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溪旁之树
收起左侧

[讨论]请发言:贫困、教育和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Dora’s 问题相比之下,好像我们这个贴子/谈论是那么冷冷清清,萧条得很。这是为什么呢”,使我在思考另一个相关问题,那就是作为基督徒,是否应该参与社区建造,关爱那些不起眼的人,还是“闭门造车”般地读圣经,钻牛角尖,而生活于律法之下,成为一个 “律法人”?

我们文化的另一个现象是很喜欢“理论”,看一看书架上,我们可窥见一角 – 有多少关于基督徒生活实践的书是中文原著?在教会里,有多少这些实际的事工:单身婚姻预备,家庭建造、婚姻辅导、子女教育和社区的特殊需要等等?新一代的基督徒们,我们该怎么行?

我同意这种看法,扶贫不只是“给钱”的问题,同时空头支票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怎么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怎么让对方看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神所赐给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能自立、独立。

你们的参与(讨论)和众人有兴趣阅读这些帖子,这确实是一种鼓励。我们正在学习、探索一条路,寻找切入点,找到更多的像你们这些对这事工有负担的肢体,一起来建立一个可行有效的模式,也便其他人参照和复制,进而扩大影响。我们要参与,也让神把我们带进一个更丰盛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溪旁之树在2006-2-18 15:01:00的发言:

我们文化的另一个现象是很喜欢“理论”,看一看书架上,我们可窥见一角 – 有多少关于基督徒生活实践的书是中文原著?在教会里,有多少这些实际的事工:单身婚姻预备,家庭建造、婚姻辅导、子女教育和社区的特殊需要等等?新一代的基督徒们,我们该怎么行?

我不太清楚这是我们文化的另一个现象还是因为我们的教会尚不成熟?你发信给的教会都是在美国的华人教会吗(遭遇99.99%冷遇的地方)?尽我所知,国内教会的复兴是在78年以后,从那时起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得救的基督徒人数有惊人的增长,据统计到现在应有7千万了,但大部分是在农村。数量有很大增长,但遗憾的是质量远远跟不上,这从你所说的关乎基督徒的生活实践的事工远远无法展开、远远不能满足基督徒的要求中可见一斑。

Anyway,爱是在别人的需要中看到自己的责任。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无需叹息而放弃,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因为在我们身后的是那造天地万物的、慈爱全能的造物主,他会赐力量给我们,用他的大能成就一切我们所羡慕的良善和信心。也许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轰轰烈烈地做,捐助1000、2000、3000个的孩童们,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尝试,从1个、2个,到10个、20个,乃至到100个、200个,神会量着我们的力量和成长把更多的孩子托付给我们。

“说实在的,这个话题在这里能得到你们这几位的专注和参与,与我们前几个月的经历相比,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受鼓舞,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亲爱的弟兄,不要灰心,靠着加给我们力量的我们一切都能做!一切都是可能的!

我会继续帮你们在国内的媒体、肢体中留意收集各种与教育、支教、扶贫相关的资料,我看出来你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强,我很乐意为你们输送各类的“炮弹”

希望各位约拿之家上热心的弟兄姊妹们也来参与,暂时没有什么建议的话,收集“炮弹”总也可以吧?无非是copy & paste的工作,需要的就是平时看报、上网时多个心眼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未感到我们的讨论冷冷清清,萧条得很。我感到的是一颗颗爱主的心和一份份对主的热诚.执着不胜于走马观花吗?思考不胜于热闹吗?虽然我的的理想不够远大,考虑的问题也不够深入,但我仍会负起我的责任.

"Anyway,爱是在别人的需要中看到自己的责任。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无需叹息而放弃,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因为在我们身后的是那造天地万物的、慈爱全能的造物主,他会赐力量给我们,用他的大能成就一切我们所羡慕的良善和信心。也许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轰轰烈烈地做,捐助1000、2000、3000个的孩童们,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尝试,从1个、2个,到10个、20个,乃至到100个、200个,神会量着我们的力量和成长把更多的孩子托付给我们。"------------支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8 21:15: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smlyfr姊妹,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机会同工呢?用祷告来求父加添更多的弟兄姊妹的负担,求父让更多的弟兄姊妹来参与,求父赐给我们更多的智慧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关注这个贴子,鼓励大家,你已经同工了!哈里路亚赞美主!

