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圣灵的引导——动力的生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真理?在耶稣基督的时代,整个希腊的哲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希腊人说:「我不是真理,我也不是智慧,我不过是爱智慧的人。」所以他们不敢说他们自己是智慧,特别当苏格拉底勇敢挺身反对智慧派的理论以后,希腊人即不敢再称自己是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说:「你凭什么收学费?凭什么教导人的时候收钱?你们这样做法,好像你们垄断了真理、垄断了智慧,而你们有资格卖智慧似的。」苏格拉底又说:「智慧是共有的,而真理是普世性的,让别人与你一同明白真理是应该的。」可能有人会问我:「那为什么你的讲座有收费呢?」请你明白我收费的动机是和智慧派不一样的,这种收费的动机是根据圣经:「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因为很多免费的聚会,你要来、不来很随便,但你若付了钱就知道「我买了票,我必要去」 。况且这些钱不是为个人益处,而是为神的工作。所以,我们并不是出卖神的道来拿钱的人,我乃是照着圣经的原则使你学习怎样把你的心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给你有机会借着金钱来认识价值的正确衡量观念。神知道我们的动机,问心无愧的。

 

    自从苏格拉底对智慧派那些人的动机大肆攻击以后,没有一个人敢讲他是智慧的祖师,只能说「我是爱好智慧的人」(Philosophy 就是「爱智慧」之意,就像爱乐交响乐团叫做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前面有个 Phi1)。从苏格拉底以后一直到耶稣的时代,没有一个人敢称他自己是智慧、是真理,直到耶稣在世时才讲出「我就是真理」 、「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生命」。当他这么讲的时候,好像耶稣是自大狂,是绝对狂傲、高举自己的人,但是我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你,除了真理的本体有资格如此自我介绍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柄讲同样的话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知识的本体永远是一个被追求的对象吗?从圣经的总原则来看,知识的本体永远是自我介绍的本体,是把自己带到人间的本体。因此,祁克果的 the subjective truth (主体性的真理)还没有资格了解到我要提的Subjectivity of the Truth (真理的本体),知识的本体是神,知识的本体自我启示了之后就产生了道来到人间的可能性,人才有了解真理的可能性。人被造原是为此,所以当人的理性被其他被造的理性带到一个与神的真理相背或相异的地步时,必须要有圣灵的引导把真理带到他心中,再把他的思想带回真理之中,所以「道」引导思想。

 

    神创造理性,又用他所启示的真理来引导他所创造的理性。我在过去的讲座提过几次这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要一提再提,使每一个时代都明白「人的理性不是上帝」!我们需要理性,但我们不能走「理性主义」之路。当我们的理性没有被真理引导的时候,这理性就是流浪在思想界的浪子;当我们的理性被道带回神面前的时候,这理性就因而浪子归家,这才是「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是什么?在我的总原则的考察来看,信仰不是抹杀理性,也不是压制理性、批判理性;信仰乃是「带回理性」。你若明白这个原理,你的布道就不同了,你和人谈话、看到每一个人都觉得很可爱。你若要一个人信主就不会把他当仇敌看;一九七三年我在台中和台北大大呼喊说:「台湾的基督徒天天为大陆祷告,你们正在假冒为善!因为你们口口声声骂共产党是共匪!你既把他当匪类看就不会爱他,你还会传道给他吗?上帝若真把大陆的福音门打开,你看见他们个个像“匪”,你一定跑掉的。你怎么会对“匪”产生爱情呢?除非你爱他到一个地步 -- 人家叫他“匪”,你却不叫他“匪”而叫他“人”,你才会传福音给他。」从一九七0至到一九九六这二十六年来,我没有说过「共匪」、「毛匪」 、「周匪」。。,。。。。。。。。你们一面反共反得厉害,一方面又盼望福音的门打开,这是虚假的。

 

 

《略去一段。。。。。。。。


    圣灵会慢慢引导人的思想到合乎真理的地步,而当人的思想、理性功能与上帝的道慢慢合一时,这个理性功能就变成很美很美的一件事情。圣灵使人降服真理之后,接着就带人进到第二个地步,就是对真理 (上帝的道)产生一种爱,这是感情的回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1 13:43: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灵引导情感爱慕真理

 

