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高源
收起左侧

有件事情倾诉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定,都需要淡定~~

 

其实楼主遇到的情况很常见,人与人的思维模式本来就不同。对于信仰,每个人对其理解的切入点也不同,所以才需要探讨,交流。想必楼主之所以写这篇帖子,其本意恐怕仅仅是因为对某些姊妹探讨问题的态度有些质疑,故而倾诉一下,顺便表明自己的想法,再顺便举几个具体例子作为论证。现在的问题是,本来出发点说的是,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结果三拐两拐焦点成了那几个具体例子,于是乎,就那几个例子开始了辩论,辩着辩着,不知恁地,只觉得胸口发闷,两眼冒火,怎么就觉得那么生气,得,又回到了最初的态度问题,终点回到起点,大家不欢而散~~

 

我说各位,何苦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吧,就态度问题,没必要那么认真,有人喜欢短平快,有人喜欢深思熟虑,若两方相遇,恐怕一方会认为秀才遇到了兵,另一方会觉得你无聊透顶,属于没事找事型,谁也不会服谁。关键是把困扰自己的问题解决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什么是“义”你这里并没有解释.

 

现在新的中文圣经译本里,“因信称义”改译为“因信跟上帝有合宜的关系”。这样翻是有依据的,因为保罗说:“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罗5:1)“称义”就是与上帝相和,“相和”说的是一种关系,和好的关系,也是一种合宜的关系。保罗还说:我们靠着主的血称义,是要免去上帝的愤怒,使我们可以与上帝从仇敌的关系变为和好的关系(罗5:9)。

 

 

我提的问题是,究竟如何才算是信?

 

真正的信心是必定会产生行动的。所以真正的信心必定会彰显于你的行事为人上。

 

 

对于有信仰但有些动摇的人算不算“义”?

 

是信仰本来很坚固,后来有些动摇?还是信仰本来就是一滩烂泥,稀泥糊不上墙?两种情况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一辈子良善,但没有机会接触福音,怎么做到“应信称义”?

 

旧约的人没有听过福音,你说他们怎么做到因信称义?保罗在罗马书里,用了亚伯拉罕作为因信称义的例子。亚伯拉罕是怎么样称义的呢?因为上帝对他说,他的后裔要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多。亚伯拉罕就这么信了,虽然当时他连一个孩子都没有。圣经因此说:“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不过你说“有人一辈子良善”这是不合圣经教导的。世上没有良善的人,更没有一辈子良善的。唯一良善的就是上帝!

 

 

结果这位姐妹说,你一定很少读圣经,应该去初级班。……感受到这几位姊妹自以为是高级班学员,有疑问的人就是初级班学员的态度,还是有些不快。

 

既然你本来就是初级班的水平,为什么不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初级班的,反而觉得心里不快呢?姐妹的意思并非是有疑问的人就是初级班学员,而是说你所提出的问题太简单了,初级班就应该学过了,而你竟然不知道,所以才建议你去初级班,这没什么错啊。

 

 

如果在这里-自由论坛, 也不鼓励思索, 要接受一些强制性的答案和被论断, 我想我会毫不犹豫选择离开!

 

很抱歉,这里不是你想要的“自由的论坛”,这里不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只教导教会传承下来的信仰。在你研究微积分之前,请你先认真学好1+1=2,基本功学好之后,才轮到你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发扬和发挥。如果你连1+1=2都不肯学,你可以照你所说的,选择“毫不犹豫选择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约拿弟兄的解释。

1、关于“因信称义”的解释,你说得很好。另外请你看看前面我的帖子,你的说法和我的说法有本质矛盾么?

2、你所谓的教会传承指的是什么?三自教会?还是家庭教会?据我所知,为了一些基本的教义,不少不同的教会互相争论,思辩。我想,只要为了宣扬主,为主牧养他的羊,就好。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主,所以我们只能凭信心和祷告,凭圣经来学习。面对同样一本圣经,不同的人读了,有不同的思考,再正常不过。能是简单的1+1=2么? 如果我告诉你我听到的三自教会所解释的和某些家庭教会,以及其他有海外背景的教会解释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时,请告诉我,谁的解释是1+1=2?

3、我承认我是初学者水平。虽然我看了十年多的圣经,学习多本基督教的研究书籍。为了崇敬神,也为了给陷于其他宗教思想的朋友引路,我还看过一些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书籍,通过对比,更体现神的权威和唯一。是的,我仍觉得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是初学者,需要仰视上帝。那么,我想请问约拿弟兄,以及愤怒的刺猬兄,你们觉得自己是什么水平?中级班?高级班?还是老师?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了解弟兄对自己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听听良友电台的节目,对信仰扎根、灵命成长等很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violet_2006在2009-7-4 20:34:00的发言:

上帝从来没有给予我们权利去管别的弟兄姊妹眼里的刺,只是让我们管好自己眼里的梁木。人听到不合自己心意,耳朵听着不舒服的话很正常,哪怕这些话是来自于主内的弟兄姊妹。上帝也没有给予我们权利去管别人说些什么,那是他们和上帝之间的事,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合你意的话那才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主对基督徒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忍耐,也许你在指责他人前,可以问问自己有忍耐吗?

