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纯真乃缦
收起左侧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下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要第三次传讲怜恤,关于怜悯的道理。在这段的圣经给我们看见,我们的主充满怜悯,我们的主不长久责备人,也不永远怀怒,因为祂是满有恩典,是不轻易发怒,有丰富慈爱的上帝。那神的这个本性,就成为我们应当效法祂,也应当行出像祂那种生活的一个基础。如果我们的神不是满有怜悯的,那我们要怎样学习怜悯人的生活呢?我们的圣父有这样的本性,我们的圣子有这样的本性,我们的圣灵也有这样的本性。圣父充满怜悯,所以祂以宽容,以长久的忍耐等候我们悔改,这就是「普遍恩惠」的动机。圣子充满怜悯,所以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他动了慈心,他怜悯他们,他心中爱那些,如同流离失所,像羊群失去牧人一样的人。这样,圣经一共记载了十次这样的东西,耶稣基督有十次在圣经记载「他动了慈心,他就怜悯他们,他爱他们。」这样的动情,这样的感情是圣子的感情。

 

我们今天可能就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对象,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完全无动于衷。我们许多时候是看见人的缺点,看见人的亏欠,特别敏感于人对我们的过错,过于我们能够用超越那些我们感受受亏的这种经历,去用上帝的慈爱分享我们的生命在别人的身上。所以怜悯的功课,是一件不容易的功课,怜悯的功课是一件经过长久学习,效法基督,深思神的话所产生出来,很成熟的人格所能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这种感情是宝贵的,这种感情使人超越常人,这种感情使人可以进到更伟大,更高超的人格的生活。

 

我们曾经思想到,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聪明人所追求的知识,就不一定很多。特别是越天资聪明的人越不爱读书,那些很勤劳读书的人,可能是发现自己的智力不如别人的人。所以有很多家庭,有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其实他的聪明智慧,没有低过其它的兄弟,但是他的学历比别人低的原因,就是自以为「我不必像你那样勤劳读书,我也可以有许多的事情表现没有输给你们。」所以有聪明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多的知识,而有许多的人用聪明再增加知识,那这些人就变成才智学问比别人更广博的人。但是有学问,有知识,有知识的人不等于是有智慧的人。所以「知识」还要加上「智慧」才有真正人生的方向,因为智能是知识的方向,智能是知识的根基,智能才是知识的真正的本质,而知识可以从人累积的经验,从累积的学问中间去吸收过来,智慧却需要有敬畏耶和华,和谦卑效法那些贤哲之人所传下来的经验才能得到的。

 

这是世上的智慧人他们从世界的哲士,从先古的哲人传下的真理的结晶,他们经验的结果所吸收之后而有的。但是天下有一种智慧人不是天下这种人,普通世人可以相比的,就是从敬畏耶和华,认识至圣者,又远离罪恶而产生出来的。但这样的人虽然很多,教会里面也有一些,但是我们看见了,这些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结论 ---- 有知识而求智能的人,虽然是很少,但是有心灵深处天良的真正的纯朴,加上怜悯心的广大心怀的伟大的人更少。这样呢,这世界聪明人还比伟大的人更多。有很多人聪明,因为他们不愿意受欺骗,他们有智慧,因为他们要高人一等。但是一个有怜悯人的心情的人,这样的人格才是伟大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不是怎样去吸收,抢夺,去争取,去拥有别人身上所有的,成为自己所有的一部份,而是愿意在自己生命中间分享,牺牲,舍己,叫别人从他的生命中间,领受一些的好处。这样呢,这种牺牲,舍己的心,就使他成为伟大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的时候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有什么东西你越剪它越高?越剪它越高?」我说「怎么有这样的事情呢?每一次剪它就低了,再次剪它就低了。」后来呢,我想了半死想不到。他告诉我有两种东西你越剪它越高,我说「什么东西啊?」「就是女孩子的辫子!」所以越剪它就越高,越剪它就越高,不是越剪越低,是越剪越高。还有什么呢?他说「就是男人穿的裤子,你越剪它越高,越剪它越高。」所以我们的观念一剪就低,一剪就低,不一定的!从上挂到下的,你越剪它就越高,从小长到上的越剪它就越低,这个叫做 antithetic thinking process,你的思想有一种反过来思想的这种程序的方法,这样呢,你就很聪明了。「那还有一个东西,什么东西你越拿它越大,越拿它越大?」我说「怎么有这样的东西呢?你拿一部份它就小了,一块饼干,你拿一部份它就更小,再拿再更小。」我想得半死想不通,原来我不是太聪明的人,想了几天才知道那个答案是什么呢?---- 沙坑。这个沙坑你越拿一部份沙,坑就越大,所以越拿它就越大,越拿它就越大。所以我后来想,「哦,原来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普通人的头脑,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事情。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但是有一种真正拿了会更大,拿了会更大,就是什么呢?怜悯的心肠。你怜悯别人的时候,你怜悯的心肠就更宽大了。你再更怜悯人的时候,你怜悯人的心肠就更宽大了。这是一个违背自然律,真正不是用反面思考的程序所能了解的,这是真正圣经里面的原则。我们越舍己,我们的「己」就越大,我们越与人分享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越丰盛。所以这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就是尽量从别人的生命中间,挖一些东西来自肥,来使自己更多的享受,更多的占有,更多的拥有世界物质的这些东西。

