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莱布尼茨的看法是出自他自己的信心...
同样,叔本华觉得现存的世界可能是最差劲的世界也是出自他的信心...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无法证明的
证明了就不叫信心了
完全同意第一因和第二因的说法
帖子里的观点就是如此
上帝是大前提 人是小前提
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那个讲预定论的30章的东东我看了
觉得好笑
从来没听说过亚米念派是那个样子的
这叫straw man, misrepresenting the other party
而且引用了凯波尔的话
我贴一段凯波尔的原文
分着贴,见下文
我的最后一次讲座已经临近尾声了。但是在我结束之前,我仍然能感觉到有一个问题迫切需要回答。因此,我无法拒绝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现在要面对的:拣选的教义究竟是应该放弃还是持守?就请允许我用一个与它只有一个字母之差的另外一个词与它作一番比较。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对“拣选”(Election)一词充耳不闻,但是对“选择”(Selection)一词却激情十足,迷狂不已。那么,我们是不是应当对这两个词之后隐藏的极大问题做出一番陈述,并且对这两个看上去几乎相同的词汇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释,以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个问题涉及的是一个基本问题:这些差别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两个词并不完全一样?为何一事物以一种状态存在,而另外一事物则以另一种状态下存在?世界上没有无区别的生命,也没有完全不对等之下的区别。“差别”这一概念是我们人类意识的根源之所在,是所有物体存在、生长和发展的原因,简而言之,它是所有生命和思维的源泉。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断言,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会浓缩为一个问题:这些差别从何而来?这些存在、起源和意识的相异性和不同之处从何而来?具体说来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一棵植物,那么你肯定更愿意是玫瑰而不是蘑菇;如果你是一只昆虫。那么你肯定更愿意成为蝴蝶而不是蜘蛛;如果你是一只飞禽,那么你肯定更愿意成为雄鹰而不是猫头鹰;如果你是一个高等脊椎动物,那么你肯定更愿意成为狮子而不是土狼;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么你肯定更愿意成为富人而不是穷人,更愿意成为才华横溢的人而不是头脑简单的人,更愿意成为亚利安种族的人而不是西南非的霍屯督人或南非的卡菲尔人。所有这些都存在巨大的差别。所以说,哪里都有差别,一种存在物与另外一种存在物之间也有差别,而几乎所有的时刻和选择都会涉及到差别。当老鹰用利爪撕碎鸽子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两种生物之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对立,有这样的差别呢?在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人类的领域、所有的社会生活之中,这都是一个带有终极意义的问题。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在试图通过“自然选择”的理论,来解决这个题中难题。或者,如果弱小的元素仍然存留的话,那么在未来的斗争过程中,这一差别也会显露出来。
如果你以半是嘲弄的语气反驳我,问我是不是过于天真,竟然盼望从某些对加尔文主义的研究之中会出现一个基督徒世界观的逆转,那么以下就是我的回答:生活的加快并不是从人而来的,而是上帝的特权,只能来自上帝的主权,上个世纪无论宗教生活的浪潮上升到多高,下个世纪又会下降到多低,都是没有关系的。同样,在道德的世界里,有时我们会遇到春天,生命之树抽枝发芽、树叶沙沙作响;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寒冷的冬天,所有的生命溪流都冻结成冰,所有的宗教激情都变成岩石。
总体还是不错的,问题是,凯波尔认为现存的一切都是预定的,是上帝的旨意
却推出了“现存的就是未来的影子”的错误结论(可以和黑格尔比较一下的说)
在他眼里,信仰上帝的白种人就是选民,有传扬主道的责任
而亚洲的黄种人根本就是黄祸,需要欧美基督教国家联手对付
凯波尔真是在这一点上栽了
他真应该活到现在看看韩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8-28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