PS:上次我所提到的陈姓弟兄,即参与了清远的扶贫活动的那位弟兄,也说若还有这样的活动,他很乐意参与的!(可惜他太忙暂没有时间上来说几句)。看,我们的同工又增加一人了!主会把更多有负担的弟兄姊妹加给我们的!感谢主,他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dora姊妹没想到你的动作太快,我正想把同工的那一段
删了,你的帖子就上来了.

"希望各位约拿之家上热心的弟兄姊妹们也来参与,暂时没有什么建议的话,收集“炮弹”总也可以吧?无非是copy & paste的工作,需要的就是平时看报、上网时多个心眼咯"
dora姊妹不知你看到我41楼的空白没有,那天我从网上下了一个帖子,本意是让我们大家来作一次尝试,但我下网后,我装作与帖子上需帮助之人很熟的样子,向他留的一个固定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中年妇人说,他上街去了,这和我一早打给他的电话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他还在广州给他小孩治病等等!他说他是一盲人,但接听电话的速度之快,还可以准确的判断是谁的电话(之全我打过电话给他)就让我心生疑惑了,这下我才明白我上当了! 骗子多多,须加小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8 21:51: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的子民都是蒙神召唤的,我们不必担心世上有多少人能伸出关爱的手,有多少人能进入主的里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作为一个已经蒙神恩典,得救的罪人,怎么样真正的活在主的里面,忘却世间的烦杂,弃绝自己,那样的话我们的行动就会和神的旨意一致,并按着神的应许,按着我们的需要行事,临到我们头上的一切就都来自与神了。我还是那句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实在的找一个急需帮助的对象,按着神赐给我们各自的能力担起责任。。愿神一路引领我们的路。。感谢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联系上一位王弟兄,云南束河镇人,纳西族,他在美国晨星教育基金资助下,高中毕业后到医学院读书,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当地医院服务当地人民,据了解,他所在医院也是由美国晨星教育基金投资建盖的。 该方式是否给溪旁之树弟兄的跟进问题提供了一个摸式?

据该弟兄所言,当地玉龙县为贫困县,因当地还没有弟兄姊妹,所以他还不太了解情况。(贫困失学的问题我想应该会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Dora 的看见, [中国基督徒“数量有很大增长,但遗憾的是质量远远跟不上,这从你所说的关乎基督徒的生活实践的事工远远无法展开、远远不能满足基督徒的要求中可见一斑。 Anyway,爱是在别人的需要中看到自己的责任。],使我想起那个在广西山区搞教育研究的德国卢安克。(http://www.ocef.org/bbs/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96) 他对中国教育的观察之一就是,人们总是希望马上得到一个现成方法和答案,不会去梦想,不会去憧憬,总没想到要去找办法达到这个梦想。(该文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在这种教育方法中成长的你和我,即便是成了基督徒后,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不无受它的影响。这实际是捆钥了神给人的特定创造力,无意中也把全能的神放在我们所设定的盒子里。是的,就像Dora 所说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无需叹息而放弃,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盼望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基督徒,能看到周边的需要,靠着那创造一切的全能者,跨出自己的思维误区、走出自己的生活舒适区,做些值得对我们捡选所呼召的事。

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求神赐给我们智慧,就像smlyfr 对她想帮助的那个 “盲人” 所表现出的明辩之心。就也是我们想多了解国内情况的原因,也希望借此机会,能与国内肢体建立某种同工关系,继续探索一条可行有效,既扶平又分享福音,改变生命的事工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0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mlyfr在2006-2-18 21:48:00的发言:

dora姊妹不知你看到我41楼的空白没有,那天我从网上下了一个帖子,本意是让我们大家来作一次尝试,但我下网后,我装作与帖子上需帮助之人很熟的样子,向他留的一个固定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中年妇人说,他上街去了,这和我一早打给他的电话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他还在广州给他小孩治病等等!他说他是一盲人,但接听电话的速度之快,还可以准确的判断是谁的电话(之全我打过电话给他)就让我心生疑惑了,这下我才明白我上当了! 骗子多多,须加小心!

smlyfr姊妹,感谢神让你如此有智慧。真的在这样的事中我们更需要“灵巧象蛇”,因为现今的世界败坏的事非常多。

以下是关于小钟锟的故事的一些新报道,我引用是看到里面的监管比较有智慧,特贴来给大家分享:


捐助“一对一”、清单日日公布让人放心

网络救助为何多慷慨?

