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以琳静悄悄
收起左侧

读经计划进行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18 00:44 编辑

2)亚伯兰重归立约地迦南、与罗得分离 (13章)

A 帐篷与祭坛:
   ① 躲避饥荒保全性命而私自下埃及的亚伯兰,从埃及回归立约地迦南,回到他“支搭帐篷的地方”,圣经
      特别强调“也是他起先筑坛的地方”,经历失败之后的他回到上帝面前恢复和神的交通,重新过用信心
      依靠神的生活。
   ② 帐篷和祭坛——祭坛代表他对上帝的态度,帐篷代表他对世界的态度,这两样相互交替伴随了他一生之
      久,是他生命的写照。


B 操练与试验
   ① 亲情与财富的双重考验:
      两人财物甚多以致那地容不下他们同居、牧人相争的时候,亚伯兰面对亲情和财富的双重试验。他凭着
      爱心做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把优先选择权给了罗得,放弃了滋润的平原,放弃了眼前的好处。
   ② 至终分离:
      罗得始于被眼前的好处吸引,以自私的动机凭着眼见做决定,选择了约旦河的全平原,看重眼见的利益
      属世的好处,二人分离。
   不同的选择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
      罗得放弃了帐篷的生活被世俗的富足和享乐所吸引,圣经说罗得“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靠近
      罪恶之城,最终陷入罪恶之中,他的后裔也沦为以色列的死敌,而亚伯兰则历经试验固守神的应许地,
        成为信心的伟人。  
   ④ 亚伯兰蒙应许得地和后裔众多:
      罗得离开之后,耶和华土地和后裔的应许临到亚伯兰,应许凡所见之地都赐给他,而且目前年老无子的他
      要后裔众多如尘沙,这后裔包括他肉身所生的后裔也包括属灵的后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3)解救罗德和最初的十一奉献 (14章)

A 第一次盟国战争:
  罗得因着眼前好处的吸引而迁进罪恶之城,结果陷于战争,成为俘虏,他所看重的财物亦被掳去。
  四王与五王交战是圣经所记最初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亚伯兰为救侄儿罗得与四王交战,是圣经
  所记他生平唯一的一次战事。
  
B 亚伯兰得胜:
  a 有爱心,为搭救罗得而征战。
  b 有信心,带领三百一十八人胜过世界的四王。
  c 有感恩的心,归荣耀与神,奉献战利品的十分之一。
  d 有敬虔的心,拒绝接受恶王所多玛王的财物,胜过财物的引诱。


C 圣经最初的十一奉献:
  亚伯兰将所得的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表示向神的感恩,这一举动一方面承认上帝在他所有财物上的
  至高主权,一方面表明对麦基洗德至高神之祭司身份的认可,为后世的服侍上帝的人树立了榜样。


D 麦基洗德的预表:
  撒冷王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他是基督为君王为祭司的预表。
  祭司一词首次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21 22:52 编辑

4)神与亚伯兰立约 (15章)

A 应许
  亚伯兰杀败四王救回罗得拒绝所多玛王的财物之后,神在异象中给亚伯兰赐予后裔并赐福于后裔的应许,
  这对年老无子的亚伯兰来说也是一个信心的试验,而信心是承受应许的必备条件。

B 第一次出现的“信”字点明因信称义的真理:
  15:6圣经第一次指示人得救的方法: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因信称义。
  这里看到亚伯拉罕以信心回应神的应许,也就此点明惟独因信而非靠行为蒙救赎的原则。


C 福音的原则——因信称义

  无论在旧约或新约时代,基督福音的原则都是因信称义。
  a 人本身无义可言,人藉着对神的信靠才能被神称为义。
  b 亚伯拉罕因信那将要来的基督而称义,我们因信那已经来了的基督而称义。