 

另外一种人就是从自己的生命继续挖出一些东西分享与人,照顾别人,怜悯别人,体恤别人,供应别人。而圣经很清楚的给我们看见,神赐福给那些怜恤别人的人,因为怜恤别人的人,必蒙怜恤(参:马太福音:5 章 7 节),照顾别人的人必蒙照顾,一个关怀别人的人,必蒙上帝的关怀,神在这件事情上,从来没有做错事。神的眼睛照顾那些真心愿意照顾别人的人﹔所以一个人为主的缘故,受主的爱的激励,分享自己的人,他们绝对灵里不是越来越贫穷,阿们?

你越分享自己,神就给你越丰盛,丰盛的生命哪里来的?从主耶稣基督那里来的。而主耶稣基督说,「我来不但叫人得生命,而且得的更丰盛的生命。」而丰盛的生命,除了主赐给我们以外,我们要问,「是借着什么办法赐给我们的呢?」原来是借着效法基督的舍己而产生出来的。当我们跟随主的时候,我们不但领受那救赎之恩﹔当我们跟随主的时候,我们更领受他完人之范,他成为模范,完全的模范。他怎样关怀别人,怎样牺牲自己,怎样舍弃自我,怎样愿意分享他的生命,这些不单是救赎的,更我们效法的。「救赎性」是基督的救恩,是主和救主在我们身上的工作,而「效法性」是基督的榜样在我们身上感化我们,带领我们,感动我们,使我们照样去做他所做的工作,活出他所活的样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基督教的新派,只注重「效法基督」这一方面的基督教的生活,而忽略了基督的救赎,使我们称祂为主这一方面的救恩的工作。所以福音派注重「救赎性的基督」,而新派就注重我们应当效法他的「道德性的基督」。如果这两方面我们兼有,我们在基督教的生活就非常丰富了!有很多福音派的人,只要耶稣为救主,只要耶稣赦免他的罪,但是他们就坐享其成,领受救恩以后,有信没有行为。而圣经说,「有信心没有行为」是什么?是死的(参:雅各布书:2 章 17 节)。所以我们领受救赎的结果,乃是让这位主继续在我们生命中间掌权居首位,用他的生活,用他的舍己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使我们像我们的主。

 

耶稣不但说,「你们要跟随我,你们要接受我,你们在众人面前承认我,我在父的面前也要承认你们」(参:路加福音:12 章 8-9 节)。主耶稣又说,「你们要效法我,你们要跟随我,你们要背我的重担,你们要负我的轭,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重担是轻省的」(参:马太福音:11 章 28 节)。这样,耶稣基督不但拯救我们,耶稣基督也教导我们,祂不但亲自道成肉身使我们领受救赎之恩,他也亲自活出为人,成为我们终生的榜样。我们感谢上帝!

 

