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背后的宗教与神学动力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那样,美国目前对于灵修与工作的兴趣不是由经济理论、政府政策、或个人道德驱动的。相反,它的动机是在宗教教训与信仰之中。尤其是基督徒工商业人士的宗教动力促进了这个运动。活跃在工作场所的信仰运动之中的工商业人士常常事业很成功,然而凭直觉感到他们的工作必定是为某种更高的目的或末世论目标服务的。这些工商业人士的动力并不完全在于金钱、利润、贪婪、权力或物质利益。[14]而且,加入到这场运动中去的工商业领导通常也不是以亚当.斯密或马克思的学说为动力的(尽管他们相信斯密对于经济与伦理体系的理解更为正确)。他们认识到经济学家、哲学家、与政治家常常提出很好的问题,并且也有一些洞见,然而就终极而言他们并非令人满意的灵修滋养或伦理向导的源泉。工商业领导寻求更深刻的、永恒的灵修与真理的源泉。他们努力把他们的业务建立在他们在宗教传统中所发现的教训的基础之上。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行为在实践中从没有裂痕,而是说,他们寻求把一种不同的视野——一种灵性的视野——融入到日常的市场业务中。简言之,他们是由神学信念驱动的,相信神掌管生活中包括经济在内的一切层面。 灵修与工作运动中的工商业领导们转向伟大的宗教传统与其它灵性资源去寻找在多元化、多元文化与全球市场条件下关于意义、目的、认同、与工商业伦理等问题的答案。为了理解这场运动以及为发引导这场运动的教训,人们必须求助于圣经。在圣经中可以发现融合崇拜与工作的一个完整模式以及神学原理。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中都有许多教训与指导论及如何在神面前过一种道德的、伦理的、与圣洁的生活。这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层面,包括家庭、家族、政府、宗教实践、艺术、与经济生活。就经济生活而言,创世纪中的创世描写确认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物质是好的,人被赋予了这个好的创造物的管家职责。而且,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这就导致了一个神学的人类学,把尊严赋予所有人类。
人不能当作是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相反,他本身就是一个目的。作为创造物的管家与受托者,这也赋予了工作本身以尊严。在神眼里,工人与工作都是受尊重的。旧约给出了市场交易中伦理行为的基本规则(即为了营利的买卖)。如,十诫规定了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包括经济(出埃及记二十章与申命记五章)。这些诫命包括正面与负面的训谕,许多是有关与家庭成员、本国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经济的正义与公平交易的。利未记17:26)还进一步提供了含有宗教启示的规则,诸如在市场交易中要诚实,产品要货真价实,份量与尺寸都要准确等。这些关于经济伦理的教训还提到了当有人违反律法并犯偷窃或欺诈时应如何处置。另外,在智能书中(乔布记、诗篇、传道书)诸先知也提供了一系列关于经济生活中的伦理教训与指导。简言之,市场中的道德生活在犹太人的生活、律法中不是边缘性的而是核心性的,对于基督教的伦理而言也是如此,因为基督教是犹太教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翻到新约,对于经济事务的这种深切关注得到了继续。在最近十几年来,北美神学家们忽略了或是歪曲了这个注重点。然而仔细地阅读新约就能发现,经济领域的生活,无任是普通生活还是高层次生活,耶稣都怀有极大的关注。除了他召唤跟随他的十二个门徒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门徒中没有人是祭司,所有人都是小商人、商贩、会计、或农夫),耶稣从未要求另外的人放弃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确实,他告诉他们呆在原来的地方,诚实地做他们的工作,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并成为耶稣之转化力量的活生生的榜样。[15]进一步而言,耶稣也不是如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反金钱、反利润、反财富之创造的。他确实曾说过,我来是要带给你们丰盛的生活(乔布记10:10)。与旧约中的先知们相一致,耶稣只是反对通过欺压穷人而致富,通过不正义的或是腐败的手段获取财富,或是财迷心窍、把财富作为偶像来崇拜,从而阻碍了对上帝的信仰。而且,在耶稣的四十条隐喻中,有半数的场景是经济领域。耶稣不是在讲坛或会堂,而是在市场宣布神的王国与神的拯救。因此,正是基督教的这种此世性的教训把负责地、有道德地对经济生活的参与提升为对神的信以及基督教门徒认同的强有力的表达。[16] 阿弗达研究所,作为一个典范,如何帮助工商业领导把信仰与工作结合起来?