D 立约

  耶和华神在异象中对亚伯拉罕说话。亚伯拉罕抓住神赐福于他后裔的应许,用信心回应神,得到了神启示给
  他得基业的凭据——就是神与他立约、并向亚伯兰显明祂必亲自成全这约:
  a 给亚伯兰异像预言
    有关乎他个人的,有关乎以色列被奴役的,应验在出埃及记及约书亚记:
    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我要惩罚,
    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的财物,从那里出来,但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的归到你列祖那里,到了第四代,
    他们必回到此地。
  b 神的认可——神从双方立约的死畜中经过;
  c 保障——乃是神指着自己起誓为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21 23:50 编辑

5)亚伯兰信心上的又一次失足——纳俾为妾 (16章)

    亚伯兰75岁蒙召至今已十年有余,仍不见神所赐后裔应许的成就,他的信心遭遇危机而失足。

A 错误的行为
  a 他们违背了神设立婚姻一夫一妻的原则,多妻不是神在婚姻当中的旨意。
  b 他们夫妇都没有等候神,撒莱不应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她不能生育的问题,亚伯兰听从了妻子的建议,
    也显出了他们对神的应许缺乏信心。
  c 亚伯兰受了妻子的误导,虽然出于正确的目的,却没有按着神的方式、等候神的时间。
  d 撒莱因自己受委屈而抱怨亚伯兰,不省察自己反而把失败归咎于别人。
  f 夏甲小看主母,逆权柄不顺服,以下欺上。


B 严重的后果
  一是家庭的悲剧;二是导致日后神的选民以色列人遭遇以实玛利后裔长久的对峙和逼迫。


C 使女之子以实玛利的出生
  a 夏甲逃离撒莱的路上蒙神指示归回服在撒莱的权下。
  b 亚伯兰八十六岁得子,神赐名以实玛利。
  c 因神眷顾亚伯兰的缘故,恩约之外赐福于以实玛利后裔众多必成大国。

D 不同的代表
  撒莱代表恩典之约,夏甲代表律法之约。

F 功课
  等候的重要,等候上帝能避免许多错误和悲剧的发生,不要做一个跑在上帝前面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伯拉罕之约是以应许为基础的,本来亚伯兰从蒙召到得应许再到立约,内容应该放在一起,无奈进度太慢,内容被割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22 20:42 编辑

6)设立割礼与改名  (17章)

A 改名
  改新名引进国度与君王的应许。
  亚伯兰蒙召24年后,99岁的时候蒙上帝启示新名亚伯拉罕(多国之父),由此在土地和后裔之上又引
     进国度和君王的应许。
  赐撒莱新名撒拉(多国之母),启示应许之子将由撒拉而出。那位应许之子不仅指以撒,更遥指耶稣,
     预表基督。


B 立约 (启示救赎的应许)
  a 约的内容:
    ①立亚伯拉罕作多国的父
    ②使亚伯拉罕后裔繁多
    ③国度从亚伯拉罕而立
    ④君王从亚伯拉罕而出
    ⑤神与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坚立这个约,作永约
    ⑥神要作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神
    ⑦将迦南全地赐给亚伯拉罕和他后裔永远为业
    ⑧立撒拉作多国之母
    ⑨使亚伯拉罕从撒拉得应许之子以撒
    ⑩神要让地上的万国因亚伯拉罕得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b 立约的特点
  ① 建立在应许的基础上。
  ② 永约——永不废弃。
  ③ 神发起,坚守,直到成就。
  ④ 出于神的恩典。
  ⑤ 要求亚伯拉罕作完全人,改名,率领全家族的人遵行割礼,这个“完全人”是在神面前过完完全信靠
     神的生活,不凭自己行事,也不信靠任何事物。
  ⑥ 有割礼为记号。


c 设立恩约的记号——割礼
  预表:新约教会的洗礼。
  意义:证据,”或作‘记号’,表明凡受割礼者都有分于神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作为立约的标志。
        真正的属灵意义在新约的诠释——“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
        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


d 亚伯兰履行割礼
  这是内在信心的外在印证,在15章里亚伯兰以信心回应神的应许,在这里他摆上了全然顺服信靠的行为,
  并且最快的顺服——“就在当天”。


e 功课:信而顺服
        神的应许在人看来往往是不可能的,像亚伯兰一样信而顺服,是神所喜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23 00:17 编辑

