近代宣教之父”的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 1761-1834)。他参加了一个祷告小组,每月一次与其他人一同通宵祷告,目的是“为教会复兴及普世福音工人祷告”。不久,这位祷告者变成行动者,加入了普世宣教行列,往印度传福音。1792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清楚指出大使命对当代的教会及信徒仍然有效,更指出使用特别的“方法”来促进宣教工作是合宜的,这“方法”就是成立“差会”专门负责招募及差遣宣教士的组织。以后,各宗派和超宗派的差会纷纷成立,如戴德生(J Hudson Taylor)的内地会(1865)。。1800–1900年是伟大的宣教世纪。

 

    二十一世纪呢?___________ (胸怀普世,教会宣教化?“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太二十四: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默想/讨论

 


    大卫?李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说:

    “主啊,你可以差我到任何地方 – 只要你愿与我同行。
    你可以把任何担子放在我身上 – 只要你愿意支持我。
    你可以切断我与世界的联系 – 只要将我与你连在一起。”

    你愿意受主差遣,努力传福音吗?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论

教会的功能 – 小总结

 

功能

有些教会

归正教会

敬拜

自娱娱人
私意崇拜

把上帝应得的荣耀归给他
把最好的献给上帝
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讲道

无道、无理、
无情、无力

有道、有理、
有情、有力

小组/团契

组织形式化、僵化
联谊会

细胞小组、小教会模式
“彼此与互相”的生活原则得操练和实践

祷告

祷告形式化
凭人力、物力、财力作主工

行使祷告的权柄,恳求、祷告、代求和祝谢,打属灵的争战,叫上帝的国早日降临

主日学/教育

教会没有学校的观念
牧师不是主催者与领导者
无系统、不专业

教会是学校,人人参与
教会投资在基督教教育
系统化和专业化;有教导,有装备

传福音/差传/宣教

教会被围在四面墙之内,人人只求自己的事,并不求上帝国的事

个人 – 受装备传福音,作见证领人归主
教会 - 胸怀普世,教会宣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四课 - 教会的组织和治理(一)- 行政体制

 

 

 

温习:     

 

 我们已经查考了《教会论》的两个部分:一、缘起和身份特征;二、使命和功能。接下来,我们要看第三部分 – 组织和治理。

 
教会的组织    

 

箴言二十九:18 “没有异象,民就放肆。”同样道理,教会没有异象,也会放肆。有了异象,没有行动,仅是空谈,所以教会要把异象转化为使命。为要落实使命,教会要有组织,不然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圣经的管理和领袖观   

 

  A. 在神权治理下的以色列,上帝拣选的领袖如摩西,只是一个仆人,他将一切大小事通通向上帝禀告。但这样做,使得摩西劳累不堪。赐人智慧的上帝透过摩西的岳父叶忒罗,教导摩西管理的学问(出十八:13-26);摩西拣选有才能的人,立他们为百姓的首领,小事他们处理,大事才呈到摩西那里。

    B. 君王统治下的以色列更不用说,有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但仆人式的领袖已被君王为主的治理取代。

    C. 新以色列的教会又如何?主耶稣的教导有二:

    一、太二十三:8-12 “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二、路二十二:25-27 “耶稣说:‘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那掌权管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不可这样。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谁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吗?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事人的。’”

    换句话说,基督是教会至高的元首,教会的领袖皆仆人,是服事人的。因此,在教会中领袖所享有的权柄,并不是一种国家施政的权柄,而是服事的权柄(彼前五:1-4)。教会行政中的管理并不是辖制而是照管(彼前五:2,提前三:5)。“照管”(Episkopeo)含关怀、关照的意思。因此教会的管理方式是出于爱和关怀,不是辖制。

    正如君王统治下的以色列,初期教会也发展出一套执事和长老的管理制度;不同的是,仆人式的领袖并没有被取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的行政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四类):(资料取自李健安博士《简明神学》)    

 

 

一、监督制(Episcopalian Ststem )

