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lovett
收起左侧

读圣经创世纪之意见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彼此讨论圣经是好事,不是争和不争的问题,不要说了怎么严重,这样下去还有人问吗,对错都不要紧,我们是讨论不是争论,我个人对这段圣经的解释是这样理解的,夏娃还没吃的时候,她已经有了私欲,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她已经说谎言了,神没说不可摸,是她多说了一句,还有下面几句,她还没摘下果子来吃的时候,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愤怒的刺猬在2009-6-25 16:06:00的发言:

 

一,神不能被恶试探,也不试探人.

 

耶稣受过试探,但是主耶稣不被试探.

 

祂的欲是和亚当堕落之前类似,这句话说的很......何为类似?这个表达有欠严谨吧?亚当被造是有可能犯罪的,而主耶稣(指道成肉身在世界时),有可能犯罪吗?

 

二,你认为一个可能犯罪的欲望(暂时这么表达,即是说,亚当夏娃被造是中性的,有犯罪的可能),不可能产生恶的倾向??如果不可能产生恶的倾向,怎么会犯罪?请问如果没有起了私欲,怎么会被引诱犯罪?如果心中没有起了不良的意念,仇敌的试探能够成功吗?

一.主耶穌被試探是否有可能犯罪的問題,一直以來,有兩種觀點。我是持“耶穌被試探時,是有可能犯罪的”觀點的。如果耶穌不可能犯罪的話,那么,這個試探就沒有真實的意義了。希伯來書說‘祂必須凡事與祂的弟兄相同’,這樣才能搭救同樣被試探的人。耶穌的神性不可能被試探,因為,神不能被試探。如果,耶穌是以祂的神性面對撒但,撒但也就沒有必要來試探了,就算得勝了,也算不得什么。沒有失敗的可能,也就不能叫得勝試探了。改革宗的觀點,也是不一致的。陳終道牧師也是認為耶穌的試探不是象征性的,而是真實的,耶穌是有可能失敗的,只是祂得勝了。

二.中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既有可能犯罪,又有可能拒絕罪。有惡的傾向就是做了罪的奴仆,變得容易犯罪,不容易拒絕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谢迦勒在2009-6-25 21:01:00的发言:

一.主耶穌被試探是否有可能犯罪的問題,一直以來,有兩種觀點。我是持“耶穌被試探時,是有可能犯罪的”觀點的。如果耶穌不可能犯罪的話,那么,這個試探就沒有真實的意義了。希伯來書說‘祂必須凡事與祂的弟兄相同’,這樣才能搭救同樣被試探的人。耶穌的神性不可能被試探,因為,神不能被試探。如果,耶穌是以祂的神性面對撒但,撒但也就沒有必要來試探了,就算得勝了,也算不得什么。沒有失敗的可能,也就不能叫得勝試探了。改革宗的觀點,也是不一致的。陳終道牧師也是認為耶穌的試探不是象征性的,而是真實的,耶穌是有可能失敗的,只是祂得勝了。

有关这点,的确是有争议的,我个人与你所持的观点相反.这个话题不再探讨,也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

 

二.中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既有可能犯罪,又有可能拒絕罪。有惡的傾向就是做了罪的奴仆,變得容易犯罪,不容易拒絕罪了。


你完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亚当、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那是人类罪恶的开始。在那之前,人是没有罪的。既没有罪行,也没有罪性。罗马书说得很清楚,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这个人指的是亚当。
如果吃善恶树果子之前,人已经有了骄傲的罪,这和圣经的意思就不符了。

 

你的观点完全无法认同.

 

首先解释一下这节经文,我们看一看上下的经文:

《罗马书》 5:12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罗马书》 5:16  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
《罗马书》 5:19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一,请看一下相关的注释:

 

本节说明罪与死如何进入世界,是因亚当一人犯罪而进入世界(指世人)的。
「罪从一人入了世界」,圣经不是说亚当一人犯了罪,却说「从一人入了世界」。表示罪并非只败坏亚当一个人,也从亚当一人起,就入了人类的生命中,败坏了全人类。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按亚当的地位来说,他是全人类的代表,是人类的第一个祖宗。他作了罪奴,他们子孙也都算为罪奴。按生命来说亚当一人的犯罪,使人有了犯罪的生命,所有亚当的子孙也就与生俱来的有犯罪的生命。按事实来说,「众人」的确也都犯了罪。罪原文 hamatia 就是「未中的」,未能达到神的标准的意思。世人在品性与行为上都够不上神所要求的标准。


 亚当就是这样。因为他的罪,死就入了世界。亚当的后裔在他里面都犯了罪,于是他们都一同承受死亡的结果。事实上,他们个别地都犯了各种罪行,但这并不是指经文的用意。保罗的意思是,亚当的罪是有代表性的行动,他的一切后裔都被视作在他里面犯了罪。

 

  有人会反对说,世上第一个犯罪的人是夏娃而不是亚当。这是事实,但由于亚当是首个被造的人,他就赋予了元首的身分。因此,他被视为代表他的所有后裔。

二,吃果子以后才有罪.

 

是因为吃了果子起了某种化学反应生出一个叫罪的东西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违背了神的命令,所以才被定为罪!他们吃果子之前,不知道吃了果子是违背神的命令吗?不是!否则的话,神的审判就是不公义的了.正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神的命令,但是因为心里起了意念,故意的违背了神的命令,所以才被定为罪!

 

是意念先由行动,不是吗?如果没有不良意念,怎么会去吃这个果子?