    许多无神论者没有足够的理由讲出为什么他反对上帝,那些抵挡、反对上帝的人没有足够的理由讲清楚为什么,恨上帝;假如没有神,为什么他要恨神呢?是不是这位神对他不好呢?一九七二年在卫理堂有人问我一个问题:「陈鼓应教授在台大说上帝是坐在星座上面的独裁者,他说在旧约里,神杀了许许多多人,他是残暴的上帝,我们不必信他。唐牧师的看法如何?」上帝如果真的像陈鼓应所讲的那么凶,那么,在他那本书还没有写完之前,上帝一定就先杀了他!反正上帝已经杀了那么多嘛!再加上一个陈鼓应亦无妨。如果上帝先杀他,让他那本书不能出版,就证明了陈鼓应所讲的「上帝的凶狠」是真的;但是,陈鼓应那本书能够印出来卖,你还能买到,上帝容许这样反对他的人写完书后,还能再呼吸他创造的氧气进去,这就是神对他的爱嘛!所以大家的头脑常常不够逻辑,很容易就接受那些莫名奇妙的反对理由。

 

    一个反对神的无神论者,应该是「因为神是不存在的,所以不需要恨神,而若他一方面反对有神、一方面却恨神,这就证明他的无神论是虚假的。这很简单的逻辑,知识分子都常常搞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理性需要归回真道才能发现原来神是这么好,神的道这么美,神的真理这么深奥又能浅出,与人的生活这么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每个礼拜去听道干嘛!都是讲天堂的事,我在地上何必一天到晚想天堂的事。时间还没到,排队排好几年都不会轮到我,所以我不必去听,与我无干。」我告诉你,我在雅加达的那个教会有许多世界级的重要人物,例如全世界零售商总会的主席从去年开始轮到我一个会友接任,他的伙计已经有两万一千人,这个大老板每次来做礼拜时都渴慕的不得了,收藏了很多讲章大纲。有一次我坐在他汽车里,他说:「唐牧师,这些是我的宝贝。」我问:「什么东西?是不是你的银行存折?」「不是。」他打开来的是三十多个礼拜的讲章记录,他常常在看。「唐牧师,当我发现上帝的道与我的生命有绝对的、天天的关系后,我现在做人和过去不一样了,因为我靠上帝的话活在世上。」

 

    亚洲银行总会的主席也在我的教会,他每个礼拜早上七点来聚会,很注意听道,因为他发现神的道与人非常有关。今天的教会往往是女人多、男人少,为什么?因我们建立了女性风格的讲台,妇女来听「爱主」啊、「热心」啊。。。,很适当;男人却说「我作律师的,听来听去和律师没有关系」、「我作政治家,听的道和政治没有关系」、「我做社会工作的,听的道和社会没有关系」、「虽然牧师讲的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都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啊,怎么会没有关系呢?实在太有关系了!你们这一群受过神学装备、神学讲座熏陶的人,一年一年继续不断地来好好预备自己,建立一个更新的、属灵的、有特别吸引力的、与人群有关的神的道,使人能够爱慕上帝的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明白上帝的道的结果,并不等于是与上帝的道合一;明白上帝的道以后,乃是产生了感情的吸引而爱慕上帝的道。你感到这两天更爱上帝的道吗?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我以爱慕上帝之道的心来分享这些信息时,圣灵不可能不把这个爱慕放在你心里。我这一生的事奉,我敢说没有浪费我的听众多少时间,每一次我在台上尽心竭力把我所明白的道分享出来(虽然不完全,因为我不完全,我的知识、恩赐都不完全,但我尽心的动机是很完全的分享出来),所以圣灵就藉着我对真理的爱慕感染到很多的听众,使他们也爱慕了。许多人听了一次录音带,起先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后来再听、再听,以致后来接受了,就是因为圣灵正在引导他!现今世界的各大城市塞车越来越厉害,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 神要人不得不关在车里听录音带。我说这是很大的原因,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和福音发生关系。为什么发明飞机?就是要给传道人去传道用的。所以做生意的人今天可以坐飞机是沾我们传道人的光,因为神的儿女要去传道,需要快速一点的工具,所以神才使人类发明飞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灵引导我们跟随、顺服真道

 

    圣灵引导人到了明白真理、降服真理、爱慕真理的地步后,接着,圣灵就开始呼召他。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还归从谁呢?」当耶稣从彼得口中听见这句话时,他知道彼得不再只是一个明理的人而已,不再只是一个慕道的人而己,彼得已经是一个定志跟随他的人了。请你注意,如果耶稣说「来,认识我吧」或「来,听我的课吧」,那么耶稣不过是教授的身份;但耶稣说:「来,跟随我。」你发现这句话是苏格拉底、孔子都不敢讲的话吗?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讲过这句话。「跟随」是整个生活上、行为上、整个人生旅程永不停止地追随效法。引导你的正要求你跟随他,把你的脚步、意向和整个心志放在他那里,「主定了方向,我就跟随。」