那在这怜悯人的事情上,基督是完人之范,是万世师表,他真是每一个活在世界上的人,应当好好学习的一个榜样。感谢上帝!祂动慈心,他同情人,他大大发动他的爱,如同何西阿书所说的,「我的怜爱大大发动」(参:何西阿书:11 章 8 节)。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描写,我几乎没有看见任何一个诗人,或者任何一个文学家,用这么简短的几个字,描写感情怎样发抒出来,「上帝的怜爱大大发动」,为什么呢?因为祂怜悯那些不该有怜悯的人,祂要赦免不该赦免的人,祂用祂的慈爱临到那些不应被爱的人。所以这里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祂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祂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参:诗篇:103篇8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基督徒的渴慕(一)--不当有的渴慕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新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渴慕」。我们有没有一种内心的一种向往,爱慕,如饥如渴的盼望得到,盼望达到一些感情需要的事?这个叫做「渴慕」。这是人性中间相当常常发生的事情。那我们大家先读一节的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六节,翻到了我念一次,以后我们一同开声来念: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今天我们要思想的是另外一个题目,就是「渴慕」。每一个人都有对自己所现有的,不满意的这种状况,而这个不满意的产生是根据什么?是不是根据我们里面有一个需求,里面有一个标准,是超现实的境界里面的一些本质。也就是无论我们达到怎样的地步,我们都感到还不够,我们已经有怎样的成就,我们还感到不理想。那这个理想也就是从内心中间产生出来的,那到底是从什么根基产生出来的?为什么我们看见别人比我们更好,我们可能妒忌,也可能羡慕?嫉妒的时候,恨之入骨,不共戴天。羡慕的时候,盼望我们快快像他那样,可以有他的成就,可以有他的成绩。

 

我八岁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很有灵性,很爱主,每一次她讲话,她教圣经的时候,深深感动我的心,所以我非常佩服她,非常羡慕她,很盼望我能够像她那样,甚至连她的脸型,我也装作差不多要像,我才甘愿。所以她的嘴巴是这样的,所以我就每天试试看装成那样子,盼望有一天可以像她的样子。其实后来我再想起来,我的嘴巴的形状比她好看得太多了!但是为什么对她有那个爱慕,渴慕像她的情形,以致产生对自我不满,对自我要改进的一个需求?

 

那,这个自我的不满,对更高境界的渴慕,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东西是神的形像而来的。因为上帝是完美者,上帝是绝对者,上帝是永恒者,上帝是至高者,所以人按照上帝的形象样式而被造,人就有「完美」的观念,有「绝对」的思想,我们有至高的标准,我们有理想的可能性。这个理想,这个要求至高,要求完美,要求绝对,这种绝对的心理,求全的理想,这个对理想想象的需求,这些都是神形象样式,在人里面一个很清楚的反应,很清楚的一个写照。

 

所以人之所以为人,人是不应当满足于现状的,这也就是人之所以能够有进步的可能。那我从这个角度来看,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把人造在一个可以继续不断长进,而且以祂为终极目标,为追求的目的这这个可能性,所以我们要感谢上帝!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满,对更全,更高,更绝对,更完美,更永恒的追求,这也可能变成一个很坏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追求,结果就使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贪慕,有一种玷污的感情。所以这些的爱慕,变成跟罪发生关系了!所以,这样,我们就应当先把这个「爱慕的本能」,跟「爱慕的堕落」把它分开来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原先造的都是美好的,犯罪以后都玷污了,神原先造的都是清洁的,犯罪以后都是污秽的。所以,所有最美好的东西,当已经被玷污以后,变成最可恶的东西。性的本能是很美好的享受,上帝造人有性的功能,是超过所有动物最大最大的享受的范围。但是性这么美的东西,当人把性走错方向的时候,就变成人生最肮脏,最污秽的事情。所以,无论哪一国,无论是无神论的国家,无论是有神论的国家,无论是非基督教的地区,无论是基督教的地区,当一个最伟大的人在性的事情上跌倒的时候,都认为是一个丑闻,认为是一个伤风败俗,是败坏他自己的名誉,遗臭万年的事情。

 

为这个缘故,我们看见最美的事,可能因堕落的缘故,因为罪的玷污的缘故,变成最丑的事情。照样,渴慕的事情,也是如此。人如果没有一个渴慕更高,更美,更完整,更绝对,更永恒的这种需求的话,那么人就根本没有进步的可能。一个没有追求,没有进步可能的人,他跟猪,跟狗就没有分别了。因为这些动物牠们没有需要更好的生活,更伟大的明天,更高的理想,来改变牠们对现状不满的这种心情。

 

所以,动物几千年前的生活跟现在的生活是一样的。猪今天的生活方式,跟几万年前的猪的生活方式是一样的。牠就满足现状,牠没有渴慕再有一些新的东西,来改变牠的生活,来提高牠的程度,来改变牠的环境,牠没有这个需要。为这个缘故呢,满足是好事吗?是。满足是好事吗?不是。渴慕是好事吗?是。渴慕是不好的事吗?也不是。所以,这个不是见人见智的问题,是善恶在其中怎样操纵神原先放在人本性中间的这些本能的问题。

 