 

《创世记》 3:4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
《创世记》 3:5 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为什么会夏娃会上当:

《创世记》 3:6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

 

原因不是很明显了吗?再看雅各书对罪问题的阐述:

《雅各书》 1:13 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
《雅各书》 1:14 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雅各书》 1:15 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再看提摩太前书:

《提摩太前书》 2:14  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如果夏娃心里没有私欲,就不可能被引诱,正因为有私欲,才会被蛇的话给引诱.

她的私欲是什么,就是如神一样....

 

你认为一个可能犯罪的欲望(暂时这么表达,即是说,亚当夏娃被造是中性的,有犯罪的可能),不可能产生恶的倾向??如果不可能产生恶的倾向,怎么会犯罪?请问如果没有起了私欲,怎么会被引诱犯罪?如果心中没有起了不良的意念,仇敌的试探能够成功吗?
 

如果没有私欲,不可能会被引诱犯罪.吃果子的行为,只不过里面意念的体现!

 

你也承认中性的自由意志,既然是中性的,就有犯罪的可能性,当自由意志选择恶时,就犯了罪.如果中性自由意志不会倾向恶,不会让恶的意念进来,那就是不犯罪的自由,而不是中性的自由,不是吗?

 

再者如果按着你的观点,你除非先把圣经里的这一段话给抹掉:

 

《提摩太前书》 2:14  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我的观点就是这样,交通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唐崇荣牧师的一段话:

上帝宣布说:「你有罪了!」罪就存在了。罪的存在是不是因为神的宣布才存在的?不是!罪的存在是因为神的宣布而被显明出来。罪的存在是产生的,从受造而不顺服义的个体(也就是有灵的位格)中间产生出来。当罪产生的时候,这产生罪的个体自认为他只不过是应用了自由﹔但神宣布这种应用自由、却不把自己归回神的圣,乃为不圣﹔不把自己归回神的义,乃为不义。这一个宣判就显明了罪的存在。 


    这样,出于受造之物的不顺从早已经存在,神的宣布只是显明了罪的存在。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这其间的责任在于那背叛神的,而不在于宣判的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二.中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既有可能犯罪,又有可能拒絕罪。有惡的傾向就是做了罪的奴仆,變得容易犯罪,不容易拒絕罪了。

~~~~~~~~~~~~~~~~~~~~~~~

你说:你完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怎么没有回答您的问题的,已经回答的清清楚楚了。

 

夏娃心里的犯罪的意念,不是出于她的私欲。而是出于撒旦的试探。在撒但试探之前,夏娃没有违背神的意思。私欲是罪性,亚当夏娃犯罪之前没有罪性,这是很明显的。人有罪性是从人类犯罪之后才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亚当、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那是人类罪恶的开始。在那之前,人是没有罪的。既没有罪行,也没有罪性。罗马书说得很清楚,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这个人指的是亚当。
如果吃善恶树果子之前,人已经有了骄傲的罪,这和圣经的意思就不符了。

~~~~~·

您说:你的观点完全无法认同.

 

 

您写了这么多,我不知道您是反对其中的那一句话,请简单具体指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谢迦勒在2009-6-26 21:03:00的发言:

我说:二.中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既有可能犯罪,又有可能拒絕罪。有惡的傾向就是做了罪的奴仆,變得容易犯罪,不容易拒絕罪了。

~~~~~~~~~~~~~~~~~~~~~~~

你说:你完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怎么没有回答您的问题的,已经回答的清清楚楚了。

 

夏娃心里的犯罪的意念,不是出于她的私欲。而是出于撒旦的试探。在撒但试探之前,夏娃没有违背神的意思。私欲是罪性,亚当夏娃犯罪之前没有罪性,这是很明显的。人有罪性是从人类犯罪之后才有的。

 

 

 

 

为什么说你根本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已经在33楼写的清清楚楚了.

 

你的这段话,还是反对,反对的理由已经在33楼重复过了.

 

您写了这么多,我不知道您是反对其中的那一句话,请简单具体指出来。


 

写这么多字还不具体?已经具体的不能再具体了.

 

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私欲在圣经中是个中性的词,还是有恶的倾向的?

亚当堕落之前如果有私欲的话,他与我们现在的私欲有没有不同?

耶稣的人性部分,有没有正常人的私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知夏娃吃的啥果子?吃了就知道自己没有穿衣服!现今的大街小巷女人穿得又暴又露,要是给她们分派那种水果吃,也让她们知道赤身裸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私欲是什么?所谓的私欲就是本我的欲行,就是人的“已”里的理性思维产物,这也是上帝创造的因子之一。所以私欲就是欲,是中性的,并不是罪。以致原始的或者说夏娃起初的私欲是纯洁的,但人类自从堕落后,罪(性)的律在人身上发动,因为律的作用,人就缺乏选择的能力,乃至私欲成其“邪情私欲”变成顺理成章。信耶稣,就是人的理性回归(顺服)真理的过程。

 

人被试探的时候,私欲有两种走向:1、体贴圣灵,顺服生命的律,结局是永生;2、听从魔鬼,服从罪的律,结局是灭亡。后来解经者就从这两种抉择就命定生命树与善恶树的两大原则,而所谓的善恶树的原则的基建在堕落之后而不是之前。

 

综上所述,人被造是极具“危险性”的,人的好奇心,私欲统统都有,所以雅各书的“罪论”与神的创造人的无罪性并无相矛盾,关键要认识“伊甸”前后人的“欲”的“质”的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9-7 1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