    监督制的教会在行政结构上以会督为最高领袖。但在实际的行政上,却分成三个明显的牧制阶层:会督(主教 bishop)、会长(牧师 priest)、会吏(deacon)。监督制认为教会的元首耶稣基督,已经把教会的管理权特别交托给监督,因为监督是使徒的继承者。而教会的信徒并不享有参与教会管理的权柄。这样的体制是英国国教或所谓圣公会的体制。

    二、罗马天主教制(Roman Catholic System)

    严格来说,罗马天主教制的体系是监督制,只不过它比监督制更彻底。这体制不但认为监督是使徒们的继承者,更认为教皇本身是彼得的继承者,是教会的最高领袖,有如彼得是众使徒的领袖一般。教皇是教会的头,是无误的。作为基督的代表,教皇受予制定并管治一切教义、崇拜的规程,以及统治、管理教会的最高权威。

    三、公理制(Congregational System )

    这体制也称为独立体制,其行政权完全归于当地教会的信徒。在这体制中,每一个地方教会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教会。教会管理的权力完全是教会会员的权力。教会本处职员所享有的权力乃是为了执行教会事工的权力,并且这些权力并不能超越教会会员所赋予之权力。教会与教会之间并不互相干预。区会与总会只不过是扮演咨询、顾问的角色,是为了促进宣教、布道事工的合作而成立的。

    四、长老制(Presbyterian System)

    长老制乃是以长老为教会的管理体制,长老为教会行政领导者。长老制之会制为四级:堂会(session)、区会(presbytery)、大会(synod)、总会(general assembly)。在长老制中有长老与执事,而长老又分为教导长老(teaching elders)与治理长老(ruling elders)


图示:(取自李健安博士《简明神学》)

 

 

church.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五课 - 教会的组织和治理(二)- 职分

温习:

     圣经的管理观和领袖观清楚显示:

 

  

 

摩西时代

王国时代

旧约的以色列

组织

无  ----------------〉 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领袖

仆人心态

君王(主的心态)

 

 

 

使徒时代

现在

新以色列(教会)

组织

无 ----------------〉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领袖

仆人心态

仆人心态


 

 


    教会的行政体制有罗马天主教制、监督制、公理制和长老制。除了天主教制是背道离教外,其他的体制都各有千秋,在管理上帝国度的事业上有诸多贡献,也兴起许多属灵伟人。由于圣经对体制所言极少,但对人的拣选却格外审慎,可见在上帝的眼中,人比组织更为重要(但不表示组织并不重要)。


教会的职分:

    圣经提到的职分,如今还有的是:长老、执事和牧师。

    A.长老(提前三:1-7) - 这里指的是治理的长老。(看附件一

    (1)具仆人的心态,深知上帝的心意,用爱心和智慧治理教会。

    (2)长老的工作就是监督教会(徒二十:28),所以治理长老的职位其实高过教导的长老。他最严肃的责任之一就是监督牧师的生活与工作,若有需要,矫正他,驱策他,辅导他。

    B.执事(提前三:8-13)- 更好的翻译是“干事”。(看附件二

    (1)具仆人的心态,深知上帝的心意,用爱心在教会管理庶务,特别是慈惠的事,给予那些需要的人援助,使牧师传道可以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3 - 4)。

    (2)圣经有例证显示,如司提反与腓力,执事有时候也参与传福音的工作。

    C.牧师和教师(弗四:11)- 占了两个职分,即是治理,也是教导的长老(但教导的职分占优先的地位)。

    (1)由于这是一个全时间的事奉,有上帝特别的呼召,加上作先知讲道和成全圣徒,各尽其职,所以当受特别的敬重。(提前五:17)

    (2)具仆人的心态,深知上帝的心意,对内用爱心治理和牧养群羊;对外宣教和传福音。(徒二十:28,31,犹3)

 

今日默想/讨论:


    “我所属所事奉的上帝。。”(徒二十七:23)- 谁来评估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11 22:47:0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五课 - 教会的组织和治理(二)- 职分

 

 

 

温习:    

 

  圣经的管理观和领袖观清楚显示:

 

 

 

摩西时代

王国时代

旧约的以色列

组织

无  ----------------〉 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领袖

仆人心态

君王(主的心态)

 

 

 

使徒时代

现在

新以色列(教会)

组织

无 ----------------〉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领袖

仆人心态

仆人心态


 

 

 


 教会的行政体制有罗马天主教制、监督制、公理制和长老制。除了天主教制是背道离教外,其他的体制都各有千秋,在管理上帝国度的事业上有诸多贡献,也兴起许多属灵伟人。由于圣经对体制所言极少,但对人的拣选却格外审慎,可见在上帝的眼中,人比组织更为重要(但不表示组织并不重要)。

教会的职分:  

 

 

   圣经提到的职分,如今还有的是:长老、执事和牧师。


    A.长老(提前三:1-7) - 这里指的是治理的长老。(看附件一

    (1)具仆人的心态,深知上帝的心意,用爱心和智慧治理教会。

    (2)长老的工作就是监督教会(徒二十:28),所以治理长老的职位其实高过教导的长老。他最严肃的责任之一就是监督牧师的生活与工作,若有需要,矫正他,驱策他,辅导他。



    B.执事(提前三:8-13)- 更好的翻译是“干事”。(看附件二

    (1)具仆人的心态,深知上帝的心意,用爱心在教会管理庶务,特别是慈惠的事,给予那些需要的人援助,使牧师传道可以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六:3 - 4)。

    (2)圣经有例证显示,如司提反与腓力,执事有时候也参与传福音的工作。



    C.牧师和教师(弗四:11)- 占了两个职分,即是治理,也是教导的长老(但教导的职分占优先的地位)。

    (1)由于这是一个全时间的事奉,有上帝特别的呼召,加上作先知讲道和成全圣徒,各尽其职,所以当受特别的敬重。(提前五:17)

    (2)具仆人的心态,深知上帝的心意,对内用爱心治理和牧养群羊;对外宣教和传福音。(徒二十:28,31,犹3)

 



今日默想/讨论:   

 

 

  “我所属所事奉的上帝。。”(徒二十七:23)- 谁来评估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一:

 

 

简明归正神学 - 教会论

第十五课 - 教会的组织和治理(二)- 职分

附件(一) - 长老的职分(经文:提前三:1-7)

 

 

 


1。提前三:1 “‘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

    为了“监督”这个衔头,教会就争论不休了好多世代。“监督”的原文是episkopos,英文是翻译为bishop (会督,钦定本KJV),overseer (NIV,NASB)。究竟“监督”和“长老”有什么分别?“长老”的原文是presbuteros,英文是翻译为elder (钦定本KJV,NIV,NASB)新约里,“监督”用在教会的只出现在徒二十:28、腓一:1、多一:7。至于“长老”,用在教会的则出现在徒十四: 23、十五:4、22-23、二十:17、提前四:14、五:17、多一:5、雅五:14、彼前五:1、约贰1、约叁1等。这两个衔头从来不会出现在一起,你觉得怪吗?

    其实,最好的解释是:它们是同一个职衔的不同称呼。我们只要比较徒二十:17 和28 两节,保罗对以弗所教会的同一班人,却用了“长老”和“监督”不同的称谓。所以,“监督”是职责的称呼,职责是监管教会的整个运作;“长老”则是用来描写教会领袖的个人实况,他们年纪较大,在社会和教会里都是比较有名声,老练和受人尊敬的人。在旧约里,我们时常看到:“长老”的头衔,他们在以色列会众中是德高望重的人。大家还记得当摩西因独自管理以色列会众的大小事,弄得疲惫不堪时,上帝吩咐他要拣选七十位长老来分担工作吗?从下面这些经文,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长老的职责是何等重大:

    “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若遇见被杀的人倒在田野,不知道是谁杀的,长老和审判官就出去,从被杀的人那里量起。。。”(申二十一:1-2)

    “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申二十一:18-21)

    “摩西和以色列的众长老吩咐百姓说:‘你们要遵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申二十七:1)