 

    约翰福音第六章,当许多门徒退去,不再和耶稣同行时,耶稣对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 (约六:66-67)当他说「你们也要去吗?」的时候,彼得没有回答「这里有面包,我为什么要离去?」、「我的病还没好,怎么可以走呢?」不!彼得不是为医病来的,也不是为吃饱来的,更不是因为「成功神学」 (prosperity theology )的影响,而是因为「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 (约六: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灵引导人明白上帝的道,引导人爱上帝的道,引导人顺服上帝的道,然后行在道中。当一个人愿意跪下来说「主啊,你是真理!」「主啊,我爱你!」「主啊,我顺从你!我一生跟随你」的时候,表示他已经离开亚当的地位,圣灵已把他带到基督里了,因此他就能口称耶稣为主,求主引导。若不是圣灵感动,没有人能口称耶稣为主。在基督里的人就与基督一样为后嗣,为神的儿女,他就能享受继续被引导的生活,因为「凡被圣灵引导的,都是上帝的儿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灵用「启示的道」引导人

 

    圣灵用什么原则来引导人?圣灵用「启示的道」 (the revealed truth)来引导人。什么是「启示的道」?每一次重要、关键性的词句出现时,错误的观念和解释也常常混淆人们的了解。当我提到「火热」的时候,很多人就把「宗教性的狂热」解释为圣灵所带来的火热;当我谈到「启示」的时候,很多人就把个人所领受的那些不知其所以然的宗教性感动当作是神给他的特别启示;当我提到「真理」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就把某些哲学理论代替了真理。我告诉你,这其中还有非常大的「本质差异」(qualitative difference )。

 

    请你注意:「启示的道」是圣经里面明文写下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敢讲「我领受启示」、「上帝特别启示我」这样不负责任、大胆的话,请你不要随便接受,因为他若真的接受了启示又记录下来,那不就多一本「启示录」了吗?因此我们不能把现在的人与先知、使徒所领受记载于圣经的道相提并论,这是灵恩派一个最大、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就是对启示论的松懈,我们不可以认为自己领受了启示就以为自己很属灵,是与圣经里面的先知、使徒同样领受圣灵的那种特殊工作;也不能就自认超过平常人一点,说:「别人的教会没有圣灵,我们的教会才有圣灵;我们有了启示,神的启示一来,我们就讲方言了。」他们自以为超过正统教会的任何一派,他们很肤浅地自以为是领受启示,就把他所领受的那些超自然的因素与新旧约等同视之,或是更高一等。这样的教会很可能是不注重解经的,为什么呢?「既然有了启示!圣灵也讲话了,为什么还要看圣经?」「圣灵如果对以赛亚讲话,当然也可以对我讲话。」他们之所以会如此认为,是根据「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的经文,所以「从前他会那样做,现在他也会这样做啊」。但这其中有一个总原则他们忘记了,就是「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不是单单一个事件,否则就不会有希伯来书所说的他「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如今又「借着他的儿子晓谕我们」(来一:1-2)。他「多次多方」晓谕就表示那个「一次」并不等于单一事件或状况;「一次交付」是一个完整的托付,好像一个包里似的,是「整体性」的,是已经完成的意思,也就是神的文字启示已告一段落,已经结束。这样,圣经既已完全启示下来,我们就不可能再有任何启示能等同于使徒、先知领受启示所写下的圣经。我们必须护卫圣经、尊重圣经、爱圣经,这样我们就不会再离开原有的轨迹和上帝给我们的原有规范,神永远不变的道就在这里了。

 

    如此是否与「耶稣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不改变」相背呢?不!他的启示虽有所结束,却不等于他改变。如果「耶稣基督从前会生在伯利恒,所以他今天应当也可以生在永和,明天可以生在台中,后天可以生在冈山。。,这才是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不改变」,那么你要他生几次才叫做「不改变」?我告诉你,他曾经来一次又回去,绝不等于他改变,因为他的历史事件在永恒中显现有其固定的时刻,这就是「及至时候满足」(加四:4);时间到了,他就回到父的右边;时间到了,他再来。这都是不重复的历史事件,就成了整个福音完整的步骤,是神的永恒旨意向人间的显现。照样,基督成全了救恩、升天以后,圣灵来引导人,把人带回已经成全的救恩里面;所以,道就继续在人中间产生效用,圣灵就以「启示的道」来引导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