所以,渴慕如果是脱离现状追求更高,更美,更完美,更绝对的东西,这就产生了人的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一个不会进步的人,一个不敢作梦的人,是很难改变自己奋斗达到更多成就的人。所以我们应当敢有理想,敢梦一些人所没有看到的事情。这些的东西,使我们脱离现状,脱离已经有的成就,使我们不敢自满自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样呢,我们不是常常听说要「知足常乐」吗?如果一个人不知足,他就永远是痛苦的,但是「知足」跟动物的「生活没有改变」又好像是一样的。所以到底知足是好的呢?或者知足是不好的呢?这样,我们连「知足」这个概念,都分清楚在哪一个层次,在哪一个范围的中间。「我不知足,我渴慕有更好的前途。」那这个「更好的前途」不在现实中间找到,我要怎样去达到呢?我要奋斗。我要怎样去达到呢?我要对付自己,我要披荆斩棘,我要赴汤蹈火,我要勇往直前,我要面对困难,我要向极限挑战。那,这些就是不满于现状的人所产生出来的意志跟行动。那这个「不满」是一件好事,但是满足也是一件好事,那我们就很难分辨了。所以,这样,欲念中间的「渴慕」这个东西,许多的宗教也不曾看到,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观念来评论这件事。

 

在基督教的观念里面,欲念中间,渴慕,需求,长进是从来没有被禁止的事情。所以,圣经的观念跟佛教的观念是很不一样的,在佛教的观念里面,「欲」的本身就是一种罪恶,「欲」的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根源。所以你减除你的欲,你就减除痛苦的可能,你如果能消灭你的欲,你就能进到极乐的世界。所以呢,佛教最高的境界,叫做「涅盘」 . 没有欲,没有向往,没有更高的要求在那边,就达到最高界的满足。那么,这样的话,基督教跟佛教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所有受过佛教影响的地区,他们的进步是慢的,但是基督教的地方一定进步是快的。基督教没有拦阻过,人有欲念中间的渴慕,欲念中间的追求。但是基督教对欲念跟欲念与罪恶与正义之间的关连,就做了很清楚的分析。

 

保罗说「你要把邪情私欲钉在十字架上」。所以,这样,这个「邪情私欲」,是指那错误的欲念,是错误的感情。这样,「正情正欲」是必须有的,「邪情私欲」必须要除去的。这样,就把欲念,渴慕,需求,追求的这个东西,先把它分成是善是恶的事情。所以,这样,「感情的圣化」就变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绝对不能妥协,不能取消,不能轻视的一件事情了。我们的渴慕是在纯正的,是真理的,合符神的正义和神心中所定的这个范围里面的﹔或者我们所有的,我们不满足,我们所想,所渴慕的,是神旨意之外的,是撒旦把这个欲念放在我里面,以致于是没有圣化的,邪恶的感情﹔这个一定要先清楚的分开来。这样,基督徒就不会走一条很胡涂的生活的路线了,愿上帝赐福给我们,把这个先分开来。

 

那么,圣经里面到底有没有把人的欲念压制下去,把人的思想,理想压制下去的这些的观念呢?我相信如果有人从某些圣经节中间,提到这一类的事情的话,他一定是误解圣经,他一定是错解圣经。所以呢,圣经的观念不是禁欲的,不是压抑的,不是拦阻我们的欲念的需要的。圣经是引导的,是疏通,使我们进入正轨,使我们的欲念归正在神的道路,神的原则,神所计划的范围里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呢,杰里迈亚岂不是对巴录说,「你不可为自己图谋大事」吗?所以呢,这样,基督教旧约里面,岂不也是拦阻人图谋大的事情吗?「你不可为自己图谋大事,因为你为自己图谋大事,是神所不喜悦的。」所以,很多人就在这节圣经,把整个解经的重点放在「图谋大事是神所不喜悦的事情」上。这是完全错误的解经!因为那一段的圣经所讲的,重点不是「图谋大事」,重点是「为自己」,你明白吗?你不可「为自己」图谋大事!当你为自己图谋大事的时候,你就重蹈撒旦的路线,你是进入到牠的圈套中间,你是效法那邪恶的君王,世界的王,牠是为自己打算,为自己图谋大事,是神所抵挡的,神所审判的,是对神的计划的抵挡者,撒旦。

 

那么圣经说,你可以图谋大事吗?当然,圣经这样讲,所以,那个「图谋大事」,也就是我们愿意做更大的工作,我们愿意有更大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教会里面,几乎很少人注意到的我们的毛病在这里。

 