传统的“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模式正在悄悄改变———昨日,本报头版头条报道的《重病小孩弃之?救之?爱心网友激辩生命价值》引出了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网络救助缘何比一些慈善团体发起的救助活动更“火爆”?网络救助如何避免出现问题?

从支教大学生徐本禹被网络的力量推向全国继而感动全国,到本报报道的小钟锟,网络似乎已成为一个新的凝聚民间力量与资源做善事的平台。

以小钟锟为例,部分网友的捐款甚至过千元,有几位网友还捐了5000元。

决定捐钱时没有怀疑吗?

“当然,网络捐助具有一定的风险,某些人总是想通过骗取别人的同情敛聚财富。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卖身救母’事件,也使得大家对网络捐助的信心受到一定打击。”捐款最多的网友之一“雅科夫”告诉记者,自己在捐款给小钟锟前其实做过一次“小调查”,打电话到当地114查小钟锟所住的医院,向院方了解情况。后来,他还写公开信请当地网站实地核实。最后,真实的图片、实在的文字才将鱼龙混杂的网络变成了演绎真情的舞台。

“以前总以为人情冷漠,好人稀缺,经过这次小钟锟的受助事件,才发现这世上好人那么多”,广州网友“蒙泰尼里神父”在小钟锟事件中也出了不少力,年届花甲的他,网龄仅一年,他认为这次捐助也体现出网友们对虚拟社区的信任和回馈。网友晓虹则感慨地写到:“网友们的认真和努力真让我感动,我突然觉得,这种感动摸得着看得见,像股股清泉渗透我的心田哦!”

网友们普遍认为:我们的社会不乏热心人、好心人,但由于对一些官方或民间慈善机构的信任度不够,或是一些慈善活动操作不如网络救助“一对一”来得透明,或是捐助的途径不够顺畅,传统的捐助模式正在“丧失阵地”。

当然,网络救助也有许多需要检讨、总结的地方。

雅科夫认为,网络是老百姓能掌握的最低话语权,相信随着网络与人们生活的愈加密切,网络救助也会更加普遍。但核实与监督,是这种网络救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这次救助小钟锟为例,就由网友投票选出三名网友当监督员,网友们的捐款也不到钟锟父母手中,而由网站划到医院账户,防止挪作他用;同时,医疗费等花费清单几乎日日在网上公布,令网友们“捐得放心”……

可以说,本次捐助事件,为网络救助的操作起了一次较好的示范作用。

也许,“雅科夫”写给网友们的公开信,触及了不少网友心中柔软的角落:我知道大家多是挣工资的,都不容易,不想自己的辛苦所得被别人挥霍了;我也知道天下可怜的人太多,我们自己就是倾家荡产也不可能普济天下,但是我记得犹太格言里有一句话:“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正是这一点信念,让人在冰冷的现实中,尤要寻找网上的脉脉温情。有人预计,网络救助将在未来成为人们做善事的一个重要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mlyfr在2006-2-20 13:15:00的发言:
今天我联系上一位王弟兄,云南束河镇人,纳西族,他在美国晨星教育基金资助下,高中毕业后到医学院读书,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当地医院服务当地人民,据了解,他所在医院也是由美国晨星教育基金投资建盖的。 该方式是否给溪旁之树弟兄的跟进问题提供了一个摸式?

据该弟兄所言,当地玉龙县为贫困县,因当地还没有弟兄姊妹,所以他还不太了解情况。(贫困失学的问题我想应该会有)

我觉得这个方式与我之前提的建议有共通之处:都是可以长期在当地服务,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慢慢影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当然王弟兄还利用在当地服务的机会为当地人传福音就更好了。我相信只要能长期在当地,哪怕一周去一次地帮助、服务,都可以达到建立关系、传讲福音的果效。

(很抱歉这两天有一些事情处理,没有时间上来参与大家的讨论。smlyfr姊妹,我给你发了邮件,你看到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9-24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