阿弗达研究所(www.AvodahI-nstitute.com)是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中的志愿协会的典范之一。[17]这个研究所由工商业人士创立,其使命是帮助工商业领导们把信仰的认信与工作的要求整合起来,旨在积极地转变个人生活与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个使命的基础是相信神能够成为、并且应该成为包括工商业在内的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的核心。在希伯来圣经中,阿弗达(Avodah)这个词指工作与崇拜。阿弗达这个词的强有力的双重意义象征了阿弗达研究所的使命。阿弗达研究所帮助人们发现工作生活中的意义、重要性与灵性。阿弗达装备并鼓励人们去重构、整合、并且以实践的有效的方式用他们的信仰去面对工商业世界中的挑战与机遇。阿弗达一方面欢迎来自所有宗教视野的加盟,同时也通过基督教的传统来实现自己的使命。 新闻文章、畅销书、以及对于信仰与工作的新研究都揭示了工商业人士与专业人士中的巨大兴趣,要在他们的工作中找到意义、发现他们的成功的重要性、活出更灵性的生活。
许多人发现把行为与信仰结合起来很难,这是由于市场压力与信仰原则之间的紧张。人们常常把信仰与工作分开,导致了个人的分裂与错位感(即礼拜日-礼拜一鸿沟)。工商业、教育、与宗教组织没有把握如何去应对。阿弗达的目标是帮助改变这种状态,给他的目标听众提供有关信仰与工作之整合的教育、信息、理念、讨论会、以及知识与指导的宝库。 阿弗达研究所面向三类目标听众。第一,它面对工商业领导与高层经理。阿弗达的第二类目标听众是学术团体(神学与工商业的研究学院)。针对前一类目标听众,阿弗达帮助神学院与研究班开设新课程,帮助未来的牧师更有目的性地、更有效地面向企来界的需求宣教。针对后一类目标听众,阿弗达帮助商学院与工商管理专业开发课程大纲,把以信仰为基础的伦理学融入到的工商业伦理课程中去。最后,阿弗达面向工商业人士,帮助大会堂发展教育课程与小群体、礼拜意识、与牧养。 阿弗达研究所并不宣称拥有一切答案,只是要为工商业人士提供一个论坛,让他们在自己的信仰传统的背景下探讨这些问题。如,阿弗达曾主持一个星期二天的讨论会,有三十名高层经理参加。一位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与普林斯顿神学院的伦理学家也作了发言。三个领域专家的结合(工商业实践、商学与基督教伦理)促成了富有启发性的交谈。这个天才群体提供了私下分享经历与问询的机会,从同行者那里获得寻求新观念、指导、与鼓励,在工商业领导的职业召唤中活出他们的信仰。阿弗达研究所还为工商业领导们主持了另一个会议,以创造一个信仰-友谊(Faith-Friendly)的公司为主题。工商业领导们聚集起来讨论实践与法律问题,关涉努力营造一个信仰-友谊的、同时又尊重宗教的多元性与差异的公司。阿弗达并不试图给出一个千篇一律的公式去解决灵修与工作问题。相反,它是对于企业界的「信仰问题」现象的承认与响应。商学界与经济学的最近研究表明,灵修在得到负责任的表达时对于企业是一件好事。[18]各种?象清楚地显示了信仰-友谊公司拥有很高道德水准的员工,有更大的创造性与生产力,更有应变能力。 结论 鉴于企业与经济生活在国内与国际社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构成了社会与宗教现象,值得予以宗教研究与伦理反省。我的观点是,这些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的组织构成了潜在的重要运动,能够影响市场活动与工商业组织,赋予它们新的伦理形象。尤其是,我发现美国的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是基督教对严重的社会、经济与宗教问题的合乎逻辑的响应,很值得学术界持续地加以反思与响应。宗教与哲学学者有了特别的机遇进入到跨领域的研究与对话,帮助营造复杂的全球经济背景下有关个人与企业职能的争论的环境。我相信,我们应该投入新的资源去理解、参与、支持、建议那些职业天赋与经济需求召唤他们进入到经济生活中去的人们。毕竟,甚至于那些世俗学者们提出来的证据就已经暗示了「信仰问题」。作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犹太-基督教传统的契约思想是跨边界市场活动中的伦理与道德行为的核心,并且能够提出新的洞见。 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很多的,包括创造一个平衡框架,其中可以尊重信仰的负责的表达,同时又不作为规范强行或强加某种具体的宗教观点。这个平衡行为只有在工商业、市场、与民族变得透明、多元化、跨文化性、与国际性的时候才能成长。那些没有犹太-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国家可以考虑,从他们自己的宗教与形而上学传统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道路来帮助塑造与形成他们自己的正在兴起的经济与非国有企业的道德与伦理。尽管很难,我还是相信,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需要理智的努力、文化的敏感性、以及来自社会各层面的实践者与学者的跨领域对话。我们可以走向崇拜与工作之间的整合,我们能够迈向一个阿弗达的人生。 翻译:马立 (编按:本文是作者在浙江大学2001年举行中美新世纪伦理对话会议上发表的讲话。) 注释: 1我在从事基督教伦理研究之前曾有过十六年的国际工商业与金融工作的经历。 2“On Moral Business”, Stackhouse, McCann, and Roels (1995); 也参:
"Economic Ethics,", Stackhouse and Miller, in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ity,
Vol. II, (2001). 3Shareholders指公司股份或部分财产的拥有者。Stakeholders 是那些应有直接的公司财产所有权,但其生活直接受公司行为影?的人们(如员工,当地社区、小贩与环境)。 4有充分的资料表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乃至后工业经济的转移始于20世纪早期。例如,现在的美国从事农业的占总人口中的不足百分之一点五。 5The Organization Man (Whyte, 1956); Organization Man, Organization Woman, (Roels and Stackhouse, 1996).