7)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 (18章)


A 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
  a 耶和华传达两个信息给亚伯拉罕
    ① 再次应许撒拉生子,而且预言日期。
    ② 预言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座罪恶之城灭亡。
  b 亚伯拉罕以爱心接待客旅,却不知不觉接待了神和祂的使者。美好的待客之道被载于希伯来书,
    爱心蒙神纪念。
  c 撒拉听见神应许她年老生子的反应是“暗笑”,觉得好笑,不信。


B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代求
  a 亚伯拉罕送行,与神同行,神向他启示两座罪恶之城遭审判的信息。
  b 亚伯拉罕的祷告
    信心的祷告:认识神做事的法则——行公义,因而有信心;
    谦卑的祷告:在神面前看自己为尘土,谦卑而顺服;
    宽广的祷告:不仅为侄儿罗得代求,也为城中所有的人代求,不狭隘;
    负担的祷告:一次复一次,从提议的50个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至10个义人,恳切和爱心无以复加。


C 功课:代祷
  代祷切莫有口无心,像亚伯拉罕一样的代求,是神所悦纳的祷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23 16:52 编辑

8)神纪念亚伯拉罕而拯救罗得 (19章)

A 所多玛的罪恶光景
   a 两位天使来到所多玛接受罗得邀请住在罗得家里,竟遭到一群不听规劝之徒——索多玛城各处的人
    (圣经说是“连老带少”之人)非礼。
   b 罗德贪恋世俗财富,舍不得离开世俗的生活,宁愿陷在罪恶世界里,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被同化。
     为解救两位天使,他竟向罪恶妥协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满足人欲,用罪恶(自以为义举)助长罪恶。

B 天使警告罗得离开
   a 神纪念亚伯拉罕,派天使从倾覆之中拯救罗德一家,但是他们不信,最后只有罗得和三个女儿离开倾
     覆之地。
   b 面对天使的催促,罗得仍然迟疑留恋世俗罪恶,不舍得离开。

C 罪恶之城所多玛蛾摩拉的倾覆
  a 罪恶必然遭致审判,上帝垂听亚伯拉罕的代求,但所多玛城连十个义人都找不出来,遭灭绝。
  b 神从倾覆之中拯救罗得。
  c 罗得的妻子不听天使的警示,不信毁灭的事,留恋罪恶之城,回头而变成了盐柱。

D 摩押人和亚扪人的起源
  a 他们信心软弱,在遵行神的旨意上不肯付代价——不肯遵命往山上逃而是逃到琐珥。
  b 蒙恩之后没有警醒,两个女儿与父亲醉酒淫乱,从而生下了摩押人与亚扪人的始祖,后代沦为以色列人
    的死敌。

F 功课:影响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接触什么人什么环境,难免不受其影响。要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
  和平,保守自己每天的生活不被这个世界所影响,免得像罗得一样天长日久渐渐被罪恶的世界同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3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4-11-23 23:53 编辑

9)亚伯拉罕重蹈覆辙——称撒拉为妹子 (20章)

A 亚伯拉罕迁居基拉耳,不靠神,怕人过分,为保全自己再度称撒莱为妹子,致使撒拉被基拉耳王
  亚比米勒取去。

B 像前一次一样神再次伸手,拦阻亚比米勒,在梦中指示亚比米勒归还撒莱,既保全了撒莱的清白,  也阻止了亚比米勒犯罪。

C 亚比米勒是一位敬畏上帝的外邦王,亚伯拉罕被亚比米勒责备。

D 亚比米勒赠送亚伯拉罕一千银子为撒拉遮羞,表示赎罪和解。

E “先知”首次出现,,神亲自称亚伯拉罕为先知。

F 因萨拉的缘故神使亚比米勒家中的妇人不能生育,亚伯拉罕为亚比米勒祷告,神医治了她们。

G 功课:
  儆醒,有时因着生命当中的软弱之处没被彻底对付,就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不要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4 1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