    长老的职分一直传下来,在新约教会里,长老也成为首要的地位。他们要供应,要治理,要监督,要保护,要教导在上帝家里的人。

    我个人觉得教会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个衔头而争执不休。“长老”也好,“监督”也好,“主教”也好,就由教会或宗派自行决定好了。

    保罗说:“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 这是一个心愿:“我羡慕做执事,我羡慕做长老。”这样的心愿是好的,表示那个人有志要服事上帝,要装备自己让上帝所用,像上帝称许迦勒,说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民十四:24)这样的人不是出风头 ,不像别人立志要做大商家,要做。。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益处,乃是为了上帝国度的事业,所以是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2。提前三:2-7 “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或作端端庄庄的使儿女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作监督的资格是什么?在这六节里,保罗没有半个字提到他的教育水平,他有多少家财,他的社会地位。所以,作监督的资格不是取决于那个人有没有五个C (这是新加坡人的说法,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也有追求五C 之说。五C 是 Careers (职业)、Condos (公寓)、Clubs (俱乐部)、Credit Cards (信用卡)、Cars (轿车)。),而是注重他的品德和行为。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奉献,就选那些富翁作长老;不要因为那个人在社会上有地位,跟权贵有关系,办其事来容易,就选他为长老;不要因为他在工商管理方面是专长,就选他作长老;不要因为他的教育水平高,是大学毕业生,就选他作长老。我们在选任长老的时候,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符合这段经文里所列出的条件。条件虽然多到吓坏人,但为了国度的事业,我们必须谨慎而行。这些条件可以归纳成四方面来讨论:

    A。个人的品德行为:

    (1)无可指责(Anepileptos,英文是blameless) -- 原文是指完美无缺,像一只没有瑕疵的花瓶。人又怎么可能全无过失呢?所以,保罗绝对不可能要求长老是个完人,他的意思是:在教会服事,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千万不要给人抓到把柄,使上帝的名受到耻辱。

    (2)有节制(nephalios,英文是vigilant) -- 这个字跟下文的“不因酒滋事”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作长老的,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心神都是清醒的,不爱争吵,行为不粗野,像醉酒的人那副模样。

    (3)自守(sophron,英文是sober) -- 意思是作长老的人,有自制力,说话做事都能恰如其份,不走极端。

    (4)端正(kosmios,英文是 of good behaviour) -- 跟提前二:9 “正派衣裳”的“正派”同字。这是流露在一个人外表的高雅态度,这种态度是很难装假的,乃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5)不因酒滋事(paroinos,英文是not given to wine) -- 新约时代,喝酒比喝水来得安全,因为食水供应不足,又常受污染。所以作为长老,一定要在喝酒上有节制,不然就会叫主的名受辱。

    (6) 不打人(plektes,英文是no striker) -- 在早期的使徒法规(Apostolic Canon)有这样记载:“当会督,祭司或执事,看见信徒做错事,或非信徒伤害人,因而想藉责打来阻吓他们,我们命令要革除这等人;因为我们的主从来没有教训我们这样做。当他受人谩骂时,他 不应还人辱骂;当他受人殴打时,他不应回击;当他受痛苦时,他也不应恫吓别人。”做长老的,不但不随手打人,连言语夸大、欺吓的言行都是不该有的。

    (7) 要温和(epieikes,gentle) -- 温和的人不是包青天,只讲公正严明,他能体察制定法律者的原意,而不止看法律本身;他看人的动机而不止看行为;记念人的好处,而不是他的恶;遇到争辩的事,他虽然可以依循法律来解决,但他更会用爱心来处理。有这样的长老,教会就不会处在剑拔弩张的气氛,大小事都能在融洽的气氛中得到解决。

    (8)不争竞(amachos,英文是uncontentious) -- 意思是不愿意打斗,如罗十二:18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9)不贪财(apilarguron,英文是not covetous) -- 钱财、美色、权势是每个男人的陷阱。贪财的人很容易受贿赂,也只为自己的利益做事,这种人绝对不能成为长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1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