今天如果有人要做大,许多基督徒就用错误的观念去拦阻他,「你不要自大,你不要爱大,你不要自夸要做大事情。」这是完全不合圣经的事情。有一个青年人对我说,「感谢主,我常常考试刚刚六十分,我不要太多,免得我骄傲。我也不要得太多,太高的分数,免得老师以为他很会教。」我说「你这个思想是有点神精病的思想!」他说「是啊,我们不要贪图虚名。」我说「你不要贪图「虚」名,但是你要记得,美名胜过大财」,我们「慕名」是正常的,我们「求名」是不对的,我们「逃名」是不必的,我们「成名」是要感谢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基督徒(特别是福音派的),不懂这个原则,所以我们自甘落后,远远被抛在后方,不但不自卑,还以为自己很属灵。今天有许多的青年人,就这样把自己不是「隐藏」,是「埋藏」下去。我从十多岁的时候绝对反对这个事情!所以我这一生奋发图强,把许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做出来,告诉人,「这应当是基督教的正轨,这应当是基督教的青年应当有的精神。只要你的渴慕,你的雄心大志,不是为自己,是为神的缘故。」

 

耶稣基督自己讲什么话呢?「你们要做比我更大的事情」有没有呢?耶稣基督生在律法之下,耶稣基督蒙差遣到以色列中的迷羊中间去,所以他就在限制的中间,他没有突破,就在从耶路撒冷,耶利哥,一直到加利利,最多到低加波利的那一带的地方,周游四方行善事。耶稣基督却用他自己那有永恒的眼光来看,他的门徒应当做比他更大的事情。所以他应许说,「你们要做比我更大的事情。」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今天很多的教会领袖,只盼望他的下面永远比他做更小的事情,下面的下面做更小更小的事情,所以「一代不如一代」,教会没有办法进步。

 

灵粮堂的创立人赵世光,二十多岁已经游历世界布道了,但是今天很多台湾的人,到了四、五十岁,还说「我们晚辈,我们晚辈....。」四、五十岁「晚辈」?宋尚节四十多岁就死了,你还在晚辈,快要死了还在晚辈。所以这种谦卑是不需要的,因为没有发奋图强,没有雄心大志,没有愿意做大事情的这个心志,所以我们教会就停下来。

 

我告诉你,老实讲,我的 market 不是这样小的,但是因为台湾的筹委会,你们的雄心大志是这么小,所以在这几个国家里面的查经,最少人的就是台北。我已经忍耐六年了,你们没有想突破,你「感谢主,位子比较满了」,你就感到满意了。神给每一个人的恩赐多大,要达到的果效多多,不是你们定的,你懂吗?「多给谁向谁多要」,所以以后神怎么审判我,不是你们可以决定的。我们没有思想怎么突破,没有突破就是永远没有进步,我们只满足于所有的。你说「不错了,没有一个牧师敢像你,每个礼拜讲道,六年来还是满满的。人家的查经会二、三十个人就很好了。」你为什么比下不比上呢?因为你已经习惯没有大心志了,你已经习惯不求突破了,你已经习惯认为欲念就是罪恶,所以图谋大事就是不对。圣经说「不可为自己图谋大事。」而我们呢?不懂这句话。耶稣说「你们要做比我更大的事」,我们也不懂这句话。所以我们一看到「大」就是骄傲,「大」就是自夸,「大」就是狂妄。其实不是的,我们只要不是为自己,我们尽量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真感谢主,我抓紧时机,在「受难记的回响」那一天,那一件事情,我在印度尼西亚用了七千块美金做宣传费,我们就临时六天里面讲「受难记的回响」,结果呢?上帝给我们七千个人来听。现在时机已经过了,你用同样的题目再开讲,可能七百个人也达不到。但那个时候最大的还是印度尼西亚,因为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把这个心志做出来,而最小的一个其中还是台湾。你们「只要有一千人就很好了,感谢主!」台湾什么时候要突破呢?突破不是犯罪,做大没有错误,「主啊,扩张我的境界。」雅比斯的祷告也没有错,但雅比斯的祷告,超过耶稣的主祷文来教导人的时候,那是错的。因为耶稣教导我们祷告,怎样祷告你不去做,你就偏偏回到旧约里面曾经有的一个祷告蒙上帝悦纳的例子,把它当做那就是我们祷告的目标,那是你的错。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分辨清楚圣经的原则,我们越事奉越错,一直做一直错,越多做越多错,你明白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做大没有罪。你们要不要多人蒙恩?要。你要不要更多人得救?要。所以做大有什么错?「你说多人得救不要做大嘛!一个个个人布道就好了。」我告诉你,「个人布道」是一切布道的基础,但是做更大的布道会没有错,只要讲的是真理,只要每一个人听清楚了耶稣的福音,更多人同时得救,有什么错?所以做大绝对没有错。你渴慕的是什么?你要去明白,你所渴慕,所追求的不是在人的范围里面,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神,那就好了。