谢谢你的指正。 但我反过来问,你在这个帖子上的回复,算在管弟兄眼里的刺么? :)

 

我没有想挑您的刺,相反我很感激您的劝告。你的指正一定有主的美意。感谢主的安排。 我只是想引申一下,主说不要论断人,或者象您说的饿只管好自己眼里的梁木,有时候确实很难把握。因为世上很多事情,让我们不免去论断他人,去评价他人。我想,首先还是祷告主,让我们行的,是他的心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高源在2009-7-4 22:55:00的发言:

谢谢你的指正。 但我反过来问,你在这个帖子上的回复,算在管弟兄眼里的刺么? :)

 

我没有想挑您的刺,相反我很感激您的劝告。你的指正一定有主的美意。感谢主的安排。 我只是想引申一下,主说不要论断人,或者象您说的饿只管好自己眼里的梁木,有时候确实很难把握。因为世上很多事情,让我们不免去论断他人,去评价他人。我想,首先还是祷告主,让我们行的,是他的心意吧。

如果你觉得我是在管你眼中的刺,那就算是吧。不过,说实话,其实人大多数时候最关心的不还是自己的事?有些时候管一些事在意一些事,不也是因为这些事引起了自己不良的情绪反应。弟兄,我可以很坦率地告诉你,看到你说:“毫不犹豫选择离开”,我当时想到的是:“走就走呗,你轻轻地来了,也轻轻地走了,不引起一丝波澜”。你看,不用太在意别人对你怎样,其实他人也不会在意你多少。你信主不是因为基督徒们都很可爱,而是神很可爱,你的信仰首先是建立你和神之间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violet_2006在2009-7-4 23:15:00的发言:

如果你觉得我是在管你眼中的刺,那就算是吧。不过,说实话,其实人大多数时候最关心的不还是自己的事?有些时候管一些事在意一些事,不也是因为这些事引起了自己不良的情绪反应。弟兄,我可以很坦率地告诉你,看到你说:“毫不犹豫选择离开”,我当时想到的是:“走就走呗,你轻轻地来了,也轻轻地走了,不引起一丝波澜”。你看,不用太在意别人对你怎样,其实他人也不会在意你多少。你信主不是因为基督徒们都很可爱,而是神很可爱,你的信仰首先是建立你和神之间的关系。

您说得挺好的。谢谢!

在我眼里,神可爱,基督徒也可爱。神和基督徒之间,有圣灵围绕,若我们有不可爱之处,是我们有软弱和不足的地方,被魔鬼有利用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tonysung211在2009-7-4 20:58:00的发言:

淡定,都需要淡定~~

 

其实楼主遇到的情况很常见,人与人的思维模式本来就不同。对于信仰,每个人对其理解的切入点也不同,所以才需要探讨,交流。想必楼主之所以写这篇帖子,其本意恐怕仅仅是因为对某些姊妹探讨问题的态度有些质疑,故而倾诉一下,顺便表明自己的想法,再顺便举几个具体例子作为论证。现在的问题是,本来出发点说的是,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结果三拐两拐焦点成了那几个具体例子,于是乎,就那几个例子开始了辩论,辩着辩着,不知恁地,只觉得胸口发闷,两眼冒火,怎么就觉得那么生气,得,又回到了最初的态度问题,终点回到起点,大家不欢而散~~

 

我说各位,何苦嘞?

 

 

谢谢弟兄的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高源在2009-7-4 22:47:00的发言:

谢谢约拿弟兄的解释。

1、关于“因信称义”的解释,你说得很好。另外请你看看前面我的帖子,你的说法和我的说法有本质矛盾么?

2、你所谓的教会传承指的是什么?三自教会?还是家庭教会?据我所知,为了一些基本的教义,不少不同的教会互相争论,思辩。我想,只要为了宣扬主,为主牧养他的羊,就好。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主,所以我们只能凭信心和祷告,凭圣经来学习。面对同样一本圣经,不同的人读了,有不同的思考,再正常不过。能是简单的1+1=2么? 如果我告诉你我听到的三自教会所解释的和某些家庭教会,以及其他有海外背景的教会解释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时,请告诉我,谁的解释是1+1=2?

3、我承认我是初学者水平。虽然我看了十年多的圣经,学习多本基督教的研究书籍。为了崇敬神,也为了给陷于其他宗教思想的朋友引路,我还看过一些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书籍,通过对比,更体现神的权威和唯一。是的,我仍觉得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是初学者,需要仰视上帝。那么,我想请问约拿弟兄,以及愤怒的刺猬兄,你们觉得自己是什么水平?中级班?高级班?还是老师?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了解弟兄对自己的评价。

[符合XHTML规范,内容为纯文本或UBB(UBB解释文件版本:2006-5-23)]

 

1、你既然声称自己“看了十年多的圣经,学习多本基督教的研究书籍”,那么福音在中国传开才几年?三自和家庭的历史才几年?中国出过哪些神学家?提出过什么像样的神学思想?你不会不知道吧?在近几百年的基督教历史中,不过是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马丁路德,另一个是加尔文。中国教会目前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要提到历史传承的信仰,根本轮不到中国人讲话。

 

2、我所说的“教会传承的信仰”已经借由教会建立以来的各种信条总结出来了。例如《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及《亚他拿修信经》等等,有空你自己去研究。你所说的“不同”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的不同而已,基本信仰是一致的。基本信仰不同的,那是异端,不在本帖的讨论范围之内。

 

3、我和其他版主都不过是一个初学者,目前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离神的要求还远着呢。高手通常都不做版主的,高手向来是专心做学问,哪有闲工夫象我们天天在网上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4 2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