确实,这些书记载了工商业人士所感受到的支离破碎的人生,他们为了工商业上的成功不得不强调盲目地忠诚于公司,为公司作出牺牲,压制了个性与信仰。 6Laura Nash, Believers in Business, 1994. 7看George Gallup, David Krueger, Laura Nash, and Robert Wuthnow等人的研究。 8William E. Diehl, Christianity and Real Life, (1976, v-vi). 9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的不同形式的典例包括The Avodah Institute, CauxRoundtable, Center for Spirit at Work, Center for Spirituality at Work, Coalition for Ministry in Daily Life, Congruency, Executive Ministries,Faith at Work, Faith and Work Project, FaithWorks, Faith in the Workplace, Fellowship of Companies for Christ International, Life@Work, Marketplace Ministries, and Marketplace Ministry, Soul in the Workplace, Spirit at Work, Priority Associates, Trinity Forum, and the Woodstock Business Conference等等。 10就范围而言,有地方性的、地区性的与全国性。有些群体是按照某些具体部分或职业(如技术、法律与媒体)聚集起来的,另一些则包括了来自工商业各部门的成员。有些群体是围绕企业某层次所特有的问题形成起来的(如,高级经理、中层经理、教士、蓝领),而另一些则包括来自所有层次的成员。工作场所中的信仰运动的另外一些群体是按照聚集的方式形成的(如,圣经研究、伦理与主题讨论、个人困境)。 11例如: Jesus, Inc. (Jones, 2001), God is My CEO (Julian (2001), spirituality @ work (Pierce, 2001), The Fourth Frontier (Grave and Addington, 2000), God in Work (Schumacher, 1998) The Soul of a Firm (Pollard, 1996), God on the Job: Finding God Who Waits at Work (Smith,1995), Jesus CEO (Jones, 1995), Halftime (Buford, 1994), Roaring Lambs
(Briner, 1993), Thank God Its Monday (Green, 1994), The Soul of a Business: Managing for Profit and the Common Good (Chappell, 1994), The Monday Connection (Diehl, 1991), and Loving Monday (Beckett, 1998), Your Work Matters to God (Sherman and Hendricks, 1987). 12如Max L. Stackhouse, Miroslav Volf, Michael Novak, 与 Hans Kung 等。 13另一些主要的工商业报刊如Wall Street Journal, the Financial Times, 以及Bloombergs Wealth Manager, 还有一些一般性报刊如 New York Times, the Los Angeles Times, 以及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都登了论信仰与工作的文章。 14马克思.韦伯( Max Weber)发现,人类的贪婪不仅仅局限于资本性的企业中。对于金钱的贪婪与欲望是人类的特征,可以追溯到有记载的一切历史,并且盛行于一切形式的政治与经济组织之中。 15如,罗马士兵(Matthew 8);撒迦利亚(Zacchaeus),腐败的与政府有关系的商人与地主(Luke 19); 指责不诚实的管家,都表扬他在世事务上的精明(Luke 16);天才的寓言,其中投资与回报得到赞扬(Matthew 25)。 16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神学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上述对基督教圣经的参照是为了强调基本的神学论证,以表明工作作为基督徒身份之核心表达。工作中的信仰运动的神学基石,那就是如下这些教义:创世论、神、人、天职、神的王国、所有信徒的祭祀职责。工作作为一种宣教的形式与场所是路德与加尔文的新教改革的核心洞见,并由天主教社会学说(Catholic Social Teaching)在过去一百年里所重新发现(始于Leo XIII的 Rerum
Novarum),最近又由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加以重申。 17阿弗达研究所的构想始于1998年,一年后由C. William Pollard与我合作成立。C.
William Pollard是ServiceMaster Corporation的主席。由我但任阿弗达研究所的主任,我们这个研究所座落在Princeton, NJ。 18 A Spiritual Audit of Corporate America: A Hard Look at Spirituality, Religion, and Values in the Workplace, (Mitroff and Denton, 1999); The Fourth Great Awakening & the Future of Egalitarianism, (Fogel, 2000). 出处 戴维.米勒David Miller / www.regentcsp.org / 20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