 

耶稣基督从来没有压制过雄心大志的这种渴慕的心理。所以当耶稣被卖的前一天,西庇太的太太,到耶稣的面前说「我盼望你得国的时候,我只有两个男孩子,你一定要让我比别人优先一等,一个做左相,一个做右相」。她没有说,「雅各布布在右边,约翰在左边。」也没有说「约翰在右边,雅各布布在左边。」她说「两个左右相,只要我的两个孩子做了最高,我这个做母亲的就满足了。」那么,这种是为自己图谋大事,是为了姓西的家求高官大职,这就是很不好意思,但是她一点也不会不好意思就这样提出来了。

 

耶稣基督对她说什么呢?耶稣没有说「不可以的,母亲替自己的孩子讲话,妳要妳的一个左,一个右,别人的孩子怎么样?妳知道吗?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没有人望子成虫。天下父母都望女成凤,没有一个望女成鸡的。所以呢,你们怎么可以自己为自己想?」耶稣完全没有批评她,耶稣认为她那样想是可以的,因为人有高大的志愿没有错,但耶稣讲的是原则。所以你注意哦,你要求多高,你要突破,你要渴慕什么,尽管,但是原则就是耶稣要讲的事情。

耶稣说什么呢?「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如果能的话,我告诉你,谁坐左边,谁坐右边,是我天上的父所定的」。所以耶稣基督没有说,「妳好意思,做母亲替孩子讲话,讲得这样露骨,这样不懂羞耻!」耶稣从来不压制雄心大志,这个原则,我相信你可能一时没有好好注意听,或者没有传道人在台湾这样讲的。耶稣没有责备说「你不可以这样!」耶稣只是说「我所受的杯,你能饮吗?我所受的洗,你能受吗?你要大可以的,但是你知道吗?我以后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我是受了万苦之苦,成为万奴之奴。」这个原则把它弄清楚了以后,你的渴慕是没有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但如此,耶稣基督看见他们在争谁做大,谁做更大,谁最大,耶稣基督没有说,「我明天要死了,你们还要争地位吗?你们还要争高位?你们要掌权吗?」耶稣没有说。耶稣说「你们中间若有人愿意为大,please(请),你愿意做大,不要紧,可以的,那你们要先做众人的仆人」,又回到原则的事情。所以圣经从来没有压制人的欲念,圣经从来没有压制人的雄心,圣经从来没有禁止人有大的志向。今天如果我们没有伟大的志向,我们没有高大的眼光,我们没有最高的理想,我们怎样进步呢?我们怎样起步呢?这个突破,这个渴慕,这个要求上进,原是神要我们做到的。所以上帝对乔舒亚说,「你年纪已经老迈了,可惜你还没有得到的地太多了」。上帝不是说「不错了,像你这么老有这么多地得到也不错了,破记录了!」上帝不会为你得到的,已经满足就叫你不必追求,上帝只会对你说,「你一定要再追求,到你老的时候,退休的时候,你还不可以停止。」这种精神在我身上有的,在你身上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看,在许多台湾的牧师身上根本没有!薛华夫人请我吃饭的时候,把我带到她丈夫的坟墓那边。以后回来的时候,她讲几句话,「多少神学博士毕业了,多少高级知识分子训练出来了,没有一个有雄心大志为上帝的国度做英雄的斗士!」她对我讲这句话,我很清楚的听进去,因为她没有讲以前我就这样感觉了。

 

如果你们听的道在台湾跟我来跟你们讲的不一样,那,我也不会悔改,因为我没有犯错,是你们要改变,因为我们有雄心大志的人太少了。

 

渴慕。「主啊,我渴慕,我盼望,我等候,我要求,我理想中间要达到的是更大的。」这个叫做「突破」。「突破」从什么人开始的?突破从亚伯拉罕开始的。突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上帝的吩咐开始的。上帝说,「亚伯拉罕,你要离开你的本族,你的本地,你的父家」。什么意思呢?「你父亲的成就你还要突破。你家人从前传下来所有的观念。你要离开,你要离开你的本族,你要离开你的本地,你要离开你的本国,你要离开你的父家,走!」到哪里去?「到我应许你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11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